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肉及肉制品精编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TP水平的降低及pH下降,使肌浆网等小器官失常,钙 离子被逸出,浓度上升,作用于肌球蛋白,激活ATPase,更 加使ATP减少。
3) 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成肌动球 蛋白复合体而引起肌肉收缩。
牛肉宰后在 4℃条件下 48h 内糖原、乳酸、pH值的变化如表 3-1。
屠宰后延续时间
僵直顶点 极限PH值
不同种类家畜宰后 背最长肌酵解和僵直过程
种类
急速期开始时 最初pH值 间min/37℃ (宰后1h)
急速期开始 时pH值
极限pH
马
238
6.95
5.97
5.51
牛
163
6.74
6.07
5.50
猪
50
羊
60
6.74
6.51
5.57
6.95
6.54
5.60
5.僵直类型
酸性僵直(acid rigor) :安静状态下屠宰后出现的
消费量最多:猪、牛、羊肉,以猪肉所占比重最大。 鸡的种类:白洛克鸡、九斤黄、狼山鸡、青光鸡、
来航鸡和芦花鸡等。
一、猪的品种
地区分布:全国均有饲养,约有100多种。
产量最多:四川、湖北、江苏、广东、山东、湖南、 云南、浙江、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广西。约占全国 养猪量的80%左右。
四川产量最多,居全国首位,其次:湖南、江苏。
肉中主要的胍类化合物是肌酐 肌酐与肉的风味有 关。
③ 有机酸
肉中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瑚珀酸﹑柠檬酸
苹果酸等.
瑚珀酸是肉的鲜味成分之一。
总之瑚珀酸﹑谷氨酸﹑肌苷酸是肉的鲜味成分。
第三节 宰后肉的变化
僵直 成熟 腐败
一、肌肉收缩的机制
一、肌肉收缩的机制
1.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肌肉→肌纤维(肌细胞)→肌原纤维→肌节
浙江中白猪
大约克夏猪
丹麦的长白猪
(三)鲜肉型:这类猪以供鲜肉为主,介于脂肪型和腌 肉型之间,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背膘不过厚,体质坚实。背线有时呈弓形, 颈短、体躯不长而稍宽,背腰厚,腿臀发达,肌肉组织 致密,腹较紧,脂肪少,胴体品质好。 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我国的三江白猪等。
1.概念
胴体在宰后一定时间内,肉的伸展性消失,肉变成 紧张、僵硬的状态。归因于Myosin和Actin牢固性横桥 (cross-bridge)的形成。
2.尸僵肉特点:
• 坚硬有粗糙感 • 缺乏风味 • 粘结能力差 • 加热时肉汁流失多
3.尸僵原因
1) 糖原无氧酵解→葡萄糖→丙酮酸→ 乳酸积累,pH下降, 与此同时,维持肌浆网等微小器官的ATP水平降低。
pH
糖原
乳酸
(h)
(mg%)
(mg%)
1
6.21
633.7
319.2
3
6.0
--
314.7
6
6.04
--
465.5
9
5.75
--
512.8
12
5.95
462.0
600
24
5.56
274.0
700.6
48
5.68
189.1
692.6
无机酸 (mg%) 70.5
---77.7 75.3 75.4
4.僵直过程
僵直。僵直从酸性开始,最终pH5.7
碱性僵直(alkline rigor) :疲劳状态下屠宰后出现
的僵直。肌肉大部分为碱性或中性,最终pH7.2
中间型僵直(intermediate type rigor) :断食状态下
屠宰后出现的僵直。僵直开始为弱碱性或中性, 最终pH为6.3~7.0
不同处理条件下肉的尸僵期
三江白猪
二、肉用牛的品种
我国供食用的牛肉:主要有黄牛肉、水牛肉和
牦牛肉、肉用牛肉等。 我国肉用牛的主要品种是黄牛。黄牛肉肉质较为坚实,肥 度在中等以上的牛肉,切面通常呈大理石纹状,肌肉呈棕 红色,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淡黄色至深黄色。
鲁西黄牛
蒙古牛
秦川牛
海福特牛
三、羊的品种
绵羊:多为皮、毛、肉兼用,是全国羊的主要品种。
中
主产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新疆、内蒙古、青海、
国 羊 种 类
