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ppt

合集下载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优秀 课件精 品课件 免费课 件公开 课课件 ppt课件 课件下 载
崔颢与黄鹤楼
➢ 唐代诗人崔颢的题咏,使黄鹤楼赢得“天 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黄鹤楼》这首诗 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写出黄鹤楼的来历、 登楼所见以及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宋代人 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昔人已乘黄鹤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 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 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优秀 课件精 品课件 免费课 件公开 课课件 ppt课件 课件下 载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优秀 课件精 品课件 免费课 件公开 课课件 ppt课件 课件下 载
学习目标
1、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歌平淡质朴的语言。 4、准确流畅地背诵诗歌。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优秀 课件精 品课件 免费课 件公开 课课件 ppt课件 课件下 载
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24张 )优秀 课件精 品课件 免费课 件公开 课课件 ppt课件 课件下 载
崔颢,汴州(开封)人氏,(公元704?—754年)唐
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长 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 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 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 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 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以《黄鹤楼》诗,颇令 李白折服。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 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 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 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 因。

黄鹤楼优秀最新版ppt课件

黄鹤楼优秀最新版ppt课件
修复效果
经过修复,黄鹤楼整体外观更加美观,内部设施更加完善 ,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参观体验。同时,也进一步保护了 这一国家级文化遗产。
未来规划
01 02
保护规划
为了更好地保护黄鹤楼这一国家级文化遗产,未来将制定更为全面和细 致的保护规划。包括定期检测、维护和修缮等方面,确保黄鹤楼的长久 保存。
旅游开发
华丽的彩绘
黄鹤楼的彩绘也是其艺术装饰的重要 部分,各种鲜艳的色彩和图案使得黄 鹤楼更加绚丽多彩。
建筑风格
传统建筑风格
黄鹤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
地域特色
黄鹤楼的建筑风格也融入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使得其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 价值。
04
CATALOGUE
黄鹤楼的自然景观
比。
冬季雪景
冬季,黄鹤楼被大雪覆盖,呈 现出另一种不同的美。
05
CATALOGUE
黄鹤楼的旅游信息
旅游季节
春季
春季的黄鹤楼景色宜人,特别 是樱花盛开的时候,非常美丽

夏季
夏季虽然炎热,但是黄鹤楼的 夜景非常壮观,值得一看。
秋季
秋季的黄鹤楼有着丰富的色彩 ,金黄的落叶和古朴的建筑相 得益彰。
冬季
冬季的黄鹤楼虽然较为冷清, 但是雪后的黄鹤楼别有一番风
黄鹤楼的建筑美学
建筑结构
精巧的建筑结构
黄鹤楼的建筑结构充分展示了中 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各个部分巧 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 整的建筑体系。
严谨的布局
黄鹤楼的建筑布局体现了中国古 代建筑的严谨性,整体建筑以中 心轴线为对称,各个部分有序地 排列在主次分明的中轴线上。
艺术装饰
精美的雕刻

13 唐诗五首《黄鹤楼》 课件(共28张PPT)

13 唐诗五首《黄鹤楼》  课件(共28张PPT)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 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根据诗意,融入自 己的想象和感受、体会,写成一段小文。
后 会 有 期
2.尾联以“愁”字结尾有什么表达效果?
3.尾联“烟波”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用“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 自然地表现了出来,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 着醇厚的韵味,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 景, 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诗歌意境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 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仙人驾黄鹤离去 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而白云千年以来依然飘浮在空中,不因黄 鹤离去而有所改变。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长江对岸的汉阳平野 中那一棵棵葱翠的树木清晰可辨;江中的鹦鹉洲上,芳草如茵, 长得非常茂盛。暮色渐渐漫起,看不到远方的家乡,只见江上烟 波浩渺,暮霭苍茫,一片迷蒙,泪水模糊了双眼,问乡乡不语, 思乡不见乡,不知何处是吾乡?
知识链接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 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 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 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 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 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 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 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理解性默写 1.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 之情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19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
黄鹤楼
导入
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
岳阳楼
滕王阁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武汉) 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 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导入
走进诗人
崔颢(约704-754),汴州(今河南开 封)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 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有《崔颢集》。《黄鹤楼》选自《全唐 诗》。此诗是崔颢游黄鹤楼有感而作。
使人愁。
走进古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去:离开。 » 空余:只剩下,仅留下。 » 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诗意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走进古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历历”“萋萋”描绘了清晰明丽、富有生机的景色, 两个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赏析古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仕途失意之愁 远离故土之愁 羁旅他乡之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乐景传愁情
思考 1.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黄鹤楼、白云、晴川、汉阳树、芳草、鹦鹉洲、烟波、江流
2.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是哪两句诗?其中所描写的景 物有何特点?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清新 明媚 充满生机 赏心悦目
思考 3.情感是看不见的,摸不着的,诗人如何把愁绪表达的生动
形象?
诗人用用烟波暗指愁绪,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充溢心头,又以烟波 下的江流,暗喻愁绪无穷无尽。
4.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赏析颈联。 诗句展现了晴日里汉阳一带的树木历历可见,芳草茂盛长满鹦鹉洲的 繁荣景象,渲染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以乐景衬哀情,借江上繁荣景象衬托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 的向往。

