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 一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是指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制度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

3.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4. 监察制度:设立监察机构,对官员进行监督和考核,以防止腐败和失职。

5. 礼仪制度:制定各种礼仪规范,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

这些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不断演变和发展,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123(1)

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123(1)
•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如《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 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 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 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 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
•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 被称为“小军机”。
•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 明清改州为府,汉代武帝时设置驸马都尉, 意思是掌副车之马,原为近侍官的一种,多由宗室及外戚、诸 公主的子孙充任。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 为驸马,但并不是实际的官职,清代时则称为“额驸”。
• 宰相: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其位置大致相当于 今天的“总理”或“首相”。宰是主持,相是辅助的意思。历 代都另有正式的官名,其职权大小以及行驶权力的方式都有所 不同。明代为了防止权臣篡位,废除丞相二以内阁大学士协助 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 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 学士:在古代,学士不是指学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名。魏晋时征文 学之士,主管典礼、编纂、撰述等事物,通称学士。因所属机关不同,职 权各异。有主管撰述的,如北齐文林馆学士,唐代的集贤院学士等;有专 为皇帝侍讲、侍读的,还有草拟奏令、参与机密的。宋代的观文殿、资政 殿、端明殿学士与大学士是专门为那些需要礼遇的大臣或文学之士而设, 全是虚衔。而明清两代的殿阁学士实际上掌握着宰相的职权,这是历代地 位最高的“学士”了。
•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 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央官制的演变ppt

中央官制的演变ppt
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史料2: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读一读
课堂小结
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很大 汉朝-----中朝---丞相无决策权,为执行机构 隋唐-----三省六部制---宰相委员制,分散相权 宋----二府三司制---宰相执行权一分为三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皇权相权合一 清朝----军机处----纵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
努尔哈赤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康熙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君主专制 顶峰
集权于帝
清朝:军机处Leabharlann 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皇帝 内阁
军机处
吏户礼兵刑 工
明清两朝的尊君卑臣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 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 明大臣可以侍坐, “大朝仪众官皆跪”, 清大臣则奏对无不长跪。 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 清大臣对皇帝上奏,皆自称“奴才”。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历代中央官制的确定与演变
• 朝代 • 秦: • 西汉: • 东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度 尚书台 出现三省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废相、设内阁 军机处
秦代 :三公九卿制度

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中央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中央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自秦以来的中央行政制度秦汉中央官制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

九卿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守卫,为宿卫侍从长官;卫尉为宫门警卫之官;太仆掌皇帝车马,兼掌全国马政;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长官;典客掌民族事务及朝聘;宗正专管皇室亲属事务;治粟内史职责为征收盐铁钱谷租税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

九卿之外,尚有掌京师治安的中尉,掌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营建的将作少府及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的大长秋。

秦汉九卿除卫尉、廷尉和治粟内史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务外,其余诸卿职能主要为皇帝及皇室内廷服务。

国事与君主家事不分,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是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之一。

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

其中原属少府,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以及一些内廷人员,地位有较大提高。

朝廷政务往往先与尚书、侍中、大将军等近侍内廷“中朝”人员商议,然后告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

外朝官实际作用被削夺,地位下降,中朝官员受到重用。

中朝制的建立既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也是内廷近臣权力膨胀的结果。

汉成帝时,大司马(武帝时由太尉改称)、大司空(成帝时由御史大夫改称)和丞相(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三公权力进一步削弱。

尚书权力扩大,尚书令为主管,设五曹。

东汉时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1人,尚书6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职权。

东汉至魏晋,中央政务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转移,行政事务渐由九卿向六部过渡。

魏晋中央管制九品中正制,世家门阀弟子继承,或推荐唐宋中央官制隋、唐时期专制集权中央政体趋于完备,建立起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省六部制。

“唐初,始合三省,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_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