甘肃、西藏、河北六省区约占全国绵羊总头数的 75%。蒙古绵羊、哈萨克羊和改良种羊。其中以 蒙古绵羊最多。 山羊:多为皮肉兼用,适应性强,全国各省均有饲养。山
羊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牧区;其次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大尾寒羊
哈萨克羊
羊肉特点: 山羊肉:呈较淡的暗红色,年龄愈大色泽愈深, 皮下脂肪很少,有较重的膻味。 绵羊肉:肉质比山羊肉坚实,颜色为暗红色, 肉纤维细而软,肌间很少夹杂脂肪,经育肥的绵羊, 肌间有白色脂肪,脂肪硬而脆,绵羊肉及脂肪的膻味 较轻。
脂肪
(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体内分布: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的内外膜、血管、淋 巴、神经、毛皮等组织。
结缔组织构成: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7%~12.4%。
结缔组织纤维:主要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 结缔组织营养特点:属于硬性非全价蛋白质,具有坚硬、 难溶、不易消化的特点,营养价值低。
第三章 肉及肉制品
总体特点:
肉类食品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供 给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 素的重要来源。 肉类食品吸收率高,滋味鲜美、饱腹感强,含 有多种风味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做成 各种佳肴。
第一节 中国肉用畜、禽的种类
肉用畜的种类:猪、牛、羊、马、骡、驴以及野生 兽类等。
屠宰后的肉尸(胴体)经过一定时间,肉的伸展性逐 渐消失,由弛缓变为紧张,无光泽,关节不活动,呈 现僵硬状态,叫作尸僵(肌肉不可逆收缩)。
尸僵的肉硬度大,加热时不易煮熟,有粗糙感,肉汁 流失多,缺乏风味,不具备可食肉的特征。这样的肉 从相对意义上讲不适于加工和烹调。
二、肉的尸僵 (Rigor Mortis )
开始时间(死后,h)
牛肉 猪肉 兔肉 鸡肉 鱼肉
10
8 1.5~4 2~4.5
10min
持续时间(h)
15~24 72 4~10 6~12 2
肌肉的尸僵过程与肌肉中的ATP下降速度有 着密切的关系 。
ATP开始减少,肌肉的伸展性就开始消失, 同时伴随硬度增加,此即尸僵的起始点,ATP 消耗完了,粗丝和细丝之间紧密结合,此时肌 肉的伸展性完全消失,弹性率最大,这就是最 大的尸僵期。
平滑肌和心肌主要是作为肉类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销售或加工。
骨骼肌(横纹肌)
平滑肌
心肌
(二)脂肪组织(Aolipose tissue)
脂肪组织结构: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细胞积 聚而成。 加工意义:脂肪组织是决定肉质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 大理石状肉:指猪等肉用型家畜,在肌肉中有较多脂肪 交错其中,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的肉。
2.肌肉收缩与松弛的原理
神经冲动——肌质网释放Ca2+ ——Ca2+浓度升高——使肌动蛋白暴露与肌球蛋白结 合位点——使ATP酶活化——ATP分解产生能量——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 收缩
神经冲动——激活酶系统——ATP分解产生能量——肌钙蛋白释放Ca2+ —松弛
肌肉收缩示意图
二、肉的尸僵
1.尸僵(rigor mortis)的定义:
4. 肉中水分存在形式
结合水 :指与蛋白质分子表面借助极性基团的 静电引力紧密结 合的水分子层。占总水分的5%。
特点:组织冰点很低(-40℃),无溶剂特性, 不易受肌肉蛋白质结构和电荷变化的影响。
自由水:存在于肌纤维间隙及组织间隙中的水, 占总水分的 15%。
特点:可溶解盐类,稍低于0℃结冰,易流失。
肌肉组织: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1、横纹肌(骨骼肌, striated muscle ):
基本单位:肌纤维。是肉类商品的主要原料肉。
