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的特点

合集下载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与细菌或真核细胞相比,病毒的基因组很小,但是不同的病毒之间其基因组相差亦甚大。

如乙肝病毒DNA只有3kb大小,所含信息量也较小,只能编码4种蛋白质,而痘病毒的基因组有300kb之大,可以编码几百种蛋白质,不但为病毒复制所涉及的酶类编码,甚至为核苷酸代谢的酶类编码,因此,痘病毒对宿主的依赖性较乙肝病毒小得多。

2.病毒基因组可以由DNA组成,也可以由RNA组成,每种病毒颗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或为DNA或为RNA,两者一般不共存于同一病毒颗粒中。

组成病毒基因组的DNA和RNA可以是单链的,也可以是双链的,可以是闭环分子,也可以是线性分子。

如乳头瘤病毒是一种闭环的双链DNA病毒,而腺病毒的基因组则是线性的双链DNA,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单链的RNA 病毒,而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是双链的RNA分子。

一般说来,大多数DNA病毒的基因组双链DNA分子,而大多数RNA病毒的基因组是单链RNA分子。

3.多数RNA病毒的基因组是由连续的核糖核酸链组成,但也有些病毒的基因组RNA由不连续的几条核酸链组成如流感病毒的基因组RNA分子是节段性的,由八条RNA分子构成,每条RNA分子都含有编码蛋白质分子的信息;而呼肠孤病毒的基因组由双链的节段性的RNA分子构成,共有10个双链RNA片段,同样每段RNA分子都编码一种蛋白质。

目前,还没有发现有节段性的DNA分子构成的病毒基因组。

4.基因重叠即同一段DNA片段能够编码两种甚至三种蛋白质分子,这种现象在其它的生物细胞中仅见于线粒体和质粒DNA,所以也可以认为是病毒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这种结构使较小的基因组能够携带较多的遗传信息。

重叠基因是1977年Sanger在研究ΦX174时发现的。

ΦX174是一种单链DNA病毒,宿主为大肠杆菌,因此,又是噬菌体。

它感染大肠杆菌后共合成11个蛋白质分子,总分子量为25万左右,相当于6078个核苷酸所容纳的信息量。

原核细胞基因组结构特点

原核细胞基因组结构特点

原核细胞基因组结构特点原核细胞是一类简单的细胞,其基因组结构也相对较为简单。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主要由DNA组成,DNA以环状的方式存在于原核细胞的质粒中。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较小。

相对于真核细胞的复杂基因组,原核细胞的基因组通常较小,一般只包含数百到数千个基因。

这是因为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中存在的复杂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其生物功能相对简单,所需的基因数量也相应较少。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呈现高度紧凑的结构。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没有真核细胞中存在的非编码区域(non-coding region),即基因之间没有没有间隔。

这意味着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的基因紧密排列,相邻基因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隔或分隔序列。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存在重复序列。

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出现多次的相同或相似的DNA序列。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常常包含一些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可以是短重复序列(如微卫星序列)或长重复序列(如转座子)。

重复序列的存在可以增加基因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能对基因表达和基因组重组等过程产生影响。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还存在着水平基因转移。

水平基因转移是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的基因交换。

在原核细胞中,基因的水平转移可以通过共轭、转化和噬菌体介导的转导等方式实现。

这种水平基因转移的现象使得原核细胞的基因组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

原核细胞的基因组中还存在大量的非编码RNA。

在原核细胞中,除了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外,还存在着大量的非编码RNA基因。

这些非编码RNA可以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等生物过程。

总的来说,原核细胞的基因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一般较小且紧凑。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适应性,这使得原核细胞在适应不同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然而,由于基因组结构的简单性,原核细胞的遗传信息负载能力相对较低,这也限制了其在复杂生物体中的进化和发展。

基因组学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基因组学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基因组学研究的特点和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基因组学研究逐渐成为了生物学领域最热门、最具前景的研究领域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基因组学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一、基因组学研究的特点基因组学是研究生命活动中的遗传信息质量和数量的学科,具有以下特点:1. 高通量基因组学采用的是高通量分析技术,可以同时研究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或突变,比传统实验方法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2. 数据化基因组学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处理,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处理技能,这也使得基因组学更具可视化和数字化。

3. 跨学科基因组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需要结合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4. 长尾基因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长尾效应”,意味着只有很少一部分生物信息是被广泛研究的,而大部分信息还没有详细探究。

