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成形

合集下载

喷射成型的名词解释

喷射成型的名词解释

喷射成型的名词解释
喷射成型是利用喷枪将玻璃纤维及树脂同时喷到模具上而制得玻璃钢的工艺方法。

具体做法是:加了引发剂的树脂和加了促进剂的树脂分别由喷枪上的两个喷嘴喷出,同时切割器将连续玻璃纤维切割成短切纤维,由喷枪的第三个喷嘴均匀的喷到模具表面上,用小辊压实,经固化而成制品。

喷射成型也称半机械化手糊法。

在国外,喷射成型的发展代替手糊。

喷射成型的优点是:
(1)利用粗纱代替玻璃布,可降低材料费用;
(2)半机械操作,生产效率比手糊法高2~4倍,尤其对大型制品,该优点更为突出;
(3)喷射成型无搭缝,制品整体性好;
(4)减少飞边,裁屑和胶液剩余损耗。

缺点是:树脂含量高;制品强度低,现场粉尘大;工作环境差。

喷射成型有以下要求:
(1)对无捻粗纱的要求。

切割性好,不产生静电,浸透性好,易脱泡、脱模性好,分散性好。

(2)对树脂要求。

硬化时间及粘度要适中,有触变性。

使用红色或黑色胶衣时,固化剂、促进剂可增10%。

(3)喷射成型机的类型、功率及空压机的压力等要选择适当。

(4)喷射量。

先由FRP产品的需要来确定含胶量,再确定喷射量。

在日本,一般喷射量为500~600g/m 。

(5)喷涂胶衣时,要连续成型,若中途停顿20分钟以上,则两层之间会起皱。

喷射成型

喷射成型

喷射成形(Spray Forming)技术,也有人称为喷射沉积(Spray Deposition)或喷射铸造(Spray casting)技术,这是廿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在传统快速凝固/粉末冶金(RS/PM)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

喷射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高压惰性气体将金属液流雾化成细小液滴,并使其沿喷嘴的轴线方向高速飞行,在这些液滴尚未完全凝固之前,将其沉积到一定形状的接收体上成形。

这样,通过合理地设计接收体的形状和控制其运动方式,便可以从液态金属直接制备出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整体致密的圆棒、管坯、板坯、圆盘等不同形状的沉积坯。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的材料与用传统铸造或变形工艺制备的材料相比,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的快速冷却使显微组织明显细化、析出相细小且均匀分布,从而使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在宏观和微观上得到有效地控制,因此材料的力学性能几乎没有各向异性,使材料的总体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这种新工艺与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相比,由于从冶炼到坯件成形可在一个工序完成,省去了粉末冶金制粉、混料、压坯和烧结等多道工序,且可有效地控制材料中的氧含量与纯净度,这可使材料坯件的制造成本大幅度地降低。

当今,各工业发达国家利用喷射成形技术在高速钢、高温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先进材料的开发和生产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高性能铝合金是喷射成形技术领域中最具吸引力的开发方向。

喷射成形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喷射成形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其产品可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国防、汽车、化工、海洋和石油等工业领域。

国外喷射成形技术的应用开发主要集中在圆锭坯和管坯上,对平板产品的应用较少。

目前,已经能生产直径450mm和长度2500mm的棒材,其收得率可高达70%~80%,所生产的管坯直径为150~1800mm、长度为8000,其收得率为80%~90%。

而成形的合金材料主要有:铝硅合金、铝锂合金、2000及7000系列铝合金、各种铜合金、不锈钢和特种合金等。

喷丸成形的原理和特点

喷丸成形的原理和特点

喷丸成形的原理和特点
1. 喷丸成形啊,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高速喷射的弹丸来让零件变形,就好像是无数个小拳头在使劲捶打一样。

你想想看,那些飞机翅膀的复杂形状,很多就是通过喷丸成形弄出来的呀!
2. 它的原理呢,其实就是弹丸撞击零件表面产生的力让材料发生塑性变形啦。

这不就跟我们小时候玩泥巴,把泥巴捏成各种形状一个道理嘛!比如汽车的轮毂,不就是这样塑造出来的吗!
3. 喷丸成形的特点之一就是精确,能把零件弄成特别精细的形状,简直太牛了!就好比能在一块大蛋糕上精准地雕出一朵花来,是不是很厉害!像一些精密仪器的部件不就是靠这个嘛!
4. 还有哦,喷丸成形很高效呢!快速地就能把零件弄好,不用等太久。

就像你肚子饿的时候,能马上吃到热腾腾的食物一样爽!比如那些급속히生产
出来的机械零件不就是吗!
5. 它还特别可靠呀,能稳定地让零件达到要求的形状。

这就好像是一位忠实的朋友,永远靠谱!像那些高质量的飞机零件绝对离不开可靠的喷丸成形呀!
6. 喷丸成形还有个优点,就是能强化零件的表面呢!让零件更坚固耐用。

这不就像给人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能抵御各种伤害。

你看那些经常用的工具不就是这样更耐用了吗!
7. 而且呀,喷丸成形的适应性超强的!各种材料都能搞定。

这就像是一个全能选手,什么项目都能行!不管是金属还是别的,都能处理得好好的,厉害吧!比如各种各样的工业制品都靠这个呢!
8. 总之呢,喷丸成形真的是超级棒!在制造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它就是那个能让各种奇奇怪怪的零件诞生的魔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呀!。

