“艺术性”·“公共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性”·“公共性”
作者:董晨曦
来源:《美与时代·上》2019年第09期
摘要:在这个有形的世界里,不管是城市景观还是置于其间的艺术形式,都不能忽视构成了公共领域本质及内核的无形的社会文化形态。

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家开始逐步关注艺术创作与公众文化的相互关系,显现了艺术的当代性和公共性。

艺术迈向公共领域,对公众生活的整体关照,使其公共精神成为了建构城市文明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文化语境;公共精神;公共领域;艺术性;公共性
城市的物质化发展与文化意识形态的新旧交替,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促进的。

艺术的公共精神是公共领域发展的必然产物,仅凭设计者个人的独创性及其理想和意愿并不能对城市空间文化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在分析历史语境中艺术“公共性”之前,对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互关联性予以整体性的观照。

一、艺术介入公共领域
(一)城市意识形态的差异化
从城市社会的一般特性与属性来看,城市社会对其空间理论的影响是具有历史性和多样化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城市现象中解读城市的本质,认为城市即是资本主义弊端和罪恶的集中体现,又是社会文明得以长足发展的空间载体;路易丝·沃斯认为,特殊的城市环境孕育了特殊的城市生活、城市人口数量和复杂的人口成分。

阿尔都塞认为,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构成的统一体,强调空间的历史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特点。

列斐伏尔否定了城市形式的纯自然性、偶发性和纯物质性。

因此,不同的历史视角形成了对公共领域的差异化认知,正是这些差异化的意识形态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趋向。

不同时代对公共领域艺术权利属性的研究与探讨,对于公共艺术理论建构和实践具有延展、消化、借鉴意义。

(二)公共领域概念及理论的早期形成
20世纪50年代德国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最早提出公共领域理论,强调了人的“复数性”观点。

她认为,人不应该只在私人领域实现个人价值,只有进入公共领域,才算完完整整的人。

在汉娜·阿伦特基础上,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理论进行完善。

他认为,私人领域集合起来才会形成公共领域,这种公共领域是指可供公众舆论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的公共空间,即公众舆论领域。

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和完善加强了艺术界对公共性思想的重視,西方公共领域理论研究逐步成熟,对于促进东方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公共艺术实践和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推动意义。

(三)公共领域理论对公共精神的引领
20世纪后半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于公共领域理论及艺术公共性的研究,潜在地影响了20世纪晚期中国民主和谐的社会思想观念。

公众对艺术的渴求不断提高,再加上公共领域理论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使西方艺术家传统且保守的创作理念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在这个时候,艺术应该为谁服务、应该如何走下去、艺术的公共精神等问题开始成为西方前沿艺术家们关注的问题,公共领域理论进一步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二、历史语境对艺术公共性的影响
(一)艺术权力公共性
前现代时期的艺术是从古希腊至启蒙运动之前,面向特定群体以膜拜价值为主要功能的艺术。

如果我们在后现代的公共艺术的语境中来理解前现代时期的“公共艺术”,显然前现代时期的艺术无论从它们的文化主题还是审美意识来看,皆不同于后现代时期形成的公共艺术文化概念。

从这个角度看,前现代时期的艺术似乎并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

然而,前现代时期的艺术也具备有限的公共性,只是这种公共性并非公众享有,而是面向少数权力者,即权力公共性。

希腊时期的宗教建筑艺术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成果,大部分雕塑艺术都是为了颂扬宗教文化,如教堂内祭祀用的雕像、敬献神灵的纪念碑等。

早期的基督教认为,雕像的存在会降低上帝的权威而反对教堂置入雕像,直到公元6世纪末,大教皇格雷戈认识到了艺术化的图像有助于文盲基督教徒的充分理解从而接受圣经,开始了图像的绘制,教义得到了广泛的宣传。

9世纪,形象化的雕塑艺术终于在教堂中复苏,而此时的雕塑艺术正如文杜里所说,不过是宣传宗教“默默无闻的工具”。

由此可见,中世纪时期艺术的公共性并不被重视,而只是作为宣传教义的工具而已,体现出前现代时期历史语境下有限的公共性,即宗教神权的公共性,一种发挥膜拜或者压抑作用的公共性,这个时期的公共性是为特殊群体服务而非大众能够享有的。

(二)艺术审美公共性
现代时期的艺术是指进入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的一百年间的艺术,其思想核心是“理性崇拜”,人们宣传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在此背景下,艺术进入了审美现代性和艺术自律性的历史语境之中。

