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精品文档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必然性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必然性](https://img.taocdn.com/s3/m/d126dacae2bd960591c677b7.png)
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必然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必然性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必然性摘要:保护档案文献遗产就是保护其价值,这是由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
本文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必然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必然性“有档案就有档案的保护技术。
”档案文献保护活动是档案文献出现后的产物,而记录方式和记录载体的出现是档案文献产生的前提。
保护档案文献遗产就是保护其价值,这是由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
1.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起源在自然载体出现之前,为了保存先前实践活动的成果,先民只能靠口耳相传将其一代一代地传递。
即使是自然载体出现以后,人脑仍然是重要的记忆载体。
张衍田在研究先秦典籍记载的古事古制时指出,“不仅是通过典册的记录阅读来的,还有一条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口耳相传听来的。
这些口耳传闻的重要古事古制,都记录在博物君子的脑子里”。
然而,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及人的主观性,天长日久,“口耳传闻”可能会在传递中产生流变、失真,丧失准确性。
这时,一旦出现了记录的载体,各种个人的、无形的“传闻”便被“移接”到社会的、有形的载体上,这样,记忆便会留存下来。
先民们期盼着这种记忆方式的出现,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结绳的出现使得人们的记忆方式得以固化,这便是档案文献的萌芽。
“原始萌芽时期的档案有两种,物件记事档案和结绳记事档案。
”先民们的这种记事方式的.改进不仅推动了图画的产生,而且导致了文字的出现,进而出现了最早的档案文献。
人类早期的书面语言的发展过程大致为:图画一记号一文字。
尽管对于档案文献遗产起源的具体时间目前还无法得出确切的答案,但考古发现,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发掘的原始社会遗址内原始先民刻写的甲骨文,距今4500年至5000年。
由此推断,有文字记录的历史至少有4500年。
正是因为记事的需要,先民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载体。
受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限制,先民们最早从自然界中寻找答案。
中国先民选择了石头、龟甲、兽骨、贝叶,西方国家采用了棕榈叶、泥版、贝壳等,这些都是取自自然的档案文献载体。
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研究
![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f985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6.png)
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研究作者:陈鑫程骥吴芳卜鉴民来源:《档案与建设》2020年第06期摘要:地方档案文献遗产是地方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地方价值的文献记录,具有地域显著性、载体多样性和分布复杂性的特点。
文章以苏州丝绸档案的保护开发经验为例,对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途径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从慧眼识档、积极富档、多重护档和有效管档四个层面总结了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方式,并提出了创新价值输出形式、开辟多元合作渠道、搭建可持续发展平台三种创新开发途径,为其他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开发;苏州丝绸档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启动世界记忆项目,为抢救和保护世界濒危档案文献遗产开始行动。
在世界记忆项目的推动下,中央以及地方各级档案相关部门也都积极参与进来,成立了世界记忆项目中国国家委员会,并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遴选,地方各级档案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当地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评选办法,基本形成了一个由下至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有序体系。
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遴选、保护和开发工作是这个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世界记忆名录》的评选贡献了储备力量,也为世界记忆项目的落地推广打下了基础。
苏州作为国内唯一一个成功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地级市,为其他地方起到了示范作用。
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申报的苏州丝绸档案,于2015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2016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从最初的地方档案文献遗产,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晋级为世界级档案文献遗产,成了全人类共同的记忆。
苏州丝绸档案的成功申遗,为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下面主要围绕苏州丝绸档案,并结合其他地方档案文献遗产,对地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途径等进行探讨。
广义的地方档案文献遗产是指地方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地方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包括地方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ba7c66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3.png)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摘要】档案管理学在遗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未来发展和提供的方法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通过分析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讨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促进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和提供的方法策略。
最后总结档案管理学对遗产保护的启示,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以及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和意义。
档案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支持,对于推动遗产保护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学、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案例分析、未来发展、方法、策略、启示、发展、价值、意义。
1. 引言1.1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看遗产保护,我们可以发现,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档案的整理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帮助人们了解和珍惜历史文化遗产。
档案管理还能够为遗产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和证据,帮助保护机构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评估和管理。
