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常见流行性病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蔗凤梨病
1、发生与危害
各蔗区均有发生,是甘蔗萌芽期重要病害。

从蔗种
切口、蔗桩断面侵入,感病初期常发出凤梨(波萝)香味,病菌沿病
部蔓延到蔗芽,使蔗种不到萌发就死亡。

由一种真菌引起,寄主范围
很广,除甘蔗外还有凤梨、香蕉、玉米、芒果等。

初次侵染来源主要
是带病菌的蔗种和土壤。

长期低温和高湿是本病发病严重的两个主导
诱因。

土壤粘重的蔗田,灌溉后立即犁翻,整地种植,造成土壤板结,
蔗种萌发缓慢,病害常常严重发生;春植蔗下种后遇低温阴雨,土壤
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连作病重;蔗种运输、堆积时间长也易感病。

2、防治
选种抗病良种;选用无病健壮蔗苗作种;选用梢头苗做种;掌握下种适期;冬植、早春植蔗采用地膜覆盖;种苗消毒、浸种处理:2%-3%石灰水浸种12-24小时或50%多菌灵、70%甲托800-1000倍液浸种3-5分钟;秋植采种及早春收砍宿根易发生凤梨病引起败蔸,用2%-3%石灰水或50%多菌灵、70%甲托600-800倍液喷淋蔗桩。

二、甘蔗黑穗病
1、发生与危害
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主产蔗区普遍发生,并呈日趋加重之态势,特别在旱地蔗及宿根蔗地上更为严重。

抗病性较强品种发病率低于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严重的甚至高达80-9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被害蔗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称黑穗。

患病蔗株在未产生鞭状物时,可从蔗叶变小而狭长、淡绿、顶叶尖挺,茎细、节疏,分蘖增多成丛簇状等特征来鉴别,发病严重时大量蔗株不能正常生长,使有效茎数减少,造成减少。

由甘蔗鞭黑粉菌引起,有小种分化,大陆2个小种,台湾3个小种;夏威夷、巴西、巴基斯坦等报道多个小种。

带病蔗种是远距离传播的来源;在病区初次侵染的来源也是带菌蔗种。

冬春长期干旱而夏季雨水偏多,常暴发流行;宿根蔗比新植蔗发病重,宿根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川糖61-408、桂糖12、新台糖22号、闽糖69-421等感病,选3、闽糖70-611、云蔗71-388、云蔗81-173及等抗病。

2、防治
选种抗病品种;种苗处理:2-3%石灰水浸种24小时;50℃热水浸种2h;选择无病或少病种苗:在热水处理的基础上建立无病苗圃;清除田间侵染源,及时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

三、甘蔗梢腐病
1、发生与危害
各蔗区均有危害,感病品种,发
病严重,常使大量蔗茎枯死。

受害蔗
降低糖份达3-5%,降低重力纯度
7%。

初期嫩叶基部处呈现黄白色大
斑,幼叶变形、扭曲,有时形成皱纹
状,病菌从嫩叶侵染至生长点使梢头腐烂而死。

属真菌性病害,中间寄主甚多。

初次侵染主要是病株和腐生在土表病株残余部分的分生孢子。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等因素有利此病发生流行;在久旱后遇雨或干旱后灌水过多,都易诱发此病,云南蔗区7-10月极易发生。

2、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甘蔗收获后,认真清除病叶及病株残体;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苯来特600-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喷雾,每周一次,连喷2-3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四、甘蔗褐条病
1、发生与危害
是危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病害之一,各蔗区均有分布。

发病严重田块,一般减产18-35%,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5-30%。

病斑最先发生于嫩叶,初期透明水渍状小点,后变为黄色,病斑中央出现红色小点,后期病斑变成红褐色,周围有黄晕,与眼斑病不同,没有坏死病条。

发病严重时,条斑合并成大斑块,使叶片提早干枯,甘蔗生长受抑制,叶片减少,植株矮小,造成减产减糖。

属真菌性病害。

田间病株残叶初次侵染菌源,病部中病斑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后,借气流传播蔓延。

瘦瘠或缺磷的土壤上发生严重;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重;低温多雨、长期的阴雨天易暴发流行;台糖134、选3、桂11等易感病;川糖61-408、云蔗89-151、云蔗89-7、桂糖17及新台糖系列等较抗病。

2、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肥土壤,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去除发病严重病叶;剥除老脚叶,间去无效、病弱株;发病中心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7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五、甘蔗锈病
1、发生与危害
滇西南蔗区逐年扩展、加重危害重要病害。

一般减产15-30%,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0-36%。

初期长形黄色小斑点,色泽变褐色至橙褐色,周围有黄色晕环。

后期病斑因夏孢子堆呈脓疱状,最后病斑变黑色,叶组织坏死。

真菌性病害,由屈恩柄锈菌和蔗茅柄锈菌引起。

田间病株残叶和其他中间寄主是主要侵染来源。

雨多、露水重、湿度大易流行;管理不善、土壤贫瘠、生长差田块发生较重;垄垦80-27、选3、桂糖12、桂糖15、桂引9号等易感病,闽糖70-611、云蔗81-173、云蔗89-151及新台糖系列等较抗病。

2、防治
选种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剥除老叶、间去无效病弱株;割除发病严重病叶;收砍后及时清除残叶;发病初期可用0.5-1%波尔多液、97%敌锈钠、65%代森锌、12.5%烯唑醇或75%百菌清等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