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颡鱼的特征: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也有记为鲿科),黄颡鱼属,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4 种,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
黄颡鱼的分布很广,许多天然水域都有它的踪迹。
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
①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短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
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
臀鳍条21—25,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
个体较大,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
②江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
胸鳍刺比背鳍刺短,后缘具锯齿。
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
个体大,最大可达1公斤左右。
③岔尾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超过胸鳍中部。
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
尾鳍深分叉。
鼻须全为黑色。
个体不大。
④光泽黄颡鱼的特征:须4对,上颌须稍短,末端不达胸鳍基部。
胸鳍刺较背鳍刺稍短。
后缘锯齿细小。
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
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
2、黄颡鱼的生活习性:为底层鱼类,喜息于静水或缓流中。
在池塘中,白天潜于水底,晚上出来觅食。
但仔鱼在晴天喜在上层集群。
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在自然条件下,孵化出膜3—5天,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以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
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
人工养殖时,既可摄食动物饵料,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在生长速度方面,以江黄颡鱼最快,自然条件下,一龄鱼20—50克,二龄鱼50—150克。
人工养殖时,一龄可达150—300克。
黄颡鱼适应性很强,有一定的耐低氧环境的能力,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
黄颡鱼的性成熟年龄,雌鱼为2龄,雄鱼一般3龄。
在自然界,雌雄比例大致为1:1.2以上。
黄颡鱼的怀卵量与体长、体重有关,据统计,体重100—150克,怀卵量1850—6895粒。
一般平均为3000—5000粒/尾。
繁殖期间,雌、雄鱼有明显区别,雄鱼肛门后有一明显的生殖突,雌鱼无此标志。
黄颡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圆扁形,淡黄色,粘性较强。
在水温25℃时,经72小时左右即可孵出鱼苗。
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是指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使亲鱼的性腺成熟,或者使收集和留养的亲鱼,生长发育到性成熟的过程。
在对黄颡鱼人工繁殖的过程中,只有亲鱼达到性成熟,再辅以一定的催产措施,才可能使亲鱼顺利产卵和出苗。
否则,再好的催产药物和催产技术,如果没行性成热的亲鱼,都无济于事。
