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族现象与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33No.7

Jul.2012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用“某某族”来概括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诉求等总体独特而内在趋同的某一特定群体。国家语委发布的《2006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列出的171条汉语新词语中,冠以“族”的术语如奔奔族、急婚族、啃椅族、赖校族、乐活族、洋漂族等共15个。这些词基本上都是对中国某类青年群体的特殊符号化解读,因此与社会学上的社会群体不同,族内个体间关系是松散的,彼此之间不存在持续的互动,没有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更谈不上一致行动的能力。这些类群或者“族群”是为了统计分析上的需要,人为划分出来并名称化了的说法或名称[1]。

一、大学校园族现象原因分析

剧烈的社会变革使大学校园的族现象也呈蔓延之势,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玩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跟就业相关的考试族、毕嫁族、空巢族、草签族等,名目繁多,不胜枚举。

1.大学校园“族”现象的根本原因:青年性和时代性的碰

“族”现象赖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可以从青年性和时代性两方面来把握。从青年性来看,青年时期是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一个转变期和不稳定期,是动荡多变躁动不安为特征的一个人生过程。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日益膨胀,以依赖感和安全感的动摇为必须代价,但过度人的身份表明,青年大学生的主体自我尚在形成过程中,他们会产生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与寻找归属感的愿望就会反映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2]。

另一方面,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人们固有的生活模式在消解,以往的思维方式正失效,社会许多群体的生活状态出现了“不稳定性”,“族”和“奴”现象正是其典型表现。由于高等教育转型、大学扩招、就业形势严峻、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校园族群现象的盛行。

2.就业压力剧增及引起的就业焦虑成为“族”现象产生

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

就业压力的影响来看,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大学生就业焦虑是大学生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

标所产生的焦躁不安情绪体验。近几年就业压力常态化导致就业焦虑泛化:因就业压力产生的焦虑、情绪不稳定等现象普遍存在于大三、大四学生中,甚至逼向低年级大学生,金融危机和就业压力大背景下,有不少大学生才就读就开始担心就业。低年级学生的焦虑主要来自于种种“听说”,自己其实并未有过亲身经历,这反映出心理的脆弱。

二、“族”现象反映出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会化是指青年学生在生活、劳动与知识技能、社会角色扮演、行为规范以及思想、信念、人生观等方面社会化,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直接关系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进步[3]。大学校园“族”现象的出现,是大学生社会化状况的一面镜子,映射出当今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大致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化不足,主要表现为社会化缓行和社会化退行现

(1)社会化缓行的“被考研”族。在考研族中,一部分确实是因为喜欢做学术研究而选择考研,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完全受就业压力或家庭影响被动考研,甚至因对走向社会感到恐惧才选择考研以趋利避害。这种心理绝非个别现象。在第一调查网的一份关于考研动机的问卷中,402人中,明确回答逃避就业压力有85人,占21.13%,还有回答随大流的48人,占12.06%[4]。

(2)继续缓行的“校漂族”。考研大军中的失利者很多选择立即“回炉”,成为“校漂族”,有的步入社会后求职一再受挫,难以适应社会,或还想重温大学时代的美好生活而选择了继续考研。他们选择在临近学校地区租房居住,或干脆在师弟师妹宿舍“蹭住”,在母校继续大五时光,或来到考研目标校,提前体会那里的氛围。他们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自由出入学校的自习室、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充分享受校园的硬件资源。

(3)上世纪80年代,人们把那些热衷于动漫和电子游戏,足不出户且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称为“御宅族”。如今泛指痴迷于网络、整天待在家中或宿舍上网的人。大学生宅一族大致有宅闲、宅读、宅压。其中宅闲即闲得无聊到虚拟世

大学校园“族”现象与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王秀艳,刘文霞

(德州学院

社科部,山东德州

253023)

摘要:在分析“族”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指出其反映的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社会化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问题,并认为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促成积极负责、可持续的社会化而非被既有的社会浮躁之风所同化。关键词:“族”;就业焦虑;社会化不足;社会化过度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49-02

249--

界打发时间。

所谓“大四空巢族”是指那些大四后学习暂时处于放空状态,在实习时间找不到实习单位,或因没有找到工作而留滞学校,每天的时间都用在上网、睡觉,处于“混”宿舍状态的学生群体。害怕“碰壁”是“空巢族”大学生的共性之一。由于找工作比学习更辛苦,押上精力、财力和时间却不一定有所收获,因此不少大学生便有了种消极的“鸵鸟”心态,不愿意正视现实困难。

另外,在女大学生中虽不普遍,但也确实存在的“毕嫁族”,自称“曲线就业”,临近毕业不跑招聘会而跑婚介所,并瞄准“四有”成功人士。这种现象虽然跟用人单位普遍存在的性别歧视有关,但奋斗精神和抗挫能力弱化无疑是最重要的内因。

