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字学

课程论文

用认知语言学浅谈河南方言——“中”

【摘要】二十世纪由莱考夫和约翰逊所撰《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首次提出的认知语言学一改传统修辞学的认知模式,将转喻和隐喻上升到思维方式,为词语意义的衍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河南话中,“中”是一个使用频率极其高的词语,所表达的含义多样,但笔者查阅资料,并没有很多从认知领域对“中”的语义分析的论文资料。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义项都是由于人的主观身体经验和隐性的体验构成的,转喻和隐喻则是重要的扩展机制。【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认知转喻认知隐喻“中”

一、认知语言学概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莱考夫和约翰逊开创性地提出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将隐喻看成“不寻常的语言”,它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关乎我们的思维能力,也管辖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一些细枝末节。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和隐喻以我们的身体经验为认知机构,这是词语能够衍生的根本所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转喻和隐喻,我们的大脑、皮肤、视觉、嗅觉等一切可以感知的器官在接到“信号”之后,会进行处理,进而概念化成一种思维,人们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会用已有的概念来试图解释新事物,这个过程就是转喻和隐喻发挥作用、产生功用的时候。人的概念系统中存在隐喻,比如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来说,没有经历过战争,却经常在辩论或讨论中用到战争术语

你的观点无法防御

我粉碎了他的论点

你攻击我的观点

我们攻击他的立场

莱考夫用“争论即战争”的例子说明隐喻的本质是利用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事物的观点。总之,人在与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建立的认知模型。

二、“中”字考证

“中”字有两个读音,读一声zhong时,做名词有以下几种解释:①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是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②同本义,《说文》载:“中,和也”;《周礼》:“与太史数射中”;李白《王天门》:“天门中断”③内,里面。与“外”相对。《荀子·非相》:“五帝之中无传政”。清·周容《芋老人传》:“事变中起”。④半,中途。⑤方位名。⑥指宫禁之内,亦指朝廷⑦内心⑧中国的简称⑨内脏⑩姓

做动词有以下解释:①中等②<方>成、行、好③容易④适合⑤不偏不倚,正⑥同“忠”,忠诚

三、河南话“中”的语义分析

河南话属中原官话区,范围涉及河南、山东、湖北北部,以及部分山陕地区。在河南话中,“中”是经常被运用的一个词语,曾有媒体调查“什么最能代表河南”,“中”因为它的语义之多样,用法之多变,使用人群之众多,接受之普遍甚至可以和“烩面”“少林寺”等文化名词相媲美,成为河南话的代名词。其常用义项有以下三种:

1.“行不行”——合适义,如:

(1)妈,这样做中不中?

(2)这件衣服尺寸中不中啊?

(3)哎老弟,你用这个手机看看中不?

2. “能不能”——请求义,如:

(1)咱不要了,中不中?

(2)老板,你看这个模板弄了(的,下同)中不中?

(3)老师,你看俺了论文写的中不中?

3.好不好——肯定义,如:

(1)这菜,中不中?

(2)你看这身衣裳,中不中?

(3)我这形象,会不中?

四、由“中想到的——”“中”的情感意义及文化内涵

情感是对世界客观事物的体验,一个人周围的环境会让一个人有各式各样的体验,这些体验建立在人们接收环境的刺激并作出的反应之上。《现代汉语词典》对“情感”定义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里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等”。“中”在无论古今汉语还是方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许多词语、成语、典故都有“中”的身影,这样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引申义,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1.合适义

“中”本指方位词。甲骨文字形里,“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犹如一个人行为端正,不偏不倚,这恰恰符合儒家所提倡的修身之要。中国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儒学都占据统治地位,于是“中”在儒家学派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运用,如儒家所倡“中庸”的处事之道,就是一种不偏不倚、不为善也不为恶的人格本性更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现代汉语称之“临界点”、“中

间”、“中和”。《论语▪子路》有“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之语,“不中”乃“不合适”、“不得当”义。儒学影响之范围由山东逐渐扩大到河南,尤其是在宋时成为“显学”,而宋朝正建都河南开封,《东京梦华录》卷三“此车往往卖糕及糕糜之类人用,不中载物也”(不合适载别的东西)。如今,河南方言里的中,往往有合适的用法:

①“这件衣服中不中?”

②“你看这个人中不中”

③“你试试看中不中”

由此可见,“中”的隐喻模式经历过由方位义项转为合适义的变化过程,合适的意义也就作为中的第一个隐喻义。

2.请求(欲望)义

“中”的构词能力较强,在表示请求、祝愿等情绪愿望时,经常有“中意”、“中(衷)情”,表示悲伤也有“忧从中来”,“悲从中来”。值得一提的是,“衷”在做名词时同“中”,表心或内心。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心为体内器官之首,是身体的中心,人的行为由心控制。唯心主义代表人王阳明曾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就是“中”的第二个义项载体——心,进而有发自内心的情感,都是由“中”而发,如“怒火中(心)烧,其他的组成句子的例子在生活中也经常体现,比如

①“我衷心地希望,你们在此次运动会能取得好成绩”

②“我们衷心祝愿张老师身体健康”

③“他忧从中来,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种情感主要由转喻模式“效果发出者代效果”而来。

与此同时,《说文解字》中,“中”有“恰好合上”之意,由此组词的“中意”就是心中欲望得到了满足。由此可见,“中”的请求义是通过身体器官——心来进行表达和衍生的。

3.肯定义

古时交通不便,又多饥民。中原地区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土地平旷,盛产粮食,又有黄河经过,所以早起部落都出于黄河流域。人们多向往中原,其中便隐喻了以中原为好的认知模式。同时人们日常在表达喜怒哀乐时,往往会用“耳中”、“眼中”、“口中”、“胸中”、“腹中”等,身体部位+“中”字结构成为日常表达情感的固定模式,回答往往反过来即“中听”、“中看”、“中吃”,如“中看不中用”已经成为如今人们的惯用语。《史记•外戚传》载“武帝择宫人不中用者,斥而归之。”《水浒传》第九十七回,“王氏道:“你中用不中用?”悟果道:中用”。《望江亭》“姑姑,莫非不中么?”以上诸引源自不同朝代,不仅见于小说还见于正史,不但见于河南地区甚至福建等地也有此用法,可见“中”作肯定义在古代不是方言用法,而是具有广泛认可的口语用法。

同时,《说文解字》里“中”的义项之一便是“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国礼仪以中为贵,宴席间往往地位、职位、年龄最高者居中而坐,其中暗含着以中为好的隐喻。

五、结语

经过以上简单的认知隐喻分析可见,河南话的“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可以表示能不能、好不好、可以不可以等多个义项,还在历史时间的延长线上,历久弥新,成为了被大家都能接受的表达。老乡间使用“中”表达情感,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