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论文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著: 专著: 张为平.隐形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理查德·罗杰斯.小小地球上的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彭一刚 建筑空间组合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王建国. 《城市设计(第二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凯文·林奇.《城市意象》. 华夏出版社,2001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1988 .[挪〕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陈兴,((MVRDV》,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丛书编委会,《库哈斯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美」C·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罗杰·特兰克西,谢庆达译,《寻找失落的空间一都市设计理论》,田园城市文化 事业有限公司,1985 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迈克.詹克斯,等.紧缩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丹]S·E·拉斯姆森,体验建筑(刘亚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刘涤宇,不平坦建筑空间,文化,2004/07
2011年 10月--- 2011年 12月 2012年 1月--- 2012年 2月
来自百度文库 主要参考文献
期刊: 期刊: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 建筑学报2010 《香港的高密度和环境可持续性_一个关于未来的个人设想》 世界建筑2007 《香港高密度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风雨10年》 时间建筑2007 《缩微化策略_一种高密度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策略初探》 华中建筑 2008 《挖掘与变换_看库哈斯与他的两个建筑设计作品》 新建筑 2001 《都市密度与更新》 世界建筑2007 《香港的城市规划体系》冯志强, 城市规划2006 《香港的高密度发展》,,潘国城 香港城市规划1996 《香港的新市镇建设及其规划》邓卫国 外城市规划1995 《香港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经验》 贺勇 规划师2003(3) 《香港的城市规划体系与制度》 宋家明北 京规划建设2003 《挖掘与变换_看库哈斯与他的两个建筑设计作品》 新建筑 2001 古儒郎,林海华.图析香港.城市中国,2005(12) 廖维武,严迅奇.共建筑与竞赛—廖维武与严迅奇的对话.孙凌波 世界建筑2007(10) 王群.密度的实验[J].时代建筑,2000(2):14-15. 土木.新的自然空间──荷兰馆.世界建筑,2000(1) 林源.挖掘与变换──看R·库哈斯与他的两个建筑设计作品.新建筑,2001(4) 施蘅.极限——MVRDV的概念及研究.城市建筑
专著: 专著: 张为平.《隐形逻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实例参考
期刊: 期刊: 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 香港的高密度和环境可持续性_一个关于未来的个人设想 香港高密度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风雨10年 缩微化策略_一种高密度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设计策略初探 挖掘与变换_看库哈斯与他的两个建筑设计作品 都市密度与更新 冯志强, 香港的城市规划体系 潘国城, 香港的高密度发展 邓卫国, 香港的新市镇建设及其规划 贺勇, 香港可持续发展建设的经验 宋家明北,香港的城市规划体系与制度 古儒郎、林海华 图析香港 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 拥挤与间隙——高密度状态下的城市形态的研究
六 研究方法
1.资料搜集与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信息和文献的查阅,结合 历史、人文、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炼和归纳出研究本课题所需 的理论知识。 2.实地走访和调查。通过对香港,北京,上海的走访和系统的调查研 究,发现其中的共性和个性,通过分析对其进行归纳与总结。 3.综合研究。结合理论的研究与实地的考察,全面透彻的探讨所要研 究的课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在有限的土地条件下最大化和最 优化利用土地
二 相关概念廓清、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高密度、空间挖掘) 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建筑空间) 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筑空间的挖掘方法)
三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研究 3.1 国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1) 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 。
(2) 约翰·波特曼 波特曼提出的”协调单元”。
(3) 瑞姆·库哈斯 “事件高密度” 。
(4) MVRDV
“大量复杂数据的分析来塑造空间”。
(5) 空间句法理论
空间句法理论的切入点是“回归到空间本身”。
3.2 国内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香港的高密度状态下的城市的研究比大陆要先行一步,这跟香港的自 然地理和历史条件有很大关系。
密度构成策略下的城市空间形态
同济大学 2007
论文分析了密度构成策略,强调这密度构成策略对现代城市空间塑造的作 用,结合实例阐述了它在城市设计实践中的具体表现。 荷兰当代建筑师的密度实践——以其建筑作品为例 华中科技大 2005
论文试图从当下荷兰建筑界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理论问题——密度——入手 来把握荷兰现代建筑的发展动向。之后将结合中国当下的实践引发一些具体的 思考。 荷兰建筑的“黄金时代” 天津大学 2008
七 时间进度安排 :
20010年 10月--- 20010年 11月 2010年 12月--- 2011年 2011年 2011年 3月--- 2011年 5月--- 2011年 2月 4月 9月 命题及开题准备论文提纲 论文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 论文二稿结束,接受中期检查 完成调研及总结,论文二稿结束 撰写正文 完成论文并答辩
建筑学报2010 世界建筑2007 时间建筑2007 华中建筑 2008 新建筑 2001 世界建筑2007 城市规划2006 香港城市规划1996 外城市规划1995 规划师2003(3) 京规划建设2003 城市中国2005(12) 合肥工业大 2007
高密度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多城市本身已成为或正在成为高密度 状态下的城市,本论文正是出发于此来探究高密度状态下的城市的形态和普遍 规律。
指 导 教 师:李 勇 作 者:唐 地 时 间:2010.10.15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选题背景
(1)高密度城市环境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和城市快速更新建设的时期。
图:我国1978~2009年城市化百分比 我国 ~ 年城市化百分比
(2)空间的更新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梳理总结出一套面对高密度城市 环境下空间设计策略及方法
4.2论文研究的结构框架:
五 论文提纲
5 论文写作提纲: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相关概念的解析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3相关概念的解析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4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4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 1.5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课题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6课题研究的框架 1.6课题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第二章.高密度城市环境及空间理论的研究综述 2.1高密度城市环境的概念 2.1高密度城市环境的概念 2.2“传统建筑空间 传统建筑空间” 2.2 传统建筑空间”理论研究综述 2.3高密度城市环境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2.3高密度城市环境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2.4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对建筑空间的挖掘 2.4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对建筑空间的挖掘 2.5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筑空间与 传统建筑空间”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筑空间与“ 2.5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建筑空间与“传统建筑空间”的比较研究 2.6本章小结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三章.高密度城市环境影响下建筑空间新发展 3.1传统空间概念的突破与延伸 传统空间概念的突破与延伸 3.2超越“传统建筑空间”的高密度空间 超越“ 超越 传统建筑空间” 3.3传统空间与高密度空间的共生 传统空间与高密度空间的共生 3.4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四章.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对建筑空间的再诠释 4.1“建筑空间”定义的再认识 建筑空间” 建筑空间 4.2空间概念内涵的深化 空间概念内涵的深化 4.3空间概念外延的拓展 空间概念外延的拓展 4.4新的空间理念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新的空间理念给城市带来的影响 4.5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五章.结语 5.1论文结论 论文结论 5.2展望 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硕士论文: 硕士论文: 《拥挤与间隙——高密度状态下的城市形态的研究》 合肥工业大 2007 《荷兰当代建筑师的密度实践——以其建筑作品为例》 华中科技大 2005 《密度构成策略下的城市空间形态》 同济大学 2007 《荷兰建筑的“黄金时代”》天津大学 2008
THE END
谢谢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论文通过多方面的资料搜集,努力将荷兰建筑放回它所产生的土壤,放回 它独特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加以介绍和把握,以客观的视角,描绘出上 个世纪荷兰建筑的发展历程。
四 研究的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4.1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通过对建筑空间的探索,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总结出 更适合高密度的空间,以此来应对当下城市化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