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折线统计图ppt.
合集下载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58a1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8b.png)
4.0 15
是多少?你能解释吗?我的解释是:
达标题
1.做一做:
2.
(1)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二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3)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你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3.计算。
知识拓展
学校进行书法比赛,设有一、二、三等奖。
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人数的
创设情景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不变,只把
( )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
约成(
)。
例题
1.探究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 的几分之几?
(1)仔细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我的算法是: (2)小组内交流,写出与自己不同的计算方
法是:
(3)观察并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
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某区两个大型商场2002 — 2005 年营业额情况统表
125 280 410 520 120 260 380 425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
【学习目标】
1.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标题
图例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中国 韩国
220
200
180
183
160
140 120 100
80
60
61
40
20
28
94 93 54
150 137
129
96
63
65
0
9
10 11 12
13 14 时间/届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890c8e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f9.png)
06
结论
总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价值与意义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价 值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可 视化工具,能够清晰地展示两个或多 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通过复式 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数 据系列之间的变化和差异,有助于发 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 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具有直观、易理解、 信息量大等优点,能够快速地传递数 据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数据。此外,复式折线统计图还可以 通过不同的颜色、标记和线条样式来 区分不同的数据系列,使数据可视化 更加丰富多彩。
特点
能够清晰地展示多组数据在不同 时间点的数值和变化趋势,便于 比较分析,适用于展示两组或多 组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适用场景
比较不同类别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01
Hale Waihona Puke 例如,比较不同品牌产品的销售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
展示多因素对某一结果的影响
02 例如,分析不同地区温度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
展示多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合其他技术提高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交互性和动态性
目前复式折线统计图主要是静态的展示方式,未来可以结合其他技术如交互设计、动态图 形等,提高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交互性和动态性,使用户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分析数据。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5
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数据选择与处理
确定数据来源
确保数据来源可靠,避免数据误差和遗漏。
数据清洗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等,以保证数据 质量。
数据分类与整合
根据分析目的,将数据分类整合,为制作图表做准备。
图表美化
色彩搭配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 》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 》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24f7dc02020740be1e9be1.png)
2.下面是某地区 7~15 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年龄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男生 /cm 125 132 136 140 145 150 157 163 167
女生 /cm
123 127 135 141 145 152 156 157 158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有统计名称,横轴表示 时间,纵轴表示数据, 绘制时按数据多少描出 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 各点,每相邻的年份之 间间隔要相等……
(3)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 数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较小; 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1.比较折线统计图中各组数据变化的大 小,可以看折线哪部分陡,越陡增减变 化幅度越大。 2.如果某一地区的出生人口数持续少于 死亡人口数,那么这一地区的人口总数 就会持续减少,也就是“负增长”。
不同
相同
单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式折线统计图用一条折线表示一组 数据,只能反映一组数据数量的多少, 以及增减变化的趋势。
用两种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两组不同 的统计数据,右上角必须要有表示两组数据 的图例。不但能清楚地表示出两 组数据各自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还可以更 方便地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①9岁时,周阳比赵娟高( 2 )cm。 ②( 10 )岁时,周阳和赵娟一样高。
3.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
第二门市部年利润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门市部年利润
增长得第快一?门市
(2部)。第一门市部哪一
年利润增
长
得最2快01?0年利润增长得最
快。
3.根据某超市(2004-2010年)第一、
(2)男生参加比赛的人数占全部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7975e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4.png)
体重(kg)
标准体重 王明体重
50
45
46 47
45
45
40
36
40
35
32
28
30
34
25
31
25
22
28 26
20
23
21
0
7
8
9
10 11 12 13 14年龄(岁)
甲乙两地月气温情况统计图
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13年月销量情况统计图
数量(台)
80
80 75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40 35 30 30
0 12
62
45 53
45 42
46 43
42
38
38
3 4 5 67
A牌 B牌
52 50
46
43
42
37
39
32
35
30
8 9 10 11 12 时间/月
逸夫小学、实验小学与红星小学学生寒假旅游人数统计图
人数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执教:
年龄(岁) 7 8 9 10 11 12 体重(kg) 22 25 28 32 36 45
年龄(岁) 7 8 9 10 11 12 体重(kg) 22 25 28 32 36 45
要表示王明每年体重的多少,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年龄(岁) 7 8 9 10 11 12 体重(kg) 22 25 28 32 36 45