喷射成型

喷射成型

双罐供胶式喷射成型机

两个压力贮罐,一个装树脂和引发剂的混合 胶液,一个装树脂和促进剂的混合胶液。两 罐分别与两个胶液喷枪相连。
1 2 10 3 4 58 9 11 12
6
7
13

喷射过程中,两种不同树脂混合胶液和短切 玻璃纤维是在模具表面前的空间交叉混合的。

两个树脂胶液喷枪和纤维切割喷射器,三者 之间的喷射角可相互调节,从而改变喷射过 程中纤维和胶液交叉混合的位置拟适应喷射 不同形状制品的需要。
–用玻璃纤维无捻粗纱代替织物,材料成本低产
品整体性好,无接缝;
–可自由调变产品壁厚、纤维与树脂比例。
• 缺点
–现场污染大; –树脂含量高,制品强度较低。
第二节 喷射成型机工作原理
1.压力提供胶液喷射成型机 2.泵供胶式喷射成型机
1、压力提供胶液喷射成型机
胶液分别装在几个压力罐中,靠输入罐 中一定压力的气体为动力,迫使胶液通过管 道进入喷枪而被连续喷出。
压力提供胶液喷射成型机
主要由压力贮罐(气体/胶液)、树脂 喷枪、纤维切割喷射器、小车、支架等部 分组成。
此外,还有压缩空气和树脂胶液管道 和控制阀。
1 2 10 3 4 58 9 11 12
6
7
13
1-气水分离器;2-气阀门;3-调压阀;4-放气阀;5-调压阀;6, 7-压力罐;8-安全阀;9,10-调压阀;12-纤维切割喷射器; 11,13-树脂喷射器


喷枪
单嘴、双喷嘴、多喷嘴喷枪; 气动控制、手动控制喷枪; 气压雾化、液压雾化 喷枪; 内混合式、外混合式喷枪(树脂与引发剂)
喷枪
1.喷嘴帽;2.气管接头;3.枪体;4.气管接头;5.气 缸体;6.弹簧;7.调节阀;8.活塞;9.针阀杆;10.胶 液管接头

喷射成形技术

喷射成形技术

11.4.2致密化工艺
致密化处理对喷射成形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工 序。对于不同合金体系和终成形工艺,致密化工 艺包括热等静压、热压、热挤压和轧制等,目前 采用最多的工艺是热挤压。
11.5轻合金新材料喷射成形
11.5轻合金新材料喷射成形
➢ 超高强铝合金 ➢ 高比强、高比模量铝合金 ➢ 高硅耐磨铝合金 ➢ 高强耐热铝合金 ➢ Ti及TiAl基合金 ➢ 镁合金
细晶化和偏析倾向的改善使喷射成形材料 具有相对好的塑性和变形能力,这对于高合金 化元素材料的塑性加工成形将现有特别的意义。
11.1.2喷射技术特点 (6)适应性强
其研究与应用领域几乎覆盖了所有传统材料 及新型金属材料。此外,在特定的雾化器设计和 适当的雾化参数的配合下,改变沉积器的形状并 调节沉积器的运动方式,就可以生产出不同形状 的沉积坯,如盘、柱、板、环、管等形状。
第11章
喷射成形技术
Spray Forming
第11章喷射成形技术
本章教学要点
知识要点
喷射成形技术 原理
喷射成形材料 特性
掌握程度
了解喷射成形的技术原 理及应用,熟悉喷射成 形制坯工艺过程
了解喷射成形技术的发 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掌 握喷射成形材料的特性
相关知识
气体动力学,传热学, 数值模拟,智能控制
(3)喷射沉积制造毛坯件
喷射沉积制造毛坯件工艺过程包括: ➢ 由计算机获取制造零件的设计文件及数据; ➢ 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或快速数控加工,得到
此零件的原型; ➢ 由此原型得到其陶瓷模具; ➢ 将液态金属喷射到陶瓷型上形成零件的具有相
应精度的毛坯件; ➢ 此毛坯件的工作表面无需加工,而其侧面和背
11.1.2喷射技术特点
(2)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

复合材料喷射成型工艺简介

复合材料喷射成型工艺简介

先混合型
先混合型是将树脂,引发剂和促进剂先分 别送至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然后再送至 喷枪喷射.
喷射成型的优点
喷射成型的优点: 1 生产效率比手糊提高2~4倍生产效率可 达15kg/min 2 可用较少设备投资实现中批量生产 3 用玻璃纤维无捻初纱代替织物,材料成本 低 4 产品整体性好无接缝 5 可自由调变产品壁厚,纤维与树脂比例
喷射成型工艺的缺点
1 现场污染大 2 制品树脂含量高 3 制品强度较低
喷射成型过程工艺控制
喷射工艺参数
1 纤维 选用经前处理的专用无捻初纱. 制品纤维含量控制在25%~45%,低于25% 时,滚压容易,但强度太低;大于45%时,滚 压困难,气泡较多。 纤维长度一般为25~50mm。小于10mm,制 品强度降低,大于50mm时,不易分散。
5喷枪夹角


