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广西扶贫研究综述
2011年,广西的扶贫工作进入新阶段,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进入到巩固温饱成果、改善自然环境、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广西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许多效益好、路子对的扶贫开发模式。广西大部分地区处于亚热带气候影响下,雨量丰沛,光热充足,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发展蔗糖产业作为桂西南扶贫的龙头产业;适宜林木生长,具有发展林业的优势,是一种同时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扶贫开发模式;在广西扶贫开发的实践中,发展生态农业是较为理想的开发模式;为解决广西喀斯特地区因缺土、缺粮、缺钱等客观情况,而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扶贫开发模式——生态移民;拥有丰富的山水风光和人文风情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一种见效快的扶贫开发模式;广西利用区位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是广西一种独特的脱贫方式;等等。以上几种脱贫模式虽然各具特色,但也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各贫困县、乡(镇)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的,能够充分发挥当地自然、人力等资源优势的脱贫方法。
2 研究区域概况
喀斯特(KARST)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冲蚀、潜蚀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广西是中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典型地区,全区喀斯特石山面积9.7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1%。
3 广西贫困区域空间分布特征
广西喀斯特地区与贫困区域在一定程度上耦合,喀斯特地貌地处山区,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使得当地的经济、技术很难得到发展,对资源的利用仅限于与生活有关的采伐、农耕、畜牧等,因此喀斯特山区的人民群众普遍贫穷。
4 广西喀斯特地区贫困化及其成因
广西农业信息网发布的资料称,广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典型区域,是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贫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广西喀斯特区,山地面积广,植被的保土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加之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该地区土地严重退化,土地石漠化现象严重,以及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造成贫困人口多、脱贫困难的现状。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地下,埋藏较深,开采利用难度大,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以及生产用水,经济得不到发展。
4.2 人口增长加重了贫困现状
2017年末,广西常住人口488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1828.94万人,占全区人口的37.44%,是全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由于受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虽然全区人口多,但农业劳动者多为文盲或半文盲,创新与开拓意识欠缺,盲目的开垦荒地,人地矛盾加剧,贫困程度加大。
4.3 基础设施落后
喀斯特山区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 ,广西喀斯特山区地表崎岖,沟壑林立,基础设施落后,虽然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一些偏远的村寨用电难、看电视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4.4 产业结构层次低,农民增收途径少
广西地区工业结构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喀斯特贫困地区产业产值结构比例为38.4%:31.2%:30.4%,2015年广西自治区产业产值结构比例为15.3%:45.9%:38.8%,全国为8.8%:40.9%:50.2%。喀斯特贫困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广西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看喀斯特贫困地区资源配置的产业结构具有低层次、低效率的显著特征,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于全国和全区。
5 广西喀斯特地区扶贫取得的成就
5.1 石漠化的治理
针对喀斯特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广西探索出一些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包括特色林果模式、生态畜牧模式、林药结合模式、生态旅游模式等。这些模式不仅改善了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而且给当地人民带来收入,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5.2 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
据统计,2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454元增加到2014年的6004元,年平均增长14.82%。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2300元/人年,2010年不变价),2010年全区有农村贫困人口1012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下转202页)
广西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
赵玉瑶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广西作为西南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区域和主战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程度深,扶贫
产业支撑力不强,脱贫致富的增收来源缺乏,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贫困。要搞好广西喀斯特地区的扶贫开发,务必从
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即人的方面入手解决贫困问题,扶贫先要扶人,扶人要扶智,扶智要扶文,探索适合广西喀斯特地区
的扶贫开发方式,把文化扶贫、智力扶贫、生态扶贫等扶贫之路转化为扶贫攻坚生产力。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精准扶贫;扶贫开发;广西
[中图分类号]G322.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10
[作者简介]赵玉瑶(1993—),女,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发展。
-199-
找准自身的定位,在选择发展项目时,从长远利益出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同时,尽快完善衡水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循序渐进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合理使用信托、投资、土地、规划等手段,保障重点区域的土地供应,吸收重大产业项目向功能区集聚。
第二,区域活动,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所谓的“大”,是指把衡水市与环渤海区域、环京津区域联系一起,寻找新的发展之路,加大衡水区域与京津的合作力度,及时掌握京津产业政策,把握企业外迁信息,引进更好的经济项目。把衡水湖作为突破口,打造“湖文化”,把衡水市打造成产业转移的新热点。所有的“小”是指找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更加注重衡水市的实际,从衡水市的经济现状出发,找到发展的着力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用低成本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第三,从实际出发,扬长补短。在环衡水区域经济发展中,要做到扬长补短。所谓的扬长补短,是指充分发挥环衡水区域的优势项目,并且避开环衡水区域的短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衡水市的优势项目,而并非盲目发展。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把新科技融入到衡水市的优势项目发展中,才能够大大提升衡水市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同时环衡水区域中的欠发达地区,也要积极地吸取新技术、新项目,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对我市开放的力度,解决发展中的短板。努力改变经济落后的状态,取长补短。
第四,正确处理好快与稳之间的关系。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整个京津冀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赶超经济发达地区,环衡水区域要快马加鞭,平衡好快与稳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坚持不懈,尤其是环衡水区域这样的具有很大经济增长空间的地区,更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信念,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努力缩短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坚持求稳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骛远。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铁时代背景下,环衡水区域经济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产业关联度较低,产业同构问题突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发展辐射能力不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不开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领域人士给予足够的重视。环衡水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重点为装备制造业、现代生态化工业、食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休闲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本文主要从规划引导,从长远利益出发,区域活动,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从实际出发,扬长补短,正确处理好快与稳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提出了高铁时代环衡水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石林,傅鹏,李柳勇.高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18(01).
[2] 姜山.高铁时代区域旅游流的组织作用研究 ——以兰新高铁
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1).
(上接199页)23.9%。截至2016年底,根据自治区统计局数据,广西全区农村贫困人口已大幅下降到332万人。
5.3 部门试点合作项目有效推进
2014年至2015年,与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合作推进旅游扶贫试点项目,累计投入4600万元,扶持上林县、灌阳县、巴马县等先后13个县发展旅游扶贫试点项目。此外还与区旅发委联合向国家申请将河池市和三江县纳入全国旅游扶贫示范区,这些都有力推动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
6 结论
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集聚社会各方力量。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变喀斯特地区的交通闭塞状况,构建通畅、快速、便捷的运输网络;改善县乡村办学、医疗卫生和文化、广播电视设施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难问题,加强治旱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社会福利和政法部门的基础设施;加强电力、通信和乡镇市场建设,提升喀斯特地区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蒙汉明.改革开放时期广西扶贫开发工作回顾[J].广西教育学
院学报,2015(05).
[2] 李甫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十种扶贫开发模式[J].民族研
究,2000(04).
[3] 胡业翠,刘彦随,吴佩林,等.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
态势、成因与治理[J].农业工程学报,2008(06).
[4] 刘彦随,邓旭升,胡业翠.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与扶贫
开发探析[J].山地学报,2006(02).
[5] 邓旭升.广西喀斯特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J].市场论
坛,2006(10).
[6] 郭丽英,任志远,邓旭升.广西扶贫开发与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03).
[7] 朱慧兰,严志强,胡宝清.广西喀斯特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刍
议——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04). [8] 许凌志.广西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区智力扶贫若干问题研
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3(04).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