在实践中,档案管理还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为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提高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档案管理与遗产保护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为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正文2.1 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档案管理可以帮助机构和组织有效地管理和保护遗产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通过建立良好的档案管理系统,可以确保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被准确记录、保存和传递,从而保护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档案管理还可以帮助遗产保护工作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
通过对历史遗产资料的整理、分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遗产的价值和意义,为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和指导。
档案管理还可以促进遗产保护工作的合作和交流。
不同机构和组织之间可以通过共享档案信息,加强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优势。
简论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简论文物档案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a03cd4c4b73f242336c5fe6.png)
简论 文物 档案 在 文化 遗 产保 护 中 的重 要 作 用
邢薇薇
自1961年 国务院公布第--ftt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 , 建立科学 、规范 、完整 的文物档案就成为我 国文化遗产保护 单位T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也有 重 要 意 义 。
1.1 大遗址档案。郑州商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 ,范围达 ̄1J25平方公里 ,距今约3600年 ,是 中国最早 的都 城遗址之一 ,是中华文明早期规模最大 、类 型最完整的古文 化遗址 ,在城市发展史上 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商城遗址 大遗址卡当案 门类繁多,包含内容丰富 ,主要有 :商城遗址保 护档案记 录 、标识 系统规划档案 、宣教系统档案 、考古发掘 资料档案 、统一·的 维坐标测绘系统档案等 ,对 于郑州历史 文化名城 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1-2 古建筑文化遗产档案。主要包含 ̄lg'l、l城隍庙的古建筑 档案和郑州文庙 的明清古建筑档案 ,涉及传统 中国古建筑的 悬 山 、硬山 、歇 山、卷棚高台楼 阁的建筑形式 ,几乎涵盖了 我国常 见古代建筑 (攒尖 、庑殿顶除外 ),主体建筑舒朗有 致 ,砖雕 、木雕 、彩塑 、壁 画内涵丰富 ,寓意深长 ,是研究 古城礼制 、宗教体系 、建筑艺术 的宝贵遗产档案 。 1.3戏 剧文 物档 案 。商城遗址现存的戏剧档案按照其 内容 和介质 的不 同 主要 分为三类 :戏 曲书籍纸质档案 、戏服文 物档案和戏 曲音像文物档案, 目前主要通过陈列展览和馆藏 文物的方式进行保存 。在郑州城隍庙 东西厢房 ,通过部分戏 剧文物的展示 ,详细 向公众介绍 了戏剧 的历史渊源 、剧 日、 传播 、影响 戏剧的行 当 、演员和流派。暂时未进行陈列展 览 的戏剧文物存放于文物库房中进行保管 ,并针对符合 国家 可移动文物标准的二 、一级戏曲文物进行建档 ,建立统一的 档 案台账 ,录入 国家数据库 ,便 于戏剧文物档案的管理与查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28037127d3240c8447ef77.png)
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护 、 传承和发展 , 这些都与档案馆密切 相关 , 同时需要博物馆 、 图书馆等 配合 。为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档案 提供利用应采取一些与 以往不同 的方式 。开发馆藏 中与
非 物质 文 化 遗 产 相 关 的实 物 档 案 , 使 利 用 者 获 得 各 种 感 官 体验 。
概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貌 , 实质是对 申报项 目材 料的归档 。 该类档案建立 的基础是大面积的普查工作 ,收集线索并掌握非
2 0 1 5 - 0 5
文 艺生活 L I T ER A TU RE L I F E
学 - I = 1 -园 地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及 利用
顾 岚
( 杭 州 市 江干 区文化 馆 , 浙江 杭 州 3 1 0 0 2 0 )
摘 要: 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国家珍贵 的宝藏 , 我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 大多处 于濒危状 态, 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保 护 已迫在 眉睫。 档案工作发挥专业优势 , 在保护非遗的各个阶段 发挥 作用。 笔 者结合 日常工作 阐述 了档案工作 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
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 ;保 护指用各 种具 体办法使非物质文化
Hale Waihona Puke 办馆藏非物质文化遗 产档案 的展览 ; 配合 以图片及实物 的展示 , 使 利用者 了解非物 质文 化遗产 的相关 知识 。江干 区文化馆 在 2 0 1 4年开设展览 6 期, 参观人数达 到 1 2 0 0多人 , 受到各界广 泛 好评 。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255a5faf8c75fbfc77db25b.png)
民俗 文 化 ,这 些 该 村 落 自身 档 案 中体 现 出来 的文 化 不 论 是 江 浙 富 豪 云 集 ,精致典雅的古镇文化还是朴素而天成 ,绝无奢华与气派的典型的 北方 山村文化 ,都是其本真本源的特 质。只有本地档案 ,才最原始的 记录 了该地的特色,也只有档案的原始记录性质 ,才能真正的记录开 发 出独一无二的传统村落。 因此对传统村落档案进行收集的基础上 , 具体 问题具体 分析 ,增 加或者删 减手边类 目。有效 地进行整理 、统 计 、编 目工作 ,采用文字 。录音,摄影,录像等 多种记录方式 ,以活 态和可 以传承 的方式突出本村落与其他村 落最大 的不 同点体现地方特 色。也可 以通过利用档案 自身的文化特质建立民俗 博物馆 。使其 以独 特 的视角解读和保护着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村落 自身的民俗 , 这才是对村落 的保护
中 国 悠 久 绵 延 的 历 史造 就 了 中 国处 处 有 档 案 处 处 有 历 史 的 文 化 环 境 ,P i e r r e R y c k m a n s 曾言 “ 在 中国可 以不断地 感受到过去的存在 , 有 时 甚至 在 那 些 最 意 想 不 到 的 地 方 亦 是 如 此 , 而 这 却给 了外 来 参 观 者 更 大 的冲 击 。 ”这 种 文 化 遗 产 的 多 样 性 也对 中 国遗 产 的保 护 提 出 了挑 战。 “ 没 有 任 何 一 种 文 化 比 其 它 文 化 更 为 优 秀 , 也 不 存 在 一 种 超 然 的标准可 以证 明这样 一种正 当性:可 以把 自己的标准强加 于其它文 化 ”。针对无论是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的物质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 国内的保护 开发工作采取 的思路都是国际意义上的保 护思维 。在 国际 范围内引起 了学者们的重视。认为 “ 遗产运动成了一次新的 “ 十 字军 东征 ”,虽然保护 厂历史 的遗存 ,但却从根本上造成了对不 同文化 中 本土历史观 和文化 思维方式的破坏 ”这是以文化之名进行的一种政治 上强制 。中国古人对历史/ 过 去的记忆与思考方式注重的并不是物质 的 遗存 。其内在价 值,其所在位置 、相关诗文 以及由此带来的多元意义 空间与价值 思考 是其重要方面 。中国学者候松和吴宗杰提出 “ 中国古 人对历史/ 过去的记忆与思考方 式注重的并不是物质的遗存及其内在的 价值,其所在的位 置、相关 的诗文 以及 由此带来的多元意义空间与价 值思考是其重要方面 ”.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政 治大国 ,文化遗产甚至文 化现象都在中国特有的政 治文化环境 中形成 了其独特的历史传承途径 和方法。我们保护遗产不是为 了保护而保护 ,是为 了让这种流淌在村 落的文化传承发展甚至开发出新 的价值 ,是 以增强 民族的凝聚力,达 到同一个 国家同一个梦想为政治 目的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 档案与 文化 紧密相连 ,亦与政治密不可分 。自我 国历史上开始有 档案工作 ,它就是一项政治性极为强烈的工作 。一方面档案工作的服 务方 向是政治性最为集中的体 现。从汉朝 司马迁 ,班 固的史料传承到 明清 章学诚地方方志的研究实质上都是与当时 的政治权力 中心关心紧 密 的档案人 员对物质非物质文化进行记录整理 归纳 的过程 ,也是对我 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传承的过程 。 从以上的论 体现出遗 产的保护开 发和档案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文化 政治性 ,都 需要有政治力作为精神上的引导力。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 在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开发中借鉴档案属性。
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综述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
