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传染病的护理措施

四、传染病的护理措施
四、传染病的护理措施

四、传染病的护理措施

(一)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

这是传染病护理的特殊要求,是避免交叉感染、防止传染病扩散的重要措施。为此,护士必须了解各种病原体的性质,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隔离技术和消毒方法,以切断传播途径。

(二)及时报告疫情

护士是传染病的法定报告人之一,为防止传染病扩散,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应配合医师准确及时地将疫情报告防疫部门。决不可迟报或漏报,以便采取措施进行疫源地消毒,控制传染源。

(三)加强基础护理

1.休息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以减低机体消耗,减轻病损器官的负担,防止并发症。随着症状减轻,方可适当活动。

2.病室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注意保暖,减少噪音。室内光线充足,但避免强光刺激,必要时可用窗帘遮蔽。室温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护理人员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有利病人康复。

3.注意营养、水分的摄入传染病病人大多有高热,新陈代谢增加,而食欲减退,进食减少,应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营养的半流质饮食,昏迷病人应鼻饲,鼓励多饮水,成人每天需饮水3000ml以上,不能进食者按医嘱静脉补液。

4.注意口腔、皮肤护理每日注意用温盐水漱口3~4次,昏迷病人要彻底清洗口腔各部位,防止口腔炎,嘴唇干裂时可涂石蜡油。保持床褥整洁干燥,勤换衣被,昏迷病人注意防止压疮发生。

5.高热护理通风和降低室温于18℃以下。病人头部保持冷敷可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高热而四肢温暖者可用冰水或乙醇擦浴,但不宜用于有皮疹的病人;高热而四肢冰冷者提示循环不良,禁用冰水擦浴或乙醇擦浴,可用温水(比体温低2℃) 擦浴。在物理降温同时使用药物降温者体温下降幅度较大,并且出汗较多,常可出现低温或虚脱,应注意保暖,严密观察病情,以便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如高热、烦躁不安、昏迷抽搐时,应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以防发生意外伤害。降温后大汗者应注意防止虚脱并及时更换衣服。

6.皮疹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擦洗;衣被勤洗换,保持床铺干燥、柔软、清洁;及时修剪指甲。幼儿自制能力差,将其手包起来,防止抓破皮肤造成感染。瘙痒剧烈者,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局部。皮疹结痂后不要强行撕脱,应让其自行脱落,或剪去干翘起的痂皮,皮肤干燥可涂石蜡油。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7.及时采集标本医嘱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各期标本,保证标本质量。

(四)注重心理护理传染病病人常因仓促入院,远离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又对隔离缺乏理解,易产生自卑、恐惧、紧张、孤独等有碍于康复的不良心理反应,或因病情迁延,恢复较慢而情绪波动,甚至悲观失望,影响诊疗工作进行。护理人员对入院病人应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与传染病有关制度。护士应以细致的关心和同情心去发现和解除病人的各种心理应激,对病情较重、失去自信心的病人,特别要加强警惕,防止意外发生。

(五)健康教育

1.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应采取经常性预防和传染病发生后的防疫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所有一切措施均应针对构成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环节进行,即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管理传染源

1)病人对传染病病人必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所有医务人员都是法定报告人,对确诊或疑似的上述传染病必须及时向有关防疫部门报告。法定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表10-1。

表10-1 传染病的分类与管理

类别疾病管理方法

甲类鼠疫、霍乱当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艾滋病、SARS、禽流感的病人、病原携

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6小时内,农

村12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

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

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

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肾综合征出血

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氏菌病、

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

性乙型脑炎、黑热病、疟疾、登革热、

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SARS、人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乙类传染病及疑似病人时,城镇于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

丙类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

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

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应24小时内向发病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麻风病及以后的丙类传染病为仅在监测点上进行监测的传染病,在监测点内按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因素。

2)接触对接触者采取的措施叫检疫,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接触者分别采取医学观察、留验或卫生处理,也可给予免疫接种或药物预防。

3)病原携带者重点在不同人群、不同职业中开展普查,查出病原携带者应进行治疗、卫生宣传教育或调换工作岗位。

4)动物对有经济价值的患病动物或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应隔离、治疗或宰杀后消毒处理,无经济价值的动物可采取消灭、焚烧的办法。

