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 黄 鹤 楼 送 别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1 公开课获奖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1 公开课获奖课件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 的学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 习效率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 学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 小时就能完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 很强,这一点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 每当杨蕙心在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 她能很快找到问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 解决办法。
天下名楼
黄 鹤 楼 送 别
黄鹤楼位于湖南省武昌市 的蛇山之巅。楼北是滚滚东流 的长江,楼左、右和楼南是繁 华的市区。相传黄鹤楼始建于 三国时代约公元223年,一直享 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 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 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 鹤 楼 送 别
黄鹤楼探源 一说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 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 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 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 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 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 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说是有一位名叫费伟的人, 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 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伟,便在 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这 些都是神话传说,不可信,但却给 它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黄 鹤 楼 送 别
探访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也是唐代一位很有 名气的大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世称孟襄阳。由于他未曾做过官,人们又 称之为孟山人。晚年曾隐居在鹿门山。 王维与他是好友,曾画他的像于郢 (yǐng)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 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 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 中的盛名。 孟浩然的诗歌不事雕饰,富有超妙自得 之趣。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 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 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 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意境深 远。

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黄鹤楼送别》精品版

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黄鹤楼送别》精品版

2020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黄鹤楼送别》精品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5、《黄鹤楼送别》精品教案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

课文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词语。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1、将故事与古诗对照起来阅读,通过诗话对照,情景同现的方式,理解诗句,体会古诗的意境。

2、体会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深挚的友谊,以及与朋友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一、备课1. 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我说上句,你们对下句,看谁抢答的快。

2. 作者是谁?3. 你对李白和孟浩然有哪些了解?4. 师: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之际,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大屏幕出示)齐读古诗。

5.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相关的课文《黄鹤楼送别》。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指导“鹤”字的写法,要写紧凑。

6.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打开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时思考: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 交流之前,检查一下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看大屏幕,你发现了什么?(红笔标示易读错生字)同桌互读。

(2)开火车读、师生合作读。

(“飞檐凌空”一词可借助画面理解词语。

)(3)出示“仰望、远眺、凝视”,你又发现了什么?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3.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饯行”一词,并找到文中句子,换词比一比,借助字的偏旁理解词语。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 指名读古诗,你读懂了吗?谁读懂了?2. 谁来介绍好办法,有助于更快更好的理解古诗。

3. 结合“对照课文理解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文中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4. 画完后同位交流,派代表全班交流。

[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ppt

[五年级语文]黄鹤楼送别ppt

h
4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 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 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h
5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 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 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 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 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h
6
孟浩然 (689—740)
h
34
一、你能再写出几个含有“看”的意思 的
词语吗?
二、搜集送别诗,读读背背。有兴趣的 同学可以重点搜集一个,查查资料,试 着写一个故事。
h
35
谢谢各位
h
36
h
15
h
16
h
17
h
18
h
19
h
20
h
21
h
22
h
23
h
24
h
25
h
26
h
27
h
28
h
29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 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 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 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 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 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 天边……
h
30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 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 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 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 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 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 天边……
李白 (701—762)
h
7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 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 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 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 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h
8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 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 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 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 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黄鹤楼送别最后定稿

黄鹤楼送别最后定稿

黄鹤楼送别江苏省大丰市第三小学陈慧君教学提示:1、课型:阅读课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

(4)品读文、诗,体会诗文意境和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教学流程:板块一: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孟浩然和李白两人图像。

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两位诗人吗?2、教师简介:孟浩然和李白都是唐代大诗人,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岁,出名比李白早,李白和孟浩然成为朋友时,李白非常仰幕孟浩然,把他看成自己的兄长和老师,在两人分别之时,李白特地创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课件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述:先听老师读一遍(教师读诗),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读,边读边想: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暂停,学生读诗)3、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黄鹤楼送别》就是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当时两位大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景,再现了大诗人李白创作这首诗的情境。

让我们走进课文,走入诗人的内心,好好品味当时的一幕。

教师板书:黄鹤楼送别。

板块二:细读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品味“赏景藏情”。

(1)师述:请同学们看图,听录音。

课件出示书上插图:黄鹤楼由远及近,画外音配上第一自然段内容。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师问:饯行是什么意思?年轻的李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暂停,学生交流)(2)课件出示:赠孟浩然唐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教师读后告诉学生:同学们,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好朋友,李白特意写了这首诗赠与孟浩然。

教师读诗。

从诗中我们看出李白非常仰幕孟浩然。

(赛课课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共13张PPT)