![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综述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f0d13b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6.png)
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综述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作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综述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界,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涵盖了考古学、文物保护、遗址管理、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意义。
文物、遗址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对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文化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1.2 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的重要性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工作。
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可以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其得以永久保存。
同时,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也是传承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1.3 历史文化遗产研究文献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学者们通过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修复、遗址管理等方式,不断深入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然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文物保护技术不断更新、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等。
二、文物保护与历史遗址管理的现状与问题2.1 文物保护现状在文物保护方面,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机构,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工作。
然而,由于文物数量庞大、保护技术不断更新、人力物力不足等原因,文物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2.2 历史遗址管理现状历史遗址管理是保护历史遗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
浅谈档案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
![浅谈档案在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71336c168884868762d678.png)
的文化研 究体系。 总之,对 民族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传承就是对一个民 族灵魂的保护。因此,在新 的历史时期,我们 不但 要积 累新 的档案资源,更要挖掘 积淀在历史档 案中的文化瑰宝,使民 族文化档案资源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
( 作者单位 : 延 吉市青少年业余体 育运动学校护与 传承 中 的作 用
文 /吴 志 英
档案是人类在各种社会活动 中有 意识地积 累和保存下来 的、反 映人类社会历史活动 的文化信 息载体 ,它真实地记录
着 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 。因此 ,档案在 民族 文化保护和传承 中处于基础地位。这主要表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
政治文化 教材 ; 记事档案成为史书的直接来源 。
个 民族 共 同的思想文化载体 。在 历史发展的过程 中,保护
了档 案就是保护 了文化 的足迹 。档案蕴含 丰富的历史文化知 识 ,是人 类必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 富,是 人类文明进步 的
阶梯 。在 民族 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档案为社会 提供保 留记忆 的信 息集 合服务,档案的合理汇流确保 了民族 文化史实的保 存 ,也是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源泉。
二 、文化凭证作用
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文化活动 的原始记录 ,真实地再现 了
再如 ,敦煌莫高窟藏有各种佛经、古籍、文 书、绣画等
档案文献 5万余件 ,涉及我 国 自晋朝至南宋近 1 0 0 0 年 间的政
人类 文明发展的历史,在 民族文化 的历史变迁 中能够 起到独
特 的文化 凭证作用。档案的这种独特文化功 能得 到世界文化 发展史的充分 印证 ,为 当今各国所普遍重视。 中国是世界 四大文 明古 国之 一, 五千 年文化一脉 相承 , 在世界独有 。中华 民族 在发展过程 中形成重视档 案的优 良传 统 ,积累 了丰 厚的档案文化资源 ,从而为灿烂 的民族 文化提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e209e808aeaad1f347933fc5.png)
档案管理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传承方面,以个人行为居多,通常依靠前人的“口传身教”。
由于缺乏固定的物质载体作依托,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近濒危,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旨在使无形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物质依托,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见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演变过程及其各个阶段的文化特征,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存状态和存续情况,记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各项工作,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典型传承群体的自然状况、文化背景、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在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第一,地方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记录了某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历史演进过程,它根植于一定区域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
第二,内容丰富。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了几千年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涵盖领域宽、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形式包括口头表述、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其中表演艺术又包括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说唱等。
第三,载体多样。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活态的文化形式,光用文字很难表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载体具有多样性,能够直观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方便研究者多方位、多层面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更为直观可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有效途径2.1加强法治建设,走上良性轨道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岗位责任、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借阅流程等,对非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进行细化、具体化,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常态化轨道。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48b0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d.png)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摘要】本文综合档案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档案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然后分析档案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以及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途径。