2、平滑肌(smooth muscle):又称内脏肌,主要构成血管壁、
胃肠壁以及其它内脏器官的管壁。
3、心肌(cardiac muscle) :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
心肌含有很高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呈现很浓的鲜红色, 除将心肌直接食用外,可用作肉制品天然色素添加剂。
分类:
据经济类型和加工用途分:脂肪型、腌肉型、肉用型。
(一)脂肪型:又称脂用型,胴体能提供较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体躯宽、深而不长,全身肥满,头颈较重, 四肢短。体长与胸围之差不超过2~3cm,皮下脂肪4cm 以上。胴体瘦肉率45%以下。我国大多数地区品种属于 脂肪型。如内江猪、荣昌猪、巴克夏猪。
Ⅰ:用麻醉屠宰防止动物惊恐(开始pH7,最终pH6,温度17℃) Ⅱ:不用麻醉屠宰,动物处于抗拒紧张状态(开始pH6.5,最终pH5.9,
温度17℃) Ⅲ:与Ⅱ条件相同,而且同一部位,温度为37℃ Ⅳ:动物屠宰前经48-72小时断食,并利用麻醉屠宰(开始pH7.09,
最终pH6.5,温度17℃) Ⅴ:屠宰时注射注射胰岛素(开始pH7.09,最终pH6.5,温度17℃)
荣昌猪
内江猪
(二)腌肉型:又称瘦肉型,以生产腌肉为主。
外形特点:与脂肪型相反,中躯较长,体长往往大于胸 围15cm以上,背线与腹线平直,头颈部轻而肉少,前后肢 间距宽,躯干较深,腹部容积大;背膘较薄,约在 1.5~3.5cm ;脂肪坚实,腿臀部丰满,胴体瘦肉率60%以 上 。如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
第二节 原料肉的产生
一、宰前检验 1.群体检查 静态观察、动态观察、饮食情况。 2.个体检查 眼看、耳听、手摸、检温。
二、屠宰过程
淋洗
致昏
刺杀放 血
煺毛及 剥皮
开膛解 体
胴体修 整
三、宰后检验 剖检、视检、触检及嗅检
四、肉的分割
第三节 肉的组成
一、肉(胴体) 构成
从食品加工的角度,将动物体可利用部位粗略划 分为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骼组织。 其中,肌肉组织所占胴体比例为50~60%,脂肪 组织20~30%,结缔组织9~14%,骨骼组织16~ 22%。
二、化学组成
1.碳水化合物 核糖,葡萄糖 ,糖原。
2.脂类物质 脂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蓄积脂肪,存在于皮下、肾 脏,也叫皮下脂肪、肾脂肪;另一类是肌肉组织内称 作肌间脂肪。
3.蛋白质 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0%~20%,分两部分, 肌浆蛋白(80%以上)和间质蛋白。
新鲜肌肉
肉基质 肌浆
非全价蛋白 全价蛋白
寒冷收缩(cold shortening)
牛、羊肉在未僵直前,0~1℃冷却发生的显著收缩。
解冻僵直(thaw shortening)
如果宰后迅速冷冻,肌肉尚未达到最大僵直,肌肉内仍含 有糖原和ATP。在解冻时,残存的糖原和ATP的变化使肌肉收缩 形成僵直,此现象称为解冻僵直(thaw rigor)。
迟滞期:从宰后到开始出现僵直为止,肌肉
的弹性缓慢消失(尸僵前期)
急速期:肌肉的弹性迅速消失到完全僵硬状
态(尸僵期)
尸僵后期:形成延伸性非常小的特定状态到
尸僵停止
尸僵迟滞期(delay phase) 因动物种类、品种、
宰前状况,宰后的变化、温度、宰杀方法、不同部位 而异,一般鱼类尸僵发生早,哺乳动物发生较晚。
肉的各组织占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单位(%)
组织名称 牛肉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骨骼组织 结缔组织 血液
57 -62 3-16 17-29 9-12 0.8-1
猪肉
39-58 15-45 10-18 6-8 0.6-0.8
羊肉
49-56 4-18 7-11 20-35 0.8-1
(一) 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包括 含氮浸出物 : 核苷酸类﹑嘌呤碱﹑氨基酸﹑
肽、 胍类﹑肌酐 无氮浸出物 : 糖原﹑有机酸
浸出物与加工的关系
① 核苷酸
肉中的核苷酸主要成分是ATP
ATP → ADP → AMP----- → IMP IMP是肉中的重 要呈味物质.
