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和相关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地半封建城市特有的“多区拼贴”的空间结构特征; 8. 城市行政区得以诞生和确立,城市行政管理由过去的城乡
合治到城乡分治;
8
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一国或几国占有的租 界城市、商埠城市性质的变化
1、受帝国主义列强直接控制的城市 原有特征:
大多原来并无基础或基础较差,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5.市政工程及公用设施
1)德区路面标准高,以块石砌筑保证大坡度道路的行车安全,车行道两侧设供铁 轮车通行的车轨石;
2)上下水采用环状管网;德区采取雨污水分流制,中国区采用合流制。
□ 6.建筑风格及城市风貌
1)建筑完全按殖民者的本国建筑形式设计建造的。 2) 建筑布局上采用了欧洲古典城市的手法,注意立体轮廓及对景。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国区在北部,居住、工业、商业混杂; ❖ 市中心在临海的德国提督公署一带; ❖ 港口和铁路布局在城市的西侧。 日本占领期间:
在沧口、四方一带建工业区,主要是这一带运输条件较好。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 3.道路系统
❖ 道路采用了方格状,但是 配合地形成不规则状,道路网 密度很高,目的是增加租金较 高的商业店面。
新特征
(1)城市一般按帝国主义侵略意图通过规划进行比较有 条理的建设
(2)城市布局和建筑形式是当时西方各帝国主义国家流 行形式的移植,整个城市反映出明显的殖民地色彩。
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城市
2、租界城市
原有特征
原来是中国较大工商业及交通中心
新特征:经帝国主义侵占和经营后,一方面使城市
A 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城市;如江苏南通;
B 一些沿海或沿江的城市,往往辟为商埠或设有租界,如南京、济南等。
C
原为传统的手工业商业中心或位于原交通要道的城市,被新的
资本主义工商业或位于新交通线上的城市所取代,导致这些城市原
有的地位逐渐衰落。如扬州、淮阴、临清等;
6
二 、城市的类型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特征:
1. 部分城市性质改变,出现了一批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 城市;
2. 工业、矿业的发展,近代工矿业城市出现; 3. 铁路、公路的建设,近代交通型城市兴起; 4. 城市规模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级分化;
7
二 、城市的类型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特征:
5. 城市地域分布上,沿海和内地城市不平衡发展加剧; 6. 城市物质要素增多,功能结构复杂化。 7. 城市空间结构由过去封闭如青岛、广州; B 长期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占据,有特殊的租界地。如上海、
天津; C 由中国官僚资本或民族资本开办的新的工矿企业而兴起的城
市,如唐山; D 铁路枢纽城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5
二 、城市的类型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城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二、 原来是封建城市,由于受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及本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发生局部变化;
中国城市建设史近代部分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和相关建设
1
本讲主要内容(一)
时代背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城市发展的两种类型(第九 章);
帝国主义长期独占城市的发展及其基本特点(第十一 章);
帝国主义共占城市的发展(第十章——由租界发展起 来的城市);
2
一 、时代背景
近代城市——在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过来的。
▼鸦片战争后
1.城市性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2.政治上:受帝国主义国 家控制 3.经济上:手工业到工商 业的发展 4.城市功能结构:混合 5.建筑面貌:城市体系面 貌发生改变
4
二 、城市的类型
我国第一条铁路:修建于1876年 的“淞沪铁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城市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一、 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外国资本的输入,或由本国 资本的发展而产生较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人口规模急剧膨胀,另一方面使旧城区和新辟的租界 区之间呈现强烈的对比。
上海、天津、汉口
3、商埠城市
新特征: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面貌方面,其特征往往是 在城市近旁水陆交通方便处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 街区,出现了港口、码头、车站、仓库等基础设 施
第一类: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或本国资本主义因素 的发展而使城市产生极大变化或新兴起的城市
” 。
后一次世界大战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先后两次占领青岛; 日占领青岛期间着重于经济侵略,并拟定相应的规划。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 1.建设方针及规划意图
德:军事据点、贸易港口 日:工业、交通建设 “工业日本,农业中国”
□ 2.规划分区
德国占据期间: ❖ 德国区和中国区分开,德国区在市南沿海环境最优美的地段;中
❖ 德国区内道路宽度较宽, 且与绿化结合较好。
❖ 商业服务设施及公共机关 沿街密集布置,形成商业街。
❖ 道路与建筑物布置,考虑 到“对景”的要求,不少道路 都正对着教堂上的尖塔。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 4.居住区
1) 德国区居住建筑集中在“提督公署”以东一带,系独立式花园洋房,建筑密度 低,绿化多,结合及利用地形较好。日本占领时出现了大量日本式小住宅,平面及 立面都比较简单。 2)中国住宅区多与商业、手工业作坊混杂,街坊小、密度大。四方 、沧口工业区附近,建有一些简陋的工人住宅。
1)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越演越烈; 2)列强入侵——社会制度发生变化,对城市尤其是我国
东部地区城市产生深刻影响。
3
一 、时代背景
城市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
1.城市性质:封建社会型 2.政治上:城市统治农村 3.经济上:商业资本有一 定发展 4.城市功能结构:单一 5.建筑面貌:中国传统形 式
1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德日独占青岛和济南;
□英国独占香港;
□帝俄独占哈尔滨与大连;
□法国独占广州湾等;
12
帝国主义在较长时期内独占的城市(第十一章)
一、青岛
地理位置: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东口,原为一渔村。
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由于有长期占领的打算,于1900年编 制了规划图,后随人口规模的增大,1910年又编制“青岛市规划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