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之“中国好邻居”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材料之“中国好邻居”篇
背景材料:10月24日,四川绵阳的一对夫妻挨家挨户敲响了自己新家所在单元邻居的房门,为26户邻居每户送上一桶食用油,而食用油上面还贴着一张写有“装修、影响、歉意、谅解”等字眼的纸条。
据悉,这对夫妻因为要装修房屋,担心噪音、粉尘等会对邻居造成影响,他们对此表示歉意,用这种方式希望得到邻居们的谅解,同时也认识新邻居。
在邻居们的朋友圈中,这对夫妻也被赞“中国好邻居”。
(一)
有一句话很流行:“最起码的教养,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四川绵阳这对夫妻在住宅装修之前给邻居送食用油、留道歉信,暖心举措让人倍感温馨,如此“宠邻居”也给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带来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首先,容易赢得邻居谅解。
装修之前送礼物、道歉,且承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进行施工,这对夫妻的积极姿态和行动,体现了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让邻居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诚意。
如此一来,装修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干扰邻居们的生活,但因为道歉在先,容易赢得谅解。
很多邻居都对这对夫妻的行为点赞,认为他们“谦虚、礼貌的做法很暖心”。
其次,有效减轻装修造成的负面影响。
邻里之间,每个人的职业、年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一些居民家中有孩子上学,有的人上夜班,还有的家中有老人、病人。
装修之前打个招呼,周边居
民就会对新邻居即将装修的情况有所了解,心中有数。
视各自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至于到时候感到太突然而措手不及。
此外,通过送食用油、留道歉信,与邻居相互认识,联络了感情,赢得了好感,为接下来的融洽相处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句话叫“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你对我好,我会对你好,邻居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温情互动中慢慢升温的。
可见,绵阳这对夫妻“宠邻居”之举值得推崇。
不是说,凡装修都得给邻居送礼物、留道歉信,关键在于与邻居相处要真诚相待,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万一给别人添了麻烦,要及时、真诚地表达歉意。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善待他人实际上就是善待自己。
邻居之间多些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邻里关系就会更加和谐融洽,人居环境就会更加温馨舒适,广大居民就能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一个好公民必须是一个好邻居。
绵阳市这对夫妻的诚意之举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由此及彼,反观自己的种种不足,进而见贤思齐,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规范,在社区里做一个好邻居,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二)
房屋装修,不免有些噪音、粉尘、振动,包括使用电梯等,的确给邻居们的生活造成影响,但很多人不以为意,甚至还有些人视为难以避免、理所当然,这对夫妻为此郑重表达歉意,着实称得上是件新鲜事。
我们首先看到这户新邻居的满满诚意:选择了每家每户都需要的食用油作为礼物,附上小纸条,再挨家挨户上门自我介绍并表达歉意,有些邻居不在家,因此晚上他们又跑了一趟,最后还是有三四户邻居不在家。
他们因为要上班,就把食用油给了物业,请他们帮忙送上。
可谓是情真意切,客气周到,举动暖心,难怪被大家称赞为“中国好邻居”。
他们的善意也得到积极反馈,尽管有的邻居似有警惕,但绝大部分邻居是热情的,理解的,多番推辞礼物,表达理解,还有业主收到食用油后,拍了照片发朋友圈,并对新邻居的行为点赞。
在赠与和谦让的过程中,彼此开启做好邻居的“按键”,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现代都市密布高楼大厦,人们毗邻而居,却因防盗门拉开了彼此的距离,很多同住一单元、一小区的邻居,见面不会打招呼,互不相识成为常态,邻居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各种矛盾引发纠纷乃至诉讼的例子屡见不鲜。
古人有云:“远亲不如近邻”,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可以“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还让人心情愉悦,有利于身心健康,反之则令人烦恼,避而远之。
毕竟和睦的邻里关系乃是否宜居的关键条件,
将心比心,试问谁不愿意和一个通情达理、谦逊周到的人做邻居、做朋友呢?
中华民族历来有择邻而居的传统,追求谦虚、礼让、包容、互助的邻里文化,古代有“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佳话,现在有“中国好邻居”的细微诠释,彰显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中国好邻居”起源于装修致歉的一件小事,但倡导“邻里自觉互让” “邻里互助”的邻里关系与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的心灵期盼,也是社会和谐关系的新型构建。
希望“中国好邻居”越来越多,我们所处的居住环境、社会空间才能越来越和谐美好。
(三)
不管是新楼盘还是旧小区,住户都很难在同一个时间段入住,这就意味着有人早已入住了,但是后面的人还在装修房屋。
而在装修房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噪音、粉尘、建筑垃圾等等,如果装修的业主不注意,就会对自己的邻居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引发纠纷矛盾,破坏邻里关系不说,也为日后难以和谐相处埋下了伏笔。
而新闻中这对夫妻的做法却很值得称道,他们在装修自己新购买房屋的时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单元住户的理解与支持,非但没有引发彼此的矛盾和纠纷,反而借助这样的机会,认识了自己的邻居,也为以后和谐相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桶食用油几十元钱,哪个邻居都能买得起,但正所谓“礼轻情意重”,面对新邻居送上的礼物和饱含着歉意,请求谅解的纸条,邻居们感受到的是满满的诚意。
这样一来,即便原来有些邻居对新住户的装修有些意见和看法,在新邻居的诚意与歉意之下,也会烟消云散。
而原来那些对新住户装修本来就可以理解的邻居,则必然会为对方的通情达理感动,从心里认为这是一户好邻居,是值得信任,值得交往,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值得托付的“中国好邻居”。
从农耕时代的熟人社会到城镇化时期的陌生人社会,我们确实还没有建立起一种以和谐相处、相帮互助为基本特征的新型邻里关系,所以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给,近邻不如对门”也不复存在。