② 肽和胍类化合物
肉中的肽主要是谷胱苷肽﹑肌肽和鹅肌肽。
5. 无机盐
以游离状态(如镁、钙离子)或螯合状态(如硫、磷有机化合物)存在于机体中,可 保持细胞液的盐类浓度,参与酶作用,对活体的构成和代谢有重要作用。 含量不平衡。 吸收和利用都较植物性食品高
6.维生素
含量少,种类多。 B族的良好来源。 在肝脏中含量丰富。 VE
7. 浸出物
浸出物是指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 水的浸出性物质。
(四)骨组织(Bone tissue )
含量:猪骨约占胴体的5%~9%,牛占15%~20%。 构成:骨膜、骨质及骨髓构成。 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细胞较多,为造血器官, 幼龄动物含多;黄骨髓主要为脂肪,成年动物含量多。 化学组成:水分约40%~50%,胶原约20%~30%,5%~27% 的脂肪,无机质20%。无机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
3) 在钙离子的作用下,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成肌动球 蛋白复合体而引起肌肉收缩。
牛肉宰后在 4℃条件下 48h 内糖原、乳酸、pH值的变化如表 3-1。
屠宰后延续时间
僵直顶点 极限PH值
不同种类家畜宰后 背最长肌酵解和僵直过程
种类
急速期开始时 最初pH值 间min/37℃ (宰后1h)
急速期开始 时pH值
极限pH
马
238
6.95
5.97
5.51
牛
163
6.74
6.07
5.50
猪
50
羊
60
6.74
6.51
5.57
6.95
6.54
5.60
5.僵直类型
酸性僵直(acid rigor) :安静状态下屠宰后出现的
消费量最多:猪、牛、羊肉,以猪肉所占比重最大。 鸡的种类:白洛克鸡、九斤黄、狼山鸡、青光鸡、
来航鸡和芦花鸡等。
一、猪的品种
地区分布:全国均有饲养,约有100多种。
产量最多:四川、湖北、江苏、广东、山东、湖南、 云南、浙江、河南、安徽、河北、江西、广西。约占全国 养猪量的80%左右。
四川产量最多,居全国首位,其次:湖南、江苏。
肉中主要的胍类化合物是肌酐 肌酐与肉的风味有 关。
③ 有机酸
肉中的有机酸主要有:乳酸﹑丙酮酸﹑瑚珀酸﹑柠檬酸
苹果酸等.