接着探讨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并强调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强调在档案管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推动。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档案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发展与合作。
【关键词】关键词:档案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重要性、挑战、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论文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变得愈发重要。
而档案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分析档案管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探讨档案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探讨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途径,并剖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对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为档案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凸显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探讨未来研究方向,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实践指导与帮助。
1.2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消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作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关于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还相对不足。
本研究旨在探讨档案管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全文)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a2b218ba0d4a7303763a38.png)
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一、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包括宜宾民歌槐花几时开、金沙江下游船工号子、南溪哈号、屏山薅草歌、江安打莲枪等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这些不同种类的民间音乐各具特色,同一类的音乐也因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而风格各异。
特别是著名的落魂腔,ZY电视台曾数次对其进行采访,令人惋惜的是这样一种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现已失传。
二、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图书馆是收集、整理、加工、保存文献资料并传播正能量的信息中心,关注并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它是一种职责、一种光荣,更是一种新的进展。
(一)图书馆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责任《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图书馆具有加强文化遗产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支持口述传统文化保存和传播的职能。
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好在此范围之内,因此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阶段都需要图书馆的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以及开发等各个阶段,都需要相关文献的支撑。
而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收集、整理、利用文献。
图书馆所收藏的地方文献对民间工艺、表演艺术等都有比较详尽的记录。
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其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开发、整理、搜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三)增加馆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口述等方式得以流传,而图书馆主要是采集纸质文献资料。
在全社会都在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动中,图书馆也应积极利用其传统与现代手段对一些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整理。
这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扩大了图书馆的工作范围,增加了宝贵的馆藏,同进也起到了对流传于民间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宣传的作用,从而能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学习、品鉴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图书馆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化的连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民间,形式多样,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表现形式的一种总结,既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不可再生性。
浅谈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2e09b9a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d.png)
CHUANGXINKEJI 2013.05记载着中国悠久历史的上亿卷之巨的档案文献,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抢救并永久保存这些最为珍贵的档案文献,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将“世界记忆工程”在我国付诸实施的宗旨所在。
档案文献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是从档案文件的属性和价值分析,我国在绝大多数档案馆都收藏有一定量的重要档案,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珍贵档案文献,它们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历史作用,是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
这些档案文献都可称之为“档案文献遗产”,是普遍意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是一种广泛的概念;狭义上的档案文献遗产,是具有特指含义的档案文献遗产,具体说就是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档案宝库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进行档案抢救的重点。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现状目前保存在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中的全国重点档案文献仅新中国成立前的就有1000余万卷(册),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留存,这些档案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除此之外,在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中,还保存了大量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新中国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档案。
党和国家对这些珍贵档案的抢救工作十分重视,拨专款进行抢救,各档案馆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抢救工作卓有成效。