_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

下有僚属和下属官员,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
一、先秦时期的中央官制 (一)夏代的中央官制
分管 各 种事 务 的官 职:
牧正、乐正、车正、疱正、
大禹像
御(主管驾御战车)、遒人
(主管宣示命令)、太史 (主管天文历法档案)、官 占(主管卜筮)、瞽师、御 龙(负责王之生活娱乐)、
啬夫(主管收税和监察),
另设有采风之官。
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为官
僚制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士在西周时
期就已存在,属于贵族等级序列的最低一
级,依附于宗族群体,尚未成为一个独立
的社会阶层。
一、先秦时期的中央官制 (四)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兴起
春秋时期,随着宗族政治的土崩瓦解, 失去了宗族依托的贵族大批地沦落为士, 士人队伍迅速扩大,脱离了原来的贵族等 级序列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都堂
• 唐代尚书省的总办公处(都堂)居中, 东有吏、户、礼三部办公处,西有兵、刑、 工三部办公处,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左右 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等官总辖各部, 称为“都省”,故总办公处称为都堂。
• 清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共十八级 丞相(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 正一品——(文)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从一品——(文)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 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 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 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文)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 政使。(武)副将。 正三品——(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 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 按察使。(武)参将。 从三品——(文)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正四品——(文)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 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从四品——(文)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 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中国古代官职等级(中央官职和地⽅官职)中国古代官职等级中央官职和地⽅官职两⼤类。

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夫管监察和秘书⼯作。

汉朝⼤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

下有九聊,分管各⽅⾯政务,后世⼜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同枢密院分掌⽂武⼤权,门下,尚书省遂废。

明代内阁为最⾼政务机构,内阁⼤⾂称为辅⾂,⾸席称⾸辅(即宰相)。

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掌握政府⼤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地户⼝、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学、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部,管⼯程营造、屯⽥⽔利等事”。

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作。

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

⾼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2.地⽅官职秦汉主要⾏政区是郡。

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隋唐主要⾏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些军事重镇。

设节度使,属官有⾏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

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

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

隋唐全国分⼗⼏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

宋代全国分⼆⼗左右路,路中设若⼲司,分管各⽅⾯的事务。

元代地⽅最⾼⾏政机构叫⾏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的封赐。

旧说周代有公、侯、伯、⼦、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异。

如汉初刘邦既封皇⼦为王,⼜封了七位功⾂为王,彭越为梁王,英布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封为陈王;唐郭⼦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清太祖努尔哈⾚封其⼦阿济格为英亲王,多铎为豫亲王,豪格为肃亲王。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太史寮掌管册命、制禄、图籍、祭礼、占卜、 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太史寮的长官是太 史,既是文职官吏的领袖,又是神职官吏的首领。
除卿事寮和太史寮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 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见于西周金文的有宰、膳 夫、寺人、小臣、小子、小夫、守宫、御正、世 妇、东宫等。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四)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兴起
(一)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秦代中央的官员虽然不少,但最主要的则是 史书上所说的“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三公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的 高级官员。
丞相有左丞相、右丞相之分,以左丞相为尊, 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是武官,协 助皇帝掌管全国军队。御史大夫主要掌管承转皇 帝诏令,监察文武百官,处理重大案件。
六部:尚书一人、侍郎一人、郎四人
如吏部:吏部尚书、吏部侍郎、选部郎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一)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三台(御史台、谒者台、司隶台)、十一寺(太常、 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 府、国子、将作等)
卿一人、少卿一人、丞。 如太常寺:太常卿、太常少卿、太常丞
或称三台、五监(都水监、国子、将作等)、九寺 (太常、光禄、宗正、卫尉、太仆、大理、鸿胪、 司农、太府)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四、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 (二)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和地方行政组织均沿袭隋制 并有所发展。在中央,仍以中书(隋内史 省改名),门下、尚书三省为中枢政务机 关。中书省掌决策,长官是中书令,次官 是中书侍郎。门下省掌审检,长官是侍中, 次官是黄门侍郎。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第三讲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
进入战国时代,新兴的士人空前活跃,这些 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 行动自由,思想开放,成为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 的对象。他们凭借知识和才干,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或为理想而奔走四方,或为生计而周游列 国,都是入仕干政的最佳选择,从而形成一支庞 大的充满活力的官僚后备军,使各国君主有选择 官僚的充分余地。