2.为就业镀金的考研族、考证族

由于社会存在人才高消费和名校崇拜,一些企业公司和社会部门,包括招聘公务员的一些部门,在选用人才时非研究生不录,一些行政部门在考核评估工作人员时,对学历的要求很高很严,因此考研也是成为新的“敲门砖”。同时,近年来为了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大就业筹码,众多大学生纷纷加入考证行列,努力获取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从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校园“考证族”。

急求社会化导致了大学生出现集体功利化和考试机器化倾向。此族最有可能成为“逃课族”和“宅一族”(宅读族),最终成为忽视基础知识、不懂社会常识、缺乏技能和软性素质、“有知识无文化”的素质性残疾。这也就难免出现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先“草签”再违约的“草签族”。

3.过度社会化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首认为过度社会化相当于社会过分整合。这表明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个人自由(包括个性发展)的发展余地是极为有限的。过度社会化表现为对社会文化包括文化中的某些消极成分的全盘接受和附随顺从,实质上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偏差现象,即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5]。

过度社会化表现为唯社会和他人是从,忽视和丧失个性,在行为上可能唯唯诺诺,也可能圆滑世故;片面强调社会行为知识的学习与体验,社会习气较浓。例如有的大学生热衷修炼喝酒、打牌、跳舞、唱歌、拉关系等“灰色技能”。曾有媒体报道,四名求职者参加某公司招聘销售人员复试,为争表现拼命喝酒,结果醉倒街头,其中两名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校园“兼职族”中,为赢得社会资本,加大就业砝码,有近七成的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的首要动机是为“有意识接触社会、适应社会,获得职场经验,熟悉人情世故”。不少同学天天在教室里看书觉得乏味,去校园外忙碌才觉得充实,认为“学到的东西比课本上多”;还有同学为赢得求职资本,占有先机,刚刚入学就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组织和各项活动,社会官场中的一些习气也渐渐在校园蔓延开来。

三、对策

从根本上讲,“族”现象出现表明大学生社会化存在问题,是转型期的“社会病”在大学生群体身上的显现和放大。在整个社会诚信危机、急功近利、信仰缺失的大环境中,大学生难以独善其身,这就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大学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促成积极负责、可持续的社会化而非被既有的社会浮躁之风所同化。

首先,应充分重视“学生人”向“职业人”(STW)转换前的准备期——

—大学阶段第一次角色转换。大学生走向社会之前经历两次角色转换:第一次角色转换是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换;第二次角色转换才是学生人到职业人的转换。而第一次角色转换实际上是“被动人”到主动人的转变过程,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和促成过程。作为走向社会前的准备期,第一次角色转换过程中,应给大学生的焦虑浮躁降温,培养理性看待就业压力,积极负责地规划人生,形成抗压能力。

其次,在大学生第一次角色转换过程中,通过书本间接认知社会必不可少。现今有些高校迫于就业压力,义无反顾地担起了就业服务所的职能,就业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指挥棒,甚至大一新生入学不久就被按考研、就业、创业兵分三路,一方面考研的大学生会投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二次高考”;另一方面,对因就业创业而过早实习和兼职的学生来讲,实际上省略了第一次角色转换,在没有消除“高考后遗症”,素质裸奔的状态下,人虽走出去了,但在智识上还是中学阶段孤陋寡闻的被动人,不具备对社会的基本认知,社会常识缺乏,容易导致认知偏差、身心失衡甚至人格扭曲。比如在电视真人求职节目《职来职往》中,一位刚毕业的求职者,竟然不懂得刑事处罚和治安处罚的区别,把自己因为散发小广告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说成“蹲监狱”。还有的毕业生求职行政助理,却连一份规范像样的植树通知也写不出。轰动一时药家鑫案件中,社会认知上的偏差和无责任担当的被动心态,是导致杀人的深层次原因。

第三,高校应树立大德育和实践育人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应特别重视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培养。同时针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不同类型,如择业观念焦虑、职业目标焦虑、职业决策焦虑、职业能力焦虑、择业挫折焦虑等,强化心理辅导,消解大学生的焦虑。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求,进行职业启蒙;大二大三进一步解决规划定向和实践定位的问题;大四侧重于信息支持和求职实战能力的训练。

——

——

——

——

——

——

——

——

——

参考文献:

〔1〕张秀琴,滕继果.中国青年“族”现象研究——

—一种基于传媒社会学视角的发疑[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2〕孙丹薇.青年教育视域中的“族”现象透视[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3〕蔡锋.转型期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理论思考[J].前沿,2006,(12).

〔4〕第一调查网[N].2011,3,/Survey/ _SurveyDetails.aspx?category=depth&id=35346414656317.〔5〕马一平.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弊端及矫正[J].现代教育管理,2011,(9).

(责任编辑张海鹏)

2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