培育一定数量、适当成熟、体质健壮亲鱼,是黄颡鱼人工繁殖的首要条件。
黄颡鱼亲鱼的性腺发育,受到鱼体内分泌激素的控制,并与鱼体所获取的营养和池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黄颡鱼亲鱼在培育期间,要遵循亲鱼性腺发育的生理规律,合理地进行投饲、施肥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促使亲鱼生长发育,达到性成熟。
1.亲鱼的来源
用来进行人工催产繁殖的黄颡鱼亲鱼,可以直接从河湖中捞浦,也可以选用人工饲养的黄颡鱼。
从天然水域中收集黄颡鱼亲鱼时,可以在秋、冬季或早春,在河流、湖泊中用捕捞黄颡鱼。
因为此时水温较低,便于黄颡鱼亲鱼的运输。
在河、湖中捕捞黄颡鱼亲鱼所用的网具要柔软、光滑。
用刺网捕起的黄颡鱼,要及时把黄颡鱼取下。
捕捞和取鱼时,操作要细心,以免黄颡鱼受伤。
直接从河湖中捞捕的黄颡鱼,因个体及生长环境的差别,并非所有的鱼在捞起时,性腺已发育到了可以催产的条件,加上要进行大批量生产苗种,这就要求对准备用来人工催产的亲鱼进行人工培育,使性腺能更好地发育成熟。
2.亲鱼的运输
黄颡鱼亲鱼由于个体较小,胸鳍和背鳍上的硬刺较坚硬,在进行大规模运输时,容易互相刺伤;在利用尼龙袋充氧运输时,也往往容易将尼龙袋扎破,造成运输失败。
黄颡鱼亲鱼在进行长距离运输之前,一定要制订周密的运输计划,确保亲鱼的运输成活率。
对运输工具、消毒药物、充氧设备、尼龙袋、鱼篓等都需要仔细检查,如果需要中途换水、充氧,则必须在启动之前确定好换水、充氧的地点;其次,池塘中饲养的黄颡鱼亲鱼在转运之前的1-2天应进行拉网锻炼,并停止投饲,以增强亲鱼的体质,减少亲鱼在运输途中的粪便、粘液等排泄物对运输容器构水质的污染。
从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中捕捞的黄颡鱼亲鱼,最好经过池塘、网箱或暂养池的暂养,待体质恢复后再进行运输,这有利于提高亲鱼产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
黄颡鱼亲鱼的运输方法有帆布桶运输、帆布捆箱运输、塑料袋充氧运输以及河水船运输。
短途运输黄颡鱼亲鱼,一般采用椭圆形的帆布桶或木桶帆布篓等。
方法是:将装运黄颡鱼亲鱼的桶中装一半的水,每桶装运亲鱼的数量根据当时的气温和黄颡鱼亲鱼的体质情况灵活掌握。
黄颡鱼亲鱼直接放入桶中进行运输。
陆路运输时,运输途中要勤换水,或者采用增氧设备,增加运输水体中的溶氧量。
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黄颡鱼亲鱼时,运输方法简便,适宜于长距离的亲鱼调运。
在选用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黄颡鱼亲鱼时,有两种方法可以选:一是选择特制的加厚的专门用来运输鳜鱼、黄颡鱼亲鱼的塑料袋;一是选择常用的塑料袋,但在启运之前,应将黄颡鱼亲鱼的胸鳍和背鳍上的硬刺刺尖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免在运输的过程中将塑料袋扎破,使运输失败。
利用活水船运输时,黄颡鱼亲鱼的装运量要比其他几种运输方法的装运量大。
在运输时,要适当控制活水船的进水量,保证亲鱼有足够的氧气。
活水船运输黄颡鱼亲鱼,运输的数量较多,舱内水流可自行进出。
此法在水路交通方便的地区使用较多。
黄颡鱼亲鱼运输时在注意以下事项:①运输水温以6-15℃为宜。
运输时水路过高,可加少量的冰块或井水进行降温,但温差不能超过5℃;如果运输期间白天气温高时,运时间可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运输黄颡鱼亲鱼的用水,一定要清新、溶氧含量高,在运输途中最好能加换一部分新水。
利用塑料袋运输时,要注意防止塑料袋漏气。
②应尽量避免黄颡鱼亲鱼受伤。
在装卸亲鱼时,操作—定要小心,以避免使鱼体受伤。
受伤的黄颡鱼亲鱼,在到达目的地时,应进行鱼体消毒之后才能下池。
有条件的可以在黄颡鱼亲鱼达到后,将亲鱼放入专门的暂养池中暂养一段时间,待亲鱼体质恢复后再下池。
3.亲鱼培育池的清整消毒
黄颡鱼亲鱼对培育池虽无严格的要求.但为了有利于亲鱼的生长、发育和饲养管理,在选择亲鱼培育池时,应尽量选择注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池底平坦、硬底质、保水的池塘;亲鱼池要选样在靠近催产池、环境安静的地方。
亲鱼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为15-2亩,具体大小可依据苗种生产规模来定,培育池水深保持在2.2米左右。