《黄鹤楼》ppt课件

《黄鹤楼》ppt课件

登楼所叹 望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上了这“天下绝 景”的黄鹤楼,极目远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请用优美的语 言来描述诗人所见之景,并结合资料链接思考:作者看到这 番景象后的心情如何?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日里汉阳平野中那棵棵葱翠树木,清晰 可辨;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茂盛),一 派生机勃勃、明丽优美的景象。
结合资料链接思考:作者看到这番景象后的心情如何?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资料链接一】鹦鹉洲 《后汉书·文苑列传》中记载了一位叫祢(mí)衡的才子,他才华横溢,但一 生郁郁不得志。《鹦鹉赋》是祢衡的代表作。以鹦鹉自况,抒写生不逢时的愤闷心 情。祢衡数次羞辱曹操,这让曹操十分恼怒,于是杀害了祢衡。后人为纪念这位才 子,便将他的葬身之处,用他的代表作来命名,称作“鹦鹉洲”。
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 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苦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登楼所叹
1. 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诗人崔灏来到了黄鹤楼。望着巍峨 瑰丽的黄鹤楼,他发出的第一句感叹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诗人为什么不写眼前实景,而从神话传说写起?
运用虚实结合,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 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既给黄鹤楼增添了神秘色彩, 又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表达了作者岁月流逝, 世事沧桑的强烈感慨。
【资料链接二】崔颢生平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科共录取包括崔颢在内的三十一人。开元二十三年至
二十九年间,崔颢担任许州扶沟县尉。由此可知,直到开元二十九年,在进士及第 十八年之后,以文学名重当时的崔颢,却仍然困顿于最底层的九品县尉一职。
以乐景衬哀情,烘托作者怀望 感
尾联中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黄鹤楼》ppt课件(共18张ppt)

《黄鹤楼》ppt课件(共18张ppt)

品味诗句
首联和颔联中的“空”意义用法有何不同?
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 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苍茫宇宙之下的 黄鹤楼似乎已无所依托,这个“空”字传达出 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可理解 为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白云,空自飘荡,这个 “空”字传达出的是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品味诗句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香草,古时常用于比作愁思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 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故乡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 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品味诗句
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 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 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 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 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霭一片迷蒙,眼底也 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 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 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 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剩下,仅留下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 荡荡的黄鹤楼。
返回
飘飘荡荡的样子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 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
清晰的样子
草木茂盛的样子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晴。日里的原野,川:平川、原野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黄鹤楼》PPT优秀课件

诗词赏析
5.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也要归乡;江上的 雾霭一片迷蒙,诗人的眼底也生出浓浓的迷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 用一“愁”宇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 做到了景中含情,以景衬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文章主旨
《黄鹤楼》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所见 到的景物,通过凭吊古迹,抒发了诗人 思念家乡的愁绪。
黄 鹤 崔楼

崔颢(
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 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 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从而写下了这首《黄鹤楼》。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词赏析
3.哪两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这两句描 写的繁荣景致,有什么作用?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以繁茂之景反衬凄清之 情,烘托出诗人孤寂的思乡之情。
诗词赏析
4.尾联以“愁”字结尾有什么表达效果?
全诗以“愁”字作结,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 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缈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 的乡愁。
《黄鹤楼》
崔颢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 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一年(723) 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早 期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后游历边 塞,诗风变为雄浑奔放。有《崔颢诗 集》,《全唐诗》其诗四十二首。
写作背景
诗人为求官来到湖北,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 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人愁。