2000年以来,我国还组建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课题组,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总计划》。
目前经审查批准共有两批48件(组)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其中的清朝金榜、中国近代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纳西东巴古籍等4项文献遗产还入选了“世界记忆名录”,我国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世界记忆国家名录的国家。
同时,在过去十年,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国家综合档案馆241个,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总面积达377万平方米,还开展了全国重点档案抢救工作以及副省级市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建立特藏室工作,为重要、珍贵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创造更好的条件,这些都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5c9cc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a.png)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摘要】遗产保护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档案管理学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探讨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档案管理技术来保护遗产。
国际档案管理标准对遗产保护的影响也将被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成功应用。
文章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展望了遗产保护的未来发展,并进行了总结。
这篇文章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档案管理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示了如何通过档案管理技术来有效保护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遗产保护、档案管理、定义、重要性、作用、技术、国际标准、影响、案例分析、成功应用、未来发展、总结。
1. 引言1.1 从档案管理学中看遗产保护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工作,是指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存和传承的活动。
而在这项工作中,档案管理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档案管理学是指对文件和档案进行组织、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确保文件和档案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看遗产保护,首先需要明确遗产保护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对历史建筑、文物的保护,更包括了对历史文献、记录和档案的保护。
这些档案记录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文化遗产的珍贵载体。
保护这些档案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档案管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档案进行有效的整理、分类、保存和检索,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档案管理技术,我们还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档案来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如何利用档案管理技术保护遗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这方面,国际档案管理标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些标准为档案管理提供了规范和指引,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遗产。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档案管理在遗产保护中的成功应用也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
从档案管理学的角度看遗产保护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档案管理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基础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77494612c5da50e2524d7f2e.png)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摘要:文章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条件入手,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客观环境基础、措施基础、档案文献信息开发基础等几个方面着重阐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保护策略。
关键词:档案文献信息档案保护基础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载体,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
正如我国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所说的,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所以,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并且任何保护活动必须以维护藏品的真实性为基础。
而这种真实性是建立在认识档案文献重要性的思想定位、客观条件许可以及将意识形态运用客观条件中去的一系列过程或者说是措施等基础上的。
1、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档案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由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转化而来的。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延续历史,传承文明,通过社会利用实现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查考与凭证作用。
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其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档案文献遗产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加之其脆弱性,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相当一部分世界文献遗产已经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消失,使得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
档案文献一旦损毀,就不可再生。
所有档案都具有原始性、凭证性,其中很多档案具有唯一性。
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凝聚了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储备,是宝贵的信息资源。
正是由于档案具有一般文化遗产的共性和档案本身的个性,所以,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特性是其他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
因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提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加大“我国文化遗产及价值”的研究,以确保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原真性,防止和减缓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
试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
![试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cd378dd0a58da0116c174927.png)
献遗产保护的基础, 并探 讨 了保 护措 施 。
关键 词 : 案 文 献 遗 产 ; 产 保 护 ; 护 技 术 档 遗 保 中 图分 类 号 : 2 92 G 7 .l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汇 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档案构成 了人类社会连续发展 的桥 梁 , 具有凭证
和参考的重要作用与重要 价值。