因为黄颡鱼亲鱼的个体较小,所以培育池的面积不宜过大。
培育池面积过大,往往因催产不及时而造成黄颡鱼亲鱼的流产。
培育池必须每年清塘1次,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杀死敌害生物和病原体,改良池塘的
水质。
如果是老塘,则要清除池塘底部的淤泥。
作为黄颡鱼亲鱼的培育池,不论是新开挖的池塘还是老塘,在亲鱼下池前都要进行池塘消毒。
池塘清塘消毒较常用的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
生石灰清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干法清塘和带水清塘。
干法清塘的方法是:先将池中的水放干,或留有水6-9厘米深,然后施用生石灰清塘。
清塘时,每亩用生石从50-60千克,具体情况视池底淤泥的多少作增减。
操作时,先在池底挖几个小坑,再把生石灰放入挖好的小坑中乳化,不待生石灰冷却,立即均匀地全池遍洒。
到第二天再用长柄泥耙耙动塘泥,以充分发挥生石灰的消毒作用。
用生石灰清塘后,一般经过7-8天药力消失,即可放鱼。
带水清塘的方法是:池塘留有水深1米时,每亩施用生石灰130-150千克。
操作时,先将生石灰放入木桶或水缸中乳化,乳化之后立即全池遍洒。
此种方法清塘可以不必加注新水,能有效防止野杂鱼类、病虫害及可能随水进入池塘内的虫卵,其防病效果比干法清塘更好,但带水清塘时生石灰的用量比较大,成本比较高。
用漂白粉清塘时,在使用前应计算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
一般漂白粉合有效氯为30%左右,用量可按每立方米水用药20克计。
用漂白粉清塘的操作方法是;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用木瓢全池遍洒,然后用船或菱桶划动池水,使药物在水中均匀分布,发挥药效。
施用漂白粉后,一般4-5天药效即可完全消失。
漂白粉有很强的杀菌、抑菌作用,防病效果接近生石灰。
用漂白粉清塘时,漂白粉的用药量较少,药力消失快,有利于池塘的周转利用。
4.亲鱼培育
亲鱼下塘前可用食盐水、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消毒。
食盐水消毒的方法是将亲鱼在3%的食盐水中浸洗10分钟。
漂白粉消毒的方法是将黄颡鱼亲鱼在5-10毫克/千克的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溶液中浸泡10分钟。
高锰酸钾消毒的方法是将黄颡鱼亲鱼在2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2小时。
黄颡鱼为无鳞鱼,在浸泡消毒过程中应密切注视鱼体的活动反应情况,灵活掌握浸泡时间。
黄颡鱼亲鱼培育采用主养的方式。
亲鱼的放养密度要适度,同时还应根据放养池塘面积的大小做适当调整。
放养密度过高,黄颡鱼随着体重的增加,在培育的后期会增大水体的负载量,进而影响到亲鱼的性腺发育;另外,黄颡鱼具有集群抢食的特点,放养密度过高,某些黄颡鱼会因此进食困难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反,放养密度过低,池塘的利用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
因此,面积667平方米(1亩)的池塘一般放养2500尾、面积1334平方米(2亩)的池塘放养4000尾,即每667平方米放养2000尾。
同时可以在每667平方米池塘中放养10-13厘米的花、白鲢鱼种200-300尾,利用花、白鲢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以达到控制水质的目的。
适宜的放养密度对黄颡鱼亲鱼的捕捞也会有好处。
在黄颡鱼人工繁殖过程中、亲鱼的捕捞一般采取干塘捕捞法,适宜的放养密度既可以发挥池塘的生产效率,捕捞时又不易造成黄颡鱼个体间的相互伤害。
培育黄颡鱼亲鱼时,亲鱼池不要混养鲤鱼、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如果放养,则会与黄颡鱼发生争食,影响黄颡鱼亲鱼的正常生长发育。
亲鱼培育阶段,由于性成熟的需要,黄颡鱼对营养的需求较高,单靠池塘的天然饵料难以满足黄颡鱼亲鱼生长和性腺发育的需求,必须加强外援营养的补充,即投喂人工饲料。
