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研究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研究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76955588.html,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研究作者:周清贵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中旬》2018年第02期

摘要:路线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着线路使用价值及其区域环境保护。由此合理地进行路线设计是极为必要的,且需正确认识和把握路线设计的有效影响因素,以将其不利影响尽可能消除或降至最低,从而降低造价,节约成本,达到和现有路网顺畅衔接的目的。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选线方法;研究

1、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实例分析

1.1案例分析

某山区高速公路,所在区域地貌类型为黄土梁沟壑区和河谷阶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因为地面分布的沟壑比较多,路基高填,深挖路段较多,在路基防护中,应详细记录这部分内容,增加建设中桥梁及边岸的防护量。该地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其不良地质现象在产生后,都会形成带状,并有群发性特点。在黄土覆盖区域,不良地质情况更加明显,防护处理中还应注意采油设施和输油管道。这种条件下,如果使用材料需要远途运输,投入资金较大,由此在进行路线及互通式立交和服务设施建设中,很难达到较好的效果。

1.2设计思路

本次研究高速公路的设计思想,主要遵循安全、环保、适应地形、合理降噪的理念,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2、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理念

2.1安全设计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体现,需要在道路设计中,体现交通控制效果,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这种路线设计思路,能够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减少经济层面的损失。安全设计主要包括工程实体安全和运营安全两个方面。针对公路设计进行分析,应在实践规划中,重点分析公路本身的使用安全,采取主动的预防手段和容错方法,防止任务问题陷入被动的局面。结合这种主动设计,线行设计能够有效提升行车安全,保证优良的行车路线,能够直接消除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目前,针对车辆车速安全检验以及对陡坡设计的改进,也是路线安全设计的方法之一。

2.2地形适应

浅谈高速公路路线线形设计与行车安全

浅谈高速公路路线线形设计与行车安全 提要: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合理选择不但有利于行车安全,也有利于路基工程稳定和环境景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环保优先”的原则,更新设计理念,搞好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使公路路基与地形地貌相吻合,避免高填深挖工程,为行车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以人为本;行车安全 1、引言 公路路基工程的环境景观是否优美,与路线线形有密切的关系,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也与路线线形密切相关。 路线线形指标及其组合运用得当,使驾驶员的透视视觉真切,不出现扭曲,视线连续圆滑,走向明确,安全舒适;路线线形指标及其组合选择合理,使公路路基与地形地貌密切吻合,避免高填深挖工程,既有利于路基工程的稳定和安全,又有利于环境和路域景观。 在此,笔者仅对如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_L”、“环保优先”的原则,搞好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线形设计,确保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确保路基工程景观优美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的认识。 2、合理选择路线平面线形指标,确保行车安全,使公路路基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回旋线两种高速公路平面线形要素有直 线、圆曲线、回旋线三种.平面线形必须与地形、地物、景观等环境相协调,同时注意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相互配合。 做好山区高速公路平面线形要素的合理选用和组合,同时注意线形的连续性与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配合得当,才能确保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使公路路基与地形地貌相吻合,避免高填深挖现象,既有利于行车安全、又有利于路基工程的稳定和安全,还有利于环境和路域景观。

2.1直线 选用直线线形时,应根据路线所处地段的地形、地貌、地物,并考虑驾驶者的视觉、心理状态等合理布设。路线线形要与山川、河流、大地的形势相吻合,过长的直线将会硬切山梁,横过山谷,应尽量避免长直线线形。直线最大长度(以m计)一般按不大于设计速度 的20倍(设计速度V以km/h计)控制,当地形条件需要设置大于20 V长直线时,应做好路域视觉范围内的景观设计,避免单调感。为避免断背曲线,同向平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以 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当地形条件限制时可合并为单曲线或设计成卵型;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m 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2倍为宜,当地形条件限制时可设计成S型。驾驶员操作所需要的长度按设计速度的3s行程;平曲线超高过度所需要的长度随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视觉条件需要的回旋线长度随圆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笔者认为,回旋线长度原则上应当选取上述3个条件中最长的,使其既满足安全条件,又满足舒适条件;当受地形条件或线形组合限制时,必须满足驾驶员操作所需要的长度及超高过度所需要的长度(选二者中最大值)。 笔者认为这个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的规定偏高,假如V=100 km/h,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700 m,要使平曲线长度达到850 m,其最小转角需要570;又假如V = 80 km/h,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400 m,要使平曲线长度达到700 m,其最小转角需要约800。按这样大的最小转角规定出的路线线形不会太优美。因此,这条规定值得研究和探讨。 笔者认为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应以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超高过度所需要的长度的3倍较为恰当。根据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定线的感受,地形地质较困难路段,可能要用到一般最小半径的平曲线,如果