职官制度

职官制度

• 西汉时从万石至斗食佐史,共22级 • 1)万石:三公,月350斛,年4200石; • 2)中二千石:九卿,月180斛,年2160 石; •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150斛,年 1800石; •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120斛,年 1440石; • 15)三百石:次县长,月40,年480石; • 17)二百石:县丞、县尉,月30斛,年 360石;
•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 术之士待诏金马门,供奉辞赋,讲论 六艺。唐初设翰林院,是文人和卜医 技术待诏的处所。唐玄宗以翰林待诏 (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 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 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 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宋代学士 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 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
•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使 持节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兼御史 大夫、上柱国、南川郡王、赠司空刘 公神道碑
• “开府仪同三司”是文散阶,从一品, “检校尚书右仆射”是过问尚书右仆射 的事务,“使持节”意思是有调动军事 的权力,“泾州刺史”是此人的职务, 从三品,“兼御史大夫”是荣誉兼职, “上柱国”是此人的勋位,“南川郡王” 是此人的爵位,“赠司空”是死后追赐 官。
•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体制类 似中央,也有丞相、参知政事等官。 • 明初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 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明代有战事时,派朝 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 事问题牵连几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 督处理。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式 地方官。 • 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 巡抚是省级的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 两三省的军民要政。这样,布政使就只管财 政和人事,成了督抚的下属了。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中央官制 秦代: 皇帝以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
秦代中枢机构 分工职责 代表人物
丞相(相国、宰相) 处理国政 吕不韦、李斯
太尉
掌管军事 (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
秘书长
冯劫
兼管监察
汉代
(一)中央官制
汉初,沿用秦制;(丞相萧何、曹参、 陈平,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周昌)
汉武帝时,丞相位贵权轻;
汉末,三公改名,皆为丞相。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隋代:吏礼兵刑民工“六部” 唐代: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 台 谏 之 分 , 一 查 百 官 , 一 谏 皇帝。但是宋代以后,台谏合流。 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文官)
监察官(台官):御史大夫、御史 谏官:谏大夫、谏议大夫、补阙、拾 遗
职官制度解释
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
官吏,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 围、品级地位等。
职官制度一般特指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
制度。
职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一)中央官制
战国:
将相分掌文武权柄。 《将相和》 【特例】
1、楚国最高长官令尹 (《屈原》中的令尹子兰) 2、次于令尹的武官上柱国
尚书
执行
尚书令
中书
取旨
中书令
门下
审核
门下侍中
(一)中央官制
唐朝【同为宰相】
中枢机构
设置情况
尚书
李世民当过,不授。
中书 门下
官位太高, 不轻易授人。
(一)中央官制
宋代(三省仅剩中书)
中枢机构 职责范围 正职称号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三省六部制
——最严密的一套中央官制
1.发展概述 2.组织架构 3.意义
三省六部制
——最严密的一套中央官制
3.意义 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削弱了相权,避免 了权臣独揽大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皇 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高了行政 效率,行政机构的决策与运行更加完善, 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 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
• 三冗:即冗官冗兵冗费。有宋一代,为避免重蹈唐代灭亡的复辙,在 官和兵两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收权和分权的工作。在官吏制度上,为 防止出现朋党之争的重演,在官衙设置上强调使各机构互相不通气, 互相制约,在中央政府中,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宰相只负责中书省 (所谓‘中书主民’),另设枢密使(枢密院长官)主管兵权(只有奉旨发 兵的权力,无权实际统率军队),而主财的三司也不需要向宰相负责,而 是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之下还有实为副宰相的‘参知政事’,进一 步对相权形成制约,在地方官的任命上,任命必须出于朝廷为其一, 多用文官为其二,几乎重要的州府都有皇帝直接派出可以直接向皇帝 奏事的通判为其三,使地方官的任何离心行为都需要冒比唐代大得多 的风险。而且,官,职分离,有官不一定有权,官职在多数情况下只 代表俸禄的多少,而权力往往以临时任命的方式授予必须的官吏。最 后,地方财政由中央直接派遣的转运使主管,从人,财两方面遏制了 地方的尾大不掉,同时也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冗员,同时,由于三年一 升迁制度的普遍实行,使‘但求无过,不求有功’的冗员数量无限扩大, 这一切,造成三冗之首。
• 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1.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中统一 • 2.改革改政体制,加强皇权 • 主要有设立“中朝制”借此削弱相权;设置十三zhidao州部刺史,借此抑制地方豪强势
力,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建立侍从军和内禁卫军,加强皇帝保卫和军事防御;实 行察举制,用考察加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 • 3.改革财政,加强中央政权 • 统一货币,把铸钱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国家统一的法定货币;专营盐铁和均输平 准法.盐铁官营和调剂运输,平抑容物价对稳定经济起了重要作用;箕缗和告缗,打击富商 大贾,加强中央集权. • 4.独尊儒术,实行文化专制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成熟积弊
第1课 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简单掌握商朝内外服制度。 2、掌握分封制的确立。 3、掌握宗法制的确立。 4、掌握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 5、总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难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相互关系;
二、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三、内容整合
春 周王 秋 室衰

