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管理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的管理思想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二章:儒家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管理思想

问题:

孔子为什么政治生涯短暂

孔子为什么特别欣赏颜回(“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贫而无冤难“)

孔子的学生是不是很有出息

孔子为什么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无论在得势还是在失势,学生都坚定的跟他站在一起

孔子为什么生前不甚得志,死后却无限风光

孔子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是什么(怎样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曾国藩的比较)

一、孔子(前551——479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家世

1、时代大变化。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互动,个人发展空间增

大;但社会秩序很不稳定,没有形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标

准,社会成员间相互侵犯现象突出,孔子斥责为“父不父,子不

子,君不君,臣不臣”(无职业操守、职业道德)。

2、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萌动着一种强烈而普遍的要求

规范社会秩序,要求出现一个为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可、便于遵循的的价值标准的内在冲动。

伟大的思想家、民族英雄孔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3、孔子的家世。宋国贵族、鲁国“士”之后,变革时代的收益

者、了解民间疾苦。

4、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治学背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曾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职,主要活动是办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周游列国,晚年整理古代文献,“述而不作”。

仲尼文武双全(跑步能追上兔子,身高1米8,射箭、驾车样样精通)、德艺双馨(三人行必有我师)

5、研究孔子的着作:《论语》、《史记、孔子世家》。(为何语录体,《老子》什么时代写成)

6、孔子的哲学思想

(1)既强调复礼,又强调有所损益。(2)既强调亲亲,又强调举贤;(3)既主张礼乐征发自天子出,又要求君使臣以礼

孔子的天道观: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规律,天道自然无为。

孔子的哲学观:中庸之道,在“效率”逻辑和“情感”逻辑间保持均衡。

孔子的政治观:理想目标是王道仁政,实现王道仁政的根本途径是礼治(规章制度加文化习俗),而其思想核心是“仁学”。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修己以安百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5、孔子思想的命运:破坏时代与建设时代,国内与国外。

二、孔子管理思想的要点

1、管理的目标、出发点、途径、约束条件和注意问题:

(一)孔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谓的“古圣王之治”。

“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章,吾从周”

“古圣王之治”的具体内容有三:和、富、庶。“和”指人和人之间(具体来说,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所谓“政通人和”是也。“富”是民富,“庶”是人口众多,所谓“百川归海”是也。在这三者关系中,“和”是根本目标,“富”是实现“和”的前提和保证,“庶”是“和”的重要标志。“和”的实现又有助于进一步的“富”和“庶”,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形成更高水平的“和”。如此循环往复,人类社会更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富”和“庶”只有在有利于实现上下和、国家安的情况下,才有积极意义。

(二)孔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是人的欲望,他认为人是有欲望的,人的欲望是“富”与“贵”。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小人喻于利”,说明庶民更追求经济利益。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说明即使君子也追求富贵。

所以贵族、小人追求相似,原因是,“性相近也”。

(三)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富民”

“民足君孰若不足,民不足君孰若足”

(四)实现目标过程中重要的约束条件——“义主利从”。

孔子主张“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他认为,社会的和谐是保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追求富贵又是人的天性,而人人追求富和利,又难免会发生争夺和冲突,从而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重影响到人们追求富贵目标的实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孔子提出的调节人们物质利益之间的道德原则——“义主利从”,告戒人们要“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反对“不义而富且贵”。

“义”,“宜”也,调节人和人之间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冲突的道德原则。

何谓“不义而富”呢孔子未做过全面的论述,但汇总他的言论,可知他的“不义而富”有三种情况:

⑴偷窃、抢劫(小人,即社会下层的“不义而富”)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孔子称赞郑国执政子产为政尚猛,结果国内社会秩序很好,“路不拾遗”。

(2)统治者的聚敛、兼并。聚敛是指超过超越正常的财政制度征收民财的行为,孔子心目中的标准是“周公之藉”、“周公之典”(1/10)。兼并是指掠夺他人财产,违背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破坏了社会秩序。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3)有权势的人及其家庭“与民争利”。

孔子赞扬鲁国宰相公仪休“食茹而美,拔其园葵而弃之;见其家织布好,而疾出其家妇,燔其机”,其理由是“农士工女”难以“售其货”。

(五)进行管理活动的几个主要经济原则:

⑴“惠而不费”,即让人们得到实惠而管理者又不付出现实的代价。

原因:“惠则足以使人”;实现“惠而不费”的方法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2)“使民以时”。

现实的意义:使用劳动者要有时间限制,不可瞒无节制,要在保证别人长期愉快、健康劳动的基础上使用民力。当今一些企业的错误做法,错误理解“以人为本”。

(3)节用。

“礼,与其奢也宁固”。

“节用”的标准:礼制的规定。不越为“俭”,超越为“奢”。

二、管理者才能领导好被管理者

1、重视人的因素,:管理工作只有得到被管理者的拥护,才能

搞好;管理工作只有依靠人才才能搞好。

首先,●孔子主张管理者要有一棵仁心,“仁者爱人”,“”泛爱众”

●“爱人”从管理角度讲,有利于缓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

的矛盾,有利于在二者之间建立和保持一种比较和谐的关系,

从而有于实现管理目标。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如何才能“爱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易使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