铁路选线设计习题DOC

铁路选线设计复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铁路能力 习题一 一、填空题 1、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吨·公里)衡量。 2、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3、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五)年通过能力。 4、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十)年运量。 5、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三)年的客货运量。 6、(机车牵引力)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 7、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基本)阻力、(附加)阻力和(起动)阻力三类。 8、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10、列车阻力是(机车)阻力和(车辆)阻力之和。 11、单位阻力的单位是(N/t)。 12、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曲线附加阻力)。 13、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14、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空走距离)和(有效制动距离)之和。 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800)米。 15、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通过能力)。 16、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直通吸引范围)和(地方吸引范围)两种。 18、铁路能力是指(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车站)的线路的数目。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3、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4、对于工程简易的建设项目,可按施工设计一阶段设计。(√) 5、铁路等级划分为四级。(×) 6、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近期年客货运量大于或等于20Mt的铁路,在《线规》中规定为Ⅰ级铁路。(×) 7、铁路的等级可以全线一致,也可以按区段确定。如线路较长,经行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运量差别很大时,就可按区段确定等级。(√)

高速公路的选线与路线设计策略 王考

高速公路的选线与路线设计策略王考 发表时间:2019-12-16T13:41:31.2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6期作者:王考[导读] 伴随着交通业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一些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当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重点针对高速公路路线布设的原则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提高公路路线布设的水平。王考 陕西建工交通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伴随着交通业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一些高速公路建设工作当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重点针对高速公路路线布设的原则以及相关的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提高公路路线布设的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选线;路线设计引言 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车为基础进行高速公路的具体设计。路线作为高速公路的基本结构,路线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通行的稳定性,以及沿线设施的建造规模和投资资金的使用情况,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布线设计时,必须结合实际的地形因素,对地形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灵活进行运用,才能使高速公路布线设计更加的合理,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路线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从而设计出更加经济,又安全的高速公路。 1选线原则分析 (1)地质条件选取:尽可能规避地震断裂带、滑坡及泥石流灾害高频地段; (2)高速公路总体地形选取:高速公路总体形式应顺应地形,使用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同时控制,并结合重要节点构造物,提高路线形式的合理性; (3)高速公路路线环保性:高速公路选线应尽量避开耕地、自然保护区,并在沿线做好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等工作; (4)高速公路路线安全性:应将不良天气因素纳入设计影响因素内,基于交通安全设计基本理论,配套必要的交安设施,确保通行安全; (5)高速公路选线规划:高速公路总体规划应综合考虑沿线的矿产资源分布、文物资源保护等因素; (6)高速公路选线造价:做好高速公路设计项目中不同分项的造价控制。 综上,在高速公路选线及设计阶段,必须综合考虑路线经济性、安全性及舒适性等因素,最大程度规避潜在的地质灾害,及对耕地、自然保护区、矿产资源、文物进行绕避,尽量顺应地形地势,减少填挖方施工对原地质结构造成的外力扰动。此外,在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随时对接现场勘察和长期监测人员,做好设计阶段的方案调整和优化工作。 2完善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必要性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在高速公路建设全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因此需要保证路线设计应有的完整性与科学性。从全面优化路线设计的角度来讲,作为高速公路工程骨架的公路路线直接关系到路面结构、路基结构以及隧道、桥梁的坚固性。在此前提下,优化设计特定区域的公路路线首先需要保证符合路面形态与高速公路线形的特征,如此才能体现科学与实用的路线设计方式。公路建设单位只有在全面确定路线设计的前提下,才能进入后续的公路施工环节。 具体在优化路线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结合高速公路所在地的路面结构特性,并且还要充分结合各种构造物以及基础设施的特征。对于高速公路平面、纵向断面,与高速公路的横断面都应当纳入路线设计的范畴,其中前提在于高速公路整体线形的确定。在目前的现状下,相关部门针对高速公路路线还能做到借助信息科技手段进行优化设计,进而减少路线设计成本以及优化高速公路建设综合效益的目标。 3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的技术要点 3.1关于设计高速公路的横断面与纵断面 目前在布置各条高速公路线路时,都要确保遵照现行的工程设计规定,并且遵循该领域现有的技术标准。针对横向与纵向的高速公路断面如果要进行优化布置,那么前提在于结合高速公路所在区域的真实地质状况,并且还要关注当地气候与当地地形。因此可见,关于优化设计横向断面以及纵向断面都要做到因地制宜来进行优化,同时对于坡度限制等各项要素应当予以全方位的考虑。 具体针对坡段的特殊线路部位如果要予以优化布置,那么关键在于现有的高速公路改建以及高速公路拓建空间。在此基础上,作为设计人员有必要全面明确各路段现有的陡坡长度限制、纵向坡度值、坡长的最小值及其他设计指标,避免在设计纵向的高速公路断面时存在误差。在优化布置坡段线路的基础上,应当预留必要的高速公路改建余地,而不要局限于考虑高速公路修建消耗的成本,以免后期无法再次拓宽现存的纵向高速公路断面构造。 此外,对于地面线以及横断面共同构成的公路横向断面部位而言,优化设计高速公路线路的核心要素应当体现在路幅的合理确定,并且还要做到兼顾当前的高速公路施工等级以及当地的车流量。关于横断面的高速公路线路布置必须保证符合特定的高速公路设计规划,后期还应当灵活调整原先的横断面设计方式,如此才能保证达到最基本的高速公路安全通车标准。各地对于现阶段的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需要更多着眼于高速公路用地的有效节约,并且因地制宜实现工程整体投资的灵活控制。 3.2平面设计 高速公路周围自然景观往往比较单调,这就需要做好直线设计。当驾驶员行驶在具有良好视线条件的路段上时,为快速抵达目的地,往往都会持续加速,这会使动视力明显下降,视野范围减小。车速和视野范围成反比,比如车速为40km/h时,有100m的视野范围;车速为60km/h时,视野范围减小至75m;车速为110km/h,视野范围只有30m。针对这种特点,路线设计时,直线段长度不宜超过2km,必要时可采用大半径曲线进行设计,同时结合地形地貌条件,通过技术论证确定可行的方法。若必须设置长直线段,应按照一定间距布置警示标识、减速标线等工程设施,这样能引起驾驶员注意,避免产生视觉疲劳而引起交通意外事故。 3.3其他的高速公路线路设计要点