瑚珀酸是肉的鲜味成分之一。
总之瑚珀酸﹑谷氨酸﹑肌苷酸是肉的鲜味成分。
第三节 宰后肉的变化
僵直 成熟 腐败
一、肌肉收缩的机制
一、肌肉收缩的机制
1.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 肌肉→肌纤维(肌细胞)→肌原纤维→肌节
浙江中白猪
大约克夏猪
丹麦的长白猪
(三)鲜肉型:这类猪以供鲜肉为主,介于脂肪型和腌 肉型之间,肥育期间不沉积过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背膘不过厚,体质坚实。背线有时呈弓形, 颈短、体躯不长而稍宽,背腰厚,腿臀发达,肌肉组织 致密,腹较紧,脂肪少,胴体品质好。 如改良后的杜克夏、汉普夏、我国的三江白猪等。
1.概念
胴体在宰后一定时间内,肉的伸展性消失,肉变成 紧张、僵硬的状态。归因于Myosin和Actin牢固性横桥 (cross-bridge)的形成。
2.尸僵肉特点:
• 坚硬有粗糙感 • 缺乏风味 • 粘结能力差 • 加热时肉汁流失多
3.尸僵原因
1) 糖原无氧酵解→葡萄糖→丙酮酸→ 乳酸积累,pH下降, 与此同时,维持肌浆网等微小器官的ATP水平降低。
pH
糖原
乳酸
(h)
(mg%)
(mg%)
1
6.21
633.7
319.2
3
6.0
--
314.7
6
6.04
--
465.5
9
5.75
--
512.8
12
5.95
462.0
600
24
5.56
274.0
700.6
48
5.68
189.1
692.6
无机酸 (mg%) 70.5
---77.7 75.3 75.4
4.僵直过程
僵直。僵直从酸性开始,最终pH5.7
碱性僵直(alkline rigor) :疲劳状态下屠宰后出现
的僵直。肌肉大部分为碱性或中性,最终pH7.2
中间型僵直(intermediate type rigor) :断食状态下
屠宰后出现的僵直。僵直开始为弱碱性或中性, 最终pH为6.3~7.0
不同处理条件下肉的尸僵期
三江白猪
二、肉用牛的品种
我国供食用的牛肉:主要有黄牛肉、水牛肉和
牦牛肉、肉用牛肉等。 我国肉用牛的主要品种是黄牛。黄牛肉肉质较为坚实,肥 度在中等以上的牛肉,切面通常呈大理石纹状,肌肉呈棕 红色,结缔组织为白色,脂肪为淡黄色至深黄色。
鲁西黄牛
蒙古牛
秦川牛
海福特牛
三、羊的品种
绵羊:多为皮、毛、肉兼用,是全国羊的主要品种。
中
主产于西北和华北地区。新疆、内蒙古、青海、
国 羊 种 类
甘肃、西藏、河北六省区约占全国绵羊总头数的 75%。蒙古绵羊、哈萨克羊和改良种羊。其中以 蒙古绵羊最多。 山羊:多为皮肉兼用,适应性强,全国各省均有饲养。山
羊主要分布在牧区和半牧区;其次在山区和丘陵地带。
大尾寒羊
哈萨克羊
羊肉特点: 山羊肉:呈较淡的暗红色,年龄愈大色泽愈深, 皮下脂肪很少,有较重的膻味。 绵羊肉:肉质比山羊肉坚实,颜色为暗红色, 肉纤维细而软,肌间很少夹杂脂肪,经育肥的绵羊, 肌间有白色脂肪,脂肪硬而脆,绵羊肉及脂肪的膻味 较轻。
脂肪
(三)结缔组织(Connective tissue)
体内分布: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的内外膜、血管、淋 巴、神经、毛皮等组织。
结缔组织构成:细胞、纤维和无定形基质组成。 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7%~12.4%。
结缔组织纤维:主要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 结缔组织营养特点:属于硬性非全价蛋白质,具有坚硬、 难溶、不易消化的特点,营养价值低。
第三章 肉及肉制品
总体特点:
肉类食品是富有营养的动物性食品之一,是供 给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无机盐和维生 素的重要来源。 肉类食品吸收率高,滋味鲜美、饱腹感强,含 有多种风味物质,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可以做成 各种佳肴。
第一节 中国肉用畜、禽的种类