艺术开始获得自身的权力,在现代历史语境中走向相对独立的自律性的审美领域。

与此同时,艺术家得到重视,被称为启蒙者、创造者。

现代时期的艺术如同得到自由般,以审美的方式表达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感性认识,理性和感性得以融合。

现代艺术家罗丹的雕塑具有现代性审美意识,他的艺术审美追求自然的真实性,不同于前现代时期艺术所追求的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罗丹所强调的正是艺术审美的自律性。

他的雕塑作品《巴尔扎克像》,从审美现代性语境看,就是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自律性,不仅仅重视人物的外观结构造型,罗丹开始探寻深入人物造像内心深处思想情感的细腻刻画,雕像如同有了无形的灵魂,更加生动真实,注入了民主性的审美思想。

现代艺术家布朗库西反对“再现性”艺术表现,转向对艺术形式方面的关注,极力让艺术从意识形态中摆脱出来,抽象化的表现愈加突出,如
作品《吻》。

艺术家波丘尼提出艺术造型应打破原有物体形态,重视表现对象的高度变形和解构,愈加抽象化。

虽然现代时期的艺术家追求艺术的审美公共性,但实际上艺术家和公众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艺术家过于追求艺术作品本身和自身的地位,而忽略公众对于作品的意义和作用,如马歇尔·伯曼评价现代时期的艺术为“完美构造,完美密封的坟墓”,这说明现代时期的艺术未能完全真正走进公众生活。

(三)艺术体验公共性
后现代时期,“公共艺术”概念才开始出现,公共性是公共艺术最主要的特征。

随着历史语境的变革,许多置于公共空间的前现代时期传统膜拜的艺术和现代时期审美自律性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把“公共”作为一种对象,因此公共艺术就不仅是城市壁画、公共雕塑和有形的城市景观,它还是公共事件、公众展演、艺术计划、文化节日、衍生或激发城市历史特色的精神文化催生剂。

观众不再是艺术的旁观者或瞻仰者,近距离欣赏评论或者互动的过程可能成为公共艺术“发生”的一部分。

如1995年克里斯托与珍妮·克劳德夫妇的公共艺术作品《包裹柏林议会大厦》就是一个经典案例,无论从艺术审美、社会宣传、还是商业经济角度,皆令人称赞。

这件公共艺术不同于传统艺术的是,该作品始终强调艺术与公众的相互关系。

艺术家常年申请是公共艺术实现过程的一部分,申请的过程使当代艺术作品的精神文化向公众传播,并在公众对艺术理念反馈的过程中申请通过。

最终这件作品的实施成功重塑了德国的美好形象,获得了全世界人民对德国的期待和祝愿,这件公共艺术作品成为了20世纪文化史上最重大的城市精神事件之一。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公共艺术家开始尝试使用多元化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融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元素,创作手法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展示形式,大眾也许是作品的一部分,作品的价值在与观众的交互中放大。

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由西班牙艺术家普莱策设计的作品《皇冠喷泉》是一件互动性极强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以玻璃砖建造的塔楼高50英尺,黑色花岗岩反射池长232英尺。

作品将艺术性和科技性有机结合,以“公共性”为基本原则,以“互动性”为基本特征,成为芝加哥城市文化传递的载体,象征着热情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皇冠喷泉》作品创作之初,艺术家为了采集人物数字影像资料,特意寻找了1000个芝加哥市民并拍摄下他们的脸部表情,将这些动态的脸部表情投射到装有发光二极管的幕墙上,轮流显示出1000位市民脸部表情的数位影像,配合着喷泉令市民表情格外立体生动,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皇冠喷泉》成为了以数字、艺术、科技相结合,具有独创性、娱乐性和公共性的优秀公共艺术案例。

三、结语
艺术的公共精神使得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们的留存使城市的历史精神文化得到见证和守护。

艺术不应只是特殊群体的专权享有,艺术具有公共性
和延续时间性,很多得以留存的艺术在当代语境中得到解读和评判,并从对艺术历史的批判中可持续性地构建着城市的精神文明。

艺术应该具有公共精神,让艺术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转向艺术公众化的亲民形象,这是社会文化的发展需求。

当今,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公民公共精神的培育和构建和谐社会显得愈加重要。

公共艺术的公共精神可以通过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表现,对中国精神文明的建构和民众公共精神的培育发挥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翁剑青.景观中的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董晨曦,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理论与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