铁路选线设计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线路中心线是O 在纵向的连线,该O 点是 [D] A 铁路路基横断面上距内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与路肩水平线的交点 B 铁路道床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与道床顶肩水平线的交点 C 铁路道床横断面上距内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与道床顶肩水平线的交点 D 铁路路基横断面上距外轨半个轨距的铅垂线与路肩水平线的交点 √2.我国铁路基本上多是客货共线铁路,行车速度又不高,缓和曲线线型一般采用 [B] A 曲线型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 B 直线型超高顺坡的三次抛物线 C 曲线型超高顺坡的正弦曲线 D 曲线型超高顺坡七次方曲线 3.在客货共线I 级铁路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需考虑设置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均需设置竖曲线 B. 当≥?i 3?时需设竖曲线 C. 当 >?i 3?时需设竖曲线 D. 当>?i 4?时需设竖曲线 √4.在I 级铁路的线路纵断面变坡点处,设置竖曲线的条件是 [C] A. 所有变坡点 B. 当 ≥?i 3?时 C. 当>?i 3?时 D. 当>?i 4? 5.某设计线的近、远期货物列车长度分别为 )(LJ L 和)(LY L ;紧坡地段上有一转角为α和半径为R 的圆曲线长Kr ,其所在的坡段长度Li ,若曲线长度小于列车长度,则该坡段的坡度折减值应按下 式计算 [A] A LJ L α5.10 B LY L α5.10 C r K α105 D R 600 √6.已知相邻两坡段的坡度分别为 1i 和2i ,则对应变坡点处的坡度差=?i [C] A 21i i - B 12i i - C ||21i i - D ||||21i i - 7.《线规》中规定的坡度代数差允许值是以下列那种参数作为拟定的参数 [A] A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 B 近期到发线有效长 C 铁路等级 D 重车方向的限制坡度 8.新线纵断面设计时,确定一般路段的最小坡段长度应依据 [D] A. 近期货物列车长度 B. 远期货物列车长度 C. 近期到发线有效长 D.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 √√9.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B]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 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 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 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 √10.曲线最大坡度折减时,要判断圆曲线长度K R 是否大于列车长度L L ,此处的L L 是指[A]。 A 近期货物列车长度 B 远期货物列车长度 C 近期到发线有效长 D 远期到发线有效长 11.曲线地段最大坡度折减范围应是 [B] A. 缓和曲线加圆曲线范围 B. 未加设缓和曲线前的圆曲线范围 C. 圆曲线加两端半个缓和曲线长度范围 D. 圆曲线加前端半个列车长度范围 √12.为了便于排水,线路上长大路堑段的纵断面设计坡度不宜小于 [C] A. 5? B. 3? C. 2? D. 4? √13.线路上的长大路堑内和隧道内的设计坡度分别不宜小于 [B]。 A 4?,3? B 2?,3? C 3?,2? D 3?,4? 14.需要进行隧道最大坡度折减的地段是:位于长大坡道上且隧道长度大于 [B] A 300m B 400m C 500m D 1000m