二、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发掘和深入理解遗传信息,促进人类健康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以下是其具体意义:1. 促进人类健康基因组学研究可以帮助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对遗传信息的研究,可以预测个体得疾病的可能性,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推动医学的转型基因组学研究已经推动了医学的转型,从传统的“以病为本”的医疗模式转向以个体遗传信息为基础的医疗模式。

3. 全面了解生命科学基因组学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科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及技术手段,研究对象也扩展到人和各种生物,为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探寻生命奥秘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4. 产业化发展基因组学研究也会带来产业化发展,例如,基因测序、基因医学等领域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高效的诊疗服务,也会带来市场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不断推进基因组学的研究,将会开拓极大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其特点和意义也将会影响着人类的生物探索和未来的幸福。

简答及问答题

简答及问答题

简答及问答题1、原核生物基因组有何特点①为一条环状双链DNA;②只有一个复制起点;③具有操纵子结构;④绝大部分为单拷贝;⑤可表达基因约50%,大于真核生物小于病毒;⑥基因一般是连续的,无内含子;⑦重复序列很少。

2、真核生物基因组各有何特点①真核生物基因组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具有多个复制起点;②基因组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内;③真核基因为单顺反子,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基因多为多顺反子;④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⑤真核基因多为不连续的断裂基因,由外显子和内含子镶嵌而成;⑥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⑦功能相关的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⑧存在可移动的遗传因素3、简述DNA的C值和C值矛盾生物体的一个特征是一个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含量总是相对恒定的。

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C值:是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中DNA的含量,以pg表示。

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要表现为:C值不随生物的进化程度和复杂性而增加;亲缘关系密切的生物C值相差很大;高等真核生物具有比用于遗传高得多的C值。

4、以大肠杆菌为例叙述转录全过程起始:核心酶在σ因子的参与下与模板的DNA接触,生成非专一的,不稳定的复合物在模板上移动。

起始识别:全酶与模板的启动子结合,产生封闭的“酶-启动子二元复合物”。

酶紧密地结合在启动子的-10序列处,模板DNA局部变性,形成“开放性起始复合体”,暴露模板链。

三元复合物形成,酶在起始位点开始聚合最初几个核苷酸。

延伸:延伸的时候,酶后端边缘的分界线也可作为RNA链延伸的末端处。

即酶的后端向前每移动1bp,RNA延伸的末端也就加上了一个rNTP,但酶的前端并没有移动,仍保持原来的位置,只不过酶整体收缩了1bp的长度。

酶内部所覆盖的DNA双链的开放区及RNA的生长点(3′端)都向前移动了1个bp。

当RNA链已延伸到多个nt时,酶的前端突然向前一下子延伸7-8bp。

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意义

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意义

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意义植物基因组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植物的基因组结构、功能、演化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植物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机制、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种间关系等,为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加深入的基础。

一、植物基因组的特点任何一个生物的DNA都是被编码的,它包含的是生物生长、发育和自我复制所需的所有信息。

对于植物基因组来说,它也有着一些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特点。

1. 植物基因组的大小多变。

植物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研究表明,某些蕨类植物的基因组大小为27.55GB,而一些海藻的基因组大小只有0.063MB。

2. 相同的基因组对应不同的表型。

同样的基因组对应的表型不同,这个现象也很常见。

种植同一品种的作物,由于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表现出来的性状也会存在差异。

3. 基因数量较多。

各种植物的基因数量都比较多,高等植物的基因数量可达到25000个。

二、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基因组,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研究。

1. 大规模基因测序。

作为研究基因组的主要手段之一,测序技术可以更准确地解读基因信息。

近年来,草履虫、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这为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快速并且高通量的实验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在表达谱和比较转录组中,以帮助识别植物基因的功能。

3. 生物信息学基础工具。

生物信息学软件和数据库是解决大量基因和基因组学数据的重要工具。

大量的软件和数据库被专门用于储存基因组序列数据及其功能注释,如GenBank, EMBL和GenPept等。

三、植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植物基因组学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质的飞跃的机会,可以更好地了解种植物的特点与生物进化,促进农业生产、食品工业、医学发现以及生态学探究的发展,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育种改良。

植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作物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为育种改良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完整版)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完整版)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

