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_李文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我国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变成对外直接投资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矿业和油气领域为主的中国第一轮海外并购热潮正被农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以及汽车领域所取代。2002-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速达52%。据国家商务部国外经济技术合作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金额达601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总额达3220亿美元,境外资产总额1.5万亿美元,合计设立1.8万家企业,范围涉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进入2012年,山东重工3.74亿欧元获意大利法拉帝集团75%控股权、三一重工3.24亿欧元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广西柳工3.35亿元人民币收购波兰HSW企业工程机械事业部、国家电网3.87亿欧元收购葡萄牙国家能源网公司25%股份等跨国重磅并购不断出现。仅短短几年时光,中国已由吸引外商投资大国转身为兼具海外投资大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五海外投资大国。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结构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多元化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者的格局的主要特点。在2003年的对外投资中,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还不到国有企业的一半多,但是到了2009年,有限责任公司的比重已经为国有企业的4.3倍。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对外投资主体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另外在投资主体行业分布中,制造业占投资主体数大部分,批发零售业为其次,其余是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有以现汇出资、以国外贷款出资、以国内实物出资、以国内专利技术出资等方式。与东道国或第三国举办的合资与合作企业占中国对外投资企业所有权结构中绝大部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方式有收购、跨国兼并、参股及股权置换。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划分

以中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区域划分来看,过去以欧美、港澳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为主,当前已经逐步拓展到非洲、亚太及拉美等17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在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中国对欧洲、非洲的直接投资分别达到46.1亿美元和17亿美元,同比增长57.3%、58.9%。其中,对欧盟的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逐年递增,中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对外直接投资占总额的4/5以上。而非洲、大洋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比重则不足1/10。

表12006-2010各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贸发会议,2011年世界投资报告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增强,海外投资由进出口贸易、向资源开发、生产制造、商务及金融领域发展,针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目的和手法的质疑及警觉日益增多,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也陡然增多。

(一)存在的问题

1、对外投资规模较小,缺乏科学的战略规划

我国跨国公司跨国投资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科学论证和战略规划。很多企业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的目标不明确,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随意性较大,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也缺乏慎重。投资项目仍以中小型为主,投资水平略低,规模效应尚未发生作用,竞争力有待提升。大多数投资集中在工程承包、交通运输、加工装配等领域。跨国投资整体水平偏低,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境外的扩张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缺乏政府的引导和监督,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一定发展,但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缺乏政府的科学引导,同时金融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中国政府在法律、政策、税收以及制度、服务等方面没能发挥积极作用;造成对外投资企业的政策不明朗,行业导向模糊,往往出现重复

李文静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387)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走出去”进行国际市场直接投资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中国企业实行跨国性投资,必须客观地了解投资的内外环境,并对开展直接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文章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问题与风险的分析,全面阐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企业规模小、缺乏政府引导等问题与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策略。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现状;风险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3)07-107-02

107

--

性、盲目性投资现象。

3、缺乏高素质的专业跨国人才

世界跨国公司的渗透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高科技产品和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我国跨国公司科技优势比较薄弱。很多企业对科技进步的认识不够,对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尽管我国的跨国经营投资范围广、涉及行业多,也陆续建设了一批境外研发中心、工业产业聚集区,但是以贸易性企业及资源开发和加工企业为主的初级格局尚未根本改观。

(二)风险因素

1、政治风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全球热点、焦点和难点增多,一些地区出现局部冲突和动荡,导致一些国家政治动荡,社会混乱;二是围绕海洋权益和岛屿等领土争执引发的民族主义对立情绪带来的投资风险;三是欧债危机成为近期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重大事件;四是非传统安全引发的国际政治、地缘紧张日益增多,对恐怖袭击和非法武装冲突的防范愈加困难。而我国企业在非洲、拉丁美洲的投资存量最多,面临的地缘政治等风险也相对较高。