黄颡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食性较广,其主要食物有螺蛳、小虾、小鱼、摇蚊幼虫、蜉蝣目稚虫、鞘翅目幼虫、昆虫卵、植物叶和须根、腐屑及其他鱼类产在水生植物上和石块上的鱼卵等。
新鲜的鱼肉、动物内脏等营养成分和天然饵料的营养成分相差无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以及丰富的维生素等,是优质的养鱼高蛋白饲料。
因此,可以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鱼肉、小虾以及新鲜的动物内脏等,用绞肉机绞鱼浆或肉浆等投喂。
在上述食物来源有困难时,也可考虑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人工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应达到33%-35%,脂肪应达7%。
人工饲料中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脂肪含量5%-10%,矿物质15%-19%,
此外还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满足亲鱼生长和发育所需的营养要求。
5.亲鱼培育的管理
黄颡鱼亲鱼培育,是一项常年细致的工作。
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好日常记录,经常进行观察和研究,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掌探规律,合理地进行调养管理。
黄颡鱼亲鱼的管理工作,有巡塘、喂食、施肥、调节池塘水质和防治鱼丙等工作。
(1)巡塘。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黄颡鱼亲鱼,在亲鱼培育的过程中,越冬及产卵前应采取精养强化培有的方法,使亲鱼的性腺能更好地发育。
由于黄颡鱼亲鱼的培育所采取的是投饲精养方法,容易使池塘的水质发生恶变。
巡塘的目的,主要是观察黄颡鱼的活动情况,发现问题,便于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巡地要做到每日早晚巡塘。
特别是在闷热和雷雨天气时,更要注意。
如果池塘中水质过肥,即应适当加注部分新水,防止黄颡鱼发生严重“泛塘”,造成亲鱼的大批死亡。
由于黄颡鱼是底栖性鱼类,平时活动情况不易观察,一旦发生黄颡鱼浮头时,很可能是出于池水恶化较为严重所致。
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巡塘并及时检查黄颡鱼的活动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2)施肥。
在黄颡鱼亲鱼培育池中施肥的目的,主要是培育池塘中的天然饵料。
黄颡鱼是杂食性偏肉食比的鱼类,在天然水体中,主要动物性饲料为食,也摄食一些有机碎削;同时,由于黄颡鱼喜欢在暗光环境中活动和觅食,因此,在黄颡鱼亲鱼进行人工饲养培育期间,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采用适度施肥的方法培肥池水,不仅能够保证池中台一定数量的天然饲料供其摄食,补充人工配合词料中所缺乏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可降低池水的透明度,适合黄颡鱼的生活和活动习性,有利于黄颡鱼的生长。
黄颡鱼亲鱼池施基肥是结合清塘进行的。
施肥量可根据池塘底质的肥瘦而定。
一般每每亩可用粪肥250千克左右,以培育黄颡鱼亲鱼池中的浮游动物。
黄颡鱼亲鱼在放养后,为了保持池塘的肥度,要经常施加追肥。
施追肥要求少量多次。
施追肥时要注意看天气、看池水、看鱼体的活动情况进行,具体施肥量可依据池塘情况灵活掌握。
天气晴好,池水教清瘦,鱼活动正常时可适当步施;反之,则少施或不施。
(3)投饲。
投饲要做到“四定”,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定时:就是每天选择适宜的时间投喂。
黄颡鱼在天然水体中的活动和摄食高峰期是在夜间,因此,黄颡鱼亲鱼投喂的时间.要以此作为依据。
经过训食的黄颡鱼亲鱼,投喂时间一般是在每天的上午8-10时和傍晚5-6时。
对黄颡鱼亲鱼进行训食,使其在白天也到食场摄食,这样可提早投喂的时间,简化投饲的操作过程。