Alec J.Jeffreys和历史上第一张DNA指纹图谱
1802年的一副杰斐逊和莎莉的讽刺画像
(二)中度重复序列: ➢ 中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重复数十次 至数万次的部分,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 序列,但慢于高度重复序列。
➢中 度 重 复 序 列 中 有 一 部 分 是 编 码 rRNA 、 tRNA、组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基因,另 一部分可能与基因调控有关。
➢ 是由两个相同顺序的互补拷贝在同一DNA 双链上反向排列而成。
反向重复序列的两种形式 发卡结构
回文结构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字翰林书
2. 卫星DNA(satellite DNA) : ➢ 卫星DNA的重复单位一般由2~70 bp组成, 成串排列。 ➢ 卫星DNA占基因组的比例随种属而异,在 0.5~31% 范围内。
➢ 同一种属中不同个体的高度重复顺序的重复 次数不一样,这可以作为每一个体的特征, 即DNA指纹 。
➢ STR分析法已经成为法医学领域个体识别和 亲权鉴定的重要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司法案 件调查,也就是遗传指纹分析。
15-year old Lynda Mann
15-year old Dawn Ashworth
进行转录,如组蛋白基因家族;
chromosome 7源自2. 基因家族成簇地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并分 别进行转录,且不同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功 能上相关,如珠蛋白基因家族。
珠蛋白多基因家族的组织结构
-类珠蛋白基因家族
chromosome 11
-类珠蛋白基因家族
chromosome 16
假基因(pseudogene)——又称为加工基因或 非功能基因。这类基因的核苷酸顺序虽然与正 常的结构基因很相似,但基本上不能表达。

1.5基因及基因组的结构与特点

1.5基因及基因组的结构与特点

基因及基因组的结构与特点§1 基因与基因组一. 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根据基因是否具有转录和翻译功能分为:二. 基因组(genome)基因组是指含有一个生物体生存、发育、活动和繁殖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基因组中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有些是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有些是复制及转录的调控信号,有些区域的功能尚不清楚。

功能基因组是指由表达基因构成的基因组。

基因组结构是指不同功能区域在整个DNA分子中的分布情况。

1. C值不同生物体的基因组大小和复杂程度各不相同,进化程度越高的生物体一般基因组越大也越复杂单倍基因组DNA含量(haploid DNA content)称为C值。

C值矛盾:人类基因组的C值只有3×109bp,肺鱼的C值比人高10多倍;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间,C值仍然相差很大:两栖类的不同物种间C值可相差100倍,被子植物不同物种间C值相差达1000倍,藻类5000倍,鱼类350倍,节肢动物250倍。

在原生动物不同物种间C值相差竟高达5800倍。

C值的大小并不说明遗传复杂性的高低,而只说明基因组中自私DNA(selfish DNA)的多少。

2. 基因结构一个基因组的核酸可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两类序列。

(1)编码区:为mRNA、rRNA、tRNA以及其他各种RNA编码。

(2)非编码区:又可分为信号序列和非信号序列两类。

大都是一些大量的重复序列,它们或集中成簇,或分散在基因之间,可能在DNA复制、调控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生物进化、种族特异性有关。

1)信号序列包括:复制起点、增强子、启动子、终止子及一切由调节蛋白识别和结合的序列。

2)非信号序列是指间隔区:间隔区并非不含有信息,有时信息不表现为核苷酸的顺序,而表现为序列的长度。

∙MS2外壳蛋白结构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序列不得少于30nt,否则翻译效率降低10倍;∙真核基因的内含子并非编码序列,但其中含有重要信息,如5’剪接位点、3’剪接位点等;一些内含子的位置在不同物种之间保守,甚至其序列也有程度不同的保守。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特点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特点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主要特点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真核生物基因组那些超有意思的主要特点呀!
你知道吗,真核生物基因组那可真是个庞大而神秘的世界啊!就好比是
一个巨大的宝藏库。

比如说,人类的基因组,那包含的信息量简直惊人!它就像一本超级厚的百科全书,记载着我们身体的各种奥秘和密码。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它很大呀!大到什么程度呢?就好像
是一望无际的宇宙,充满了无数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想想看,那么多的基因都在里面呢,这得多复杂呀!“哎呀,这得有多少神奇的东西藏在里面呀!”
还有啊,它还有着复杂的结构呢!不是简单的一堆基因随便堆在一起。