2、经济风险

主要有外汇风险,因汇率变动使企业常面临海外投资资金的流动、成本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管理风险,指因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其管理环节的不确定性使企业的投资收益有风险;经营风险,指因为企业受到国际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内部在投资过程中控制、决策、模式选择等经营策略运用不得到而带来的影响,在生产经营中因决策上的失误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技术风险,中国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活动中,面临的行业或特定技术的标准都与东道国有较大差别,这就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3、法律风险

因为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等不同,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不同,对待外资的立法也不同。主要原因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和法律制度有缺陷,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无序、盲目的竞争,使亏损较大,大量资金流出。且因法律的冲突与差异,我国企业不能认清自己的经济行为触犯了东道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与否,使潜在的投资风险增加。

4、社会文化风险

近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企业海外投资力度加大,在被投资国的社会文化层面,充斥着“中国资源掠夺论”“中国投资威胁论”“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最难逾越的鸿沟。另一方面,由于中资企业投资过度集中在资源类投资领域和全球少数资源型国家和地区,加上环保和生态及绿色发展意识日益深入人心,来自被投资国社会层面的反对具有一定市场。同时,由于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误解和猜忌,企业的一些负面形象、缺乏正面沟通等,均使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文化风险增大。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宏观方面

1、制定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干预战略。保证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实施地长期稳定。降低投资的宏观风险。

2、建立统一的对外直接投资管理机构,实行有效的管理方法防范管理风险。为从事对外直接投资行政管理事务必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可建一个具有政府和私人两种身份的机构。作为政府机构,按照政府政策制定方针,运作政府提供的保险储备金。作为法人,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控诉,出面解决纠纷,这样可更好的向东道国索赔。

3、健全和完善鼓励性的海外投资倾斜政策。中国企业必须了解东道国各方面信息,选择正确的投资区域和投资项目,合理确定投资规模才能防范经营风险。同时中国要培训有关技术人员、帮助进行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海外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降低技术风险和经营风险。

4、健全对外直接投资的法律体系。制定一部有中国特色且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使我国的对外投资有法可依。中国政府应借助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再加上政策的正确引导作用,不断完善融资、税收、信息及咨询等服务,落实应有职能。

(二)微观方面

1、投资前期:要认真选择东道国,明确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做好风险评估。加强企业内部风险防范,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采用有效的灵活性投资方式,使投资经营活动的适应性与竞争力更强。

在区域选择上,坚持重点区域与市场多元化战略相结合的原则,尤其要优先考虑打入发展中国家的地区和市场;在行业选择上,以企业自身竞争优势为基础,突出出口导向型和资源导向型跨国经营发展;在合作伙伴选择上,要优于世界知名大跨国公司结盟的战略意识,以便降低风险、分享其在国外的资源优势和特殊优惠;在海外企业管理上,要推行属地化管理,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2、经营过程中:一要实施经营战略的多角化。这样可降低风险且有利于创造我国国际品牌。二是举债于当地。从东道国筹措资金用于周转、应急、再投资等可规避风险,可减少损失,降低外汇风险。三要控制关键技术,掌握市场信息,预测市场变化。及时掌握信息,避开市场风险,争取收益。四要全面提高对外投资主体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培养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五要培养和引进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国际化人才就是熟悉国际惯例、精通外语和懂得国际市场运作的人才。

四、结论

对于现代跨国企业来说,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市场份额等规模的大小是跻身于世界级企业的显著标志,只要大企业认真学习著名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并且根据我国的实际竞争优势,树立国际化视野,移植并孕育跨国公司成长基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竞争中,就一定会发展成为具备国际竞争能力、掌握国际化经营管理技术的现代化的跨国企业集团。

参考文献:

[1]宋维佳,许宏伟.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

[2]李文锋.中国跨国公司现状、问题及对策[J].改革,2010.

[3]贺宁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国家战略规划研究[J].商业时代,2012.

[4]王天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动机[J].中国经贸导刊,2012.

[5]王玉泉.国际投资新趋势及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策略[J].财政金融, 2008.

[6]孙轻宇.中国跨国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与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2.

作者简介:

李文静,女,山西太原人,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经济金融、贸易。

10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