喷枪夹角对树脂与引发剂在枪外混合均匀度 影响极大.不同夹角喷出来的树脂混合交距不 同.为操作方便,选用20度夹角为宜. 喷枪口与成型表面距离350~400mm.确定 操作距离主要考虑产品形状和树脂液飞失等 因素.如果要改变操作距离,则需调整喷枪夹角 以保证树脂在靠近成型面处交集混合.
6.喷雾压力


要能保证两组分树脂均匀混合. 压力太小,混合不均匀;压力太大,树脂流失过多. 适宜的压力同胶液黏度有关,若黏度在0.2Pa.s 时,雾化压力为0.3~0.35MPa.
喷射成型工艺要点
1 成型环境温度 以20~30度为宜,再高,固化 快,系统易堵塞;过低,胶液黏度大,浸润不均, 固化慢. 2制品喷射成型工序应标准,以免因操作者不 同而产生过的质量差异. 3为避免压力波动,喷射机应由独立管路供气. 气体要彻底除湿,以免影响固化.

金属喷射成形技术

金属喷射成形技术

金属喷射成形技术1. 简介金属喷射成形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制造工艺,通过高速气流将金属粉末喷射到工件表面,利用热源将金属粉末熔化并与工件表面结合,从而实现零件的制造和修复。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2. 工艺过程金属喷射成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在进行金属喷射成形之前,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洁和预处理。

清洁可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提高附着力。

预处理可以提高金属粉末的润湿性和流动性。

步骤二:喷射装置设置喷射装置是实现金属粉末喷射的关键设备。

它通常由气源、加热源、控制系统和喷嘴组成。

气源提供高速气流,加热源提供热能使金属粉末熔化,控制系统用于调节气流速度和温度,喷嘴用于将金属粉末喷射到工件表面。

步骤三:金属粉末喷射在喷射过程中,金属粉末通过喷嘴被高速气流带到工件表面。

加热源提供的热能使金属粉末熔化,并与工件表面结合。

这一过程需要控制气流速度、温度和喷射角度,以确保金属粉末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工件表面,并且与工件表面结合牢固。

步骤四:冷却和后处理在金属粉末与工件表面结合后,需要进行冷却和后处理。

冷却可以使金属快速固化,增加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后处理包括清洁、修整、抛光等步骤,以提高零件的质量和外观。

3. 优点和应用领域金属喷射成形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高效:喷射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精密:可以制造复杂形状的零件,精度高。

•节约材料:金属粉末利用率高,浪费少。

•可修复性:可以修复损坏的零件,延长使用寿命。

金属喷射成形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航空航天金属喷射成形技术可以制造航空发动机叶片、涡轮盘等关键零件。

这些零件通常需要具备高温、高压和高速的性能要求,金属喷射成形技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并提供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汽车制造金属喷射成形技术可以制造汽车发动机缸体、曲轴箱、排气管等零件。

这些零件通常需要具备轻量化、耐磨、耐腐蚀等特点,金属喷射成形技术能够满足这些要求,并提供更好的燃烧效率和可靠性。

第三章-喷射成型工艺

第三章-喷射成型工艺
第三章-喷射成型工艺
目录
➢ 概论 ➢ 喷射成型工艺的原材料及模具 ➢ 喷射成型工艺 ➢ 喷射成型制品质量控制 ➢ 典型工艺的发展
喷成成型简介
喷射成型的定义
由来:在低压接触成型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成型效率相对较高的工艺,主要是将手糊成型 中纤维铺覆和浸渍工作由设备来完成。
定义:是利用设备将树脂雾化,并于即时切断的 玻璃纤维在空间混合后,喷在模具表面上、排出 气泡并压实,固化成型。
浸润不良产生的原因
1 树脂黏度高 2 树脂与玻璃纤维喷涂直径不一致 3 玻璃纤维含量高 4 凝胶快
浸润不良的防治
1 使黏度降低到0.8Pa.s以下 2 调整喷涂直径 3 降低含量 4 减少固化剂用量,调节作业场温度
固化不良产生的原因
1 树脂反应性过高 2 固化剂分散不良
固化不良的防治
1 降低反应性 2 调整固化剂喷嘴 3 检查喷射器,混合器,和储存器 4 使用稀释剂的引发剂应增加喷出量
制品喷射成型工序应标准,以免因操作者不同而产生过的 质量差异。
为避免压力波动,喷射机应由独立管路供气,气体要彻底 除湿,以免影响固化。
树脂胶液温度应根据须要进行加温或保温,以维持胶液黏度 适宜。
喷射开始,应注意玻璃纤维和树脂喷出量,调整气压,以达 到规定的玻璃纤维含量.
纤维切割不准(误切)而要调整切割辊与支承辊间隙,为使纤 维喷出量不变,也要调整气压,如必要时,需要转速表校验 切割辊转速。
④ 凝胶测试:每次喷射成型前须要做凝胶测试 ;
⑤ 胶液粘度: 应控制在易于喷射雾化、易于浸渍玻璃纤 维、易于排除气泡而又不易流失,粘度控制在0.3— 0.8Pa.s,触变指数以1.5—4为宜。
喷射量:
在喷射成型中,应始终保持胶液喷射量与纤维切割量的比 例适宜。柱塞泵供胶的胶液喷射量是通过柱塞的行程和速 度来调控的。