定性:就是所投喂的饲料,要投喂到固定的位置。
投饲定位的原则,—是地点安静,不影响黄颡鱼亲鱼的活动和摄食。
二是使黄颡鱼亲鱼养成定点取食的习惯,固定位置取食,有利于增加黄颡鱼亲鱼的摄食强度和提高对饲料的利用率。
三是选择的地点要便于观察黄颡鱼亲鱼的摄食情况,方便检查食场、清理食场和便于对食场进行消毒。
定量;就是按池塘中黄颡鱼亲鱼的总重量,来确定每天投喂饲料的总量。
日投喂量要根据黄颡鱼亲鱼的活动情况从天气、水温来确定。
水温在5-12℃时,饲料的日投喂最占池鱼体重的1%即可;水温在12-20℃时,日投喂量则应提高2%;水温在22—35℃时,日投喂星则应达到池鱼体重的6%-7%。
具体投喂量则应根据黄颡鱼的摄食情况作适当的增减。
定质:主要是针对所投饲料的品质要求。
投喂黄颡鱼亲鱼的饲料,不论是人工配合饲料,还是全动物性饲料,都必须保证饲料新鲜,没有变质,切忌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黄颡鱼亲鱼的人工饲料可用鱼粉、豆饼、玉米、麦麸、料糠及添加剂配制,其中蛋白质含量应占到34%-38%,脂肪含量占7%。
黄颡鱼亲鱼在产前的强化培育过程中,每7天左右即要投喂1次全动物性饲料,如小鱼虾、螺蚌肉、动物下脚科等,以保证黄颡鱼性腺发育的过程中对营养的需要。
(4)调节水质。
在黄颡鱼的培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池水水质的管理。
黄颡鱼亲鱼培育池
的水质要保持清鲜无污染;池水的溶氧量心须保持在3.5毫克/升以上,酸碱度保持定6.5-8.5之间。
在准备催产的前1-2个月,每7-10天要冲水1次,每次冲水的时间为50-80分钟。
冲水时,可以利用原池的水进行冲注,使池塘中形成水流,刺激黄颡鱼亲鱼性腺发育。
在水质变坏,池水水色太浓,或者池水水位下降及亲鱼患病或出现浮头时,应及时加注新水,或更换部分池水,改良池塘的水质和保持池塘的水量,使池塘中的水体环境良好,有利于黄颡鱼亲鱼的发育和生长。
(5)预防鱼病。
在防治亲鱼鱼病时,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常年进行,特别是4-9月份的鱼病流行季节,更应重视。
鱼病预防时,要做到彻底清塘,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和水质管理工作。
在发生鱼病时,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黄颡鱼亲鱼很少发病,但如果池水水质恶化,或者是拉网等操作中损伤了亲鱼,则可以引发鱼病。
黄颡鱼亲鱼在培育过程种,主要发生的鱼病有小瓜虫病和水霉病。
人工孵化
黄颡鱼的卵既可进行流水孵化,也可进行静水孵化。
流水孵化设备有孵化环道和孵化槽;静水孵化则可在孵化缸、静水网箱中进行。
1流水孵化
(1)流水环道孵化。
孵化环道是用砖、石、水泥砌成的环形池子。
其进水设在环道的底部,出水口则设在环壁的内侧,用密纱布隔开。
孵化环道的容卵量较大,管理方便,孵化率较高。
黄颡鱼鱼卵进行流水环道孵化时,孵化方式采用搅拌式流水孵化和流水式孵化均可,但搅拌式孵化的效果要好于流水式孵比。
原因是黄颡鱼鱼苗刚出膜后,鱼苗随波浪游动的能力较差,当采用流水式孵化时,环道底部进水冲击较大,对鱼苗胚后发育不利。
而采用搅拌式孵化,可避免由于水流的冲击而影响鱼苗的继续发育。
由于黄颡鱼的卵为粘沉性卵,在孵化时,为了避免卵块完全沉入环道底部,可将黄颡鱼的卵块用竹篓哎铁篓装好,再悬挂在环道中的中上层,辅以流水进行孵化。
黄颡鱼鱼苗出膜后,即可从篓眼中钻出,进入孵化环道内。
(2)孵化槽孵化。
孵化槽是—种长方形的孵化工具,它对块状卵的孵化比较适合。
孵化槽的体积可大可小,可以依据孵化的规模进行设计。
孵化槽可以用砖石砌成,也可以用木块做成,建在室内或室外均可。
孵化槽的槽深20-50厘米均可,长宽可灵活设计,长一般为3米,宽1.5米;孵化槽的进水处设在槽的长边的—方,进水口高于孵化槽;出水处设在长边的另—方,出水口的开口要低于孵化槽约10-15厘米。
在孵化槽离出水口约5-10厘米处,垂直插入—块木板,封死孵化槽的左右方,在靠近孵化槽底部处留约1-2厘米的空隙,使出水的一方形成一个函管式的排水系统。
再在插入的木板前设—块网眼约50目的网片,用以拦鱼和鱼卵,防止黄颡鱼鱼苗被水冲走。
插入的木板既可以保持孵化槽中的水深稳定,又可教换去孵化槽底部的水。
在孵化槽中进行孵化时,将卵块均匀地平铺住孵化槽的底部,辅以流水即可。
流水的水流量不宜过大,以免冲起卵块。