皇帝 制度
战 国
诸侯争 霸,各 国纷纷 进行改 革
秦统 一, 确立 中央 集权
三公 九卿 制
郡县 制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制度
选拔考
商鞅 变法
查官吏 的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内容整合
夏:公共权力

期 商:内外服制度

治 制
原因 分封制 内容

西周
作用
原因
宗法制 内容
作用
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 的关系
四、教学实施
1、商朝内外服制度 2、西周分封制 a.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b.内容:①最高统治者——周王
周王直接驻地——王畿 ②分封对象-同姓(主体)、异姓
原因: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使得割据政权能独立存在。 重要原因:中央集权措施不力,使得割据势力恶性膨胀。
实质:集权与分权都是围绕“权”而进行的,是统治阶级内部争 权夺利的斗争。 趋势: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逐渐加强,到宋代以后,两 者的斗争终于尘埃落定,地方势力已无力改变整个中国一统的局面, 此后,另一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又突出出来。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

古代中国的中央官制
学生记忆历史概念
“专制主义”
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 上、皇帝独裁。 (矛盾: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
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 方绝对服从中央。(矛盾:中央vs地方)
中央官制的建立与发展
了解秦到清中央官制的演变历程 把握该时间段中央官制的演变规律
(一)秦朝
1.皇帝制度
小试牛刀
2、《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 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 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 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 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事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清朝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规律 相权日益削弱并最终被废除,皇权日益加强。Fra bibliotek真题再现
2、(2018·江苏)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 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 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 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 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 的是
A .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三)宋朝 二府三司制
财政
三 司
皇帝
行政
中 书 门 下
军事
枢 密 院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
(四)明朝
1、废丞相:明太祖 2、设内阁: 明成祖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异别?
相同
不同 地位与职权
作用
宰 相
作用:
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 政机构长官;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 清代实行内阁与军机处双轨制的中央辅政制。一方面,清
仿明制,改内三院(秘书院、弘文院、国史院)为内阁;另 一方面,皇帝选亲信组成亲自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协助皇 帝处理政事。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在此基础上设立军机处, 掌管相要。
精品课件
2、中央各行政机构
❖ 秦汉时期中央各行政机构的长官叫九卿:①奉常 (太常)掌宗庙祭祀和各种礼仪;②郎中令掌管官 廷侍卫;③卫尉掌管宫门近卫兵;④太仆掌管皇帝 车马;⑤廷尉掌司法,是最高法官;⑥典客管理诸 侯及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 治粟内史管理租税赋役;⑨少府掌管官廷总务。
舜帝画像与传位于儿子夏启,形成了夏商时期的王位的世袭 制度。
❖ 周代,官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度和分封制度紧密 结合,形成了王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和世卿世禄制。 其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 土背朝天”,与政治几乎无缘。
❖ 秦代废除了世袭制,采取官俸制度。选官不问出身, 量才录用,实行俸禄制度,在官有俸禄免官则无。 官吏有任期,子孙无特权。
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同为宰相。唐高宗后以“同平章事” 为宰相。
❖ 宋代沿唐制以“同平章事”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
相。另设枢密院与中书省分掌文武大权。
❖ 元代以中书省为宰相府,中书令常以太子兼任,实际的宰
相职务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
❖ 明代,沿袭旧“三公”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都督府、
御史台三大机构,分管行政、军事、监察事务。后撤消中书 省,增设大学士,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精品课件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精品课件
❖ 科举即分科举士,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 选拔官员的制度。
❖ 科举制度始于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5 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举行最 后一科进士考试。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 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中国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和官职