这是一种缺憾,也不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宗旨,毕竟社会的和谐是从家庭的和谐,从邻里的和谐,社区的和谐,街道的和谐开始的。
为了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很多地方的物业、社区都会组织类似“邻居节”“和谐邻里节”等活动,为小区居民的认识、沟通和交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这当然值得肯定,但是在我看来,要想真正构建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恢复传统的“远亲不如近邻”,最主要是的还是现代人要少些戒备,多些坦诚;少些吹毛求疵,多些宽容力量。
唯有如此,邻里之间才会越走越近,在参与小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上才会形成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也唯有如此,才会从小区的和谐走向社区的和谐,最终走向社会的和谐。
(四)
26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首届“社区邻里节”在前门街道大江社区青云胡同23号院举行开幕仪式。
当天,东城全区177个社区围绕“以邻为伴、幸福社区”活动主题,从“邻里乐”“邻里颂”“邻
里情”三个方面,举办了398场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延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气氛。
社区大家庭,邻里一家亲。
邻里关系是传统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情感沟通和社会支持的重要功能。
邻居平时聊天谈心,遇到困难则互帮互助,传统邻里关系如酒醇厚,其味绵长。
如今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曾一度陷入了“陌生化”困境,“邻里节”恰恰是在这样的需求中产生的,并且一出现就被各地所推崇,纷纷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弘扬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引领着文明和谐新风尚。
邻里节过出文化味才有意义。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邻里情是中国人情社会的产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意。
邻里情,在农村体现得非常充分;在城里,当年住大杂院时也曾留下许多难忘的记忆。
而居民小区楼房化之后,曾经浓浓的邻里情,却显得寡淡不少。
新时代的邻里节,不仅延续了传统的邻里情,而且融入了丰富的邻里文化,使之成为重塑亲邻文化、构架政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连心桥”,彰显了邻里文化的文明进步。
促进邻里文化向更广阔领域延伸。
邻里文化产生于家庭,交流于邻里,影响于小区,得益于社区,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尤其是那些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邻里文化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
比如,北京市东城区首届“社区邻里节”,以京韵前门、志愿前门、舌尖前门、印象前门、善治前门、戏剧前门六大板块,既展现了前门地区的历史文化,又展示了近年来老城保护和城市治理的成果,还有胡同民俗,这实质上已经越越了邻里关系范畴,分明是通过邻里节这个载体,
集中展现一个地域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辉煌成就,并以此增强居民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构建文明和谐的新型邻里关系,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的建设水平,让邻里节过出了文化自信。
融洽的邻里关系,和谐的社区生活,是城市宜居幸福的基石。
当每一个社区都能充满邻里和睦的温暖与友爱,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
期待各地邻里节活动更加突出文化内涵,使之影响力更大更持久。
(五)
这对夫妻向邻居们送食用油并写道歉纸条,是因为自己是新来住户,房子要装修,而装修房子产生的噪音、粉尘,对邻居会造成不良影响。
以此方式希望得到邻居们的谅解,同时也认识新邻居。
不得不说,这对夫妻非常聪明,既“投资”眼前又“投资”长远。
在现实中,房屋装修会引发不少邻里矛盾。
由于装修会制造噪音等污染,而且有的装修人员在休息时间装修,部分邻居就接受不了扰民,轻则进行投诉,重则吵架、打架,甚至堵锁眼等,这都是会激化邻里矛盾。
上述夫妻送邻居食用油等,就可避免这类矛盾。
因为邻居收礼之后,面对装修扰民就不会采取抵制措施了,对这对夫妻来说,既有利于装修顺利进行,如期完工,还能给邻居们留下好印象,为以后邻里关系进行了铺垫。
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对邻居的“投资”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说不亚于对远亲的“投资”。
谁都希望有个“好邻居”。
这对夫妻用赠油、纸条等方式为自己赢得了“好邻居”的形象,而邻居们受益后、被感动之后,也有可能变成“好邻居”,这样一来,大家都是“好邻居”的受益者。
不过“好
邻居”不能只靠小恩小惠塑造形象,还应该遵守装修规则。
住建部出台的《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规定,装饰装修企业从事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应当严格遵守规定的装饰装修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噪音,减少环境污染。
而装修企业是否遵守这一规定,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住户,所以住户更应该监督装修企业行为。
然而现实问题是,不少装修企业为了赶进度往往违规操作导致噪音扰民。
很多业主或忙于上班疏于监督,或者只重视自己利益不顾及邻居感受,就任由装修人员扰民。
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好邻居”,更需要“好监管”对违规装修进行严格依法监管。
一般来说,住户遇到装修扰民问题后,先向物业公司进行投诉,但由于物业公司没有执法权,不能对违规装修形成实质约束。
很多物业公司无能为力后会建议住户向有关部门投诉,城管等部门虽有执法权,但投诉者提供证据城管才会受理,否则不受理这种投诉。
即使有的城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到现场核实,但由于违规装修人员善于“游击战”也会影响到执法效果。
进而言之,即使城管部门积极作为,也握有违规证据,但能否处罚还是问号,因为《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的法律责任部分对施工噪音缺乏罚则。
虽然一些地方规定装修扰民最高罚500元,但震慑力不足。
相关报道显示,装修行业乱象丛生。
这意味着装修扰民等问题不少。
只有有效规范装修行业,对装修企业容易违规的环节加强监管,才能真正减少装修制造的邻里矛盾。
换言之,只有“好邻居”加“好监管”才能减少相关矛盾纠纷,才能塑造和谐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