喷射成形工艺

喷射成形工艺

合 金 管 这 些 高强 度 高温 合 金 还 可 用 于 涡 轮
盘 对 涡 轮 盘 来 说 纯 净度对 满 足 低周 疲 劳
, ,

性能要 求 极 为重要
括三 次熔 炼
,


传 统 的 涡 轮 盘合 金 的 主要 制造 方 法 包
第一 次为真 空 感应熔 炼


结合

和 喷射成 形 的
工艺
主 要 是 为 了 产生 基 本 成 份
第二 次
飞 机 发 动机公 司供 图
年第 由




形 铝 一 硅 元 件 的 最 大 的 潜 在 市 场 与铸 件 相
,
属 公 司合 作 在 通 用 电气 公 司 建造 的 一 台大
型 喷 射成形 试验设备上 进行 了试验 以证 明
,
比 重 量 的减 轻可 提 高汽 车 发 动机 的功 率并
,
可 降低 振动 处 于 新 的 发 展 阶段 的 其 它 铝 合

成形 件 仍 会 存 在 一 些 孔 隙

最后 必须 指 出
,
环 形 件 的 机 械 性 能 与铸 件 和 锻 件 的 一 样 甚
至 更好
喷射 成 形 的坯 件 晶粒 细 而 无 偏析

生 产 能力 大 的制管设 备 喷 射成形 的 管
子分 成 几 种规格 再 经 环形 轧 制 这样 就 能
, ,
的特殊
钢坯件

喷 射 成 形 制 成 高 精 度 的致 密 的铝 硅 合 金 挤 压 坯 件
开 发 了 一 些 新 型 铜 合 金 以 及 建 造 了 喷 射 成形 生 产 铜 合 金 坯 件 的 试 验 设 备

第二章喷射成型技术材料制备技术ppt课件

第二章喷射成型技术材料制备技术ppt课件

2.2喷射成型的雾化过程
1.气体雾化
在气体雾化中,高速气体射流的动能将连续金属液流分散成 熔滴。空气或水也可作用雾化介质,但因过度的氧化,在喷射成 型技术中很少采用。雾化介质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金属 粉末成分(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所需的冷却速度(同最终坯 件的显微组织密切相关);成本。
目前用于喷射成型的气体雾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亚音速气体雾化 (2)超声气体雾化 常用的雾化器结构有两种基本类型: (1)限制性(闭)雾化器 (2)自由降落(开)雾化器
(a) 垂直单固定 (b) 倾斜单扫描 (c) 倾斜双扫描 图2-7 雾化喷嘴及沉积温度场示意图
装置
真空熔炼 雾化喷嘴系统 液压传动沉积器 抽真空系统 送料系统 收粉除尘 真空排气及压力控制 冷却水
8
第2章 喷射成型技术 成型材料特性
晶粒组织 气体含量 宏观偏析 致密度 热塑性 力学性能
图2-21 瑞士Swissmetall Boillat公司生产的 喷射成形铜合金坯锭
24
第2章 喷射成型技术
图2-22 国内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的CuCr50合金触头材料
25
喷射成型铜合金
汽车工业中大量使用的焊接电极头,要求有好的电导性、高的硬度和
足够高的高温强度,以保证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费用。德国Wieland 工厂1991年进入这一领域从事开发,他们利用喷射成型技术制备的Cu-CrZr电极头,具有均匀细小的显微组织,其寿命 是连珠电极头的2倍;开发的 氧化铝颗粒增强Cu-Cr-Zr复合材料电极头,以用于汽车工业中镀锌钢板的 焊接。该公司利用喷射成型技术制备了长达2500mm的铜合金棒坯,如图221所示。如图2-22所示为我国的白净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北京科技大学利 用喷射成型技术开发出了高熔点的CuCr50和CuCr25合金触头材料棒坯, 材料中的Cu基体呈网格状分布,而类似球形的Cr相均匀分布在Cu基体上, 其中Cr相颗粒尺寸平均值为15um

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热变形工艺与组织调控技术

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热变形工艺与组织调控技术

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热变形工艺与组织调控技术
喷射成形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成形工艺,可以制备高性能的铝合金材料。

关于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热变形工艺与组织调控技术,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1. 热加工图:通过建立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的热加工图,可以确定合适的热加工工艺参数窗口,从而获得良好的成形性能和组织。

热加工图可以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绘制。

2. 热变形行为:研究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包括应力-应变曲线、流动应力、动态再结晶等,有助于理解材料的热变形机制和优化成形工艺。

3. 微观组织调控:通过控制热加工参数和后续处理工艺,可以调控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如晶粒尺寸、相组成、第二相分布等。

这些微观组织参数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4. 性能优化:通过合理的热变形工艺和组织调控,可以显著提高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如强度、韧性、疲劳性能等。

同时,也可以改善其成形性能,使其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5. 工业应用: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推广和应用相关热变形工艺与组织调控技术,可以实现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总之,喷射成形超高强铝合金热变形工艺与组织调控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研究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和优化,有望为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喷射成型工艺