(赛课课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送别》(共13张PPT)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3:34:49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12021/5/112021/5/11May- 2111-M 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 我们知己,天涯若比邻。”
——天底下只要有一个知心朋 友,即使他远在天边,也像是 靠在一起的邻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
您的人品 ,您的诗篇 ,我一直
黄鹤楼送别
生字词: 孟浩然 饯行 酒杯 一饮而
尽 暂时 孤帆 脍炙人口 按捺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 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 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 的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 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 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我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 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 何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唯孤烟故 见帆花人 长远三西 江影月辞 天碧下黄 际空扬鹤 流尽州楼
李唯 孤 烟 故

25黄鹤楼送别_课件

25黄鹤楼送别_课件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
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您(孟浩然)就要顺江东下,前往 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 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 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 边……
李白伫立在江边,久久地 凝视着一江春水,心潮澎湃, 他想: 。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 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黄鹤楼送别
执教者:董良
对甫小学 关美玲
五(4)班 欢迎您的光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 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之 间的这种感情呢?找出重点句子、 词语,甚至标点符号,再把你找到 的词句细细品一品,准备说说感受。
课外作业:

请同学们选择你积累的送别诗中最 喜欢的一首,学着课文编一个小故事。 我们将举办一个“送别”赛诗会,看谁 搜集的古诗多、故事编得精彩!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送别的古诗呢?
说一说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 (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

黄鹤楼送别ppt课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鹤楼送别的文化 意义不断得到丰富和传承,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鹤楼的送别文化承载了人们对离别 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成为中华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5
CATALOGUE
现代黄鹤楼与送别
现代黄鹤楼的旅游价值
01
02
03
旅游资源
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历史 文化遗址,具有丰富的旅 游资源,吸引着大量游客 前来参观游览。
黄鹤楼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古 代的园林建筑艺术,与周围的亭 台楼阁、山石水木相互呼应,构
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
02
CATALOGUE
送别的文化背景
送别的起源
送别起源于古代社会,人们为了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祝福,常常在分别时赠 送礼物或举行仪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送别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传统,成为人们表达情感和维系人际 关系的重要方式。
可持续发展
保护与开发应该相辅相成 ,实现可持续发展,让黄 鹤楼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 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现代黄鹤楼与送别的文化传承
诗歌文化
黄鹤楼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 材,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在这里留 下了千古绝唱,如崔颢的《黄鹤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情感纽带
黄鹤楼送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 、亲情和爱情的重要象征,通过黄 鹤楼送别可以传递情感纽带和文化 价值。
诗歌中的黄鹤楼与送别
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都以黄鹤 楼为背景,描述了友人或亲人 在此离别的场景。
这些诗歌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 象,传达出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之情,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
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风俗人情,也展现了黄鹤楼 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
黄鹤楼送别的文化意义
黄鹤楼送别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 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地理标志,更是 一种情感的象征。

黄鹤楼送别 薛长政

黄鹤楼送别 薛长政
25.黄鹤楼送别
扬州市甘泉小学 薛长政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 董 大
高适 xūn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yì 渭城朝雨浥轻尘, shè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 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 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 蓝 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 边 ,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 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友人登上了船,你看到李 白——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了, 你看到李白——
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 头了,你看到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王勃说的好:‘海内
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 们 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 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绝。‛
“王勃说的好:‘海内
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 们 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 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 绝。‛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 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 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 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 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 一 饮 而 尽 , 然 后 说 道 :“ 王 勃 说 得 好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 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 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春晓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课件1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课件1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9页

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

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 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仙翁,便 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说是有一位名叫费伟人,在 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

天。以后人们为思念费伟,便在这
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这些
都是神话传说,不可信,但却给它

地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盛名。 孟浩然诗歌不事雕饰,富有超妙自得之

趣。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 心,写出一时真切感受。如《秋登万山寄

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 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
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意境深远。
Hale Waihona Puke 第5页赠汪伦唐代李白
送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
诵千古名句。
第4页
探访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也是唐代一位很有
名气大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世称孟襄阳。由于他未曾做过官,人们又

称之为孟山人。晚年曾隐居在鹿门山。 王维与他是好友,曾画他像于郢(yǐng)

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 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
天下名楼

