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一)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①太阳高度角(纬度决定) ②大气状况(天气、气候)

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气密度)

2.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②地形地势(海拔?闭塞?背风坡?迎风坡?对气流阻隔?)

③大气环流④海陆位置及海陆分布(海洋性?大陆性?)

⑤洋流⑥下垫面热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状况)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大气活动中心)

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气流阻隔?)

③海陆位置(离海远近?离岸风、向岸风?)

④洋流

4.影响气压大小的因素:

①地势(海拔)→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气温→同一高度气温高气压低

5.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②大气环境(降水)

③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状况等)

④人类活动(影响小气候和全球变暖)

6地表形态的影响因素:

①内力作用:地震,火山,变质作用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7.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太阳辐射(热量收支)←纬度

②洋流③陆地气候

10.影响水资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发量(河川径流量大小)

②水循环活跃程度

11.影响渔场形成因素:

①大陆架:海水深浅及获得阳光多少

②径流:营养物质多少

③纬度:温带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

12.影响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结核、有上升气流

②大气环流③地形④洋流

13.影响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断水汽供应

②强烈上升气流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14.影响地震烈度的影响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级和震源深度

②地表状况(震中距大小)

③地质构造情况(断层发育?)

④地面建筑物抗震程度

15.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农业机械

16.乳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①自然:气候适宜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

②市场:城市众多,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

③交通:交通便利④科技:先进的科技

17.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原料,动力(燃料)②土地、水源

③劳动力④市场⑤交通运输

⑥农业基础、技术⑦政府政策

18.新兴工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区位因素:

①地理置优越②环境优美与气候宜人

③科技基础④教育和劳动力素质水平

⑤交通运输⑥地价、地租高低

19.古代中低纬度河流冲积平原区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

①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②地形:地形平坦③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导致灌溉农业发达,提供农副产品多

20.城市的区位因素:

(Ⅰ)自然因素:①气候②地形③水源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资源②交通(港口城市、交通、枢纽、运河城市)

③政治④宗教⑤旅游⑥科技⑦军事

⑧经济状况: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二)

(21.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①货物性质②货物数量③时效性④运价⑤运距

22.修建公路、铁路等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以平原为主,少高山、沙漠、峡谷、陡坡等)

②地质状况(冻土,喀斯特地貌,地壳活动)

③水文状况(河流、湖泊、沼泽)

④气候:温暖湿润,少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沿线经济状况②沿线地区资源分布状况

③沿线人口状况(民族分布)④城市分布状况

⑤科技水平是基础

23.影响交通线弯曲变线的因素:

①可能要求通过更多城市、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地区

②促进更多地区资源的开发

③带动更多城区经济发展,增加运输量

④避开不利自然条件

⑤利用原有铁路公路运输建筑物资

24.影响内河运输发展的因素:

①内河运输优点②水系特点(干、支流)

③水文特点(流速、流量变化)

④是否有运河与天然航道联系

⑤运输方式是否构成综合运输网

⑥是否具有市场、经济效益(流域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运输量大)

25.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Ⅰ)水域条件:

①临海或临河,提供航行停泊条件

②港阔、水深、避风、不冻、海岸线曲折

(Ⅱ)陆域条件:

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便于筑港

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广,经济腹地经济发达

②城市依托③交通条件便捷

④港口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好

⑤特殊政策(自由港,自由贸易区)

26.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①市中心边缘地区地价较低,土地租金低,且场地较大

②与市内干道系统有便利、直接的联系

③有便捷的外界交通联系

27.影响飞机场的区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开阔平坦②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③有坚实的地质基础,保证飞机起落平稳

④雾低云少,能见度好

⑤跑道平行于风向修建,便于飞机逆风升降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城市经济状况

②离城稍远,地价低

③与城市有便捷的其它交通联系,便于客、货聚散

④远离居民区,减少对城市和居民区的噪音污染

⑤附近不能大量养鸟

⑥不能有高层建筑

⑦不能有干扰飞机升落的通讯设备

28.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区位因素

①供给条件(离经济发达地区近,接近商品来源区)

②市场条件(商品的销售、服务)

③位置及腹地条件

④交通条件(海、陆、空三位一体)

⑤人们的消费能力⑥服务质量

⑦商业活动基础设施

29.影响环境问题产生的因素

①人口压力

②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A.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的速度超过环境再生资源速度

B.向环境中排放弃废物的速度超过环境口净能力和承载能力

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0.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气候及自然资源②地形地势③地理位置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基础、开发历史②民族心理与思维观念