喷射成型工艺

喷射成型工艺
喷射成型工艺是一种利用压印力量和热风,使塑料材料变形和熔融的
机械成形工艺。

它具有成本低、物料利用率高、产品外形精度高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

一、工艺原理
喷射成型工艺也称注射成型工艺,它是一种机械塑料成型技术,利用
压印力量和热风使塑料材料变形和熔融。

它可以使应用热风融化得到
的熔料溶入塑料颗粒,达到熔料颗粒的成型效果。

二、工艺优势
1、成本低:喷射成型工艺只需投入一定的能源和物料,经过几次反复
操作,就可以得到完整的塑料制品,具有很低的成本。

2、物料利用率高:喷射成型工艺可以有效地利用大量的塑料颗粒,节
省原料成本。

3、产品外形精度高:喷射成型工艺制造的塑料件具有良好的外形精度,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外观要求。

4、环境友好:喷射成型工艺要求的环境条件较宽松,不产生有害物质,符合环保的要求。

三、应用范围
喷射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塑料件的制造,如家电产品、汽车配件、电子设备、家具等。

因其成本低、物料利用率高、产品外形精度高等
特点,在制造工业中被很好地使用。

铝合金喷射成形工艺

铝合金喷射成形工艺

铝合金喷射成形工艺喷射成形是用高压惰性气体将合金液流雾化成细小熔滴,在高速气流下飞行并冷却,在尚未完全凝固前沉积成坯件的一种工艺。

它具有所获材料晶粒细小、组织均匀、能够抑制宏观偏析等快速凝固技术的各种优点,又具有从合金熔炼到近终成型一步完成的优势,因而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韧性好和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同时,也正在积极开发作为汽车先进材料而应用于高档轿车发动机。

铸造工艺是传统铝合金主要制备方法,但已难以满足制备高性能铝合金的需要。

第一,传统工艺已经难以进一步提高强度、塑性、刚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第二,在追求高性能的过程中,铸造工艺成本由于增添设备和成品率下降而迅速上升;第三,由于合金含量上升,塑性往往降低,因而后续压力加工成本上升、成品率降低。

因此,生产的高成本大大提高了先进铝合金的使用门槛,严重影响整体市场规模的发展。

在这些方面,喷射成形工艺正好具有性能和综合成本的双重优势,可使先进铝合金的使用门槛降低,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性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以铝代钢,从而迅速培育先进铝合金的市场,并反过来促进喷射成形工艺获得规模成本优势。

因此,喷射成形工艺将成为先进铝合金的主要生产工艺。

目前已获成功的喷射成形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强铝合金。

如Al—Zn系超高强铝合金。

由于Al—Zn系合金的凝固结晶范围宽,比重差异大,采用传统铸造方法生产时,易产生宏观偏析且热裂倾向大。

喷射成形技术的快速凝固特性可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在发达国家已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部件以及汽车发动机的连杆、轴支撑座等关键部件。

(2)高比强、高比模量铝合金。

Al-Li合金具有密度小,弹性模量高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航空、航天用结构材料。

铸锭冶金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l-Li合金性能潜力的充分发挥。

喷射成形快速凝固技术为Al-Li合金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3)低膨胀、耐磨铝合金。

喷射成型名词解释

喷射成型名词解释

喷射成型名词解释
喷射成型是一种利用热力使材料软化并产生流动性的过程,通过压力将材料从表面挤压到正确位置,然后冷却和固化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这种成型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等行业,因为可以制造出具有高精度、复杂形状和良好性能的材料。

喷射成型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材料加热至软化状态,然后通过高压将材料从表面挤压到正确的位置。

这个过程中,材料会经历快速冷却和固化,以保证其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一旦材料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就可以通过控制压力和温度来使其变得更加坚硬和耐用。

喷射成型技术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应用广泛,例如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复杂形状部件。

由于喷射成型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复杂的形状,因此可以大大减少复杂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所需的费用和时间。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罩和车轮等,这些部件需要高精度和高强度的特点。

在医疗行业中,喷射成型技术可以用于生产人工器官和支架等。

由于它可以制造出复杂而精确的形状,可以确保这些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和可靠性。

此外,喷射成型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技术,如牙齿修复和人工关节等。

总之,喷射成型是一种重要的成型技术,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复杂的形状和尺寸。

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等行业,因为可以制造出高精度、复杂形状的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喷射成型工艺技术-复合材料

喷射成型工艺技术-复合材料

喷射成型工艺要点
8 喷枪移动速度均匀,不允许漏喷,不能走弧线.相 邻两个行程间重叠宽度应为前一行程宽度的 1/3,以得到均匀连续的涂层.前后涂层走向应 交叉或垂直,以便均匀覆盖. 9 每个喷射面喷射完后,立即用压辊滚压,要特别 注意凹凸表面.压平表面,修整毛刺,排出气泡, 然后再喷出第二层.
喷射成型工艺要点
喷射成形工艺
n n n n
n n n n n
喷射成型的优点: ①用玻纤粗纱代替织物,可降低材料成本; ②生产效率比手糊的高2~4倍; ③产品整体性好,无接缝,层间剪切强度高,树脂 含量高,抗腐蚀、耐渗漏性好; ④可减少飞边,裁布屑及剩余胶液的消耗; ⑤产品尺寸、形状不受限制。 其缺点为:①树脂含量高,制品强度低; ②产品只能做到单面光滑; ③污染环境,有害工人健康。
浸润不良产生的原因
1 树脂黏度高 2 树脂与玻璃纤维喷涂直径不一致 3 玻璃纤维含量高 4 凝胶快
浸润不良的防治
1 使黏度降低到0。8Pa.s以下 2 调整喷涂直径 3 降低含量 4 减少固化剂用量,调节作业场温度
固化不良产生的原因
1 树脂反应性过高 2 固化剂分散不良
固化不良的防治
1 降低反应性 2 调整固化剂喷嘴 3 检查喷射器,混合器,和储存器 4 使用稀释剂的引发剂应增加喷出量
气动型
气动型是用空气引射喷涂系统,靠压缩空 气的喷射将胶衣雾化并喷射到模具上.部 分树脂和引发剂烟雾被压缩空气扩散到 周围的空气中,因此这种形式已经很少使 用.
液压型
液压型是无空气的液压喷射系统,靠液压 将胶液挤成滴状并喷涂到模具上.因为没 有压缩空气的液压喷涂系统,所以没有烟 雾,材料浪费少.
喷射成型制品的缺陷与防治
喷射成型制品的缺陷种类