10 11
12 年龄(岁)
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情况统计图
标准体重 王明体重
50
45
46 47
45
45
40
36
40
35
32
28
30
34
25
31
25
22
28 26
20
23
21
0
7
8
9
10 11 12 13 14年龄(岁)
甲乙两地月气温情况统计图
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13年月销量情况统计图
数量(台)
80
80 75 75 70 65
60 55 50 45
40
40 35 30 30
0 12
62
45 53
45 42
46 43
42
38
38
3 4 5 67
A牌 B牌
52 50
46
43
42
37
39
32
35
30
8 9 10 11 12 时间/月
逸夫小学、实验小学与红星小学学生寒假旅游人数统计图
人数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120 115 110 105 100 95 9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
执教:
年龄(岁) 7 8 9 10 11 12 体重(kg) 22 25 28 32 36 45
年龄(岁) 7 8 9 10 11 12 体重(kg) 22 25 28 32 36 45
要表示王明每年体重的多少,选用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年龄(岁) 7 8 9 10 11 12 体重(kg) 22 25 28 32 36 45
10 11
12 年龄(岁)
全国同龄男生标准体重情况统计图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1ced7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8.png)
(3)纵轴上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 的数量不同,未画折线表
示(4;)未标明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据。
1.找出图中有误的地方并改正。
下面是两支篮球队四场对抗赛的比赛结果统计表。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球队1
73
80
92
球队2
90
97
94
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四场 96 89
改 正
2.甲、乙两车间6~9月份产量情况统计图如下所示。
人数/万人
60
58
54
49
50
43
40
30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图
人数/万人
60
58
54
城镇
50
49
46 43
乡村
40
35
30 21
24
20
10
0 1980
1990
2000
2010 年份
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便于对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进行对比。
如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 方法一:横向、纵向综合观察
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
11.0
2110000..506年的死1亡0.0人7 9.口65 10.23
10.70
10.22
10.67 10.87
数9.5是9.934.89.06万7 人。
9.0
(3)可以比较出某一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差距的大小。
小组合作: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 题。 (1)观察复式折线图,你能说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共15张PPT)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1da363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d.png)
我们(2制)哪作的一是届复亚式运折会线两统计国金牌数量 图,相图差中最必须少有? 标题和图例。 你能(指3)出根吗据?统计图,简单分析两面
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 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制 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点,再 写数值,最后连线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用两种颜色的线 条分别代表两种量,不但能清楚表示出两种 量的多少,还能看出两种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以及两种量之间的差距。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 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 长温度为7-10℃之间,这 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 植?
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
甲、乙两地月平气温统计图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 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乙 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 准备?
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服。
课堂小结
练一练 右图是某校2006~2012年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1)这个统计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2)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
)年。
一共( )人。
2006
(3)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67
(4)调查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
答几:分2之00几6-?2012年患龋齿的人数越来越少
1.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单位: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表。
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 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 情况,该怎么办?
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 把数据表示出来
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 更方便的分析两个数量增 减变化的情况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制 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点,再 写数值,最后连线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用两种颜色的线 条分别代表两种量,不但能清楚表示出两种 量的多少,还能看出两种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以及两种量之间的差距。
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 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 长温度为7-10℃之间,这 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 植?
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
甲、乙两地月平气温统计图
(3)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 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乙 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哪些 准备?
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服。
课堂小结
练一练 右图是某校2006~2012年患龋齿人数统计图。
(1)这个统计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一说。
(2)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
)年。
一共( )人。
2006
(3)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167
(4)调查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
答几:分2之00几6-?2012年患龋齿的人数越来越少
1.李欣和刘云为了参加学校运动会1分钟跳绳比赛,提前10天进行训练,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单位: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如下表。
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 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 情况,该怎么办?