高速公路选线定线

第八章高速公路选线、定线 第一节概述 定义:选线是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上,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 、自然条件对道路路线的影响 影响道路的主要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地质、土壤及植物覆盖等。 1 .地形: 1)平原、微丘地形 (1)平原,地形平坦,无明显起伏,地面自然坡度一般在3°以内。 (2)微丘地形指起伏下大的丘陵,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相对高差在 100m以下,设线一般不受地形限制。 (3)河湾顺适,地形开阔且有连续的宽缓台地的河谷地形。河床坡度大部分在5° 以下,地面自然坡度在20°以下。沿河设线一般不受限制,路线纵坡平缓或略有起伏。 2)山岭、重丘地形 (1)重丘地形:指连绵、起伏的山丘,具有深谷和较高的分水岭,地面自然坡度一般 在20。以上,路线平、纵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2)山岭地形:指山脊、陡峻山坡、悬崖、峭壁、峡谷、深沟等。地形变化复杂,地 面自然坡度大部分在20°以上。路线平、纵、横面大部分受地形限制。 (3)高原地带的深侵蚀沟,以及有明显分水线的绵延较长的高地。地面自然坡度多 在20°以上。 2.气候: 气候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面水的数量、地下水位高度、大气降水量及其强度和形态、路基水温状况、泥泞期、冬季积雪和冰冻延续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施工期限和条件。 3.水文及水文地质:水文情况决定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大小,水文地质情况决 定了含水层的厚度和位置、地基或路基岩层滑坍的可能性。 4.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决定地基及路基附近岩层的稳定性,确定有无滑坍、 碎落和崩坍的可能;同时也决定土石方工程施工难易和筑路材料的质量。 5.土质:土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材料,它影响路基形状和尺寸的决定,也影响 着路面型式和结构的确定。 6.植被情况:地面的植物覆盖影响暴雨逞流、水土流失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路基土壤的水理和热理状况。 、道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浅议高速公路选线设计

浅议高速公路选线设计 【摘要】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是高速公路设计的主要部分。本文主要论述了路线设计的重要性、相关设计规范以及路线设置的重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线;设计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网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交通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影响高速公路系统的安全性的因素中,公路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引发交通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高速公路普遍发生的交通事故类型表明了这一点。高速公路设计的主要部分是公路路线设计,它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1.路线设计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路线设计分为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三部分。长期以来,我国修筑的公路多为低等级公路,实践经验较多,精细核算过低等级公路的各项参数。但是修建高速公路的实践经验还不够,各项参数和现行标准的路线划分都是参照国外的数据,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高速公路标准体系。公路设计应该遵循交通工程学的新理论概念,根据车速和汽率的发展设计几何路线,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公路规范和标准,不仅提高了高速公路的社会性还提高了经济性。 公路总体设计的关键是路线设计,尤其是高速公路,路线的设计直接影响公路的桥隧、路基、路面、人工构造物等的设计。如果路线设计不合理,各处局部设计再好也要作废。同时,公路建成以后进行路线更改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路线,一经建成就会影响整条线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很多国家把公路路线当作公路的生命,它影响着汽车的安全性、舒适度、经济性和公路的通行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传统的概念中,设计公路路线就是设计公路的几何线条。比如,平面设计就是根据相关的平面技术标准确定平面的几何尺寸,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相关的纵断面设计标准确定纵断面的尺寸。确定几何线条的尺寸的关键就是正确运用相关技术标准,定好了尺寸,路线设计就完成了。公路交通运输和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公路的行车速度,增加了交通量,频繁出现交通事故。公路路线的设计已经不单单是几何尺寸的确定,还应该综合考虑汽车行驶力学、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条件、乘客的舒适度、环境的保护、自然条件的平衡等。 2.路线设计规范 路线设计规范符合性工作的着手点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规范符合性检查是从运行速度展开的,而安全性评价检查只是针对对道路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如按3s行程定最小缓和曲线长度,若某处的设计速度为80km/h,缓和曲线长度为80m,预测运行速度为100km/h,取设计速度计算时,缓和曲线长符合要求,但是取运行速度计算则不符合要求。 平面设计的规范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直线不能过长,否则会使驾驶员增加疲劳感、分散注意力、行车单调乏味,无法准确目测车距,造成行车安全隐患;②同向曲线之间夹着一段长度较短的直线时称为断背曲线,这类曲线容易形成两段曲线反向弯曲的错觉,驾驶员经常判断失误;如果反向曲线之间夹着的直线长度太短,如果有加宽、超高,将不能顺利实现过渡,不利于行车安全;③卵形曲线中相邻曲线的半径之比宜为0.2~0.8,S形曲线宜为1~1/3,连续路段的多个曲线的半径布置应该按照由小到大逐增或由大到小逐减的原则,且半径比

选线题库

选线题库 一、 单项选择题 (一) 重点题目: 1. 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 2. 货运波动系数是指 3. 货流比是指 4. 列车运行附加阻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是 5. 电力机车牵引力的限制条件不包括 6. 我国《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机车牵引力的计算标准是 7. 列车在6‰的上坡道上等速运行,作用在列车上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外力包 括 8. 列车运行基本阻力包括的阻力因素有 9. 一列车以75km/h 的速度惰行进入2.5‰的下坡道时,其单位合力 t N w c d /300-==,若不改变工况,则列车将 10. 已知列车长度 L L ,一圆曲线的转角α(°),半径R ,圆曲线长r K 。若 r L K L <,则列车长度受到的单位曲线附加阻力r w (N/t) 的计算式为 11. 已知列车长度 L L ,一圆曲线的转角α(°),半径R ,圆曲线长r K 。若 r L K L >,则列车平均单位曲线附加阻力r w (N/t)的计算式为 12. 列车运动方程式导出的距离与行车速度的关系为:w f V V S --= ) (7.412122;式中,