中国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和官职

武官
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战国有大将军,后来又有左右前后将军,秦汉沿置。 汉代还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地位都很高。此外还有临时设置的 将军,例如对匈奴作战则置祁连将军,对大宛作战则置贰师将军等。 汉代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各依职掌命名。例如掌骑士的称为屯骑校尉,掌 西域屯兵的称为戊己校尉等。魏晋以后,将军和校尉名目繁多,其中不少是 虚衔,如云麾将军、振威校尉等。
中国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和官职
国君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 赵惠文王以蔺(lìn)相如为相,以廉颇为将,是人所熟知的例子。 《荀子·王霸》篇说相是“百官之长”,所以《战国策·齐策》说:“于是梁 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楚国最高的长官称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官号和其他各国不 同。
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
部下设司,隋唐时每部分为四司,第一司即以本部为名,“佐其长而行政令”,其余三司 各以职掌命名。例如唐代吏部,第一司仍称吏部,其余三司为司封、司勋、考功。后代部 司有所调整,名称也不尽相同。司的首长称为郎中,副首长称为员外郎。属官有都事、主 事等。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中书——省制
皇帝的文学侍从(非中央机关)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 汉代选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马门,或供奉辞赋,或讲论六艺群书,没有特定的官号。 唐初设翰林院,这是文人和卜医技术待诏的处所,并不是中央机关。唐玄宗以翰林待诏(后 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 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美”之官。 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唐代有集贤院侍读学士等;宋代有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 等。宋元以来,皇帝和侍读、侍讲学士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定期在内廷讲论经史,称为经筵。 清代主讲经筵者称为经筵讲官。

古代一级行政机构

古代一级行政机构

古代一级行政机构古代一级行政机构是指在古代社会中,负责管理全国事务的最高机构,通常由天子或君王领导,对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古代一级行政机构有三种形态,即夏商周的三公九卿制度、秦汉的郡县制度和唐宋的中央官制。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制度的特点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三公九卿制度夏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九卿(礼、兵、司徒、司马、司空、工、宗、户、御),三公主要负责辅助天子管理政事,是天子权力的代表;九卿则是具体负责国家的行政、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这种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公卿分立”,即政治上的平衡,从而使天子的独裁得到限制。

三公九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稳定,但也有其不足之处,比如太子不能担任三公,就导致了权力集中于天子和世袭国公的手中,使得扩大和巩固了统治阶级的霸权地位。

二、秦汉的郡县制度秦汉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革新,统一了全国的行政管理。

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郡县制度。

此制度实行后,全国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和七百余个县,由郡县官负责管理。

郡县官除了承担军事管理之外,还要负责税收、人口普查、法律管辖等诸多行政事务。

郡县制度是一种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通过区分不同的行政区,使得国家行政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也为后来的中央集权奠定了基础。

但是,也由于实行的过于严格和统一,比如税制和法律,导致了局部地区的不满情绪加剧,反而给整个帝国的统一造成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三、唐宋的中央官制唐宋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行政机构也向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中央官制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完备并且系统的制定。

中央官制是按科举选拔的方式定期组成,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官员的素质。

中央官制的实质是国家的高级行政机关,负责最高层次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工作。

在唐宋时期,中央官制尤其重视官员的道德品质和智能素质,促进了官员队伍的提高,维持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书省的名词解释

中书省的名词解释

中书省的名词解释中书省,又称为尚书省,是中国古代官制中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负责处理文书和制定政令。

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本文将对中书省进行较为详细的名词解释与探讨。

中书省的沿革可以追溯到建立唐朝时期。

唐朝创立后,根据学术教育的需要,设立了国子监、太学和秘书省。

到了贞观年间,秘书省逐渐发展成为唐朝最高政府机构,下设中书省和东西书房。

中书省负责国家政务的起草、审核、发放和归档。

它的职责包括编纂史书、管理文书、任命官员等,对于维持王朝治理的稳定和权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书省在唐朝的地位和权力逐渐扩大,但在五代十国时期经历了一定的变动。

北宋建立后,中书省恢复了类似唐朝的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官员增多,中书省重新划分为中书省和枢密院,各自负责不同的事务管理。