(2)切断传播途径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如消化道传染病,应着重加强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及粪便管理,保护水源,消灭苍蝇、蟑螂、老鼠等;对呼吸道传染病,应着重进行空气消毒,提倡出外时戴口罩;对虫媒传染病,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用药物等措施进行防虫、杀虫、驱虫。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血液中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吞噬作用以及补体、溶菌酶等物质的体液作用。在病原体及毒素的作用下,非特异性免疫力又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的基础。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体育锻炼、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改善居住条件、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愉快心情等。

2)增强特异性免疫人体可通过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获得对该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预防接种起关键作用。按免疫性质不同,可分:①被动免疫:是将特异性抗体注入人体,使人体迅速获得免疫力,免疫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周,常用制剂有白喉抗毒血清、破伤风抗毒血清、人胎盘或丙种球蛋白等,可用于治疗或对接触者的应急预防;②主动免疫:将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纯化的抗原和类毒素制成菌(疫)苗接种于人体内,使人体于接种后1~4周产生特异性免疫力,称为主动免疫。免疫力可保持数月甚至数年。

3)药物预防对某些尚无特异性免疫方法或免疫效果尚不理想的传染病,在流行期间可给易感者口服预防药物,这对于降低发病率和控制流行有一定作用。如口服磺胺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口服乙胺嘧啶预防疟疾等。

2.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耐心讲解传染病的隔离措施,使他们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隔离管理工作。同时,护理人员还应面向街道、地段、社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卫生知识咨询,教会群众简易的隔离消毒措施,增强人民群众防病知识,为保护社会人群健康起促进作用。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㈠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领导小组 组长:XXXXXXX(校长),电话:XXXXXXX 副组长: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XXXXXXX(副校长),电话:XXXXXXX 成员:XXXXXXX 职责:根据传染病疫情预测和变化情况,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本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措施,检查、督导学校各部门、各班级防控工作开展和落实。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维护校园稳定,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校长室: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网络,负责全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指挥。 2.卫生室:对患者提供基本救护的同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实施消毒。对学生及教职工的发病情况进行登记、检测与排查。 3.政教处:限制或停止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假期及长假后对学生流动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如有到过疫区的学生,则对其进行跟踪观察,督促班主任坚持执行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与卫生室联系。 4.办公室: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进行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5.总务处:做好保障措施,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校内各类人员流动情况。做好防护用品等传染病防控物资供应,做好应急保障。 ㈡日常管理机构 卫生室具体负责学校日常突发传染病的业务指导、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猩红热的护理常规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念】 猩红热是一种较常见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病中发有鲜红皮疹,密集处可以连成红一片,一望猩红,故有猩红热之称。又因为易在咽偌位出现红肿溃烂,故中医刘叫它“烂喉痧”或“烂喉丹痧”。本病流行季节多在春冬,受染以儿童为多,但成人亦有染病。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毒血症有关。 2.皮肤粘膜完整性受损:与皮疹、脱皮有关。 3.潜在并发症:急性肾小球肾炎,与变态反应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消毒隔离 按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呼吸道隔离。隔离期限为症状消退后1周或每天1次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病房通风换气,每日3?4次,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餐具、水杯煮沸15分钟可达消毒目的。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洗消净浸泡消毒。接触及护理病人应戴口罩。 2.饮食护理 急性期给予高热能饮食,并发肾炎者应进低盐饮食。红霉素应饭后服,或服前食用饼干、点心,可减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服送抗生素,不宜用茶水。给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病人进食。供给充足的水分, 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二、 症状护理 发热护理:发热期卧床休息,并发心肌炎应绝对卧床休息。 避免接触其他传染病人,并做好一切生活护理,给予适当物理降温, 可头部冷敷、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用解热镇痛剂,忌用冷水或酒精擦 浴。 口腔护理:口腔用温水或朵贝尔液含漱,每日4次。 皮肤护理:出疹期禁用肥皂水擦洗,大块脱皮不宜用手撕剥, 应让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修剪,以免撕破发生感染。 三、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心肌炎及肾炎等并发症。病程中,注意观察心率、 心律、血压变化及有无眼睑水肿、尿量减少、血尿等。 四、 健康宣教 1?居室应通风,尽量让患儿隔离独居,避免传染给别人,也可 防止其他感染。在急性期 要卧床休息,以免产生并发症。 要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且要易消化, 发热出疹时应让患儿多饮水。 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一日3~4次 清除口鼻腔分泌 物,用青霉素软膏涂口唇和鼻腔。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 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 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传染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高热患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昏迷患 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随时消毒,患者出院、转科、死亡均进行终末消毒。 2、详细介绍传染病科(院)环境、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 疾病知识教育。 3、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对 出院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传染病的临床特点,重点 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的颜色、皮疹、粘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5、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指导患者休息和活动。急性期需卧床 休息,疾病危重时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下床活动。保持病室清洁、安静,并经常开窗通风。 6、根据各种传染病治疗护理要求,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根据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的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的要求,正确采集 标本。