第二章 喷射成型技术

第二章 喷射成型技术
• 喷射成形装置主要由真空熔炼、金属导流、雾化喷嘴 、沉积器、排气与收粉等几部分组成。 • 该装置三项主要功能(1)制备高温材料沉积坯(2) 生产球形低氧金属粉末(3)制备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 材料
2.4 喷射成形材料特性
•(1) 晶粒组织:等轴细晶组织 • 喷射成形属于快速凝固范畴,其冷却速度高,沉
喷射成形合金(GH742、IN718)的拉伸性能
• 喷射成形合金(GH742、IN718)的拉伸性能
2.5 共喷射成形技术
• 在基体材料合金液喷射沉积工艺的基础上,将增强颗
粒喷到雾化的合金液流中,使两者同时沉积,获得复 合材料的技术。
1-雾化室 2-熔化炉 3-雾化器 4-沉积 体 5-压力释放罩 6-粉末回收料 7-搜集室
耗少,沉积收得率进一步提高80%,表面疏松减少。
• (4)扫描型双喷嘴
• 扫描型双喷嘴系统可制备更大直径沉积坯(直径达
600mm),同时也能达到整体致密,表面质量改善,坯件 尺寸精度提高。沉积速率可达100Kg/min 、气体消耗 减少 25%、沉积收得率达90%,可用于规模化生产 。
• 2.3.3 喷射成形装置
熔滴为球形,分布较宽。一般采用较低的气压和较大的气体
流量进行。 (2)超声气体雾化:喷嘴附加超声波发生装置,可获得 较大的熔滴冷却速率及更加细小的沉积组织。
• 雾化器是获得理想坯件显微组织的关键,设计原则: • (1)雾化介质能够获得尽可能大的出口散射束和能量
• (2)雾化介质与金属液滴之间能形成合理的喷射角度
• 扫描型喷嘴和倾斜布局能使雾化锥的熔滴质量(流率)分
布更趋均匀, 扫描喷嘴和倾斜布局降低坯件疏松,改善表 面质量 ,使沉积材料收得率平均提高约 10%。 • (3)双喷嘴 • 双喷嘴系统使坯件的温度剖面得到很大改善,两个射流相 互覆盖,射流中液相的含量可以按坯件的半径来控制,从 而促进沿坯件半径组织更加均匀, 金属流率高、气体消

第二章 喷射成型技术

第二章  喷射成型技术

五、产品性能
与用传统铸造或变形工艺制备的材 料相比: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的材料 在制备过程中的快速冷却使显微组织明 显细化、析出相细小且均匀分布,从而 使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在宏观和微观 上得到有效地控制,因此材料的力学性 能几乎没有各向异性,使材料的总体性 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与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相比
也有这样的说法
• 喷射成形技术是继铸造冶金和粉末冶金方 法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类金属材料制备新 方法。该技术人为地控制金属熔体从液态 到固态的凝固过程,包含了金属液的雾化、 液滴在飞行过程中的冷却凝固及到达沉积 器后的融合与后续的凝固。喷射成形组织 是金属熔体分散、分步、分时凝固的综合 结果。
课本上的定义
• 美国国防部又资助进行了材料性能的全面 测试,包括材料的非破坏性评价、力学性 能、疲劳性能、爆炸试验、可焊性试验及 耐腐蚀试验等。目前制备的管材从直径 100mm到800mm,壁厚为2~3mm,主要 用于潜艇、鱼雷管、轴封、轴套及轴承、 炮管、飞机发动机盖等。美国还将喷射成 形铝合金用于鱼雷壳、MK46的燃料箱、装 甲板、导弹和航天飞机等零部件上。此外, 德国、英国和前苏联均有该技术在军事装 备上应用的报道。
第二章 喷射成型技术
主要内容
• • • • • • • 一,喷射成型概述 二,喷射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 三,喷射成型工艺 四,喷射成型工艺特点 五,产品性能 六,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七,结束语
一、喷射成型概述
• 喷射成形(Spray Forming)技术,也有人 称为喷射沉积(Spray Deposition)或喷射 铸造(Spray casting)技术,这是二十世 纪8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在传统快速 凝固/粉末冶金(RS/PM)工艺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先进材料制备与成形 技术。