w f-是 13. 在铁路新线设计时,确定货物列车牵引质量的基本条件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 14. 在铁路新线设计时,一般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15. 绘制单位合力曲线图,是按列车在下列线路条件下运行考虑的 16. 铁路输送能力是指 17. 在铁路设计中采用的是 18. 单线铁路通过能力Z T T T N - = 1440 (对/天),式中的Z T应是全线或区段各区间 中的 19. 铁路的设计年度分为近期和远期,其远期设计年度为 20. 一条铁路的能力设计实际上是 21. 列车运行的均衡速度,是指 22. 铁路等级是铁路的 23. 均衡速度法计算行车时分一般多用于 24. 提出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应在 25. 列车走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26. 列车技术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27. 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28. 线路中心线是O在纵向的连线,该O点是 29. 我国铁路基本上多是客货共线铁路,行车速度又不高,缓和曲线线型一般采用 30. 在I级铁路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需考虑设置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研究 钱橹江

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和路线设计研究钱橹江 发表时间:2019-09-21T12:04:38.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钱橹江 [导读] 摘要:为了促进山区经济进步发展,我国逐步加大对山区交通建设投入。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为了促进山区经济进步发展,我国逐步加大对山区交通建设投入。山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目前正在越来越多的开展实施,而公路选线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是最为关键的工作环节,合理选线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质量、进度以及投资控制有直接影响。所以,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工作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重点。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路线设计;研究 一、山区高速公路路线优化设计 1、科学 科学性主要是指在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中与技术指标相关的因素要满足规范要求,如直线段长度、最大纵坡坡度、平均纵坡坡度、平面线形组合、平纵面线形组合、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等要满足相关要求,选线要做到科学合理。在山区高速公路选线中,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都很难达到较高的技术指标,因此平纵横配合设计就显得极为重要。 2、环保 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局部路段植被稀少,山体土质较差。在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土体的扰动,特别在植被较少的路段应避免大量开挖山体,尽量少挖多填,路基边坡以及公路路线两旁应种植植被,减少路线周围土体的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确定路线的走向时,路线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还要避免路线两旁的景观对司机视线的遮挡,要求路线设计要与环境相适应,还要求能够满足合理的行车视线。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多选择螺旋展线,能使行车达到环保且舒适的效果。 3、与地形协调 山区地形的特点是短距离内标高差值大,山高流急,山区复杂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指标的选用,采用高指标有利于车辆运行和驾驶员操作,但势必会造成填挖量增大,构造物和拆迁数量增加,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项目成本增加。山区高速公路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但并不是片面追求高标准,还应强调因地制宜,坚持路线与地形相协调。山区选线时应结合迂回曲折的山体、高低起伏的地形,合理选用各种线形要素,可以采用对称性、非对称型、S型、卵型等多种线形组合,以减小对环境的破坏,在困难地段还可以采用左右分离、上下分离、半路半桥等多种路基形势与地形协调。 4、经济 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所需要成本较高,但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可以完善山区的公路网,有利于发展山区落后的经济,改变山区贫穷的面貌,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山区地形复杂,公路的勘察设计和施工困难,其建设成本要远远高于平原地区,所以在选线时应进行技术经济对比分析,要选择符合平、纵、横设计且造价经济合理的路线方案。 5、安全 随着山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公路设计首要关心的问题。山区高速公路,由于纵坡较长、长大纵坡较多、平纵线形指标低、线形选择不合理等原因,经常在线形较差的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所以为了避免交通安全事故,应该在长大纵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避险车道;其次,对条件受限、指标较低的特殊路段,应对线形指标进行安全评价,从而预防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的问题 1、平面直线设计 因山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平面直线设计在山区高速公路线路设计中困难较大。在平原区域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中,如果所设计的平面直线路段较长,会增加驾驶员疲惫感,影响行车安全,在较长平直路段上,容易出现车辆超速情况。如果这时驾驶员精神力不集中或疲劳驾驶,可能会无法及时发现前往道路转向,无法稳定操作,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在山区地带,地形复杂,曲线指标较多,所以很少出现长直线路面,但是圆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也不能太短,必须保证道路线形的连续性,如果直线长度过短则会呈现快速的线形变化,这样驾驶员

浅谈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案

浅谈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案 1、前言 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高速公路设计时特别注重于环境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平、纵、横断面的结合,而且还要考虑高速公路如何与自然环境、景观相结含、协调,不仅要考虑到线形的美观,回时,还要考虑到驾乘人员心理和视觉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文件中环境设计占了相当的篇幅,通过三维立体设计突出了某些关键部位、景点、居民区等的设计思想和意图。通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使高速公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据有关资料表明,良好的环境设计,不仅可以改善沿线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丰富沿线的紫观,充分挖掘旅游潜力,而且可以消除或减轻驾驶人员的疲劳,大大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内容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是在公路技术设计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景观设计的内容也和公路的各项设施紧密关联,主要包括了下述几个方面: (1)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美学要求 高速公路线型美是公路景观的基础。在选择路线方案时,通