黄鹤楼位于湖南省武昌市 蛇山之巅。楼北是滚滚东流长

江,楼左、右和楼南是繁荣市

区。相传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

代约公元223年,始终享受"天

下绝景"盛誉,与湖南岳阳楼、 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

甘泉上《黄鹤楼送别》PPT课件 (3)公开课获奖课件 公开课获奖课件

甘泉上《黄鹤楼送别》PPT课件 (3)公开课获奖课件 公开课获奖课件

孟浩然 (689—740)
孟浩然早年有济世 之志,但一生未曾做官。 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 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 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 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他是唐代第一个大力 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与王 维齐名,并称“王孟”。 有许多诗歌传世。
李 白 (701—762)
安能催 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 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 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 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 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 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 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 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 之情。
终于 , 李白举起了酒杯说 :“ 孟夫子, 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自从我结识了您,就一直把您当做我的 兄长和老师。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 往扬州,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面,就 请您满饮此杯吧!”孟浩然接过酒杯 , 一 饮 而 尽 , 然 后 说 道 :“ 王 勃 说 得 好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我们 虽然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 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25.黄鹤楼送别
扬州市甘泉小学 薛长政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 董 大
高适 xūn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yì 渭城朝雨浥轻尘, shè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 董 大 高适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他是唐代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
的诗人,有《孟浩然集》。与王维齐 名,并称“王孟”。其诗今存二百余 首,大部分是山水诗,还有少数诗篇 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
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 “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 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


执 教

者送
李 军

西

湖北武汉黄鹤楼

江苏省扬州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文中写景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黄鹤楼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长江边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一江春水 浩浩荡荡 流向天边
黄鹤楼春景图
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 云,一会儿远眺江上的景色,都有意不 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离别在即,真是 无声---胜有声 凝咽---胜有泪
终于,李白举起了酒杯说:“孟夫子,您
4.读后讨论,引导填空:毛主席在( 毛主席教导他们要(
)。 三. 精读课文
)遇见(
)。
1.
出示投影,引导观
察这。是什么地方?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
细读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 2讨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主要学什么? “才”是什么意思?
这里强调什么?
3齐读第一段。
4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黄鹤楼送别》+演示文稿

《黄鹤楼送别》+演示文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还有哪些诗句可以体现出孟浩然 的依依惜别之情 ?
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岸边杨柳依依,江 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 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 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 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 江边,凝视着远方,只 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 流向天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
赠汪伦
李 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5
黄鹤楼送别
别零 梦落 天 寒; 之 。一 涯 觚 , 浊 地 酒 之 尽 角 余 , 欢 知 , 交 今 半 宵
山连 外天 长 山; 亭 。晚 外 风 , 拂 古 柳 道 笛 边 声 , 残 芳 , 草 夕 碧 阳
烟雾迷蒙 繁华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 的诗篇誉满天下。自从我结识了您,就 一直把您当做我的兄长和老师。今天您 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不知我们何 日才能再见面,就请您满饮此杯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PPT课件2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绘景--诗中有画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诗抒情——婉约豪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执 教

者送
李 军

西

湖北武汉黄鹤楼

江苏省扬州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文中写景词语:
暮春三月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黄鹤楼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长江边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一江春水 浩浩荡荡 流向天边
黄鹤楼春景图
作业:
1、摘抄积累本课生动优美的词语。
烟雾迷蒙 依依惜别 杨柳依依 浩浩荡荡
繁花似锦 誉满天下 沙鸥点点 按捺不住
飞檐凌空 永世不绝 一江春水 脍炙人口
2、以后无论何处看到唐诗,请注目、凝神、 诵读、摘抄、尝试理解。
让爱诗成为一种习惯!
衷心感谢 各位专家、老师!
期待您 对我们师生 鼓励、批评、指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诗言志——书生意气、壮怀激烈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不读唐诗,愧为华人!
热爱唐诗,阅读唐诗,理解唐 诗、背诵唐诗……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灵气、有才 气、有底气的中华少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鹤楼送別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

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

(二)重难点分析文章所描绘的场景,诗人所处的时代离学生的时空距离较远,理解诗人之间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走进故事,走进古诗,走进名著,理解意思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螺旋上升,通过“组词”──“组句”──“组段”的组块教学,为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这一“内核”这一教学目标服务。

2.以读为主,以诗为主,诗文对照,适当拓展。

3.按照“找──划──读──想──说”的线条指导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过程:(一)简介背景,引出课文题目。

1.课前播放《烟花三月》2.简介背景刚才那首歌啊,从同学们陶醉的神情中,我看出了大家非常喜欢,歌里有句歌词这样说道:“牵住你的手,相别在黄鹤楼,知道谁牵着谁的手吗?(李白牵着孟浩然的手)说起李白和孟浩然还有一段故事:话说,李白年轻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