产 、 丁、 加_ 销售各个环节 , 为全市柑橘产业化发展做 出了突出贡献。
( 为经济服务 , 2) 为生产经营和企业决 策进行信息咨询 。 国公共图 我 书馆界收费的信息 咨询服 务及其延伸项 目包 括 : 编撰 , 制作 , 传递二 、 三 次文献 及各类信息产 品; 参与市场调研 , 资论证 , 投 情报 分析 ; 担负产 品
息检索服务 ; 市场 趋势 、 经济发展 、 经济统 汁 、 济预测及 国际 贸易等经 经 济信息检索服务 ) 以及数值检索服务( 提供科学数值 、 汁数据 以及一些 统 特殊要求 的数据检索服务 ) 。
与广告效应等 反馈 信息收集统 汁; 承担 专题资料 查检与跟踪服务 ; 从事 软件开发和数据库 光盘制作及推广 ; 办信息技术 培训 ; 举 开展 网上 信息 咨询与下载 ; 承接翻译业务 ; 担当专利查新与实施 巾介服务 。t ̄ : - n 我国 t ,
民族食品_ 业第一品牌杭卅l T 娃哈哈集团公 司与浙江网书馆签 订协议 书 , 明确提 出罔书馆提供如下信 息资料 : 有关 “ 国饮料十佳 ” 全 的新闻报道 、 々题 、 通信 , 社会调查所涉 及的资料 ; 国内市场上具有较强知名度 和市 场 占有牢 的外 资品牌 ; 国内外 食 品 、 饮料市场 发展趋 势 、 分析及新 产品 介 绍。辽宁科技情报所 向沈阳品体管二厂提供资料信息 , 帮助 该厂研制成 功“ 干洗器” 使该厂当年创利税 3 , 5万元。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e42cd053c1ec5da50e27099.png)
论档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利用作者:顾岚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6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珍贵的宝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处于濒危状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迫在眉睫。
档案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在保护非遗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
笔者结合日常工作阐述了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实际利用。
关键词:档案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中图分类号:G2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257-01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我国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连续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在2006年又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后各省市有关单位积极展开保护工作,并公布了本属地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档案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指采取措施确保其生命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
这其中多数环节都需要当地或更高级别档案馆协助和配合。
例如确认环节需参考档案馆现存资料,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性;立档是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保存是用文字、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系统的记录,并搜集有关实物资料,保存并合理利用的过程;保护指用各种具体办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都与档案馆密切相关,同时需要博物馆、图书馆等配合。
为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江干区在2007年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和各街道、镇为成员单位。
在2009年成立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设立了10万元专项保护资金。
三、如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1.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f3cfd4a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f5.png)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文化遗产资源丰富2.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1.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2.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四、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2.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4.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5.强化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五、结论1.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2.面对挑战,携手共进正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献一、引言1.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载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传承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
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关乎民族文化传承,还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民族尊严。
一方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国家文化形象。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更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2.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加大了文化遗产普查、发掘、整理和研究力度,另一方面,推进了文化遗产保护设施建设,提高了文化遗产保护水平。
此外,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3.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9c54a0cde80d4d8d15a4fa1.png)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摘要:文章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条件入手,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客观环境基础、措施基础、档案文献信息开发基础等几个方面着重阐述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及保护策略。
关键词:档案文献信息档案保护基础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载体,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
正如我国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所说的,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所以,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并且任何保护活动必须以维护藏品的真实性为基础。
而这种真实性是建立在认识档案文献重要性的思想定位、客观条件许可以及将意识形态运用客观条件中去的一系列过程或者说是措施等基础上的。
1、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档案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由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转化而来的。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延续历史,传承文明,通过社会利用实现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查考与凭证作用。
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其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档案文献遗产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加之其脆弱性,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相当一部分世界文献遗产已经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消失,使得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