过仔细的踏勘,调查每个路线方案的沿线地形地物、风景特点,确定一些风景控制目标(如名胜古迹、险峰奇石、优美的海边风景、百转千徊的溪流等),同时确定一些须回避的特征目标,如森林保护区、农田保护区等,然后反复比较线位,充分利用这些风景资源,使沿线视野景观多样化,使公路巧妙地融入自然风景中。 高速公路平面线形应以曲线为主体,以更好地适应地形,另外,长直线路段也容易导致司机注意力分散而引发交通事故,纵面线形应尽量避免高填深挖,而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最后确定的立体线形应尽量适应地形,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总体线形应是连续、顺畅、可以预知的。 在完成线形设计后,利用CAD系统、地理信息等手段,采用图形叠置法将公路环境景观逐段显示与评价,并进一步修正,以获得最佳的路线设计方案。 (2)结构物景观造型 高速公路结构物主要是桥梁、涵洞、立交、跨线桥、支挡结构物等。结构物是高速公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上,我们不仅要考虑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还要有新颖、优美的外观,还要配合所在路线的其它结构物的造型,以及和该地区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相互呼应。景区中的公路结构物如过于呆板生硬,往往大煞风景,而一些成功的桥梁,如南京长江大桥,厦门海沧

西南交大铁路选线设计试题A

西南交通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选线设计(A)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 [ ] A. 客运密度 B. 货运密度 C. 运输密度 D. 货物周转量 2.一列车以75km/h 的速度惰行进入2.5‰的下坡道时,其单位合力t N w c d /300-==,若不改变工况,则列车将 [ ] A .加速运行 B. 等速运行 C.减速运行 D. 停止 3.铁路输送能力是指 [ ] A.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B.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C.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 D.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 4.在铁路新线设计时,一般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 ] A. 平坡 B. 加力坡 C. 限制坡度/2 D. 限制坡度 5.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 ]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 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 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 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 6.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250.0m ,此处的地面高程为255.0m ,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 ] A. 4.75m B. 5.00m C. 5.25m D. 4.50m 7.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车站设置在纵断面的 [ ] A. 平坡地段 B. 凹形地段 C. 凸形地段 D. 一面坡地段 8.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的构成有重要影响的方案是 [ ] A 全局方案 B 网性方案 C 原则方案 D 局部方案 9.曲线地段最大坡度折减范围应是 [ ] A. 缓和曲线加圆曲线范围 B. 未加设缓和曲线前的圆曲线范围 C. 圆曲线加两端半个缓和曲线长度范围 D. 圆曲线加前端半个列车长度范围 10.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 ] A 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B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C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D 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择选项中有二个至五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列车区间往返行车时分与下列因素有关 [ ] A. 区间距离 B. 闭塞方式 C. 线路平、纵面情况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密封装订线

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设计 摘要:高速公路是一种高等级公路,车辆最高时速能达到120公里/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路面有4个及以上车道的宽度。高速公路交通量大而且车速高,路面磨损和消耗相比于普通公路更大,作为最高等级公路,其等级和特点决定了其设计要求与普通公路的差异,选线是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关键,平纵横断面设计是高速公路设计的重要部分。在整个论证,选线,设计,施工等方面必须遵循更高要求的标准。 关键词:设计曲线断面高速公路 一:选线 (1)选线调查 在高速公路建设方案确定之前,选线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选线是指在路线起终点之间的大地表面上,根据计划任务书规定的使用任务和性质,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定道路中线的位置的过程。影响选线的因素有许多,例如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经济社会政治条件要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旅游景点,风景名胜的联系,尽可能缓解交通压力,或者能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且选线又要注意与其他已建网路相连,注意整体交通网络的构建。 (2)选线原则 高速公路选线非常重要,所以在选线时应遵循一定原则。应根据公路使用性质,综合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合理选定路线方案,在能够保证行车安全、迅速前提下,使路线短捷。应该要适应当地地形、气候、土质、水文等自然情况,选线也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并且能够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尽量回避不利地带,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尽量使平面短捷舒顺,纵面平缓均匀,横面稳定经济。同时,选线应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结合的原则,也要考虑施工条件对选定路线的影响。 (3)选线步骤与方法 a)收集有关资料 在路线选择以前,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收集与方案有关的资料。比如:规划设计资料、交通资料、地形图、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一.基本资料 二.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 三.路线平面设计 (1)公路选线 (2)方案比选 (3)公路定线 四.道路纵断面设计 (1)准备工作 (2)纵坡设计 (3)纵断面设计成果五.道路横断面设计 (1)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2)资料收集 (3)横断面设计计算(4)横断面设计成果六.土石方调配 (1)计算横断面面积(2)土石方数量计算