传染病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肺结核护理常规 执行传染科一般护理,按呼吸道传染病常规隔离。 做好心理护理,结核病患者由于长期休养而悲观失望,对治疗无信心,护士应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予以解释和安慰以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安心治病。 急性活动期应卧床休息。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严格按消毒规定,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痰的处理,痰吐入硬纸盒内用火焚烧或煮沸或用漂白粉搅拌消毒。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病人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及咯血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对大咯血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躁动不安者,可加床栏,必要时专人护理。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耳鸣,口唇麻木,皮疹,胃肠道不适及肝功能损害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做好保健及出院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消毒,隔离,严格按医嘱服药及定期复查等知识,以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二、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隔离:对病毒性肝炎实施接触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教育系统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 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组长:兰道刚 副组长:陈新波 组员:赵红涛仝万起姚小杰梁顺国姚红波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是: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本学校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协助学校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四、预防措施 1、组织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管理。学

校公共场所应保持环境清洁、通风换气,对公众经常接触的部位和用品进行定期消毒。 2、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利用网络、宣传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等宣传阵地,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法,增加师生员工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教师或班主任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定期组织人员对供水系统进行清洗消毒,保障饮用水卫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5、在疾病防控机构的帮助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体检和做好对学生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工作。 6、加强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的培训,不断学习更新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诊疗水平。 五、监测 1、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形成校领导--校医--班主任--班长--宿舍长的学生健康监测网络。建立学生健康管理档案,班级要有晨检记录本,学校医务室要有就诊登记本,学校要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本。 2、日常监测。由班主任或校医每日早晨观察、询问、了解、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如发现学生中有发热、头痛、腹泻、呕吐、皮疹、黄疸、精神萎靡等症状;或传染病及疑似传染病;或症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案 一、组织和制度 1、按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学校分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掌握、检查学校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卫生教师每天做好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普及卫生知识,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各种形式做好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加强有关季节性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二、预防措施 由于学校是人员高度聚集的场所,室内活动较多,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学校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晨午检:班主任每晌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责任人:班主任、卫生老师。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突发事件处理小组办公室和业务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班主任、卫生老师、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责任人:卫生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安保主任、分管校长、校长。 4、记录:卫生教师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 ( 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责任人:卫生老师。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卫生老师。 6、消毒:根据有关规定做好 ( 包括发病及相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 ) 消毒工作,学校领导要听从卫生部门的专业指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责任人:卫生老师。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 中的 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 .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 5 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EHF 可通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5 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 ____________ 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 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预防 _______________ 。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精选.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 【皮疹护理】 1.卧床休息 2.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卧床休息 4.肛周皮肤护理,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传染病护理

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2.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6.任何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7.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9.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10.蠕虫病感染后一般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 11.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12.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13.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领域性多不明显。() 14.水痘的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 15.传染病的护理诊断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三、填空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的特殊性,所以在传染病的护理中要强调、等。 2.传染科护士不仅要有和,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 4.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3个基本条件:、和。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6.传染病的皮疹形态可分为、、和。 7.传染病护理评估包括、、。 8 .严密隔离适用的病有、、、、、 。 9.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 10.对传染病病人必须做到五早,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 A.1989年9月1日B.1998年9月1日 C.1979年9月1日D.1989年10月1日E. 1989年8月1日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3.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 A. 流行 B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 E以上都是 4.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A. 机体免疫状态 B. 病原体 C. 季节变化