利用孵化槽进行黄颡鱼鱼苗的孵化,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可以使孵化槽中的水不致形成较大的水流和漩涡,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②用修建存室内的孵化槽进行鱼卵的孵化时,孵化工作可在室内进行。
③孵化槽对水温和水流的控制比较容易,而且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在孵化过程中,观察和管理也比较方便,鱼苗出槽方便,可随时出槽。
2.静水孵化
利用静水孵化时,主要的孵化方法有孵化缸孵化和静水网箱孵化两种方法,观介绍如下:
(1)孵化缸孵化。
采用静水孵化缸进行孵化时,要求缸中的水深约40-60厘米,不能太深。
黄颡鱼的卵块用铁篓或竹篓装好,悬于水中的上层。
要求经常换水,勤观察,专人进行管理。
用孵化缸孵化,由于换水比较困难.而且需要的设备较多而且复杂,在实际生产中采用得不是很多。
(2)静水网箱孵化。
用40-50目的网片做成一个长方形的网箱,网箱的大小可根据要孵化的鱼卵量灵活掌握。
静水网箱的规格一般均长0.8米,宽0.4米,高0.35米。
在网箱中离水面约20厘米处水平铺设—层网目较大的网片,黄颡鱼的卵块就放在这一居网片上进行孵化。
网箱的上下四角,均要用绳子拉紧,架设在木制或竹制的网箱架上,借箱架的浮力浮于水面。
在网箱的外面应加设一层套箱,防止敌害。
在孵化网箱的上面,还要罩一块网片,封住网箱的开口,防止蛙、蛇、鼠、鸟等敌害。
在孵化网箱的上方,必须用竹席或草席遮盖避光,使黄颡鱼的卵在弱光条件下孵化,避免卵块因阳光的直射而影响孵化。
采用静水网箱孵化时,要求设置孵化网箱的水体水质清新,溶氧丰富,没有污染;设置孵化网箱的水体底质结实,无淤积的泥沙或者是少有淤泥。
3.孵化管理
黄颡鱼鱼卵在胚胎发育时,需要较高的溶氧,孵化水体中的溶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
黄颡鱼鱼卵在孵化时,要求孵化用水的水质清新,溶氧量高,并且无藻类及过多的有机物。
受污染的水源不能用作孵化的水。
偏酸性或偏碱性的水源应进行处理,酸碱度在7.5左右方可使用。
孵化用水必须经过过滤,防止敌害和污物进入孵化设备而影响孵化效果。
对鱼卵和鱼苗危害较大的敌害有剑水蚤、蝌蚪、小虾和小杂鱼等。
如剑水蚤会刺破尚在孵化过程中的鱼卵的卵膜,使胚胎早孵,造成鱼苗畸形并夭折;出膜后1-2天的黄颡鱼鱼苗,活动能力效差,易被剑水蚤咬伤,引起鱼苗死亡;小鱼、小虾则会吞食鱼卵和刚出膜的鱼苗,影响孵化率和出苗率。
敌害生物可用过滤水源的方法,滤掉孵化水源中的敌害生物;也可以采用药物杀灭的方法进行清除。
其中用90%的晶体敌百虫,使孵化用水的含药浓度为0.2毫克/升,能有效地杀灭虾类和剑水蚤等。
黄颡鱼的孵化水温为18-28℃,最适孵化水温为22-28℃。
在孵化过程中,如果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或高温天气,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或降低孵化时的水温。
在孵化过程中,要根据情况进行孵化水流的调节。
在孵化的初期,可以适当的加大水的流量,使鱼卵能在水中稍有漂动即可。
在孵化的后期,由于鱼苗逐渐孵出,此时即可调节水的流量,以免鱼苗在出膜后顶水游泳,消耗鱼苗的体力,降低鱼苗的成活率。
利用孵化环道、孵化槽和静水孵化网箱进行孵化时,要经常洗刷滤水设施上附着的杂物、藻类等,使孵化设备中的水流畅通,提高孵化率。
在孵化的后期,特别是已有鱼苗出膜时,住往会有鱼苗或卵膜等杂物粘在孵化环道和孵化槽的纱网上,影响孵化设备的水流畅通,因此要特别注意洗刷纱布。
洗刷纱布时,注意不能从正面洗刷,以免损伤鱼苗,应用软毛刷在纱布的背面轻轻洗刷。
黄颡鱼受精卵卵块的药物消毒,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黄颡鱼的块状卵极易受细菌、霉菌的侵害感染。
一般,防止卵上细菌病的药物有孔雀石绿、高锰酸钾、土霉素;防止卵上霉菌病的药物有孔雀石绿、福尔马林。
在鱼苗眼点出现之前,每天上午要定时进行药物消毒1次。
消毒方法是:将消毒药物配成溶液后,放入瓷盆或木桶等容器中,然后将黄颡鱼鱼卵捞起,放入消毒溶液中浸洗。
苗种培育
一、鱼苗培育
黄颡鱼在出膜后即进入暂养池进行暂养。
暂养池用小水泥池或用40-50目的网片做成的小网箱均可,暂养池的面积可大可小,80-300平方米均可。
暂养黄颡鱼鱼苗的水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