档案文献一旦损毀,就不可再生。
所有档案都具有原始性、凭证性,其中很多档案具有唯一性。
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凝聚了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储备,是宝贵的信息资源。
正是由于档案具有一般文化遗产的共性和档案本身的个性,所以,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特性是其他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
因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中,提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加大“我国文化遗产及价值”的研究,以确保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原真性,防止和减缓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
发展中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读后
![发展中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读后](https://img.taocdn.com/s3/m/739aab0d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9.png)
发展中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读后黄丽华【摘要】@@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在档案部门常称为"档案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悠长的历史和传统.凯思帕利亚认为,"档案的保护技术就像人类文明本身那样古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起源于各种生物所共有的自我保护的本能."①简言之,有了档案文献,便产生了自觉的保护观念.观念产生行为,行为产生结果.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采取有意识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行为,保存了无数的优秀档案文献遗产,由此形成了人类的记忆遗产.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启动了<世界记忆工程>,制定了<世界记忆名录>(The Memory of the World Register).【期刊名称】《档案与建设》【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3页(P25-27)【作者】黄丽华【作者单位】国家档案局技术部,北京,1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在档案部门常称为“档案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悠长的历史和传统。
凯思帕利亚认为,“档案的保护技术就像人类文明本身那样古老。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起源于各种生物所共有的自我保护的本能。
”①简言之,有了档案文献,便产生了自觉的保护观念。
观念产生行为,行为产生结果。
于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采取有意识的档案文献遗产保护行为,保存了无数的优秀档案文献遗产,由此形成了人类的记忆遗产。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启动了《世界记忆工程》,制定了《世界记忆名录》(The Memory of theWorld Register)。
1997 年,首批《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列入38项遗产,此后每两年公布一批记忆遗产项目。
截至2009年底,《世界记忆名录》共列入全球档案文献遗产157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础档案文献遗产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与知识载体,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记录。
正如我国国家XX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所说的,借助档案,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
所以,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并且任何保护活动必须以维护藏品的真实性为基础。
而这种真实性是建立在认识档案文献重要性的思想定位、客观条件许可以及将意识形态运用客观条件中去的一系列过程或者说是措施等基础上的。
1、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想基础档案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由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原始记录转化而来的。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延续历史,传承文明,通过社会利用实现档案作为历史记录的查考与凭证作用。
档案是机关工作的查考凭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是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其保护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档案文献遗产同时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集体记忆”,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加之其脆弱性,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相当一部分世界文献遗产已经遭到了破坏或已经消失,使得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
档案文献一旦损?B ?就不可再生。
所有档案都具有原始性、凭证性,其中很多档案具有唯一性。
档案作为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凝聚了广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储备,是宝贵的信息资源。
正是由于档案具有一般文化遗产的共性和档案本身的个性,所以,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特性是其他文化遗产不可替代的。
因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 (2006 -2010 年)规划中,提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加大“我国文化遗产及价值” 的研究,以确保我国档案文献遗产的原真性,防止和减缓档案文献遗产的损坏。
档案构成了人类社会连续发展的桥梁,关系到社会的持续发展,档案工作的任务就是通过对档案信息的深加工,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
为了实现社会以及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档案信息资源处于一种良好的保存和利用状态,从而使档案事业既服务于当前社会,又能够适合未来社会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许多新型载体档案。
如20 世纪50 年代后陆续出现的录音带(盘)、缩微胶件、录像带等。
但它们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只是作为对纸质档案的一种补充,而且这些信息的记录和解读仍是模拟的。
直到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由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由此产生电子文件,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经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
因此,档案文献遗产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对象,1992 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档案理事会(ICA)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实施一个国际性的工程世界记忆工程”。
UNESCO 将它定义为世界遗产工程的延续,并建立了《世界记忆名录》,作为《世界遗产名录》项目的延伸。
文献遗产主要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载体的珍贵文献,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它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A(11)?失的人类记录进行抢救和保护,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2、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客观环境基础加强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首先要建设足够使用的的档案库房,其次档案库房要符合档案保护的技术要求。