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应急预案 为适应疾病预防控制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内发生的重大传染病的危害,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依据《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转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汪斌 成员:程文兰李延龄沈常满黄霞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报告: 1、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传染病的; 2、发生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当前主要包含非典型肺炎、手足口病、霍乱、艾滋病、麻疹、不明原因肺炎、结核病、人感染禽流感等重要和重大传染病,以及食物中毒。 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向院长报告,由院长在2小时内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三、接诊医生对于可疑传染病患者,由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会诊,邀请专家进行会诊以尽早明确诊断。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转送到接诊或指定的医院。

四、配备一定比例的公共卫生或中西医执业医师来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并加强。加强医务人员中医药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五、储备必要的传染病应急、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 六、在门诊设立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咨询处,按照国家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推荐的处方及预防方案或本地应用中医药成功的经验,指导使用中药防治各类传染病,在乡镇、学校、农村张贴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宣传画,增强群众服用中药预防自觉性,扩大中医药预防服务人群,提高群众防病能力。 七、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区域内流动人口做好预防工作,落实有关卫生控制措施,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当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治疗的措施。 八、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转播途径、防止病源扩散。 九、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医医师资源,积极开展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实践研究并不断探索总结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和规律,同时建立有效、稳定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在突发传染病发生时,中医、中西医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治,为开展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临床总结提供必备条件。

传染病护理试题一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试题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传染病: 2.散发: 3.隐性感染: 4.传染源: 5.病原携带状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2.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和。 3.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1.甲型肝炎多在发病,戊型肝炎的流行多发生于或后。 2. 临床上把急性肝炎分为型和型,以多见,约占。 3.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判定:HBsAg(+)表示存在, HBsAb(+) 提示可能。 1.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传播。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4种、丙类12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2.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同一病种患者同住一室 B.工作人员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患者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 E.患者可交换使用物品 3.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首要措施为: A.体育锻炼 B.调节饮食 C.预防接种 D.改善居住条件 E.良好卫生习惯 4.要求城镇在1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24小时上报疫情的传染病是:A.炭疽 B.鼠疫 C.流行性感冒 D.丝虫病 E.包虫病 5.下列属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为: A.黑热病 B.肺结核 C.霍乱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艾滋病 6.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病原体引起 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C.具有传染性 D.具有流行性 E.具有季节性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A.1981年9月1日 B.1998年9月1日

常见传染病的护理常规

铜梁县人民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传染病护理常规 一、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 1.甲、戊型肝炎按消化道隔离,乙、丙、丁型肝炎按血液/体液隔离。有条件时,按病原学分型分室收治。 2.患者使用的食具,大小便器和排泄物,均按规定消毒。接触乙、丙、丁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体液后要立即洗手;工作中注意避免碰伤皮肤。 3.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的精神、食欲及疲乏程度,有无意识障碍及其程度;皮肤、巩膜黄染情况;尿、便的颜色;黄疸消退情况;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消化道有无出血等。 4.急性肝炎和重症肝炎需卧床休息,慢性肝炎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 5.合理营养:进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能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 6.预防并发症:注意观察牙龈出血、皮肤淤血淤斑等早期出血征象,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注意观察尿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

量腹围、体重。保持室内清洁,定时通风,重症患者做好病房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定期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可用3%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防止皮肤、肺部感染。 二、流行性出血热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尽量安排住单人房间,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根据病情给予适合的体位,加床栏,防止坠床。 2.饮食根据病情发展阶段而调整,发热期应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低血压休克不能进食可给予静脉营养,少尿期限制蛋白质饮食,给予低钾、低盐饮食,多尿期的后期酌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注意补充含钾的食物;恢复期应少量多餐,给予高营养饮食。 3.发热期护理:绝对卧床休息,禁忌搬动,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体温,发热末期要注意血压、脉搏、尿量情况,及时送检尿标本,发热时可于体表大血管处进行冷敷,不宜用酒精擦浴,协助患者洗漱,保持皮肤、五官的清洁。 4.低血压休克期的护理: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0℃左右,可加盖棉被,毛毯等蔓,严密观察并记录脉搏、血压、意识状态、皮肤温度及24小时出入量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利于快速补充血容量和静脉用药。