喷射成形知识讲解

喷射成形知识讲解
表3 挤压型材的力学性能
专利
图1 传统装备
图2 运动控制、外强冷装置
制备大型沉积坯的多层喷射沉积方法
图3 制备大型管坯
图4 制备大型铸锭坯
离心雾化喷射沉积复合方法
图5 离心法制备环形坯
静电场约束喷射沉积方法
图6 静电场约束法制备坯料
平面往复运动喷射沉积多层复合材料方法
图7 平面往复运动法制备多层复合材料
3. 研究及应用
▪ 主要应用于钢铁材料、铝合金、高温合金、锌合金、铜合 金、镁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 (1)钢铁材料的研究:章靖国教授首次采用喷射成形工 艺制备超高碳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经过这种热加工的喷 射成形超高碳钢在非调质条件下抗拉强度可达到约1300 MPa ,并具有约10%的伸长率。
表1 经热加工后喷射成形超高碳钢的室温拉伸性能
▪ (2)铝合金的研究:已经报道过的有2000系、7000系、 Al-Li系、Al-Si合金、Al-Ni及Al-Fe系耐热铝合金等。
表2 加工工艺对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北京有色研究院的朱宝宏-原位自生TiC颗粒对Al8.5Fe1 4V1.7Si耐热铝合金的组织及性粒撞击基板时的状态。若为液态,与传统铸 造接近;若为固态,则无法形成工件。因此,要求在撞击 基板前的瞬间为半固态或过冷液态。
▪ (2)喷嘴的设计与制造。
▪ (3)控制技术。喷射成形是一个多变量输出与输入的非 线性过程,传统的控制技术已不适应,必须采用近年来发 展起来的材料智能控制。它基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等人 工智能,并应用基于激光技术的光学传感系统,可对喷射 成形工艺实现逻辑控制。
图1 喷射沉积技术原理图
图2 喷射沉积过程示意图
▪ 特点:

复合材料喷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喷射成型工艺

喷射成型工艺要点
10 要充分调整喷枪和纤维切割喷射器喷出的纤 要充分调整喷枪和纤维切割喷射器喷出的纤 维和胶衣的喷射直径,以期得到最好的喷射效 维和胶衣的喷射直径 以期得到最好的喷射效 果 11特殊部位的喷射 喷射曲面制品时 喷射方向应 特殊部位的喷射:喷射曲面制品时 特殊部位的喷射 喷射曲面制品时,喷射方向应 始终沿曲面法线方向 喷射沟槽时,应 沿曲面法线方向;喷射沟槽时 始终沿曲面法线方向 喷射沟槽时 应先喷射四 周和侧面,然后在底部补喷适量纤维 然后在底部补喷适量纤维,防止树脂 周和侧面 然后在底部补喷适量纤维 防止树脂 在沟槽底部聚集,喷射转角时 喷射转角时,应从夹角部位向 在沟槽底部聚集 喷射转角时 应从夹角部位向 外喷射,防止在角尖出现树脂聚集 外喷射 防止在角尖出现树脂聚集. 防止在角尖出现树脂聚集
喷射成型工艺的发展
喷射成型是为改进手糊成型而创造的一 种半机械化成型工艺.目前喷射成型在各 种半机械化成型工艺 目前喷射成型在各 种成型方法中所占比重很大,美国占 种成型方法中所占比重很大 美国占 27%,日本占 用以制造汽车车身, ,日本占16%,用以制造汽车车身 用以制造汽车车身 船身,浴缸 储灌的过渡层. 浴缸,储灌的过渡层 船身 浴缸 储灌的过渡层 目前国内用的喷射成型机主要是从美 国进口。 国进口。
喷射成型效率达15kg/min,故适合于大型船体制造。已 喷射成型效率达15kg/min,故适合于大型船体制造。 15kg/min 广泛用于加工浴盆、机器外罩、整体卫生间, 广泛用于加工浴盆、机器外罩、整体卫生间,汽车车身构件 及大型浮雕制品等。 及大型浮雕制品等。
喷射设备
喷射成型工艺要点
1 成型环境温度 以20~30度为宜 再高 固化 再高,固化 度为宜,再高 系统易堵塞;过低 胶液黏度大,浸润不均 快,系统易堵塞 过低 胶液黏度大 浸润不均 系统易堵塞 过低,胶液黏度大 浸润不均, 固化慢. 固化慢 2制品喷射成型工序应标准 以免因操作者不 制品喷射成型工序应标准,以免因操作者不 制品喷射成型工序应标准 同而产生过的质量差异. 同而产生过的质量差异 3为避免压力波动 喷射机应由独立管路供气 为避免压力波动,喷射机应由独立管路供气 为避免压力波动 喷射机应由独立管路供气. 气体要彻底除湿,以免影响固化 气体要彻底除湿 以免影响固化. 以免影响固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采用喷射成形工艺成功制备:
(1)铝合金、铜合金、合金钢、不锈钢、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 (2)圆锭、管材、板材、带材、环形件等; (3)大尺寸、高性能的产品
4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2 喷射成形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A high-pressure diecast engine block with spray formed Al-Si cylinder liners (Daimler-Benz)
20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7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过共晶Al-Si合金
(a) Spray formed
(b) Cast
18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喷射成形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主要优势和特点: (1)致密度高;(2)成形后合金的氧含量低;(3)具有快速凝 固的显微组织特征;(4)材料性能优异且易加工成形;(5)工 艺流程短,成本低;(6)节约能源;(7)生产效率高;(8)灵 活的柔性制造系统;(9)近终形成形。 主要不足之处: 1)存在“过喷”现象,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沉积效率。 2)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受到一定限制。 3)综合理论研究深度不够,难以有效指导实际应用。
2.4.4 喷射成形镍基超合金
以Spray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公司用
Spraycast-X法生产镍基超合金环形件为例。
熔炼容量:400kg真空熔炼; 产品规格:760mm直径400mm长75mm厚;
雾化速率:35-45kg/min;沉积收得率:80%;
产量:250t/y;沉积坯致密度:98%; 后续处理:热等静压或热等静压再加上热加工。
表2-1 喷射成形铝合金的主要性能 拉伸 强度 (MPa) Al-20Si-5Fe- 360 2Ni (4XXX) Al-11.5Zn2.5Mg-1Cu0.2Zr (7XXX) Al-4Li-0.2Zr (8XXX) 705 合金成分 屈服 延伸 密度 弹性 热膨胀 强度 率 模量 系数 (MPa) (%) (g/cm3) (GPa) (10-6/K) 240 2.0 2.78 98 16 688 13 2.88 74 21
2.4.1 喷射成形铝合金制品
概况:已部分实现产业化,如:德国Peak公司的生产能力为 3500t/y; 日本住友轻金属公司为1000t/y;英国Osprey公 司为400t/y。生产的合金种类主要有:过共晶Al-Si,AlZn-Mg-Cu,Al-Cu-Mg,Al-Li等。由于在一步工序完成,喷 射成形铝合金的生产成本低于粉末冶金而接近普通铸造,但 由于组织细化和氧含量低,材料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断裂 韧性与抗疲劳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因此可以经济高效地制备 传统铸锭冶金和粉末冶金方法无法生产的高性能、大尺寸材 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4.3 喷射成形特殊钢与不锈钢
以丹麦Danspray公司喷射成形生产D2模具钢锭为例。 D2模具钢:1.5C-12Cr-1Mo-1V;
圆锭规格:2.4m长400mm直径;产量:6000t/y;
喷射时间:50min;雾化速率:55kg/min; 气体金属流率比:0.75m3/kg;沉积收得率:90%;
后续处理:短时加热后直接热加工;
结构特征:显微组织均匀细小致密,无宏观偏析; 材料用途:轧辊、粉末压制模具等。
23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1.2 喷射成形的发展概况
1968年,英国Swansea大学的A. Singer教授发明了喷射沉积方法。 1974年,英国的R. Brooks等发展了Osprey工艺,并取得两项专利。 1979年,美国MIT的N. J. Grant教授提出了液体动压成形工艺。 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E. J. Lavernia等开发了喷射共沉积技术。 1990年,美国的A. Lawley教授等提出了反应喷射成形技术。
航天、军事及其它尖端领域。
CE7封装的微波放大器电路
CE9加工和电镀后的芯片壳
25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2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3.5 多层喷射沉积法
1. 管坯制备装置
2. 圆锭制备装置
3. 板坯制备装置
13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3.6 喷射轧制铝带材
14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不同工艺下铝带材显微组织的比较
15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7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3.1 喷射成形技术—Osprey工艺制备圆锭
8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类金属材料制备方法。它把液态金属的雾化和熔滴的沉积结合起来, 在一步冶金操作中完成,以较少工序直接从液态金属制备整体致密、 组织细化、成分均匀、结构完整并接近零件实际形状的材料和坯件。 该工艺的基本过程是:金属液流先经高压惰性气体雾化成细小的 液滴,再被高速气体喷射到收集器上形成连续致密、具有一定形状( 如锭、管、板等)的近终形坯。喷射成形也可以通过离心雾化来实现
,并制得大型的环形件。
2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图2-1 喷射成形工艺示意图
1. 喷射成形Osprey工艺
2. 离心喷射成形工艺
3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4 喷射成形合金与制品
1. 铝合金 2. 铜合金 3. 特殊钢和不锈钢
4. 镍基超合金
5. 低热膨胀的硅铝合金
1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控制工艺参数获得理想的沉积体。
5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图2-2 喷射成形的基本原理图
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1 喷射成形的定义、发展与现状
2.1.1 喷射成形的定义
喷射成形 (spray forming), 又称喷射铸造 (spray casting) 或
喷射沉积 (spray deposition), 是继铸造和粉末冶金之后发展的第三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第二部分 金属喷射成形技术与材料
主要内容
2.1 喷射成形的定义、发展与现状 2.2 喷射成形的原理和特点
2.3 喷射成形技术、工艺和装置
2.4 喷射成形合金与制品 2.5 喷射共沉积制备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2.6 反应喷射沉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 2.7 喷射成形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过热的金属或合金液体在惰性气氛中借助高压气体射流或离心
力雾化,形成大量微细的液滴。液滴在飞行过程中冷却并部分凝固 ,形成固液两相颗粒喷射流,直接喷射到较冷的基底上,产生撞击 、粘结和凝固,从而在运动的基底上形成所需形状的沉积坯。对沉 积坯进行各种致密化加工,可以得到性能优异的材料产品。 喷射熔滴群的颗粒尺寸应加以控制,结合热传导使熔滴群在沉 积前由固态、半固态、液态(30%-50%)三部分组成,通过调整、
528
459
4.7
2.41
84
21.6
19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