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与教材分析

1、 简答题

1、高中生物学的基本理念。

答:(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时间和

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

物学知识、探究能力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

程的核心任务。

(2)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

习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3)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

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原理

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

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

准备。

2、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部分包括哪几个模块?

答: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

3、高中生物学课程选修部分包括哪几个模块

答: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与社会;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4、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有哪些区别?

答:(1)、《大纲》规定的是最高要求,《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标准》规定的内容标

准有较大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

需求。

(2)、《大纲》的重点在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提供教学建议,《标准》突出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程要素

(3)、《标准》适应教育理论的转型、教育政策的变化、改革的推广和传播、以及教师

的理解和接受

(4)、《标准》多用“建议”等词,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鼓励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而《大纲》多用肯定句。

5、新课标对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水平有哪些要求?

教学过程

(1)、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学生学习的独立与

自主性。

(2)、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

学习。

(3)、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

学科课程的整合。

(1)知识性目标动词

A、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动词:描述,简述,识别,列出,说出,举例说出,指出,辨别,写出,排列

B、理解水平

把握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

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动词: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区分,解释,选出,收集,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绘,查找

C、应用水平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动词: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研究

(2)技能性目标动词

A、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

动词:尝试,模仿

B、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

动词:运用,使用,制作,操作,进行,测定

(3)情感性目标动词

A、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

动词:体验,参加,参与,交流,讨论,探讨,参观,观察

B、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动词:关注,认同,拒绝,选择,辩护

C、领悟(内化)水平

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动词:确立,形成,养成,决定

6、高中学生科学素养有哪些?

答:了解并能够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最基本的含义是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和个人生活中。增进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增进对科学过程和方法的理解,重视模型方法和数学方法在探究中的运用;增进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突出科技意识培养和系统分析能力。

7、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有哪些?

答: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地位?

答、1、有利于完整、正确地理解生命科学

2、有利于巩固生物学知识

3、有利于掌握正确的实验技能

4、有利于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5、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二、论述题

1、根据新课程理念以及课标对传统观念“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

苦作舟”等进行评价。

答:传统的观念认为,学习必定是一件需要毅力、恒心,痛苦的事情,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如此教育观念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和呆板;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变得消极、沉默;失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失去活泼、开朗,变得封闭自己,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早在春秋时期,我们的大思想家孔子已经提出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学习模式。《论语》中师徒无拘无束的玩笑和问答,学生充满个性的表述,积极向上的个性和情感,都应该是学习的真实本性。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而不是老师授课,学生被动得接受知识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学习本该是快乐的事,也只有在快乐的学习中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2、“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代的知识容量,教师的脑子能装下吗?什么最重要?

答: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如果要老师装下所有的知识再去教给学生那是不可能的,随着计算机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对于学生来讲,很多方面老师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比如说,电脑对现在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工具,基本上学生的家里都已经有了电脑,他们对电脑也是运用自如,甚至有的学生十分精通,而老师却对电脑很陌生,特别是一些年纪相对较大的老师,甚至还不会用电脑,这样子老师根本不可能教学生所有的东西。所以我认为,现代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去获得知识,怎样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甄选自己需要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学、互助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