这就好像是一座精心设计的大厦,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

“哇塞,这得是多么巧妙的安排呀!”
而且呢,真核生物基因组还有高度的重复性。

这就好像是一首曲子里不
断出现的旋律,看似重复却有着独特的意义。

“这重复性里肯定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吧!”
再说说它的可变性,这可太有意思啦!就像天气一样,有时阳光明媚,有时又会来点小变化。

比如在遗传过程中会发生一些突变,带来新的可能性。

“嘿,这可变性不就像是生活中的小惊喜或者小意外嘛!”
在探索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道路上,科学家们就像勇敢的探险家,不断地去挖掘这些神秘之处。

而我们,也能从他们的发现中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

总之,真核生物基因组真的是非常神奇、非常复杂、非常有魅力的呀!我们应该对它充满好奇和敬畏,期待着更多关于它的惊人发现。

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5. 具有编码同工酶的不同基因。
6. 基因组编码区占50﹪左右。 7. 存在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常以反向重复序列存在。 8. 存在可移动成分。
第三章 真核生物基因组
第一节
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
一、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
二、单拷贝基因
三、重复序列
四、基因家族
五、端粒和端粒酶 六、基因移动 七、果蝇基因组概述
基因转移的方式

1.细菌的接合(conjugation) 又称“细菌杂交”,是遗传物质 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进行的 转移和重组。 2.细菌的转化(transformation) 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 DNA片段,通过交换将其整合到 自身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 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3.转导(transduction)是以 噬菌体为媒介把细菌的基因 从一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 个细菌细胞的过程。
原核生物的多顺反子
5 PPP 3
蛋白质 真核生物的单顺反子
5 mG - PPP
3
蛋白质
非编码序列 核蛋白体结合位点 编码序列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目录
三、真核生物基因组的重复序列
(一) 高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1O5) (二) 中度重复序列(重复次数: 1O -1O5)
一、真核生物染色体基因组的一般特征
1. 基因组庞大
2. 线状双链DNA和二倍体
3. 非编码区远多于编码区 4. 断裂基因(split gene) 5. 存在大量重复序列
二、单拷贝基因
单拷贝基因:基因组中仅出现一次的基因
特点:
(一)单顺反子
(二)断裂基因:内含子(intron),外显子(e构成一个基

人类基因组的进化历程及特点

人类基因组的进化历程及特点

人类基因组的进化历程及特点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内所有基因的总和,这些基因控制了人类的外貌、性状、健康状况等方面。

人类基因组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通过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进化历史和特点。

一、人类基因组的进化历程1. 原始人类时期在原始人类时期,人类基因组的演化主要是通过自然选择进行的。

身体特征适应环境,可以让原始人类更好地生存和繁殖,而非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则容易被淘汰。

在原始人类时期,人类的基因组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如DNA双链的形成、性别染色体的出现等。

2.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转折点,这个时期人类的基因组发生了更加显著的变化。

例如,农业的兴起导致了人类的进化方向发生了变化,人类的身体开始适应新的环境,例如肤色和耐受性等方面的改变。

3.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时期是人类基因组发生较大变化的一个时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导致了人类基因组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新的适应。

例如,人类的身体开始适应新的气候、技术和生活方式等。

4. 现代时代现代时代是近代人类基因组演化的时期,也是最近的一个阶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加速,人类的基因组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例如,近年来,人类的基因组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因突变,导致了一些新的疾病的出现,例如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二、人类基因组的特点1. 功能多样性人类基因组有着极高的功能多样性,不同的基因在人类体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例如,一些基因控制人类的生长发育,而另一些基因则相关于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方面。

人类基因组中的基因在整体上起着协同作用,为人体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2. 适应性强人类基因组在演化过程中有着极强的适应性。

即使在极端的环境中,人类基因组也可以通过适应性的变化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繁殖。

例如,人类的肤色、身高、耐受性和免疫系统等方面的变化,都是人类基因组适应环境的结果。

3. 变异性大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变异。

模式动物基因组特点

模式动物基因组特点

模式动物基因组是一种用于研究生命过程的动物模型。

这些动物基因组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基因组完整性:模式动物基因组通常非常完整,包含了所有组成动物体的基因。

这使得它们成为研究生命过程的理想模型。

基因组可编辑性:模式动物基因组通常具有可编辑性,这意味着可以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插入、删除或修改基因。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精确控制基因组中的基因变化,并研究它们对生命过程的影响。

基因组可比性:模式动物基因组通常具有可比性,这意味着它们的基因组结构与人类基因组相似。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将研究结果与人类相关联,并为人类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基因组可观察性:模式动物基因组通常具有可观察性,这意味着它们的生理过程可以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进行观察。