李白路过湖北襄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十二岁,但年龄的差别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交往,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天,孟浩然要去扬州做事,这对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处的好朋友来说,那可说难舍难分……话别的场面非常的感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那个话别的场面好吗?好,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黄鹤楼送別3.板书课题:黄鹤楼送別老师:老师板书课题,大家伸出右手跟老师书写课题。

书空,也要认认真真的写。

这是写字的态度,也是做人的态度。

生书空。

老师:边写边说:鹤字要写得紧凑一些。

送字“走之”的“捺”,是平捺要一波三折。

老师:来,一起读一下课题。

学生读课题老师:嗯,还真有点送别的味道。

老师:再读一遍(二)初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1.老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轻轻地打开课本,自由的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明白了吗?学生自由读课文2.老师:读完了吗?大家读书的样子最好看,读书的声音最好听,读完以后能不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谁来说说?预设:学生:课文说的是晚春三月李白送孟浩然。

板书:李白孟浩然老师评价:这位同学非常会抓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都明白了,送完了李白还做了一件事?又一学生回答老师评价:非常细心的人,诗名叫《》?老师:有没有同学能把他们两个的回答完整地说一遍?学生回答老师:你,可以当领导,善于总结,非常不错。

(三)理解词语,感悟诗歌意境1.好,我们知道了课文讲的大概内容。

老师还想检查一下。

上面有十个词语,你能不能读准。

有谁愿意读一下。

课件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俯临长江飞檐凌空依依惜别浩浩荡荡按捺不住脍炙人口2.老师:一字一顿,有板有眼。

读词语,字音不光要读准,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

老师和大家合作,读一下这些词语,老师读左边的,同学们读右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明白了吗?合作读3.老师:听大家读词语的感觉,就像喝饮料的感觉,有滋有味。

一组词语可以呈现一个画面,一个词串可以讲述一个故事。

那么这些词语,你能不能读出画面,读出故事,甚至,读出掌声来呢?大家自由练习一下,开始!课件出示部分词语变颜色。

老师:我请两位同学来读,我们班读书最好的是谁?一个读红色一个读蓝色,大声点,让我们听出故事来。

两个学生站起来读。

老师:我是看到了画面,听出了故事,就是没听到掌声。

学生鼓掌。

(四)诗文对照,理解诗歌意思。

1.那脍炙人口的诗句能不能读好呢?我们来看: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自己试着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歌老师:大家练习的样子非常美,有些同学摇头晃脑的,很在行,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学生读老师:节奏感非常明快,谁愿意再读?学生读老师:这个同学读的时候,我觉得他身上具有诗人的气质,读得古色古香。

看来读诗就要像他那样,读得慢一点,缓一点,悠扬一点。

2.这首诗的意思你明白了吗?请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逐句谈自己的理解。

3.老师:这些诗句的意思我隐隐约约都能在课文中找到,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这四句诗在文中相对应的地方画下来。

把相对应的诗写在句子的旁边。

找到它,画下来,写在旁边。

学生在书上勾画,老师巡视。

老师:前两句诗相对应的地方谁找出来了?学生: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

对应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师:火眼金睛,找得准,读得好。

后两句诗相对应的句子:学生: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

友人登上了船。

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对应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老师:找得准,读得也好,声情并茂。

4.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幻灯)这是相对应的句子,文章写得很美,诗写得也美。

接下来就请大家认真地,小声地读读文,再读读诗,揣摩一下,看眼前出没出现,这美丽的画面。

自己读读诗,读读文?我们分组读一下?女同学读文,男同学读相对应的诗。

女同学注意,要用你的声音把男同学带到诗的境界里去。

女同学准备:暮春三月~男女生合作读老师:哎呀,配合得非常好,画面读出来了,诗的味道也读出来了。

把我带到了诗的境界之中。

特别是最后一句话: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流向天边,读得特别的慢,看来要想把长江的奔腾不息,浩浩荡荡读出来就是给听众一点时间,对吧?读文如此,读诗读到这句的时候也应该,读得慢一点,缓一点,悠扬一点。

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开始!学生齐读诗(五)潜心品读,体会惜别之情。

(一)1.老师:从大家朗读的声音里,从文字里,从诗里,我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浓浓的感情,那么诗人,作者是在抒发一种什么感情呢?板书:依依惜别在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找出来。