二级公路路线设计 一、基本资料 1.道路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该工程位于秦皇岛市海港区,地形条件为平原微丘,地形起伏不大 ,为发展农村开放杨道庄村交通而建此公路。 秦皇岛市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一月平均气温为-5℃,七月平均气温为24℃。气温受海洋影响较大,比较湿润温和,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多集中于八九月份,约占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内。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本区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2q,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交通量资料(见表1)

表1 交通量调查表 3.路线所经地区地形图一张(比例1:1000)路段起点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50671.0156,4402307.32366,32.5),终点为所给地形图坐标(474985.5693,4818852.8961,02.006)。 二、公路建设等级与设计标准 根据《标准》表2.0.2“各汽车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确定现有交通量的折算数,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交通量预测:

根据本公路预测年末平均交通量为3000辆,查《标准》中公路的分级标准,确定此公路为二级公路,并确定此公路的设计速度为60km/h,路基宽采用10m ,路面宽采用7.5m 两侧采用硬路肩,其设计宽度为1.5m ,土路肩,其设计宽度为0.75m 。 三、路线平面设计 1.公路选线 (1)路线方案选择(全面布局) 该公路为一条二级公路,起点连接旧路,终点连接杨道庄村并与旧路衔接。期间要保证路线线型合理。按照公路的起始点及控制点要求,路线有方案一和方案二两个方案可以选择。 ①方案一 路线的起点与原有的公路连接,位于平坦处,从起点拉直线到达转点1,在路线中部设置控制点A,之后通过一个大半径曲线转向南方,通过直线上坡,到达高处平坦处后设置转点2,在高处平坦处设置控制点B ,之后引直线与旧路相接,到达终点 ②方案二 起点与方案一起点相同,该方案从路的南侧山后用大半径曲线绕行到高地上之后拉直线与旧路相交,以后的路段与方案一相同。 (2)方案比选 d pcu N N d pcu N N N N N N N n d /3423)096.01(1500)096.01(/150042505.11500.13000.21505.12500.18004 .15.10.10.25.10.1910拖拉机大中客小客大货中货小货0=+=+==?+?+?+?+?+?=?+?+?+?+?+?=-

铁路选线设计_题库

铁路选线设计自编习题库 2013.06.15 第一章铁路能力 1、客货运量的重要意义(P12) 答:(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 (2)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 (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 2、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P14) 答: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物波动系数零担、摘挂、快运货车和旅客列车。 3、根据阻力的性质,将列车阻力分为哪几类?(P20) 答:(1)基本阻力(2)附加阻力(3)启动阻力 4、分析列车运动状态(P27) 答:(1)牵引运行(2)惰力运行(3)制动运行 5、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P31) 答:(1)启动条件的限制 (2)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 (3)车钩强度限制 6、列车运行速度(P42) 答:(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 (2)走行速度(3)技术速度(4)旅行(区段)速度 7、铁路等级的划分(P46) 答:一级铁路二级铁路三级铁路 8、各级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P46) 答: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 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 9、影响牵引吨数的主要技术标准(P47) 答:(1)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内燃牵引;蒸汽牵引 (2)机车类型 (3)限制坡度 (4)到发线有效长度 10、影响通过能力的主要技术标准(P49) 答:(1)正线数目(2)车站分布 (3)闭塞方式:电气路签;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 11、影响行车速度的主要技术标准(P50) 答:(1)最小曲线半径 (2)机车交路(3)其他主要技术标准

