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中政治哲学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高中政治哲学题及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
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
之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
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等,对中国古代治国
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
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
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羊崇.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由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
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
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
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皮。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
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
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10分)
(3)公众信仰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礼法协调是
构建文化秩序的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
能超过15字)。(4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角度分析说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用意义;其次考生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其意义;再次考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作用即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进行分析说明;再次考生可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影响即可。
(2)本题考生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本题的知识是“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然后考生可以从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角度分别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3)本题比较开放,要求考生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属于建议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提出两条具体措施即可。
【答案】
(1)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就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耕耘,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3分)
②文化影响社会发展。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3分)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有利于构建文化秩序,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3分)
④文化影响人。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3分)
(2)①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礼治和法治作为
国家治理的两个方面,既存在斗争性,又存在同一性,是对立统一
关系。(2分)
②礼治和法治相互依赖、相互贯通。(2分)单纯的法治并不能解
决所有问题,文化昌明开放有利于国家治理,文化精神衰退则国家
治理相对颓废。因此,在国家治理中应当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
作用。(2分)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2分)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礼治与法治的对立中把
握统一,“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2分)
(3)答案示例:法治与礼治结合,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传统礼治思想与时俱进。(其它答案,符
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每点2分)
1.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2.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要不断深化,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
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
人类的根本利益;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
5.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私不是人的本性;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
6.人生价值: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
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生
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不断地发
挥主观能动性,走出人生价值观的误区,反对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7.理想与现实: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崇高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作用;把实现最高理想与
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
8.实践: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
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在
社会实践中,实现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