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 把数据表示出来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PPT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人教数学五年级下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9093f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6.png)
9.23
8.09
8.25 8.12
0虚.线5万表人示。死亡人 口数。
5.5
5.73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探究新知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7
10.23
死亡人数大 于出生人数。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 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 增长数。上海人口在 2001年负增长。
探究新知
1589
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 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1708-1652=56(人)
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呈下降趋势,变化 幅度较小;死亡人口数呈上升趋势。
特点:不但能清楚地表 示出两组数据各集自合的法增 减变化情况,而且还可 以更方便地比较两组数 据的变化趋势。
短除法
感谢您的聆听
人教版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7 折线统计图
复琳想用一个统计图来表示小红和小丽两位同 学这个学期6次考试成绩的变化情况,用什么 统计图更合适? 折线统计图
可是画两个折线统计图太繁琐了, 你有简单一点的好办法吗?
能将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吗?
探究新知
下你面能是比一较个出小每组年调生查人2口00数1-和20死10亡年人上口海数的的出情生况人吗口? 数能和更死明亡显人的口比数较。出来吗?你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探究新知
对比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探究新知
不同
相同
单式折 线统计 图
只能反映一组数据数量的多 少,以及增减变化的趋势。
《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图PPT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复式统计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3105a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a.png)
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
要想反映两组数据的变 化情况,我们就应该选 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要反映数据的变化情 况可以分别绘制
单式折线统计图。
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
人数(人)
20
15
2012年6月 城镇
16
农村
10
10
10
6
5
2
3
4
6
0
1
2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 A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2)在( C )中可以同时看出两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3)对比两年1-12月的气温增减变化情况,选用( B )
比较好。 A.条形统计图 B.单式折线统计图 C.复式折线统计图
而且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年级
这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
人数(人)
20
15
2012年6月 城镇
16
农村
10
10
10
6
5
2
3
4
6
0
1
2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年级
从上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该地区城 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上升趋势。
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图
人数(人)
10.22 9.67 10.67 10.02 9.80 10.08
8.09 8.25 8.12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优秀课件五数
![复式折线统计图PPT优秀课件五数](https://img.taocdn.com/s3/m/6da32e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f.png)
掌握各种图表类型的应用场景,根据数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展示。
学习如何组合使用多种图表类型,以更全面地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掌握专业绘图软件操作技巧
学习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 Excel、PowerPoint、Tableau 等,提高绘图效率和质量。
掌握绘图软件中的常用功能和 操作技巧,如插入图表、调整 图表元素、设置图表样式等。
学习如何对图表进行高级设置 和优化,如调整坐标轴范围、 添加数据标签、设置图表动画 等。
注重图表美观度和易读性
注意图表的配色方案,选择对比明显 且符合主题的颜色搭配。
学习如何添加图表标题、坐标轴标签 和图例等辅助信息,以帮助观众更好 地理解图表内容。
合理设置图表元素的大小、字体和颜 色等,以确保图表的易读性。
分析难度
由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更 多,因此分析起来相对更复杂。
适用场景分析
多项目比较
相关性研究
当需要比较多个统计项目在同一时期 或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情况时,适合 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各条折线的走 势和相互关系,可以分析不同统计项目之 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强弱。
数据来源问题
数据来源不明确
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首先需要明确数据来源,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格式不规范
如果数据格式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图表制作失败或图表不 准确。因此,在导入数据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数据量过大或过小
如果数据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图表难以显示或加载缓慢; 如果数据量过小,则可能无法反映出数据的真实情况。因 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量。
绘制数据点
02
在折线的相应位置上绘制数据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学习如何组合使用多种图表类型,以更全面地展示数据和分析结果。
掌握专业绘图软件操作技巧
学习使用专业绘图软件,如 Excel、PowerPoint、Tableau 等,提高绘图效率和质量。
掌握绘图软件中的常用功能和 操作技巧,如插入图表、调整 图表元素、设置图表样式等。
学习如何对图表进行高级设置 和优化,如调整坐标轴范围、 添加数据标签、设置图表动画 等。
注重图表美观度和易读性
注意图表的配色方案,选择对比明显 且符合主题的颜色搭配。
学习如何添加图表标题、坐标轴标签 和图例等辅助信息,以帮助观众更好 地理解图表内容。
合理设置图表元素的大小、字体和颜 色等,以确保图表的易读性。
分析难度
由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更 多,因此分析起来相对更复杂。
适用场景分析
多项目比较
相关性研究
当需要比较多个统计项目在同一时期 或不同时期的数量变化情况时,适合 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各条折线的走 势和相互关系,可以分析不同统计项目之 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相关性的强弱。
数据来源问题
数据来源不明确
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首先需要明确数据来源,确保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格式不规范
如果数据格式不规范,可能会导致图表制作失败或图表不 准确。因此,在导入数据前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数据量过大或过小
如果数据量过大,可能会导致图表难以显示或加载缓慢; 如果数据量过小,则可能无法反映出数据的真实情况。因 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量。
绘制数据点
02
在折线的相应位置上绘制数据点,可以选择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PPT优秀课件
![《复式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42ae32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d.png)
学习目标
•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 图,能根据要求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 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简单 的分析,了解数据反映的一般情况或规律。
• 感受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 观念。
李小洁用不锈钢保温杯和陶瓷保温杯做了一次对比实验以了 解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下面是实验中获得的数据。
(2)南京( )日到( )日温度下降最多,建议当地人
(
)。
(3)你喜欢在那座城市生活,为什么?