《黄鹤楼》PPT优质课件

《黄鹤楼》PPT优质课件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4
2024/1/28
黄鹤楼采用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建筑风格
黄鹤楼共五层,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四望如一。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翘角飞举,仿佛是展翅欲飞的鹤翼。
建筑特点
5
2024/1/28
文化内涵
黄鹤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成就。同时,它也是诗词歌赋的重要题材之一,众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文化交流
黄鹤楼被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国际声誉
17
2024/1/28
文化背景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审美观念等存在差异,对《黄鹤楼》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
解读角度
从文学、历史、艺术、哲学等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对《黄鹤楼》进行多维度的解读。
差异表现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黄鹤楼》被视为文化瑰宝和民族骄傲;而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其建筑风格和审美价值。
象征义
黄鹤楼象征着吉祥、长寿和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鹤被视为仙禽,象征着吉祥和长寿。黄鹤楼的命名和建筑形象都与鹤密切相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6
2024/1/28
02
CHAPTER
文本解读与赏析
7
2024/1/28
原文呈现
《黄鹤楼》全文,附带拼音和断句。
注释解析
对文中的生词、难词进行注释,解释其含义及用法,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8
2024/1/28
通过描述黄鹤楼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意境描绘

2024崔颢《黄鹤楼》ppt课件优秀课件

2024崔颢《黄鹤楼》ppt课件优秀课件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优秀课件•诗人崔颢及时代背景•《黄鹤楼》诗歌内容解析•艺术手法与特色•《黄鹤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与《黄鹤楼》相关的文化现象和旅游资源•课件制作技巧与展示方法目录contents01诗人崔颢及时代背景少年时期便以才学出众而闻名,后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

其诗风雄浑豪放,尤以边塞诗见长,被誉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字元翰,河南洛阳人。

崔颢生平简介唐代文化背景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之一,创造了著名的唐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唐代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一大批杰出诗人。

唐代还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之一,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

描写边塞风光和胡人生活的诗歌,展现了崔颢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雁门胡人歌》《长干行》《题潼关楼》描写女子思念远征丈夫的诗歌,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崔颢对人间真情的关注和赞美。

以潼关楼为背景,描绘了唐代边关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豪情壮志,展现了崔颢诗歌的雄浑豪放之风。

030201崔颢其他代表作品02《黄鹤楼》诗歌内容解析诗歌开篇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色,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意境。

接着,诗人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江上的景色和自身的感受作结,深化了诗歌的意境和内涵。

诗歌整体结构与意境作为诗歌的核心意象,黄鹤象征着自由、高远和超脱,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鹤白云在诗歌中象征着变幻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强化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白云江水奔腾不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引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江水关键意象解读情感表达与内涵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黄鹤楼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29张PPT)

第13课《黄鹤楼》课件(共29张PPT)

配乐诗朗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 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返回目录
【常考名句理解】 (1)《黄鹤楼》中表达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的句子是: ___昔__人__已__乘__黄__鹤__去____,___此__地__空__余__黄__鹤__楼____。 (2)崔颢在《黄鹤楼》中用对偶手法写登高所见,境界阔大,色彩鲜明; 使用叠字,音韵清朗,富有音乐美的句子是:____晴__川__历__历__汉__阳__树____, ___芳__草__萋__萋__鹦__鹉__洲_____。 (3)崔颢《黄鹤楼》一诗中,诗人以游子之身凭栏远望,故乡却为雾霭 所隔,望而不见而生无限愁思的句子是:______日__暮__乡__关__何__处__是______? ____烟__波__江__上__使__人__愁________。
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享有
“ ___天__下__绝__景__ ” 的 盛 誉 , 与 __湖__南__岳___阳__楼__,江__西__滕__王___阁__并
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传说
1.古代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慷慨。某 日有道士来饮酒,辛氏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氏 盛情,临别时,在墙上画一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 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十年后道士重来, 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 也骑鹤而去。辛氏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 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
秋,草木凋零、 令人感伤惆怅的季节。
(小篆)
心,表示内心 感伤忧虑。
造字本义:形容词,内心感伤忧虑。