学生:第二段出示这段课文老师:谁来读读这段?学生读2.老师:好奇怪呀,好朋友相别,应该是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啊,这对好朋友倒好,离别的时候反面不说话了,怎么不说话了呢?预设:因为谁都不愿触动那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他们强忍住内心的不舍,一会儿……一会儿……(引读)他们真的是在赏景吗?这分明是借赏景在藏情啊!真是,千言万语心中藏,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二)终于李白举起酒杯说道:来一起读,出示这段课文从李白这段深情的话中我们能体会到了什么?1.敬仰2.你从哪儿读出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抓住:您、夫子、兄长、老师夫子:古代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

(1)李白号称“诗仙”,他基本上是一个狂得不着边际的人,大圣人孔子他看不上眼,说:“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皇帝给他下御旨,他也不管,还耍酒疯,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那么孟浩然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让李白如此敬仰呢?(2)人品:孟浩然是一个不羡权贵的人,他宁愿在田里种菜,也不愿给皇帝当欺压百姓的官。

李白曾写过一首赞美孟浩然的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的(出示“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

”)就是说孟浩然的人品像高山一样,令人敬仰!(3)诗篇:诗圣杜甫称赞孟浩然的作品(出示“清诗句句尽堪传”)就是说他的诗清新优美,每一句都可以千古流传。

一起读,这两句诗赞赞孟浩然(齐读)(4)这样一位人品崇高的孟浩然,这样一位诗篇誉满天下的孟浩然,叫李白怎会不敬仰呢?(齐读,读出敬仰)2.依依不舍从李白这段深情的话中我们还体会到了什么?(依依不舍)(1)你哪句话中感受到的?(“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还未出发,就等着再次相见。

同学们,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啊!一齐来读。

3、(1)满满的一杯酒,斟满的是李白对孟浩然的一片情意啊!此时的孟浩然也情不自禁,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出示孟浩然的话)请你来读。

(指名读)(2)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话,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引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但是……天长地久)孟浩然又何尝忍心与李白分别啊,作为兄长,他这是在——安慰李白啊。

4、让我们分组再来读读两个人临别时的这段对话,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1,2组的同学是李白,3、4组的同学是孟浩然,分角色读)(三)老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多么感人的画面哪!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我想,此时此景就连岸边的花也会黯然落泪;就连江边的杨柳也在微风中摆动着枝条,好像在说“夫子啊,慢些走,慢些走;就连江上的沙鸥也在孟浩然的船头盘旋,久久不愿离开,就让我们也随同李白去江边送送他的好朋友孟浩然吧。

请大家小声地读屏幕上面的这段文字,边读边思考文字的什么地方可以体会到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借别,出示第四段,音乐缓缓响起预设:老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李白对孟浩然的不舍?学生:李白依然站立在江边。

老师:不错,他说出了站立,伫立有站立的意思。

伫立是怎样站立?学生:直直地站立。

老师:他就这样直直地站立,舍不得走。

这是一处,还有吗?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是写景的句子,连杨柳,沙鸥都舍不得他走。

这叫借景抒情。

学生:凝视着远方老师:凝视比注视多了些什么?学生:长时间盯着一个方向看。

老师:那就让我们陪同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这白帆一起去送送孟浩然吧,请同学们起立,一齐读。

老师描述:友人乘坐的白帆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李白依然……一起读远眺江上景色,什么都看不到了,他伫立在那儿,还凝视着远方,此时的李白他会想什么呢?学生:真希望他不要走呀。

学生:您走的时候要多多保重啊,学生:您一路平安学生:您就要走了,真不知我们何日才能再见。

老师:我想,此时的李白,也可能像很多同学一样默默的祝福,衷心的祝愿,回首往事,展望未来,也可能千言万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但此时的李白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随口吟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老师:学了一节课,有没有同学能把这首诗默写下来?点四个同学上台写,注意字写大一点。

(六)适度拓展,表现诗歌魅力。

老师:孩子们,多情自古伤离别,古往今来,送别的诗很多很多,老师找了一些送别诗歌,大家可以在课后读一读,有兴趣的同学们也可以再找些读一读,还可以想象诗表现的当时的情景,模仿课文的样子试着写写,模仿得好,说不定还可以编入教材呢!同学们,我们刚和李白一在长江边,在黄鹤楼下送走了他的好朋友孟浩然。

短暂的40分钟快到了,老师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说实在的,真舍不得,那就让我们一起深情的,美美的朗诵这些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作为我们的临别赠言,好吗?好了,下课!板书:黄鹤楼送別李白依依借别孟浩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