10护本传染病复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复习题及答案 1.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艾滋病毒侵犯和损伤了人体的 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C.单核一巨噬细胞 D.自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B.人工授精 C.输血传播 D.血制品传播 E.母婴垂直传播 3.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B.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C.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D.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E.疱疹性直肠炎 4.艾滋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A.治疗和隔离病人 B.治疗和隔离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D.对高危人群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E.对接触者采用人工被动免疫 5.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接触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 E.虫媒隔离 6.肠出血是下列哪种传染病的常见并发症: A.细菌性痢疾 B.流行性出血热 D.日本血吸虫病 E.艾滋病 7.严重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主要发生在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8.流行性出血热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时,不宜用 A.冰帽 B.冰枕 C.大血管处置冰袋 E.温水擦浴 9.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B.低血压休克期应遵医嘱快速适量输入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纠正休克 C.少尿期应按“量出为入,宁少勿多”原则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 D.多尿期应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的电解质,补液以口服为主 E.恢复期应告知病人症状消失后还应休息1~3月

10.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隐性感染者 B.潜伏性感染者 D.急性感染期病人 E.艾滋病期病人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 B.病原携带者 C.受感染的动物 E.羊 12.乙脑的传播方式是 A.食物和饮水 B.空气 D.苍蝇、蟑螂 E.猪 13.我国大部分地区乙脑的流行季节是 A.1~3月 B.4~6月 C.6~8月~9月 E.8~10月 14.乙脑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显性感染 15.有助于乙脑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白细胞增高 B.IgM D.病毒分离 E.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 16.乙脑病人的抢救重点是 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C.高热、惊厥、意识障碍 D.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E.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17.乙脑病人高热伴惊厥的护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及时测体温,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 B.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及时吸痰,给氧 C.密切观察惊厥发作先兆,备好脱水剂、镇静剂等 E.惊厥发作时注意防止窒息和外伤 18.乙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高热 B.惊厥 D.循环衰竭 E.昏迷 19.在我国流行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主要是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 Ⅳ型和Ⅴ型 E.Ⅴ型和

传染病护理常规最新版

感冒护理常规 因外感风邪,客于肺卫所致。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肺卫。 1.1护理评估 1.1.1体温、寒热、汗出情况 1.1.2有无咳嗽、咯痰。 1.1.3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家庭经济能力,支持程度等。 1.1.4辨证:风寒束表证、风热犯表证、暑湿袭表证、气虚感冒证、 1.2护理要点 1.2.1一般护理 1.2.1.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1.2.1.2重症感冒宜卧床休息,热退后适当下床活动。. 1.2.1.3若汗出热退时,宜用温毛巾或干毛巾擦身,更换衣服,避免受凉。1.2.2病情 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2.2.1密切观察体温、寒热、汗出、咳嗽、咯痰、痰色、舌脉及服药后反应。 1.2.2.2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2.3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1.2.3给药护理 1.2.3.1风寒感冒者,汤药宜热服,服药后可给予热饮料,或盖被保暖,以助微汗 出。 1.2.3.2风热感冒者,汤药宜温服。 1.2.4饮食护理 1.2.4.1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1.2.4.2风寒感冒者,宜热食,忌生冷;风热感冒者,可多食水果;气虚感冒者,宜多选温补,易消化食物。 1.2.5情志护理因感冒多次反复发作,情绪低落,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6辨证施护

1.2.6.1风寒感冒,发热无汗,遵医嘱针刺。 1.2.6.2鼻塞流涕,可用热毛巾敷鼻额部或按摩迎香穴。 1.2.6.3风热感冒口渴,可给予温开水或清凉饮料,或遵医嘱给予鲜芦根煎汤代茶饮。 1.2.6.4便秘者,遵医嘱服用中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1.2.6.5暑湿感冒,头身疼痛者,遵医嘱针刺或采用刮痧疗法。 1.2.6.6体虚感冒者,遵医嘱艾灸。 1.2.7并发症护理 1.2.7.1咳嗽、咽痒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远离特殊气味的刺激,遵医嘱给予药物止咳或雾化吸入止咳。 1.2.7.2鼻塞指导病人鼻流浊涕时,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拭出,不可同时按住两侧鼻孔用力过猛。 1.2.7.3头身痛观察头痛部位,可用鲜藿香、佩兰代茶饮,并艾灸大椎穴。周身酸痛不适,可循足太阳膀胱经作背部按摩至周身微汗出。并可行四肢局部按摩。 1.2.7.4恶寒发热观察病人寒热变化,每4 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并做好记录。 1.3健康指导 1.3.1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 1.3.2自我穴位按摩,坚持每日凉水洗脸,预防感冒。 1.3.3注意四时天气变化,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汗出勿当风。