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直接观察基因组变化。

大肠杆菌基因组特点

大肠杆菌基因组特点

大肠杆菌基因组特点
大肠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菌,是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因组特点:
1. 大肠杆菌基因组大小适中,约为4.6-5.5兆碱基对。

2. 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含有大量的基因,估计数量为4000-5000个。

3. 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含有许多重要的基因,如代谢基因、转录因子基因、DNA修复基因、细胞膜相关基因等。

4. 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含有许多重复序列,如IS序列和转座子序列。

5. 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含有多个质粒,这些质粒在基因转移和菌株进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6. 大肠杆菌基因组具有高度可塑性,可以通过基因重组和水平基因转移等方式获得新的遗传特性。

以上这些基因组特点使得大肠杆菌成为了生物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模式生物。

- 1 -。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一、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征: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组成的,DNA(RNA)呈环状或线性,而且它的染色体分子量较小。

2、功能相关的基因大多以操纵子形式出现。

如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等。

操纵子是细菌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一个完整单位,包括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和被调控基因产物所识别的DNA 调控原件(启动子等)。

3、蛋白质基因通常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

一般而言,为蛋白编码的核苷酸顺序是连续的,中间不被非编码顺序所打断。

4、基因组较小,只含有一个染色体,呈环状,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一个基因组就是一个复制子。

6、重复序列和不编码序列很少。

越简单的生物,其基因数目越接近用DNA 分子量所估计的基因数。

如MS 2 和λ噬菌体,它们每一个基因的平均碱基对数目大约是1300 。

如果扣除基因中的不编码功能区,如附着点attP ,复制起点、黏着末端、启动区、操纵基因等,几乎就没有不编码的序列了。

这点与真核生物明显不同,据估算,真核生物不编码序列可占基因组的90 %以上。

这些不编码序列,其中大部分是重复序列。

在原核生物中只有嗜盐细菌、甲烷细菌和一些嗜热细菌、有柄细菌的基因组中有较多的重复序列,在一般细菌中只有rRNA 基因等少数基因有较大的重复。

9、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常高度集中,越简单的生物,集中程度越高。

例如,除已知的操纵子外,λ噬菌体7 个头部基因和11 个尾部基因都各自相互邻接。

头部和尾部基因又相邻接,又如,有关DNA 复制基因O 、P ;整合和切离基因int ,xis ;重组基因red α、red β;调控基因N 、c Ⅰ、c Ⅱ、c Ⅲ、cro 也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且和有关的结构基因又相邻近。

10 DNA绝大部分用于编码蛋白质,结构基因多为单拷贝11、结构基因中无重叠现象(一段DNA序列编码几种蛋白质多肽链)12、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如转座子和质粒等二、原核生物基因组功能的特点:1、染色体不与组蛋白结合。

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特点

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特点

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特点
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Hi-C)组装是指能够代表每个染色体的完整DNA序列的基因组组装。

与传统的基因组组装相比,Hi-C组装具有以下特点:
1.更高的一致性:Hi-C组装可以保留染色体的完整结构,包括染色体臂、着丝粒和端粒。

2.更高的准确性:Hi-C组装可以更准确地定位基因和其他功能元件。

3.更大的完整性:Hi-C组装可以更完整地代表基因组,包括重复序列和非编码DNA。

Hi-C组装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宝贵工具。

例如,Hi-C组装可用于:
1)鉴定基因调控元件:Hi-C组装可用于识别基因调控元件,例如启动子和增强子。

2)研究染色体结构:Hi-C组装可用于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组织,例如染色体环和拓扑结构。

3)研究基因组进化:Hi-C组装可用于研究基因组的进化,例如染色体重排和基因组复制。

Hi-C组装的产生是基因组学领域的重大进步。

它为研究基因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将继续为生物医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基因组结构特点

基因组结构特点

(1)通常仅有一个DNA分子组成,多数呈环状,少数为线状;一般为双链,也有单链结构。

(2)基因组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基因数目少,体积小。

(3)具有类核结构,类核存在于胞浆内,无核膜,其中央部分由RNA和支架蛋白组成,外围是双链闭环的DNA超螺旋扭结成许多花瓣状结构。

类核中80%为DNA,其余为RNA 和蛋白质。

(4)具有操纵子结构,所谓操作子即指数个功能上相关联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

(5)结构基因通常为单拷贝,表现为没有内含子。

(6)无重叠基因现象。

(7)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指一类结构上不完全相同,而表达产物功能相同的基因。