③产业结构④城镇化水平⑤生产力水平

⑥政策影响⑦国际化和利用外资的程度

⑧科技实力

3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貌:沟谷发育,地表崎岖破碎,坡度大

②气候:集中性降水且多为暴雨

③土壤:疏松,易被侵蚀

④植被:稀少,覆盖率差,地表失去植被保护

⑤河流:河网密布、水系发育,河流侵蚀切割作用强(Ⅱ)人为因素

①毁林开荒,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乱开矿,地表破坏

32.泥石流形成的影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势陡峭的沟谷,容易使流水快速汇集

②地质: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石破碎

③气候:出现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④植被:植被破坏严重(Ⅱ)人为因素

①不合理的采石开矿,弃土弃渣大量堆积谷中

②工程建设破坏山坡表层

③植被破坏,山坡失去植被保护

33.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山区,地形起伏大

②断层发育③多暴雨

(Ⅱ)人为因素

①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如:水库)

②开挖边沟,边坡

34.荒漠化的形成影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风化作用强,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②大风日数多而集中③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干燥

④植被覆盖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Ⅱ)人为因素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农垦③过度放牧④水资源利用不当

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35.长江洪水产生的影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长江流经地区大部份为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产生(气候、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②有些年份,流域内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汉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时来水,多股洪水汇合,出现特大洪水

(Ⅱ)人为因素

①植被: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流域内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下降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剧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下降,排水不畅,同时水位抬高

③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36.影响荆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

①地形:地处巫山与平原转换位置,河流出山区后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抬升河床

②该处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

③河道特别弯曲,排水不畅,泄洪能力低

37.影响春旱产生的因素

①气温:春季,气温迅速回升②降水:雨带未到达,降水少

③风:风沙多,蒸发量大

38.影响洪涝产生的因素

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

②地形:地势低平

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畅

39.影响盐碱形成的因素

①地势低平,多洼地,地下水位高,蒸发旺盛(尤其是春、秋两季)使土壤中盐份向地表聚集

②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表层,加之蒸发旺盛,水中盐份向地表聚集,形成土地次生盐碱化

③湖泊萎缩,湖底沉积盐层裸露在外

④大风扬沙天气,使地表聚集的盐粒扩散

40.影响风沙形成的因素

①春季多大风气候(天气)

②春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地表干旱,多风沙

③离风源、沙地近,且当地自然植被稀少,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④人口稠密,农耕历史悠久,不合理耕作制度造成地表沙化

⑤不合理开垦,植被破坏严重,致使风沙肆虐,出现沙荒地

⑥不合理的城市工程建设,造成地表裸露,沙质物多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三)

(41.回归沙漠带上“绿洲”(23026′穿过我国的东南部)形成因素

①海陆位置②气候和降水③台风影响

42.林业基地形成的影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森林资源丰富②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基础②机械制造基础③交通和市场

43.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①交通②地理位置③经济腹地④劳动力素质与数量⑤农业基础⑥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4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①社会经济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方式,交通,商业,城市)

②开发历史③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

45.生育率(出生率)影响因素

(Ⅰ)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②婚姻制度③生育政策④避孕技术⑤文化与宗教⑥性别结构⑦社会观念

(Ⅱ)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等)

46.死亡率的影响因素

(Ⅰ)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受教育水平④医疗卫生条件⑤宗教

(Ⅱ)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等)

47.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自然增长

②人口的机械增长(人口迁移)状况

48.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

①资源②科技③对外开放程度④消费水平

49.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

(Ⅰ)社会经济因素

①社会制度②经济形成③文化传统④科技知识

⑤伦理道德

(Ⅱ)自然环境因素

①原生环境(地形、气温、湿度、降水、土壤)

②次生环境(物理、化学、生物)

(Ⅲ)人的遗传因素

50.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气候②土壤③水④矿产资源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经济发展(经济收入、就业、经济布局)

②交通和通信③文化教育④婚姻家庭

(Ⅲ)政治因素

①政策②政治变革③战争

51.影响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的因素

①城市化和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②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

③城市比农村有更多就业(机会),更高收入、更好生活水平

④城市比农村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设施和基础设施

⑤交通迅速发展,为农村人口迁移提供条件

5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②河流

(Ⅱ)社会经济因素

①政治②经济③文化

53.商业区(城市分区中)形成的区位因素

①大量消费人群(流动人口多)②便捷交通

③历史延续

54.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①历史因素

②经济因素(地租高低、付租能力、交通通达性、距市中心距离)

③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信仰、种族

④行政因素

55.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因素

①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②城市历史③自然环境④交通

56.城市内部形成不同功能区的因素

①城市土地有限,各地区的交通通达度和地租差异大

②各种功能活动付租能力差异大,同类活动聚集在地租相同(近)区域,产生规模效益,增强竞争力

59.旅游选择的影响因素

(Ⅰ)主体条件

①有旅游欲望②有闲暇时间③有一定经济基础条件

(Ⅱ)客体选择条件

①旅游资源有观赏价值②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③旅游地的经济距离

(Ⅲ)旅游方式选择

①单独出游②随旅行社出游

60.影响旅游业发达与否的因素

(影响旅游资源大小的因素)

(Ⅰ)游览价值

①资源的质量(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②集群状况(单独?群集?)