(4)你还能从图中的出哪些信息?
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册18页1、2、3,小组完成把拓展应用。
巩固练习
完成活页题20、21页1、2,并思考
补充1.你还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1)本周北京的最高温度是( ),南京的最低温度是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复式折线统计图
-.
1.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数量的增 减变化情况。
2.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步骤。
1.写出标题和绘图日期;
2.画出横轴和纵轴,确定横轴和纵轴表示意义;
3.描点; 4.标数据; 5.连线。
注意:用铅笔、 直尺作图。
2.画出横轴和纵轴,确定横轴和纵轴表示意义;
3.标注图例;
4.描点; 5.标数据; 6.连线。
注意:画完一条再画另 一条
巩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
完成活页题20、21页1、2,并思考
补充1.你还能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1)本周北京的最高温度是( ),南京的最低温度是
( );( )日北京和南京的温差最大。( )日温差最小。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完美版)PPT课件3(2024版)
![人教版《折线统计图》(完美版)PPT课件3(2024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46bd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21.png)
——
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7.0 6.5
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 上海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的
6.0
变化趋势?
5.5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结构及特点。 第2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观察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二者有什么不同点?
2.理解图例的作用,掌握复式折线统计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小组合作调查一项你们感兴趣的事例,用统计表、统计图将统计的结果呈现出来,并说一说你能从数据中发现什么。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结合全国2001—2010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表,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吗?
小组合作调查一项你们感兴趣的事例,用统计表、统计图将统计的结果呈现出来,并说一说你能从数据中发现什么。 每年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判断和合理的推理。
单的分析、比较、判断和合理的推理。
导入新知
同学们,复式折线统计图与 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它 自身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带着这 些疑问我们继续今天的学习。
合作探究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 9.5 9.0 8.5 8.0 7.5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
出生人口
——
死亡人口
7.0 6.5 6.0 5.5
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ppt
![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7140e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65.png)
标题与图例设置
标题设计
为图表添加标题,概括图表展示的内容和目的。
图例设计
添加图例,说明各个数据系列的含义和代表的类别。
04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相关数据
为了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您需要准 备两组或更多组的数据。这些数据可 以来自于任何您需要分析的领域,例 如金融、销售、人口统计等。
可用于展示和分析各种产品的销售数据、市场份 额等。
03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数据准备
收集数据
从数据库、报表或其他资料中收集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数据。
数据清洗
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据转换
对数据进行必要的转换,以便更好地表达和展示。
图表选择与布局
选择图表类型
根据数据特点和展示需求,选择适合的折线统计图类型。
适用于分析时间序列数据的周期性变化和趋势,例如:分析销售额的年增长率和 趋势。
对比数据的展示
比较不同类别或不同地区之间的数据,例如 :比较不同产品线的销售额、比较不同城市 的空气质量等。
可以清晰地展示各数据点之间的差异和相似 性,帮助用户发现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数据趋势的展示
描述数据随时间或其他变量的变化 情况,例如:某产品在一个月内的 销售趋势、某病人在一年内的血压 变化等。
用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如气温、汇率、价格等。
用于观察和预测趋势,以及 找出数据中的异常值。
用于比较不同时间序列数据 的变化趋势。
02
复式折线统计图概述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折线图组合在一 起,用于比较和分析多个数据系列的趋势和变化。
复式折线统计图2ppt
![复式折线统计图2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29086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1.png)
这种植物适合在乙地种植。
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 服。
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 要在“十一”黄金周去 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 哪些准备?