肉用畜的种类:猪、牛、羊、马、骡、驴以及野生 兽类等。
屠宰后的肉尸(胴体)经过一定时间,肉的伸展性逐 渐消失,由弛缓变为紧张,无光泽,关节不活动,呈 现僵硬状态,叫作尸僵(肌肉不可逆收缩)。
尸僵的肉硬度大,加热时不易煮熟,有粗糙感,肉汁 流失多,缺乏风味,不具备可食肉的特征。这样的肉 从相对意义上讲不适于加工和烹调。
二、肉的尸僵 (Rigor Mortis )
开始时间(死后,h)
牛肉 猪肉 兔肉 鸡肉 鱼肉
10
8 1.5~4 2~4.5
10min
持续时间(h)
15~24 72 4~10 6~12 2
肌肉的尸僵过程与肌肉中的ATP下降速度有 着密切的关系 。
ATP开始减少,肌肉的伸展性就开始消失, 同时伴随硬度增加,此即尸僵的起始点,ATP 消耗完了,粗丝和细丝之间紧密结合,此时肌 肉的伸展性完全消失,弹性率最大,这就是最 大的尸僵期。
平滑肌和心肌主要是作为肉类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销售或加工。
骨骼肌(横纹肌)
平滑肌
心肌
(二)脂肪组织(Aolipose tissue)
脂肪组织结构:退化的疏松结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细胞积 聚而成。 加工意义:脂肪组织是决定肉质量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对于改善肉质、提高风味均有影响。 大理石状肉:指猪等肉用型家畜,在肌肉中有较多脂肪 交错其中,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外观的肉。
2.肌肉收缩与松弛的原理
神经冲动——肌质网释放Ca2+ ——Ca2+浓度升高——使肌动蛋白暴露与肌球蛋白结 合位点——使ATP酶活化——ATP分解产生能量——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 收缩
神经冲动——激活酶系统——ATP分解产生能量——肌钙蛋白释放Ca2+ —松弛
肌肉收缩示意图
二、肉的尸僵
1.尸僵(rigor mortis)的定义:
4. 肉中水分存在形式
结合水 :指与蛋白质分子表面借助极性基团的 静电引力紧密结 合的水分子层。占总水分的5%。
特点:组织冰点很低(-40℃),无溶剂特性, 不易受肌肉蛋白质结构和电荷变化的影响。
自由水:存在于肌纤维间隙及组织间隙中的水, 占总水分的 15%。
特点:可溶解盐类,稍低于0℃结冰,易流失。
肌肉组织: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1、横纹肌(骨骼肌, striated muscle ):
基本单位:肌纤维。是肉类商品的主要原料肉。
2、平滑肌(smooth muscle):又称内脏肌,主要构成血管壁、
胃肠壁以及其它内脏器官的管壁。
3、心肌(cardiac muscle) :构成心脏的肌肉组织。
心肌含有很高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呈现很浓的鲜红色, 除将心肌直接食用外,可用作肉制品天然色素添加剂。
分类:
据经济类型和加工用途分:脂肪型、腌肉型、肉用型。
(一)脂肪型:又称脂用型,胴体能提供较多的脂肪。
外形特点:体躯宽、深而不长,全身肥满,头颈较重, 四肢短。体长与胸围之差不超过2~3cm,皮下脂肪4cm 以上。胴体瘦肉率45%以下。我国大多数地区品种属于 脂肪型。如内江猪、荣昌猪、巴克夏猪。
Ⅰ:用麻醉屠宰防止动物惊恐(开始pH7,最终pH6,温度17℃) Ⅱ:不用麻醉屠宰,动物处于抗拒紧张状态(开始pH6.5,最终pH5.9,
温度17℃) Ⅲ:与Ⅱ条件相同,而且同一部位,温度为37℃ Ⅳ:动物屠宰前经48-72小时断食,并利用麻醉屠宰(开始pH7.09,
最终pH6.5,温度17℃) Ⅴ:屠宰时注射注射胰岛素(开始pH7.09,最终pH6.5,温度17℃)
荣昌猪
内江猪
(二)腌肉型:又称瘦肉型,以生产腌肉为主。