其中,中书省负责文书的起草和管理,而枢密院则负责军事和外交事务。

这种体制在后续的元、明两代也得到了延续。

中书省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中央政府的核心,承担着管理国家行政的重任。

中书省下设许多不同的官职,包括尚书、侍郎、郎官等,他们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尚书是中书省的负责人,主要负责领导和协调各项工作。

中书省不仅在政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在学术和文化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因为中书省下设国子监和太学,它们成为了古代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

国子监负责培养士子,太学负责教授经史子集。

中书省在文人雅士的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他们期望获得进步和出仕的渠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书省的准确性变得较低。

明朝中期以后,中书省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权力和作用。

主要原因有政治体制的变革、新的政府机构的设立以及官僚体系的腐败等。

清朝建立后,中书省基本上没有恢复其昔日的辉煌。

尽管如此,中书省在中国历史上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特点。

同时,中书省的存在证明了中国古代王朝在治理国家时注重规范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专题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朝代
项目
夏朝
BC2070
商朝BC1600周朝Fra bibliotekBC1046
秦朝
BC221
汉朝
BC140
隋唐
581
宋代
960
明清
1368
主要
特点
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出现公共
权力
神权
色彩
浓厚
天下共主
权力的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家天下
强干弱枝,
监察地方
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政治
制度
王位
继承
明朝:废除宰相;设内阁
清朝:军机处
具体
实施
1.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2.附属国有一定自主权,商王对其的控制力有限
1.分封制:封邦建国,拱卫王室
受封人群:同姓贵族是主体,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巩固统治,天下共主,等级秩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1.皇帝制度:司法、立法、行政、军事于一身
2.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三公:丞相(政事)、御史大夫(监督)太尉(军事)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政治制度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离局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内外服制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郡县制;选拔和考察管理的制度;法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一一.知识归纳(一)大纲版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

(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

(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

(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

(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二)新课标版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2)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可以世代承袭(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

(3)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因为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

2.夏商时期中央行政管理制度:王位世袭制的形成;相、卿、师等的设立。

3.西周的宗法制:(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具有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西周宗法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其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

第三,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宗法制的作用: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宗法制对今天的中国社会的影响:①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如“尊宗敬祖”“认祖归宗”;②消极影响:容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等,如“认人唯亲”“宗派主义”。

4.秦朝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①建立:从秦朝开始,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也都由皇帝任免。

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②特征: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①职能: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兼理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②评价: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然而,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5.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汉朝: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工作人员,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时期: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司、工六部。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北宋:措施: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相权得到加强。

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6.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1)宰相制度的废除: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内乱屡生。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丞相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2)内阁的出现: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

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

明宣宗时,内阁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

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至明朝中后期实际掌握了宰相的权力。

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3)军机处的设立: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

但最高的决策和中枢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使皇权受到很大制约。

康熙帝设置南书房,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加强了皇权。

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和外交事务。

二.规律小结1.各部门分工合作又相互制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一个基本特点。

2.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皇权的强化和相权的弱化是一个基本趋势。

3.历代中央官制之间有继承和发展关系,如秦与汉、隋与唐等。

三.热点冷点1.中国古代各朝代中央官制的具体内容及总体演变趋势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历代中央官制与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四.高考题例01.(2005天津文综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02.(2006天津文综1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

与此相关的措施是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D元朝设立中书省03.(2007全国文综二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04.(2007广东历史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05.(2007广东文基历史20)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这段话说明宋朝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06.(2006广东历史5)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07.(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08.(2008海南历史6)下列各项中,分割宰相军权的官职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汉朝的刺史C.唐朝的节度使D.宋朝的枢密使09.(2008天津文综13)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10.(20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1.(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8)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12.(2009年浙江文综16)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3.(2009年广东历史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4.(2006江苏历史27)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11分)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01.C君主“天下为私”,用人权等大权在握,这是实行封建官制的政治前提。

02.BA项为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极大;C项通判为地方官员以牵制知州;D项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03.D熟悉隋朝以来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即行。

04.D仅③④项涉及宰相制度的变更。

05.A这是北宋初高度集权的反映。

06.D④①②③依次为隋朝、北宋初、明太祖时、雍正帝时。

07.B从三省六部制下各中央部门的关系可看出。

08.D四个选项中只有宋朝的枢密使分管中央军权。

09.A总结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变化的基本规律得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