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人生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进京赶考及凤翔任职
这里简单地介绍了苏洵携二子往见张方平张氏,张方平和苏洵都是强烈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这对苏轼后来的政治立场和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介绍了苏轼兄弟出川进京赶考的过程,以及初官凤翔一些琐事。时间在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以前。其中有十四首诗词,另有其弟苏辙的三首诗。
(一)苏轼的大事年表
苏轼,生于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01.08),卒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08.24),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1080),又号铁冠道人(苏轼幼时便随眉山道士张易简读书学《易》,少年时欲入山林当道士,终生与道士高人交往频繁,深晓《周易》占卜和“胎息”养生之术,并自称“铁冠道人”)、海上道人,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四川眉山)人,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祖籍河北栾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累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他不仅在初入仕时就向皇帝“进策”二十五篇,阐述了自己变革朝政的策略谋识,尽述富民强兵的政治理想,而且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身体力行,谨守臣道,忠贞不二,不畏权势,耿直敢言,既不“唯荆(王安石)是师”,又不“唯温(司马光)是随”。即使受谤遭贬,甚至身陷讼狱,远贬南荒也无怨无悔。在宋代就受到上至皇帝下至仕人百姓的广泛颂扬。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称“公临事必以正,不能俯仰随俗”。
仁宗赵祯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母丧,服孝(1057.04~1059.06);
仁宗赵祯嘉祐四年(1059),举家前往京都;
仁宗赵祯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应中制科考试,即“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十二月,还朝任史馆;
英宗赵曙治平三年(1066)四月,父丧,服孝(1066.04~1068.07);
英宗赵曙治平四年(1067)一月,神宗继位,召王安石进京任职,变法(1068~1077)拉开了序幕;
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娶王弗堂妹王闰之;
神宗赵顼熙宁二年(1069)二月,服丧期满返到京,以殿中丞、直史馆授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
神宗赵顼熙宁四年(1071)六月,自请外调,七月到任通判杭州;
神宗赵顼熙宁六年(1073),去密州前,收留歌妓王朝云;
神宗赵顼熙宁七年(1074)九月,十二月到密州(山东诸城);
神宗赵顼熙宁十年(1077)二月,四月二十一日到知徐州;变法失败,改制开始(1078~1085);神宗赵顼元丰二年(1079)三月,知湖州(浙江吴兴);
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以“乌台诗案”贬谪黄州(湖北黄冈),二月到任;纳王朝云;神宗赵顼元丰七年(1084)六月,贬汝州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
神宗赵顼元丰八年(1085)十月,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再被招回朝;
哲宗赵煦元祐元年(1086)九月,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哲宗赵煦元祐四年(1089),七月到任知杭州;
哲宗赵煦元祐六年(1091)三月,召回朝任吏部尚书,但不久又因政见不合;
哲宗赵煦元祐六年(1091)八月,调往颍州(安徽阜阳);
哲宗赵煦元祐七年(1092)二月,任扬州知州;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九月,任定州知州(河北定县),接着远贬英州(广州英德);
哲宗赵煦元祐八年(1093),妻王闰之丧,高太皇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新党再度执政;
哲宗赵煦绍圣元年(也是元祐九年,1094)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使,再次被远贬至惠州(广东惠阳,王朝云随往),从此没有再回朝廷了;
哲宗赵煦绍圣四年(1097)四月,再贬儋州(海南儋县);
哲宗赵煦元符三年(1100),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南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文忠”。
北宋文学家“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字鲁直)、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晁补之(字无咎)和张耒(lěi,字文潜)的并称。“苏门后四学士”是李恪非、廖正一、李禧和董荣。
苏轼一贯秉持的“尊主泽民”思想和屈原的美政思想。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
(二)进京赶考
仁宗赵祯至和元年(1054)七月,张方平(1007~1091)以户部侍郎知益州,驻节成都。次年,苏洵(1009~1066,字明允)听闻张方平的大名,携二子往见张氏,与其论古今治乱及一时人物,皆不谋而和,甚为相得。张方平见苏氏兄弟,惊为天人,以为人间骐骥。苏洵与张方平商量,想让苏轼兄弟先在蜀中应乡试,张方平却认为,这是“乘骐骥(千里马)而驰闾巷(小的街道)”,大材小用,力劝苏洵让二子直接赴京应举。但想要赴京应举,没有人推荐是不行的。苏洵便想请张方平作为两兄弟的推荐人。张方平说:“吾何足以为重,其欧阳永叔(欧阳修,字永叔)乎?”(北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并不顾自己与欧阳修原有嫌隙,毅然写信向已还朝担任翰林学士兼史馆编修的欧阳修推荐苏氏父子,并资助盘缠。自此以后,苏氏父子与张方平开始了漫长而亲密的交往,苏轼也与比他年长30岁的张方平结成了忘年之交。可以说,张方平对于三苏父子,有知遇之恩。
张方平和苏洵交往谈古论今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议论评价王安石,他们都是强烈反对变法的,这对苏轼后来的政治立场和人生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仁宗赵祯嘉祐元年(亦至和三年,1056)3月,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朝廷的科举考试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论述古代君王在奖惩赏罚方面都是本着宽大为怀的原则),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1007~1072),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1002~1060)及范镇(1007~1088)。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1019~1083)所作,为避嫌,取为第二名(即科举考了第二名)。礼部复试时,苏轼再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苏轼在《刑赏忠厚之至论》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三次),尧曰宥之三。”当时考官皆不知其典故,直到苏轼前来谒谢主考,并以书启谢欧阳修及梅尧臣,范镇等。欧阳修方问及出于何典。苏轼回答:“在《三国志⋅孔融传》中”,欧阳修翻查后仍然找不到,苏轼答:“曹操灭袁绍,以绍子袁熙妻甄宓赐子曹丕。孔融云:‘即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出于何典,融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欧阳修听毕,恍然大悟。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不由感慨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欧阳修这句话中提炼出来的。
仁宗赵祯嘉祐三年(1058),三十八岁的王安石上给仁宗皇帝一篇《言事书》,也就是所谓的《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未被采纳,司马光说他提出了“三大不足”论断,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梁启超说他是“三代下唯一完人”,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苏轼在试策中则认为,应该以渐变的方式较妥,并且说:“天下有二患,有立法之弊,有任人之失。”他认为变法是必要的,可是过分强调法而忽略用人的适当,结果是不对的。要变法,就要考虑成熟;既变,就要坚持到底,不要有始无终,之前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