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田古民居导游词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田古民居导游词作文
【篇一:7培田古民居导游词】
培田古民居导游词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的连城培田村旅游,首先请允许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连
城冠豸山的导游,我姓x,土生土长的连城人,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是x导,在游览中大家有什么问题和要求,都可以向我提出,我一
定会尽力为大家服务的,最后希望大家在培田能够玩得开心,留下
一个美好的记忆。
连城是客家人聚居地区,是客家祖地之一。自晋以来大批中原人南迁,迁徙到培田村的这些客家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天参观的培
田古民居体现的是明清时期培田村的先辈们崇尚耕读文化所创造的
客家建筑艺术。培田地处连城冠豸山西部,它的总面积为13.4平方
公里,居住着315户1400人左右。“培田”是清一色吴姓氏人所居住的村庄,已经有了8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由30幢高堂华屋,21
座宗祠,6家书院,和一条千米古街组成它特有的文化氛围,现在培
田也被称作是十大“中国最美的村镇”之一。
大家看到我身后的这座牌坊了吗?它是“恩荣”石牌坊,这是清朝光
绪皇帝赐给他身边的蓝翎四品护卫吴拔祯的,吴拔祯生于1857年,70岁过世。在清朝,不论文官武将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一
律步行。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从中间的大门走过,而五品以下的官
员却只能走两侧的大门。透过它,可以看到培田先辈曾经有的辉煌。现在请随我从中间大门到文武庙去看看。
文武庙在培田村的西南方位,大家从它楼上环视一下培田村的环境,多少了解风水的人就容易明白为什么培田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了。其实什么是风水?简单地说,“风”是指大气环境,“水”是指水环境。各位看培田村,整个村子座北朝南,村前水流环绕,村后古木遮掩,四周青山绿水,空气清新,加上培田先辈们勤耕苦读的风气,所以
自乾隆以来,在这500左右人的村庄竟出了文武秀才、举人、国学生、贡生等140多人,进士5人,步人仕途者19人,五品以上的有
7人,当地人认为是文武庙给他们带来了福音,其实这应是天时、地利、人和给培田带来了福气,我相信,今天你们登上了文武庙,就
一定能把福气和才气带回家。
请大家沿着脚下的村道往前步行五分钟。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大夫第,大夫第又名“继述堂”,取自于古书中庸里的一句话“夫孝者,善继人
之志,善述人之事”。大夫第建于清朝道光9年,1829年,历时11
年完成,占地6900平方米,其结构为九厅十八井。实际上大夫第是
由18厅24井72个房间所组成的。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结合北方庭
院建筑,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及自然地理特征,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构造的大型民居建筑。在培田像这样规模的建筑,在数百年间,共建起30幢类似的建筑。它的布局尽管厅多井多房多,却井然有序;尽管建筑层层叠叠,采光通风出水却无丝毫障碍;厅
与厅之间既有通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使之各成单元,既利于大
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碍小家庭各享天伦之乐。这里的井水,除了
供饮用外,还有除燥降温的“空调”功能。其布局的合理真可以用“天
衣无缝”来形容。
现在我们所站的地方叫外雨坪,先看看门前刻的这副石联:水如环
带山如笔,家有藏书陇有田。上联说的是大夫第远处的溪流绕村庄
而过犹如玉带,门前山势如笔架,意寓着这里是文风鼎盛的地方。
下联说的是培田这个地方自800年以来,都是以耕田读书传家的地方,过去有一句话,说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
所以这个院主人吴昌同在经商发家后又捐了个五品官的职位,生有
五子,四个任五品以上官员。
接下来,大家请继续随我到都阃府。都阃府的主人就是村口我提过
的吴拔祯。都阃府其实就是都司府,都阃就是官名,也就是都司,
四品武官。这里是当年培田最豪华的一座建筑,结果被大火焚毁,
现仅存门楼、嵌在墙壁上的主人生平的大理石碑文,和这块著名的
用河卵石铺的“鹿鹤同春”图雨坪了。
在村口我就介绍过培田体现的是明清时期的耕读文化。其实,耕读
文化在绝大多数的古村落中都有体现,但能找到像在培田这样如此
先进的耕读文化的古村落却屈指可数。刚才我们了解的是培田清朝
时期精致的建筑文化,现在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培田先进的耕读文化
到底体现在哪。
好,首先,请大家随我到著名的的妇女学馆——容膝居。容膝居的
建立体现了当时培田人先进的教育理念,认为女性也可以识字、经商,所以大夫第的主人吴昌同为培田女姓创办了妇女学馆,对妇女
进行三从四德、礼仪、工艺、烹调等方面教育,还进行妇女性知识
方面的教育,你们从“可谈风月”四个大字就能明
白。所以说容膝居体现的是培田先辈们先进的且有创新性的文化教
育理念。接下来我们再到专供族人拜祖、宴请、看戏的衍庆堂参观。现在带大家到另一处体现培田文化理念先进的地方——“工房门楼”
看看。这个门楼内是个“工匠房”,这是当时建造“大夫第”的木匠们
住的地方,不相信吧,这么富丽堂皇的门楼怎么会是工匠住的呢,
但这却是事实。尽管是工匠住的也很讲究,所谓“三分厅堂七分门楼”,工匠们的技术怎样就看他们住的地方,工匠们把门楼的建筑科
技和艺术融为一体,还把地理风水结合一起。你们看,门前用卵石
砌的半月盆形,盆底是半个古钱,一条细长清水沟侧对着大门,台
阶是向内而下,这表示进门财源滚滚,出门步步高升,这就叫“匠心
独到”。
接下来我再带大家到培田先民农闲时读书作画的地方参观。
就是这里了,“敦朴堂”,表示客家人敦厚朴实的品质。培田先民始
终记得“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一般日子稍微过得去
的人家,都是大人们每天勤勤恳恳地耕田,同时呢,督促孩子们认
认真真地读书。家庭的生计在田地里,而家庭的希望在书本里。同时,敦朴堂也反映了耕读文化的另一面,那就是人与土地和自然的
和谐,我们的先辈们在宋代就知道了“休耕轮作”,那么我们的培田
祖辈秉承并发扬光大这一理念,在农闲时雕木、剪纸扎竹、习字画画,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刚才参观的容膝居、衍庆堂、工房门楼和敦朴堂体现了培田耕读文
化中和谐、合理、科学的一面,接下来我再带大家到其它几处特别
的地方看看。
大家请看这座石刻门联横披“华屋万年”,头尾两字把房子主人名字
嵌进来了,叫吴华年,房子的就是我们面前这一新一旧并排的两座
建筑,左边叫“双灼堂”,右边叫“灼其新祠”。大家继续看这副对联“屋润小康迎瑞气,黄金广厦庇欢颜”,这说明培田先民早就有小康
生活的追求和理想了。
现在我们侧门走进来的地方是培田的官厅,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培
田迎接府县来往官员的驿站,占地5900平方米,由月塘,外雨坪,
内雨坪和中厅,后厅等几个部分组成。官厅具有明代建筑三大特色,一是等级分明,二是色彩协调,线条简洁,三是工艺精湛。清朝纪
晓岚巡视汀州府时,就住过这里,并写“渤水蜚英”四个大字,表示
对培田崇文尚武,人才辈出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