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集团swot分析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债务规模庞大,徐工机械难以保存
目前,徐工集团及下属公司在国内外 各家银行贷款高达20亿元,徐工机械 70%以上的股权已用于抵押,其中近一 半的贷款还款期在2006年上半年陆续到 期,徐工集团遇到了巨大的还款压力。 根据徐工集团现在的经营效益状况,可 以说无力偿还,目前已有部分债务被债 权人提出诉讼,法院已查封部分徐工机 械股权,徐工机械股权面临被再次拍卖 的风险。
4.在当前竞争环境中,徐工的竞 争力有待提升
我国加入WTO以后,工程机械市场国际化进程加快, 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徐工集团依据目前的经营发展状态, 与国外公司、国内新崛起的民营企业相比劣势明显。在机 械技术方面,虽然通过徐工集团自身的顽强努力,个别产 品如汽车起重机产品尚有一定优势外,整体技术仅相当于 国际八十年代水平,大部分产品处于模仿阶段,关键零部 件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研发手段、装备水平、制造手段 仍比较落后。在行业政策方面,目前外资品牌产品进入我 国市场没有任何限制,并在税收方面仍有部分超越国民待 遇的政策,国际上一流企业如卡特彼勒、日本小松、德国 利勃海尔、沃尔沃、特雷克斯等国际巨头以合资、独资等 方式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凭借资金、品牌、技术等优势在 垄断了高端市场以后,正在进入中端市场。在运营机制和 成本方面,以三一重工、龙工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 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成本优势,占据国内中端与低端市 场的份额越来越多。给徐工集团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压力。
1. 历史包袱沉重,矛盾错综复杂。
徐州地处江苏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就业压 力大,稳定难。徐工又是徐州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占 整个徐州市GTP的20%,多年来为徐州市的经济发展、 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以来,徐工集团 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政策,为徐州市承担着下属50 多家二、三、四级企业通过出售、合并、股份制改造、 破产重组等方式进行改制,涉及资产近20亿元,承担 了25亿元债务,涉及员工近万人。其中徐州通域集团、 徐州特汽总厂、徐州海鹏轮胎集团等几个困难大户, 是前几年政府交给徐工集团托管兼并的,仅破产费用 和职工安置费用需要3.1亿元,因徐工集团无力支付, 已经造成徐州市局部动荡不安,干扰了正常的生产与 工作。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制约着徐工的发展。
SWOT分析
▪ 徐工简介 ▪ 企业优势 ▪ 企业劣势 ▪ 威胁 ▪ 机会 ▪ 战略
目录
徐州重工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成立于1989年3月,成立21年来始 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 目前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10强,中国 500强企业第125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 55位,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产 品品种与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影响 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4.徐工集团将奋发进取,紧紧围绕工程机械 主产业的发展,以具有国内外领先的高新
技术产品支撑公司的战略发展,以计算机
技术、电子监控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高
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增强综合竞 争力,“十五”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 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先者,国际工
程机械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实现强大的、 国际化、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发展目标
5.投入不足,缺乏发展后劲
徐工集团一直致力于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发 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程机械高中端产品,以求在 国际化市场竞争中一席地位。但在近几年,公司的 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效益在下降,对研发投入和技术 改造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高端市场与跨国公司 竞争,也无法与新崛起的民营企业在中低端市场竞 争。目前,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不到10%,徐工集团 下属的拥有优质资产的上市公司(徐工科技)2005 年出现了1.29亿的巨亏。在这种情况下,徐工集团 如果不思求变,改制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改 造,徐工的优势地位将很快消耗殆尽,不但得不到 发展,而且面临生存危机。
5.企业科技实力雄厚 6.企业有明确的宗旨 7.企业的干部和员工的素质高 8.公司荣誉 9.公司走上国际化 10.产品种类丰富
Leabharlann Baidu
徐工精彩亮相上海宝马展
W企业劣势
1.十多年来,由于企业体制和机制改革难度大,其 中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依然存在, 综合经济效益指标一直比较低,到目前为止, 与“徐工机械”销售规模接近的行业前八大企 业,2005年徐工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和核心竞 争力均已下降到最后一位;除轮式起重机以外, 其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逐年下降;2005年集团 销售额131亿元(其中徐工品牌76.6亿元),比 2004年下降3.8%,主营利润比2004年下降37%, 这与行业蒸蒸日上的总体发展走势持相悖的状 态。
3.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人才流失严重
徐工集团沉重的人员负担和低效率的管理机制已成为制约 徐工发展的桎梏之一。在徐工集团现有体制下,企业无法根 据产业周期、岗位设置、经营需要调节员工数量,一岗多人、 一责多头的管理模式依然存在,导致劳动成本居高不下、效 率不高、薪酬结构体现不出人才价值结构,客观上形成了在 徐工“无用之人无法不用,有用之人无力留用”的尴尬局面,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价值观在徐工难以体现。几年来,徐工 集团的核心技术骨干、管理精英流失严重,并带走了公司的 产品技术,在外资、合资、民营企业中那里均可见徐工流失 的人才,相反徐工要引进高端人才很困难。现在要想扭转这 种局面,只有从根而治,通过改制,彻底解决国有职工身份 置换问题,遵循市场化法则,对企业的劳务成本和新酬结构 进行合理化调整,激发起企业内外两个方面的竞争活力。
3.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全部通过了 ISO9001 质量 体系认证,徐工牌工程机械被定为江苏省重 点名牌产品,压路机、装载机分别被评为中 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徐工 集团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已将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广泛应用于新品开 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 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S企业优势
1.徐工集团秉持“严格、踏实、上进、 创新” 的企业精神,按照以工程机械为 核心的多元化发展战略,建立了以国家 级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开发体系,不 断开发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新产 品。
2.徐工集团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 与国际大公司的合资合作,组建了多家中 外合资企业,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成立 了省级外贸进出口公司,大力实施以产品 出口为支撑的国际化战略,将产品销售与 收集国外先进技术、用户需求信息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