第二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1、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什么要求?(P54) 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2)应力争节约资金 (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2、夹直线长度的的确定(P58) 答:(1)线路养护要求(2)行车平稳要求 3、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P63) 4、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65) 答:(1)增加线路长度答:(1)增加轮轨磨耗 (2)降低粘着系数(2)维修工作量增大 (3)轨道需要加强(3)行车费用增高 (4)增加接触导线的支柱数量 5、最小曲线半径的计算(P66) 答:(1)旅客舒适条件(2)轮轨磨耗均等条件 6、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P67) 答:(1)路段设计速度(2)货物列车的通过速度(3)地形条件 7、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P68) 答:(1)曲线半径取值原则 (2)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用 (3)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 8、缓和曲线长度的设计条件(P70) 答:(1)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轨 (2)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 (3)欠超高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舒适 9、缓和曲线长度的选用(P73) 答:(1)各级铁路中地形简易地段、自由坡地段、旅客列车比例较大路段和将来有较大幅度提高客货列车速度要求的路段应优先选用“推荐”栏数值。 (2)各级铁路中地形困难、紧坡地段或停车站两端、凸形纵断面坡顶等行车速度不高的地段以及二、三级铁路中客车对数较少且货车速度较低的路段和对行车速度要求不高的地段,可选用“最小”栏数值,或“最小”栏与“推荐”栏间的10m整数倍的缓和曲线长度。 (3)条件允许时,宜采用较表中规定数值长的缓和曲线。 10、限制坡度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P74) 答:(1)对输送能力的影响(2)对工程数量的影响(3)对运营费用的影响 11、影响限制坡度选择的因素(P76) 答:(1)铁路等级(2)运输需求和机车类型(3)地形条件 (4)邻线的牵引定数(5)符合“线规”规定 12、分方向选择限制坡度的条件(P77) 答:(1)轻重车方向货流显著不平衡且预计将来也不致发生巨大变化 (2)轻车方向上升的平均自然纵坡较陡,而重车方向上升的平均自然纵坡较缓,分方向选择限制坡度,可以节省大量工程。 (3)技术经济比较证明分方向选择限制坡度是合理的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对于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分析 我国所拥有的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第2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生态及使用问题,如与周边环境 的冲突,驾驶员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容易疲劳造成事故等,因此高速 公路景观设计迫切需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1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我国高速公路在世界排名1990年第19位;1994年第8位;1996 年第7位;1998年末通车里程8733km,居世界第6位;1999年10月 突破1万km,跃居世界第4位;2000年末1.6万km,居世界第3 位;2001年末1.9万km,跃居世界第2位;2003年末2.98万km;2004 年8月底突破了3万km,比世界第3位的加拿大多出近1倍;最近几 年我国高速公路增长的速度更是前所未有,预计2020年将达到8.2 万km,接近世界排名第1位的美国[1]。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沿线 地区物资、信息交流及旅游业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改 善了沿线居民的生活质量,为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环保问题 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设计与施工过程中,优先考虑的是高速公路的基本功能要求,即道路线型的“平、直、缓”以达到 “短距离、高速度、大流量”的目的,而忽视了其环保效应和景观效应。高速公路的兴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并影响 天然的植被、地形、水系等,特别是在公路营运期间车辆排放的尾气、扬尘、废水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长期的不利 影响,这一点已逐步被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和设计单位意识到,为此

铁路选线设计总结

客运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计算时间内(一年或者一天)所完成的客运工作量. 货物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 客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旅客人数, 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计算,采用客流量预测决定。 货运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分上、下行分别计算。 旅客列车设计行走速度:根据运输要求,铁路等级,正线数目,地形条件及机车类型,线路平纵断面运营条件所确定的旅客列车行车速度。 列车走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或旅客)列车在区段内运行,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可由牵引计算得到。 技术速度: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也可由牵引计算得到。 旅行速度: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控制站间:运行图周期值最大的站间,通过能力最小,全线(或区段)的通过能力要受到它的控制,称为控制站间。 铁路通过能力:指该铁路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根据其现有的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指一昼夜)最多能够通过的列车对数或列车数。 铁路输送能力: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夹直线:两相邻曲线间的直线段,即前一曲线终点(HZ1)与后一曲线起点(ZH2)间的直线,称为夹直线。 到发线有效长:到发线有效长是车站到发线能停放货物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有害坡段:列车在下坡道上运行时,需要制动的坡段,一方面使列车在坡顶具有的位能,因制动而消耗一部分,不能充分被利用,另一方面轮箍闸瓦因制动而磨损,增大行车费用,称为有害坡度。 无害坡段:列车在下坡道上运行时,不需要制动的坡段,位能完全得到利用,又不会引起轮箍闸瓦的磨耗,不至增大行车费用,这样的坡度称为无害坡度。 克服高度:线路上坡方向上升的高度,又称拔起高度。 1.什么是限制坡度,影响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限制坡度是单机牵引普通货物列车,在持续上坡道上,最终以机车计算速度等速运行的坡度。 (1)铁路等级 (2)运输需求和机车类型 (3)地形条件 (4)邻线的牵引定数 (5)符合《线规》要求 2.纵断面设计时,坡段长度什么情况下可以缩短至200米。 (1)凸形纵断面坡顶为缓和坡度差而设置得分坡平段; (2)最大坡度折减地段,包括折减及其间形成的坡段; (3)在两个同向坡段之间为了缓和坡度差而设置的缓和坡段; (4)长路堑内为排水而设置的人字坡段。 (5)枢纽疏解引线范围内的线路坡段。 6.夹直线不够时,如何修改线路平面,试说出三种方法并配合 减小曲线半径;选用较短的缓和曲线; 改移夹直线的位置。 7.解释缓和曲线,其作用是什么。 缓和曲线是曲线半径和外轨超高均逐渐变化的曲线。 作用:在缓和曲线内,其半径由无限大渐变到圆曲线半径,从而使车辆产生的离心力逐渐增加,有利于行车平稳;在缓和曲线内,外轨超高由零递增到圆曲线上的超高量,使向心力逐渐增加,与离心力的增加相配合;当曲线半径小于350m,轨距需要加宽时,在缓和曲线范围内,由标准轨距逐步加宽到圆曲线上的加宽量。 4.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有什么基本要求? (1)应力争节约资金。 (2)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 (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 8.曲线半径对工程和运营的影响有哪些? 1增加线路长度2降低粘着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