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

摘要:文章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条件入手,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客观环境基础、措施基础、档案文献信息开发基础等几个方面着重阐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保护策略。

关键词:档案文献信息档案保护基础

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载体,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正如我国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所说的,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所以,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并且任何保护活动必须以维护藏品的真实性为基础。而这种真实性是建立在认识档案文献重要性的思想定位、客观条件许可以及将意识形态运用客观条件中去的一系列过程或者说是措施等基础上的。

1、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

档案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由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转化而来的。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延续历史,传承文明,通过社会利用实现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查考与凭证作用。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其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档案文献遗产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加之其脆弱性,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

用下,相当一部分世界文献遗产已经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消失,使得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档案文献一旦损毀,就不可再生。所有档案都具有原始性、凭证性,其中很多档案具有唯一性。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凝聚了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储备,是宝贵的信息资源。正是由于档案具有一般文化遗产的共性和档案本身的个性,所以,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特性是其他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因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提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加大“我国文化遗产及价值”的研究,以确保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原真性,防止和减缓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

档案构成了人类社会连续发展的桥梁,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发展,档案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深加工,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为了实现社会以及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处于一种良好的保存和利用状态,从而使档案事业既服务于当前社会,又能够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许多新型载体档案。如20世纪50年代后陆续出现的录音带(盘)、缩微胶件、录像带等。但它们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只是作为对纸质档案的一种补充,而且这些信息的记录和解读仍是模拟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由此产生电子文件,具有长期保

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经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

因此,档案文献遗产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199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档案理事会(ica)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实施一个国际性的工程——“世界记忆工程”。unesco将它定义为世界遗产工程的延续,并建立了《世界记忆名录》,作为《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延伸。文献遗产主要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载体的珍贵文献,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它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毀、消失的人类记录进行抢救和保护,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2、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客观环境基础

加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首先要建设足够使用的的档案库房,其次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保护的技术要求。

档案库房是保护档案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档案库房是档案保护技术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库房建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的保护条件。这与日常的库房技术管理有所不同,管理措施若有不适,改动较为容易;而库房建筑不合要求,改动则很困难。另一方面,档案库房建筑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及费用。因为管理上的措施是以档案库房的建筑条件为依据的。管理措施效果的好坏以库房建筑的好坏为前提。如果库房建筑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就很显著,费用也会降低。否则,管理措施效果就差,费用也高。

由此可见,档案库房是保护档案的重要基地,档案库房建筑在档

案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今天虽然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将库房的各项空气质量指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但这种控制是建立在库房建筑的基础之上。所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库房的建设。一些发达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库房的建设。一些发达国家很注重档案库房的结构、设施、技术、规模等的研究,国际档案工作会议也曾专门研究和讨论过这些课题。

从目前看来,档案库房不尽科学合理,相应的补救措施跟不上,许多地方的档案馆利用的是旧有建筑改造的库房,而这些旧库房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其中防潮、防霉、控制温湿度、通风、消除大气污染、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尘、防光的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档案的保存寿命。有的地方虽然建有新的档案库房,但因经济条件、环境因素和当时的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限制,新库房出现了房新功能低的弊端,如库房地面未做防潮处理或处理不当,库房密闭条件差、屋顶隔热与防水陸能低等。个别单位对这些短时间内未造成明显影响的不合理因素未能引起调试重视,相应的补救措施没跟上,长期下去必然影响到档案的寿命。

3、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措施基础

档案文献保护的措施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支持(这方面,在我国档案理论界探讨得比较深入),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献遗产保护的具体法律规定、条例的建立与健全,人与物的结合机制的确立方面。库房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是部分档案馆的通病。耐久性强的档案制成材料和高标准的档案库房建筑只能说是具备了档案

保护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加强库内管理,才能做好档案保护工作。库内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控制有害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措施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控制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多靠人工访求,这就要求库房内管理要严格、制度要健全、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得力。但这些必备的措施和制度很多档案管理部门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缺、从而影响到档案的保护质量。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档案文化遗产,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规定了全国重点档案范围,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还拨专款,征集、保护和抢救档案文化遗产。从制度上根本确立了档案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为实际保护工作做好发前提准备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总则明确地提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是制定《档案法》的一个重要目的,这就从法律上把“保护”和“利用”有机地联系起来。档案有它自身和特点,档案保护工作是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的,非常细致的工作,也

是知识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因此,在2000年,档案学界着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课题研究,也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发端,同时也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开展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课题主要成果之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标准细则》,从主题内容、时间、地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