外形特点:与脂肪型相反,中躯较长,体长往往大于胸 围15cm以上,背线与腹线平直,头颈部轻而肉少,前后肢 间距宽,躯干较深,腹部容积大;背膘较薄,约在 1.5~3.5cm ;脂肪坚实,腿臀部丰满,胴体瘦肉率60%以 上 。如丹麦的长白猪、英国的大约克夏猪等。
第二节 原料肉的产生
一、宰前检验 1.群体检查 静态观察、动态观察、饮食情况。 2.个体检查 眼看、耳听、手摸、检温。
二、屠宰过程
淋洗
致昏
刺杀放 血
煺毛及 剥皮
开膛解 体
胴体修 整
三、宰后检验 剖检、视检、触检及嗅检
四、肉的分割
第三节 肉的组成
一、肉(胴体) 构成
从食品加工的角度,将动物体可利用部位粗略划 分为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骼组织。 其中,肌肉组织所占胴体比例为50~60%,脂肪 组织20~30%,结缔组织9~14%,骨骼组织16~ 22%。
二、化学组成
1.碳水化合物 核糖,葡萄糖 ,糖原。
2.脂类物质 脂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蓄积脂肪,存在于皮下、肾 脏,也叫皮下脂肪、肾脂肪;另一类是肌肉组织内称 作肌间脂肪。
3.蛋白质 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0%~20%,分两部分, 肌浆蛋白(80%以上)和间质蛋白。
新鲜肌肉
肉基质 肌浆
非全价蛋白 全价蛋白
寒冷收缩(cold shortening)
牛、羊肉在未僵直前,0~1℃冷却发生的显著收缩。
解冻僵直(thaw shortening)
如果宰后迅速冷冻,肌肉尚未达到最大僵直,肌肉内仍含 有糖原和ATP。在解冻时,残存的糖原和ATP的变化使肌肉收缩 形成僵直,此现象称为解冻僵直(thaw rigor)。
迟滞期:从宰后到开始出现僵直为止,肌肉
的弹性缓慢消失(尸僵前期)
急速期:肌肉的弹性迅速消失到完全僵硬状
态(尸僵期)
尸僵后期:形成延伸性非常小的特定状态到
尸僵停止
尸僵迟滞期(delay phase) 因动物种类、品种、
宰前状况,宰后的变化、温度、宰杀方法、不同部位 而异,一般鱼类尸僵发生早,哺乳动物发生较晚。
肉的各组织占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单位(%)
组织名称 牛肉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骨骼组织 结缔组织 血液
57 -62 3-16 17-29 9-12 0.8-1
猪肉
39-58 15-45 10-18 6-8 0.6-0.8
羊肉
49-56 4-18 7-11 20-35 0.8-1
(一) 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
包括 含氮浸出物 : 核苷酸类﹑嘌呤碱﹑氨基酸﹑
肽、 胍类﹑肌酐 无氮浸出物 : 糖原﹑有机酸
浸出物与加工的关系
① 核苷酸
肉中的核苷酸主要成分是ATP
ATP → ADP → AMP----- → IMP IMP是肉中的重 要呈味物质.
② 肽和胍类化合物
肉中的肽主要是谷胱苷肽﹑肌肽和鹅肌肽。
5. 无机盐
以游离状态(如镁、钙离子)或螯合状态(如硫、磷有机化合物)存在于机体中,可 保持细胞液的盐类浓度,参与酶作用,对活体的构成和代谢有重要作用。 含量不平衡。 吸收和利用都较植物性食品高
6.维生素
含量少,种类多。 B族的良好来源。 在肝脏中含量丰富。 VE
7. 浸出物
浸出物是指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 水的浸出性物质。
(四)骨组织(Bone tissue )
含量:猪骨约占胴体的5%~9%,牛占15%~20%。 构成:骨膜、骨质及骨髓构成。 骨髓: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细胞较多,为造血器官, 幼龄动物含多;黄骨髓主要为脂肪,成年动物含量多。 化学组成:水分约40%~50%,胶原约20%~30%,5%~27% 的脂肪,无机质20%。无机质主要是羟基磷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