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之一,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信赖。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对合作需求的比重越来越高。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策略,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被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1、小组合作讨论,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小组长根据教师要求调节组内成员的讨论方向。小组内全体成员参与,说明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将教师传授知识改为学生讨论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性,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2、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在课堂练习时,分配小组学习任务,各个小组形成竞争机制,使得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小组竞争中,并能够更多地吸收小组内成员的观点,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课堂教学中,大都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当将评价机会还给学生之后,在合作评价时,学生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概括别人发言的要点,经过分析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既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表达能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

1、创设生活情境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学生乐于接受。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事件之中,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老师就应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

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三、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

1、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发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教学中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合作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

观点理论的碰撞,解决很多学生会在课堂争论的观点。

4、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开放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与交流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通过实验我们认识到,要达到上述目标,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与交流学习,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要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教师首先要学会合作交流学习,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与技巧。思考学生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合作交流。

(二)合理组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组织

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一般为4-6人的学习小组,做到组内成员的优缺点互补,并在每一个组内设立组长职务,组长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学习要优秀,责任心要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组长负责在和组内成员讨论之后,分配组内成员任务,达到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小组讨论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当好引导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引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提出合作学习的目标,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活动前向学生提出合作建设。如:教学“角的度量”,小组合作探究量角方法,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合作建议:

(1)量角器怎样和角的边或顶点的对齐。

(2)怎样看量角器的度数;

(3)思考探究量角时对我们的启发。

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可以适当指导思路和方法,如”评讲试卷”这一堂课时,教师讲清合作交流要求:

1、在试卷上标记错题原因;

2、自己解决错题;

3、小组交流解决错题;

4、再将不能在小组内解决的问题全班统一评讲。提出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流程,在小组内解决了很多简单问题,让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大大地节约了老师讲课的时间,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三)、数学课堂“合作交流学习”探索后的思考

学生的合作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别,当合作目标不明确时,大多学生经常会在小组合作时说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降低,就需要教师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合理的划分小组成员,培养小组内的“领头羊”,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小组学习交流的合作形式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使用好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会大大减少教师讲课时间,实现学生小问题小组解决,大问题集体解决的有效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