传染病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 李秀凤

传染病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李秀凤 发表时间:2015-06-29T14:47:13.487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作者:李秀凤 [导读] 传染病由于其自身具有传染性的特征,医护人员在护理传染病患者时,面临较高的护理风险。 李秀凤(鹤岗市传染病院结核科 154100)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传染病的护理风险类型及成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360 例传染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设置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的护理风险类型及成因,并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总结出传染病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将预防措施实施于2012 年7 月至2013 年7 月我院收治的360 例传染病患者中,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护理风险发生类型及发生例数上的差异。结果传染病护理不良事件成因主要包括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护理人员能力不足、标识不清、化学消毒剂使用不当等。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7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在对传染病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深入了解各种传染病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其成因,并做好传染病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加强对传染病患者传染源的控制,防范传染病对外扩散,降低传染病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风险;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29-02 传染病由于其自身具有传染性的特征,医护人员在护理传染病患者时,面临较高的护理风险。传染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传染病责任报告,同时也要熟悉掌握传染病护理风险成因及其预防措施,落实传染病的护理工作[1]。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我院2011 年6 月至2012 年6月收治的360 例传染病患者护理风险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护理风险预防措施,将其实施于2012 年7 月至2013年7 月我院收治的360 例传染病患者中,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例数及发生率进行对比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观察组360 例传染病患者中,男性196 例、女性164 例,最小年龄者19 岁,最大年龄者78 岁,中位年龄(48.6± 2.1)岁。 对照组360 例传染病患者中,男性197 例,女性163 例,最小年龄者19 岁,最大年龄者79 岁,中位年龄(48.5±2.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本组入选对照组36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成立调查小组,找出其中的护理风险及原因,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将其实施于观察组360 例传染病患者中,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类型及发生比例进行分析评估。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应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在护理风险的发生类型和发生比例方面,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后的观察组明显低于未采取相关预防措施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类型及成因分析从我院2011 年6 月至2012 年6 月间发生的60 例传染病护理不良事件来看,护理风险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种:①病人住院期间交叉感染:传染病医护人员没有按照传染病护理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消毒和隔离措施;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在接受医护人员护理时没有佩戴好口罩等防护装备[2]。②消毒措施不到位:传染病医护人员对于传染病房以及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没有及时进行消毒;传染病医护人员出入不同传染病房未及时消毒、消毒时机不适、消毒不彻底等。③隔离区管理不到位:医院隔离区标识不明显,患者误入隔离区;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房没有完全封闭,隔离病房空气流入医院走廊导致呼吸道传染病菌外泄;隔离病房内的物品进入清洁区前未经过充分的消毒处理;隔离病房维修不及时、隔离设施不全等。④护理人员能力不足:护理人员对传染病患者日常处理措施不熟练,紧急情况下应变能力不足;传染病护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不了解,操作失误导致传染病菌对外传播;护理人员对消毒液的配制方法不熟悉,配制比例不当导致消毒不彻底或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等。⑤病人不遵守医院规定:传染病患者不经医护人员同意,私自外出、借用其他传染病患者物品等;传染病患者对医院的规章制度不熟悉,对传染病的日常行为规范不了解,误入其他传染病房;传染病患者不配合医生治疗、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过强等[3]。 ⑥医护人员感染:护理人员自身免疫力不高、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其在护理患者时感染传染病;传染病护理人员在进出传染病房时未按照相应的穿衣要求穿戴传染病防护设备、未严格按照标准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细菌的消除工作[4];医院对部分传染病护理人员的工作安排不合理,护理人员连续加班、过度疲劳工作导致其护理过程中感染传染病。⑦化学消毒剂使用不当:传染病医护人员缺乏对各种消毒液的了解,消毒液种类弄错或消毒液用量过少导致消毒效果不明显。 3.2 传染病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针对传染病护理风险不良事件的成因,加强传染病护理风险的防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传染科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传染病消毒和隔离规章制度要求,对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每日安排患者在指定区域进行活动,尽量选择患者不在病房的时间段对病房进行消毒;加强对隔离区的管理,在医院隔离区周边范围树立醒目的标识,严禁任何人员将未经批准的物品带离隔离区;护理人员需要按照特定要求穿隔离衣进入不同患者病房,离开患者病房后应当严格按照标准七步洗手法消除手部细菌[5]。 ②传染科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工作,帮助传染病患者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在传染病患者入院时要对其进行入院教育,落实传染病患者对医院各项制度的学习工作,让患者对消毒和隔离的具体措施、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有充分了解,帮助传染病患者熟悉病区环境和日常要求,严格控制患者亲属探病时间,严禁传染病患者私自外出,严禁不同病症患者相互接触。③传染病护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医学素养,熟悉掌握医疗设备的使用方式、化学消毒剂的适用情况和用量要求、消毒液的配制方法等,提高自身护理能