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某地区7-15岁男 生、女生平均身 高统计图。
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但是女生13岁后身高的增长趋于平 缓,增长速度要比男生的速度慢。
·6.2
0
·
5.5
5.73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 9.5 9.0
· · · · · · · · · · 9.34
10.07 9.67
10.23 9.65
·9.67
10.02
·9.23
8.5 8.0 7.5
复式折线统计图 · · · 8.09
8.25 8.12
7.0
6.5
· 6.0 5.76 · · 5.5
6.20 5.73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 9.5 9.34 9.0
·9.67
·10.07
·10.23 ·
9.65
·10.22
· · 10.70 10.67
·
10.87
·
9.80
8.5 8.0
7.5
7.0
6.5
6.0
5.5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应准备一些厚一点的衣 服。
小明住在甲地,他们一家 要在“十一”黄金周去 乙地旅游,你认为应该做 哪些准备?
甲乙两地月气温见如下统计图。
某地区7-15岁男 生、女生平均身 高统计图。
平均身高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 但是女生13岁后身高的增长趋于平 缓,增长速度要比男生的速度慢。
·6.2
0
·
5.5
5.73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2001—2010年上海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人口数/万人
11.0 10.5 10.0 9.5 9.0
· · · · · · · · · · 9.34
10.07 9.67
10.23 9.65
·9.67
10.02
·9.23
8.5 8.0 7.5
复式折线统计图 · · · 8.09
8.25 8.12
7.0
6.5
· 6.0 5.76 · · 5.5
6.20 5.73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年份
2001—2010年上海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 9.5 9.34 9.0
·9.67
·10.07
·10.23 ·
9.65
·10.22
· · 10.70 10.67
·
10.87
·
9.80
8.5 8.0
7.5
7.0
6.5
6.0
5.5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利用折线统计 图把数据表示出来。
不锈钢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水温/℃ 100 2012年8月 不锈钢杯
95 90 84
90
80 70
78
72 68
60 50 40 0
30
60
90
120
150
时间/分
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水温/℃ 100 90 80
74 95
2012年8月 陶瓷杯
70
60 50 40
58 50 45 41
0
30
60
90
120
150
时间/分
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 比较两种保温杯水温 的变化情况呢? 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 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 计图.
两个单式折线图, 可以看出每一个保 温杯水温的变化情 况,但是 两种保温 杯水温的变化情况 不容易比较.
为了让大家一看见这幅统计 图,就明白其中的含义,我们给 统计图加上标题.
用实线和虚线来代表不 同的保温杯 ,在图上指明 什么线表示什么保温杯.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不锈钢杯 陶瓷杯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012年8月
水温/℃ 100
不锈钢杯 95 90
陶瓷杯
· 90 ·
95
80
74
70
·
58
· ·
60
84
· ·
78
72
68
·
41
60
50
·
90
(3)哪种保温杯的保温性能好一些?从图中你还能 知道些什么
答:如,杯子里温度高时,陶瓷保温杯里水温下降速度比较快;到60 分钟后两个保温杯里水温下降的速度差不多。
1、制作方法:先找点,再写数据,最后连线。
2、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有标题、图例、统计日期
3、特点:直观表示数据多少; 形象地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便于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
50
40
0
· ·
120 150
时间/分
45
30
标题
我们刚才制作的统计图是复式折线 统计图,图中必须有标题、图例和统 计日期.
统计日期
图例
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 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大体 相同,都是先找到点, 再写数值,最后连线。 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更 方便的比较不同数据之 间的差异.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不锈钢和陶瓷保温杯水温变化情况 如下表.
品名
0
30
60
90
120
150
不锈钢保温 杯
95
95
90
74
84
5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8
50
72
45
68
41
陶瓷保温 杯
如果要更直观的看 出两个保温杯的水 温变化的变化情况, 该怎么办?
因为折线统 计图,可以很 容易地看出 数量增减变 化的情况。
(1)实验开始的第60分钟,两个杯中的水温相差多少摄 氏度?第120分钟呢? 答:第60分钟时相差26摄氏度,第120分钟时相差27摄 氏度。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2)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温下降到70℃大约经过 多少分钟?陶瓷保温杯呢? 答:130分钟。 40分钟。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