黄鹤楼课件ppt课件

黄鹤楼课件ppt课件

04
黄鹤楼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黄鹤楼山景
黄鹤楼所在山峰俊秀,山间林木葱茏,四季景色 变化多样。
长江美景
黄鹤楼位于长江之滨,登楼可俯瞰长江壮丽景色 ,感受大江奔腾的震撼。
晴川阁与禹稷行宫
作为黄鹤楼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晴川阁与禹稷 行宫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人文景观
黄鹤楼古建筑
01
黄鹤楼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
未来发展规划
文物保护与利用
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 合理利用黄鹤楼资源, 发挥其历史文化和自然 景观价值,推动文化旅 游产业发展。
景区提升
完善黄鹤楼景区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提高景 区品质和吸引力,打造 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文化传承与创新
加强黄鹤楼文化的传承 和创新,开展文化交流 和合作,弘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文化。
02
黄鹤楼的建筑风格
建筑特色
独特的外观
黄鹤楼采用古典建筑风格,外观 独特,以黄色为主色调,造型优
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精巧的结构
黄鹤楼的建筑结构精巧,采用木 结构为主,结合砖石等材料,构 造稳固,历经多次修缮仍屹立不
倒。
合理的空间布局
黄鹤楼内部空间布局合理,楼层 之间错落有致,充分利用空间, 同时保证了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效
交通便利
黄鹤楼周边交通便利,游 客可以通过公交、地铁等 多种方式前往。
文化意义
中国文化的象征
黄鹤楼作为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之 一,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体现了
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文学艺术的源泉
黄鹤楼为历代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 灵感,成为文学艺术的源泉之一。
旅游胜地
黄鹤楼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 筑风格以及优美的风景吸引着大量 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黄鹤楼》PPT教学课件

《黄鹤楼》PPT教学课件
“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 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
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 诗中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 暮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描绘黄鹤楼,既 有对古代神话传说的引入,也有对眼前实景的 描绘,虚实结合,意境悠远。
5.(北京中考)《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 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 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 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 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示例】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 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 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这句诗, 生发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还记得这名目”。
“空”为“只,只有”的意思,强调空 怅之感。仙人乘
间上的虚无,使人产生孤寂之感。
鹤归去是虚写,
眼前的黄鹤楼是
实写。
【承】感叹
岁月易逝
颔联紧承首联,
(虚实结合)
虚中有实,抚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今追昔,写出
诗人对世事变
“空”为“空荡荡”的意思,强调时间上 化难以预料的
的渺远,重在抒情,抒发了物是人非、世事苍 感慨。
拓展延伸
相传是李白为了与崔颢的《黄鹤楼》一较高低而拟作。
《登金陵凤凰台》与《黄鹤楼》比较阅读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传南朝刘宋元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 山,乃筑台,象征着王朝的兴盛。
D. 本诗结构严谨,首联紧扣诗题,营造渺茫不可见的意境,尾联抒发愁 情,但整体上给人“愁而不怨”的感觉。

黄鹤楼课件ppt

黄鹤楼课件ppt

历史背景
始建于公元223年,已有近1800年 的历史
经过多次毁坏和修复,现存的黄鹤楼 是明代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建筑特色
以黄色琉璃瓦为主, 代表着皇家气派
楼内雕刻精美,包括 木雕、石雕、砖雕等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
建筑风格独特,融合 了古典与现代元素
02
CATALOGUE
黄鹤楼的历史与传说
历史沿革
最佳观赏时间与地点
最佳观赏时间
春秋两季是黄鹤楼最美的季节, 此时气候宜人,景色优美。
最佳观赏地点
黄鹤楼的观景台是最佳的观赏地 点,可以俯瞰长江美景和武汉市 区的风光。
旅游须知与注意事项
门票价格
黄鹤楼的门票价格为70元/人, 开放时间为每天7:30-18:30。
交通指南
乘坐地铁、公交车或者出租车均 可方便地到达黄鹤楼。
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则表达了黄鹤楼的沧桑之感。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虽写赤壁,但也可看出他对黄鹤楼的独特情感。
THANKS
感谢观看
现代文学中的黄鹤楼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黄 鹤楼成为了重要的背景,描绘 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人物命运 。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黄鹤 楼被用作主人公祥子的生活与 情感交融的场所。
茅盾笔下的《子夜》中,黄鹤 楼则成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缩 影。
黄鹤楼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黄鹤楼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博
加强教育力度
在中小学和高校中开展历史文化教 育和文物保护教育,增强年轻一代 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7页)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17页)
——高适
乡愁 席慕容Biblioteka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思念故乡 想起故乡,我无名地思念起故乡。 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
酒的味道就有醇香。 想起故乡,我就静静地思念故乡。 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
眼前的风光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 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 这更美。运用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 漂泊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小结
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 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 融,情味悠长。
思乡诗文知多少?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马致远《天净沙·秋 》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诗句意思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 下空空的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 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 飘来飘去。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楚可 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 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 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 人发愁啊!
朗诵诗歌 品味语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颈联:
描述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 朝气蓬勃的景象。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 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 木显得分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 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黄鹤楼》ppt课件

