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数学数列 新课标 人教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数学数列 新课标 人教版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与顺序有关)

2、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 项a n 与n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通项公式不唯一)

3、数列的表示:

(1) 列举法:如1,3,5,7,9……; (2) 图解法:由(n,a n )点构成;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如a n =2n+1

(4) 递推法:用前n 项的值与它相邻的项之间的关系表示各项,如a 1=1,an=1+2a n-1

4、数列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

5、任意数列{a n }的前n 项和的性质

Sn= a 1+ a 2+ a 3+ ……+ a n ()

()⎩⎨⎧≥-==-2111n S S n S a n n

n

6、求数列中最大最小项的方法:最大⎩⎨

⎧≥≥-+11n n n n a a a a 最小⎩⎨⎧≤≤-+1

1

n n n n a a a a 考虑数列的单调性

二、数列通项的求法

1、 由等差,等比定义,写出通项公式

2、 利用迭加a n -a n-1=f(n)、迭乘a n /a n-1=f(n)、迭代

3、一阶递推q pa a n n +=+1,我们通常将其化为()()A a p A a n n -=-+1看成{b n }的等比数列

4、利用换元思想

5、先猜后证:根据递推式求前几项,猜出通项,用归纳法证明

6、对含a n 与S n 的题,进行熟练转化为同一种解题 三、等 差 数 列

1.定义:)()(1∙

+∈=-N n d a a n n 常数

2.通项:d n a a n )1(1-+=,推广:d m n a a m n )(-+= 3.前n 项的和:d n n na a a n S n n 2

)

1(2)(11-+=+=

4.中项:若a 、b 、c 等差数列,则b 为a 与c 的等差中项:2b=a+c 5.性质: ()()n

m a a d d n m a a n

m n m --=

-+=,1

()q p m n m q

p a a a q p m a a a a n m q p +=+=+=++=+2,2,,,2则若则若在等差数列中

(){}{}{}{}{}.

,,,,,,,,,3211121d d d pd b a q a pa d d b a n n n n n n ±±+且公差分别为列也为等差数

则数列且公差分别为均为等差数列若(4)在等差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a n ,a n+m ,a n+2m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md 。

(5)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S n ,S 2n -S n ,S 3n -S 2n ,…为等差数列,公差为n 2

d 。 (6)若等差数列的项数为2n ,则有1

,

+==-n n

a a S S nd S S 偶奇奇偶。 (7)等差数列的项数为奇数n ,则偶奇中间项偶奇且S S a S S S n n -=+=,1

1

-+=n n S S 偶

奇。 (8){}n a 为等差数列,()n n a n S 1212-=-。

(9)通项公式是a n =An+B ()0≠A 是一次函数的形式;前n 项和公式()02

≠+=A Bn An S n 是

不含常数项的二次函数的形式。(注当d=0时,S n =na 1, a n =a 1)

(10)若a 1>0,d<0,S n 有最大值,可由不等式组⎩⎨⎧≤≥+0

01n n a a 来确定n 。

若a 1<0,d>0,S n 有最小值,可由不等式组⎩⎨⎧≥≤+0

1n n a a 来确定。

6.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 )()(1∙

+∈=-N n d a a n n 常数 (2)中项法:212+++=n n n a a a (3)通项法:d n a a n )1(1-+= (4)前n 项和法:Bn An S n +=2

7.知三求二(n n S a n d a ,,,,1),要求选用公式要恰当.

3.设元技巧: 三数:d a a d a +-,, 四数d a d a d a d a 3,,,3-+--

四、等 比 数 列

1.定义与定义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的数列称作等比数列.

)(1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q q a a n

n =+ 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推广形式:m

n m n q a a -=,变式),,(*-∈>=N n m m n a a q m n m

n

3.前n 项和:⎪

⎪⎨⎧≠≠--=--==)

10(11)1()

1(111q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注:应用前n 项和公式时,一定要区分11≠=q q 与的两种不同情况,必要的时候要分类讨论. 4.等比中项:若a 、b 、c 成等比数列,则b 是a 、c 的等比中项,且ac b ±=

5.等比数列性质:

()n m n

m

n m n m a a q q a a --±==,1

()q p m n m q p a a a q p m a a a a n m q p ⋅=+=⋅=⋅+=+2

,2,,,2则若则若在等比数列中。

(){}{}{}{}

.,,,1,

,,,,1),0(,.,,3q q

p

pq q pq a b a b a a m ma q p b a n n n n n n n n n 且公差分别为也为等比数列则数列

且公分别为均为等比数列若⎭

⎬⎫

⎩⎨⎧⋅⎭⎬⎫⎩⎨⎧≠(4)在等比数列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a n ,a n+m ,a n+2m ,…,为等比数列,

公比为q m

(5)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S n ,S 2n -S n ,S 3n -S 2n ,…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 n

。 6.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的方法: (1)定义法:若

{}为等比数列数列n n

n a N n q a a ⇔∈=*+)(1

(2)等比中项法:若{}为等比数列数列且n n n n n n n a a a a N n a a a ⇔≠∈⋅=++*

++)0(21221 (3)通项法:若{}为等比数列数列的常数均是不为n n n a N ,n q c cq a ⇔∈=*

)0,( (4)前n 项和法:若{}

为等比数列数列且为常数n n

n a q q ,q A A Aq S ⇔≠≠-=)1,0,( 7.解决等比数列有关问题的常见思维方法

(1)方程的思想(“知三求二”问题) (2)分类的思想

①运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需要对11≠=q q 和讨论 ②当

{}为递增数列等比数列时或n a q a q a ,10,01,011<<<>> ()1(111-=--+q q a a a n n n )

{}为递减数列等比数列时或n a q a q a ,10,01,011<<>><

六.数列的求和

1.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d n n na a a n S n n 2)1(2)(11-+=+= ⎪⎩⎪⎨⎧≠--==)1(1)1()

1(11q q

q a q na S n n 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2211的和求等比等差n n n n b a b a b a b a +++

3.分组求和: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若干项,使其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再求和。 4.合并求和:如:求2

2

2

2

2

2

12979899100-++-+- 的和。

5.裂项相消法求和: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