(8)编码区在基因组中的比例约为50%,远远大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但又远远小于病毒基因组。

(9)基因组中存在反向重复序列。

(10)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也包括质粒。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特点3: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 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 因称为基因家族
在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 的基因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相 应的活性基因具有相似性——这一类基因 称为假基因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基因这样的一组基因称为基因家族在基因家族中某些成员并不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但在结构和dna序列上与相应的活性基因具有相似性这一类基因称为假基因
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体所
携带的整套基因称为该物种的基因 组
C值:每一种生物中的单倍
体基因组的DNA总量是是特 异的
不同物种的C值差异极大
C值矛盾:C值的大小和物种的结
构和功能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特点一: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必然存在大量的不编码 基因产物的DNA序列
拷贝数:DNA序列在基因
组中的存在个数
DNA序列
单一序列 重复序列
中度重复序列
高度重复序列
特点2: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单一序列,但 只有极少数单一序列是编码多肽链的基因 其余都是非编码间隔序列。 含有许多重复序列。这些序列长短不一。

基因的结构功能与突变

基因的结构功能与突变

5. 翻译后的调控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翻译初产物需经加工、修饰才具有活性, 翻译后的调控主要是指蛋白质的翻译后 修饰: ① 剪切 ② 化学基团的修饰 ③ 酶原的激活
四、基因突变
(一)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
❖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基因 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造成基因表达 产物的变化,从而引起表型的改变。
包括两类:
①基因簇(gene cluster) 同一基因家族 成簇地集中在彼此靠近成串排列在一起 的串联重复基因。如组蛋白基因家族就 成簇地集中在第7号染色体长臂3区2带 到3区6带区域内;
② 一个基因家族的不同成员成簇地分布 不同染色体上,这些不同成员编码一组 功能上紧密相关的蛋白质,如珠蛋白基 因家族。
❖参与复制水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调控, 有些反向重复顺序可以形成发夹结构, 这对稳定RNA分子免遭分解有重要作用。
3. 存在多基因家族和超基因家族
(1)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 指 由一个祖先基因(ancestral gene)经过重 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基因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 基因家族的成员可以分布于几条不同染 色体上,也可集中于一条染色体上。如 血红蛋白基因家族。
(2)引起遗传性代谢病
❖ 遗传性代谢病(遗传性酶病):基因 突变导致酶蛋白结构或数量的异常而引 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代谢病。如苯丙酮 尿症、白化病等
(3)与肿瘤形成密切相关
❖ 目前认为与癌症发生直接相关的基因 有 癌 基 因 ( oncogene ) 及 抑 癌 基 因 (tumor suppressor genes)。基因突变 一方面可使原癌基因激活另一方面可使 抑癌基因缺失或失活,这两方面的变化 都可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组的特点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1.基因组较大。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由多条线形的染色体构成,每条染色体有一个线形的DNA分子,每个DNA分子有多个复制起点;
2.不存在操纵子结构。

真核生物的同一个基因簇的基因,不会像原核生物的操纵子结构那样,转录到同一个mRNA上;
3.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里存在大量重复序列,通过其重复程度可将其分成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和单一序列;
4.有断裂基因。

大多数真核生物为蛋白质编码的基因都含有“居间序列”,即不为多肽编码,其转录产物在mRNA前体的加工过程中被切除的成分;
5.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6.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1.基因组较小,通常只有一个环形或线形的DNA分子;
2.通常只有一个DNA复制起点;
3.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4.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
5.基因密度非常高,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
6.结构基因没有内含子,多为单拷贝,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
7.重复序列很少,重复片段为转座子;
8.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
9.基因组的大部分序列是用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之间的间隔序列很短;
10.功能相关的序列常串连在一起,由共同的调控元件调控,并转录成同一mRNA分子,可指导多种蛋白质的合成,这种结构称操纵子。

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1.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
2.不同病毒基因组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核酸;
3.除逆转录病毒外,通常为单倍体基因组;
4.有的病毒基因组是连续的,有的病毒基因组分节段;
5.有的基因有内含子;
6.病毒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
7.基因重叠,即同一段DNA片段能够编码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蛋白质分子,这种现象在其他生物细胞中仅见于线粒体和质粒D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