《黄鹤楼》ppt课件

8、《黄鹤楼》一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和眼前 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课后题二)
①首联以神话传说起笔,增添了黄鹤楼的神 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②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 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③抒发诗人吊古伤今,无限惆怅的情感。
9、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 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 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黄鹤楼
崔颢
景点介绍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
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 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 “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 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 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 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 乐,吟诗作赋。
神话传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 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 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 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 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 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 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 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 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 取名“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译文:仙人已乘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剩下了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再回返,千百年来只有白 云在此飘浮。
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川、原野。
草木茂盛 长江中的小洲, 的样子。 在黄鹤楼东北。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故乡。
烟霭笼罩江面。
【答案】①该诗不仅有写景,还有抒情。 ②前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人去楼空、世事苍 茫的感慨;
③后四句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烘托出思 乡之情。
10

《黄鹤楼》PPT优质课件

《黄鹤楼》PPT优质课件
反衬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和浓重的乡愁。
诗情体会
3.诗歌前后四句分别采用了哪些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歌前四句描述仙人乘鹤的传说,写的是想象,属于 虚写;后四句即景生情则是写所见、所感,抒发个人 情怀,属于实写。将传说与眼前的景象巧妙融为一体, 目睹景物,吊古伤今,尽抒胸臆,富含情韵,飘逸清 新,一气贯通。表达了诗人思乡怀土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意解读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晴日里的原野和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
情境导入
黄鹤楼,美名留。千古诗词美名扬,留芳百世情悠悠。今天,我们学 习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感悟诗人博大的胸襟和悠悠的乡愁。
第一部分
走近作者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 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 有《崔颢集》。
第四部分
动笔训练
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 欢的一句,根据诗意, 融入自己的想象,挥毫 泼墨,缀珠成文,写一 段优美的文字。
感谢大家观看
第二部分
诗情体会
1.诗歌从神话传说写起有何作用? 诗人起笔从黄鹤楼远古的传说写起, 既令读者想知道黄鹤楼的来历,又为
黄鹤楼罩上了神秘色彩。源自诗情体会2.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对诗歌的情感表达有何作用?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2024)

崔颢《黄鹤楼》ppt课件(2024)

关于黄鹤楼的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黄鹤仙人”的传说。相传古时有位仙人驾鹤云游至此,被这 里的美景所吸引,便留下黄鹤在此栖息,自己则驾云而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仙人和5
黄鹤楼在现代文化中的影响和应用
2024/1/30
文学影响
崔颢的《黄鹤楼》一诗被誉为唐代七言律诗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诗人、作 家都以黄鹤楼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02
03
唐代著名诗人
崔颢,唐代著名诗人,与 李白、杜甫等人齐名,被 誉为“唐音”的代表之一 。
2024/1/30
诗歌风格
崔颢的诗歌风格高古雄浑 ,语言简练明快,善于描 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 感。
代表作品
除了《黄鹤楼》外,他的 代表作品还有《长干行》 、《题破山寺后禅院》等 。
4
《黄鹤楼》创作背景
崔颢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黄鹤楼 》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唐人 七律第一”。
艺术手法高超
诗歌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用典、 对仗、押韵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 形象、富有感染力。
诗歌意境深远
诗歌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色和传说,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感慨,意 境深远,情感真挚。
2024/1/30
17
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意境营造
通过描绘黄鹤楼的景象和氛围, 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苍茫、悠 远、孤寂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深 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9
独特艺术手法及表现技巧
2024/1/30
对仗工整
诗歌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写作手法,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使得诗句更加和谐、优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 设的酒楼,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 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 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 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 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 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黄鹤楼图片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武汉), 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 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 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 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诗句意思: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 黄鹤楼。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 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 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 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 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总结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 思念故乡的情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