档案库房是保护档案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一方面,档案库房是档案保护技术中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库房建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档案的保护条件。
这与日常的库房技术管理有所不同,管理措施若有不适,改动较为容易;而库房建筑不合要求,改动则很困难。
另一方面,档案库房建筑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及费用。
因为管理上的措施是以档案库房的建筑条件为依据的。
管理措施效果的好坏以库房建筑的好坏为前提。
如果库房建筑符合档案保护的要求,库房管理措施的效果就很显著,费用也会降低。
否则,管理措施效果就差,费用也高。
由此可见,档案库房是保护档案的重要基地,档案库房建筑在档案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今天虽然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将库房的各项空气质量指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但这种控制是建立在库房建筑的基础之上。
所以,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库房的建设。
一些发达个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库房的建设。
一些发达国家很注重档案库房的结构、设施、技术、规模等的研究,国际档案工作会议也曾专门研究和讨论过这些课题。
从目前看来,档案库房不尽科学合理,相应的补救措施跟不上,许多地方的档案馆利用的是旧有建筑改造的库房,而这些旧库房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其中防潮、防霉、控制温湿度、通风、消除大气污染、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尘、防光的能力较差,从而影响了档案的保存寿命。
有的地方虽然建有新的档案库房,但因经济条件、环境因素和当时的技术要求等方面的限制,理不当,库房密闭条件差、屋顶隔热与防水?能低等。
个别单位对这些短时间内未造成明显影响的不合理因素未能引起调试重视,相应的补救措施没跟上,长期下去必然影响到档案的寿命。
新库房出现了房新功能低的弊端,如库房地面未做防潮处理或处3、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措施基础档案文献保护的措施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性支持( 这方面,在我国档案理论界探讨得比较深入) ,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献遗产保护的具体法律规定、条例的建立与健全,人与物的结合机制的确立方面。
库房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得力是部分档案馆的通病。
耐久性强的档案制成材料和高标准的档案库房建筑只能说是具备了档案保护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加强库内管理,才能做好档案保护工作。
库内管理不善主要体现在控制有害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措施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控制生物、物理、化学因素多靠人工访求,这就要求库房内管理要严格、制度要健全、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得力。
但这些必备的措施和制度很多档案管理部门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残缺、从而影响到档案的保护质量。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档案文化遗产,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XX局规定了全国重点档案范围,财政部和国家XX局还拨专款,征集、保护和抢救档案文化遗产。
从制度上根本确立了档案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为实际保护工作做好发前提准备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总则明确地提出“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是制定《档案法》的一个重要目的,这就从法律上把“保护”和“利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档案有它自身和特点,档案保护工作是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的一项经常性的,非常细致的工作,也是知识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作。
因此,在2000 年,档案学界着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课题研究,也是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发端,同时也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开展作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课题主要成果之一“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入选标准细则》,从主题内容、时间、地区、民族与人物、形式与风格、系统性、稀有性等七个方面明确了判定档案文献价值的相对标准。
之所以称之为相对标准是因为任何一件或一组档案文献价值的确定,没有绝对的评价尺度。
其重要程度、影响大小,均取决于与其他档案文献的比较。
4、档案文献信息开发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来看,档案信息的价值主要是在使用过程中的增值,因而档案信息的开发就具备了前提条件。
档案信息首先是一种资源,决定它具有一般资源都有的共性特点。
主要是:一是具有稀缺性。
档案文献遗产产生于人类的智慧,通过有限的途径保留下来的信息资源;二是有“生命周期”,老化的信息往往成为垃圾,需要扬弃;三是存在资源的占有和垄断?,一些信息资源被最初开发者占有并垄断,通常作为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
档案信息为一种资源具备了被使用的基础,但一条档案信息的使用,一次信息服务的使用价值则是不确定性的。
该交纳多少信息服务费?涉及信息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外部效益性),使一般人很难用合理的花费买到适当的信息服务。
对一般商品而言,习惯作法是通过社会调查得到一条消费者支付意愿曲线,然后在收入最大点上确定价格和市场需求量。
档案信息做为资源,自身的一些特点决定档案信息增值的内在因素。
其一,同一信息资源可能反复消费和同时并用,这是信息资源独有的使用价值“裂变”特点。
“裂变”特点使档案信息资源在边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收益的边际不断延伸,从而使增值不断延伸。
其二,信息资源价值大小取决于一定量信息和该事物在现实社会的重要程度,这是信息资源独有的价值决定特点。
档案信息资源的这种稀缺程度和重要性促使其增值。
与水在沙漠中的效应变化如出一辙。
其三,同一信息资源,因时、因地、因对象不同而有无效应和效应大小不等,这是信息资源独有的效应不定特点。
效应不定特点因使用主体的不同而变化,主体的需求程照和使用程度不同,其价值增值的效应就不同。
同时,在一定条件下,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再生,其再生性,是档案信息增值最主要的内在因素。
档案信息的可贵,不仅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与原有信息价值同样的效益,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以启示,经过专业人士把原有信息加以改造使多推陈出新,创造出比原有效益更多、更大的效益,这就叫信息的延伸效益,或叫增值效益。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延伸效益上。
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是要把潜在的信息资源变成现实的信息资源,而对信息资源的利用则是使现实的信息资源发挥作用、产生效益。
开发的成果最终会体现在利用的效益上。
开发若无效果,利用便失去了基础。
利用一时失败,也会使开发的效果化为乌有。
开发的目的在于利用,通过利用把信息的作用发挥出来。
20 世纪90 年代风靡全国的呼拉圈热,实际上是上世纪80 年代美国玩具商纽马克支在澳大利亚旅行时得到的灵感,一次他看到小孩们嘻嘻哈哈用竹环套在上半身,让它回转,他的眼睛闪亮起来。
回国后,他把这个直径大约80 公分的竹环改造成一种合成树脂制造的环-呼拉圈。
这个在人身上回转不停的环便在地球上回转起来,掀起一股呼拉圈热。
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效益。
小孩们玩竹环圈,澳大利亚当地人可能都知道,没有信息加工,就是一种小孩们的游戏罢了。
档案是管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有效工具,运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决策,可大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只有做好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对档案文献遗产的信息开发,合理运用经济活动中,可以大大节约自然资源,具有“倍增效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