医院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传染病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目前新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有效预防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危害,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等规定,根据我社区实际,特拟定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应于无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对传染病流行或暴发时的应急处置工作;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置工作;新发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 1、重大传染病疫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病人或死亡病例,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的发病率水平。 2、传染病流行是指任何与时间和地点相关的传染病发病率增加超出了通常水平,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 3、传染病爆发是指在同时或较短时间内,于同一病区或于某一病人群体中,出现数例或大量的同类传染病。 4、新发传染病是指不明病原体,具有传播性的疾病。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社区职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或暴发的意识和能力,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常备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坚持传染病疫情监测、分析、预警、警戒,及时发现传染病的流行或暴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2、分级控制,快速有效。根据传染病流行或暴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及范围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依法采取强制性控制措施,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在无传染病流行或暴发事件时做好疫情监测及预防工作。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社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孙翠环担任,,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组建社区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分为预防控制、应急、医疗救治、检验、物资保障、督查工作等,各组按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社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传染病管理的法规、标准,拟定传染病控制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负责各级各类人员预防、控制传染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考核;进行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社区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及时发现传染病流行、暴发事件的发生;及时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 在传染病发生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开展传染病调查与控制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全社区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工作调配安排。根据需要进行护士人力调配,统一对社区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处理工作。及时为临床提供防治传染病药物信息,传染病病例及传染病环节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个人防护,掌握传染病诊断标准,发现传染病病例,如实填表报告;及时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控

传染病护理试题与答案

传染病病人护理(答案在最后) A型题 (1) .传染病的下列特征中最主要的是 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地方性 D ?有季节性巳有 感染免疫 (2)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 甲类1种、乙类23 种、丙类11种 B. 甲类2种、乙类24 种、丙类9种 C. 甲类3种、乙类28 种、丙类9种 D. 甲类3种、乙类24 种、丙类9种 E. 甲类 2种、乙类22 种、丙类11种 (3) .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B. 工作人员密 切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 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 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 E.病人可交换使用物品 (4)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疫苗 预防接种 D.切断传播途径 E.接触者预防服药 (5) .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 有助于诊断 B.预测疫情 C.确定检疫期 D. 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E.推测预后 (6) .传染病在发病前岀现一般轻微症状的阶段称为 A. 潜伏期 B.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7)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A. 最短潜伏期 B.平均潜伏期 C.最长潜伏期 D.传染期 E.前驱期 (8)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 该病传染性的大小 B.病程的长短 C.病情严重程度 D.潜伏期的长短 E.以上都不是 (9) .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 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 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 施 E. 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10) .传染病在较小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 A.流行 B. 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流行 E.以上都不是 (1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 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 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 (12) .国务院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时限是 A.甲类传染病在城市 6h内,农村12h内 B.甲类传染 病在城市、农村均应在 12h以内 C.甲类传染病在城市12h内,农村24h内 D.乙类传染病在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