③地域组合状况(非凡性,避雷同)

(Ⅱ)市场距离

最优吸引半径内是否有经济发达地区

(Ⅲ)交通位置及通达性

(Ⅳ)地区接待能力

(Ⅴ)旅游资源的环境承载力

67.地形特点的概括

①地势(高?低?走向?倾斜?起伏?)②海拔

③地形的种类、分布④地形的组合状况,组合结构

68.河流水文特征的概括

①流量②水位变化(季节、年际变化)③流速

④汛期⑤含沙量⑥冰期⑦主要补给方式⑧水能⑨航运价值

69.河流水系特征的概括

①河流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干支流状况)④水系形状⑤河道弯直、宽窄、深浅、高低(河床特征)

70.水资源不足的影响因素(缺水原因分析)

(Ⅰ)自然因素

①水大量蒸发与下渗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Ⅱ)人为因素

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发展,用水量大增

②环境污染③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④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71.修建核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缺乏

③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运量小,建成后,成本低,效益高④核电站建设地区适应能力强

72.修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能源需求量大②常规能源缺乏③风力较强(牧场、海岛)④风能清洁无污染,成本低

73.水能丰富的影响因素

①落差②流量③河流多少(支流)

74.修建水力发电站的区位因素

①落差大水能丰富

②良好坝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资少(口袋形)

③市场:离经济发达区近,能源需求量大

④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站修成后,成本低、收益大、积累多,可发挥综合效益(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供水、调节气候、环境)

⑤淹没情况:地处峡谷,耕地、城镇淹没少,迁移人口少

75.气候非地带性分布影响因素

①地形起伏②洋流③海陆分布④水源

76.经济特点概括

①经济发达与否,发展程度高低②经济类型

③工业布局④工业结构(工业部门是否齐全)

⑤农业(地位,主要部门)

77.多地震的影响因素

①板块边界附近②两大火山地震带上

78.水稻生长的影响因素

①地形平坦②土壤深厚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79.小麦生长的影响因素

①气候干旱,降水较少②地形起伏平缓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80.棉花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地势低平②土壤呈沙性③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④灌溉水源充足

影响因素分析汇总(四)

81.茶树的生长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

②地形为丘陵低山,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③土壤呈酸性(红壤)

82.甘蔗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气候:温度较高(热带草原气候有利,甘蔗生长后期为干季,晴天多,利于甘蔗生长和糖份积累)

②土壤:土壤肥沃(多火山灰尘积土壤,通气、保水保肥,适宜甘蔗生长)→需肥量大,生长期长

83.玉米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地形:各类地形均可种植②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③土壤:土壤深厚肥沃④水源:有充足灌溉水源

⑤大豆、玉米轮作,提高土壤肥力

84.花生生长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①气候:亚热带、暖温带地区②地形条件:丘陵低山地区

③土壤条件:沙土,通气透水性好

85.甜菜生长的习性

①气候:干旱地区,温凉地区生长周期短

②土壤耐盐碱

86.内陆湖面积萎缩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全球变暖,蒸发量大。

②人为因素:人口增加,工业发展,用水量大增;发展农业,

大量引水灌溉

③围湖造田

87.撒哈拉沙漠南侵的因素

①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扩张

②地处东北信风带上③人口增长过快

88.判断海洋性、大陆性的依据

①降水量多少和季节变化情况②气温年较差大小

③最高、最低月均温出现月份

89.西欧乳畜业发展的因素

①市场广阔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云量多,空气湿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③交通便利

90.俄罗斯冬季漫长而寒冷的因素分析

①纬度位置高。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北临北冰洋,受极地寒冷气流影响大

③大部分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冬季气温低

91.上扬斯克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纬度位置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②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冬季大陆降温快

③大气环流:受极地寒流气流影响大

④地形地势:地势高,气温低,地形呈“马蹄形”向北开口,使南下的寒冷空气堆积

92.影响沼泽形成的因素

①地形地势:地势低洼,易积水,排水不畅

②气象条件:海拔高或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表积水

③水源条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泛滥造成地表水在洼地聚集

④地质条件:地下多冻土,地表水不易下渗

⑤人类活动

93.凌汛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位置高,气温低于0℃,有结冰现象

②河流由低纬向高纬流

94.俄罗斯等高纬度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

①纬度位置高,热量不足,水热配合状况差,气温较低,农作物生长周期长

②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农产品单产量不高

③纬度位置高,农作物品种少

95.俄罗斯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区位因素

①河流封冻期长,通航期短,水运条件差

②海岸线长,但海洋封冻期长;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港口与外洋联系,要经过别国海域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新编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 故隐患分析(新编版)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新编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 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

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入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已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影响人群生活质量[1]。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于2011-02/03对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居民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该社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该社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最近1年内在该社区居住时间累计达到半年及以上的居民。 抽样方法该研究在成都市某社区随机抽取了12个居民院落,分别对抽中的居民院落中的所有楼栋进行统一编号,以每个院落单数楼栋,单数门牌号作为调查家庭。5万人口以上的社区抽取1 000户家庭[2],该社区人口数在5万以上,因此该调查总共抽取了1 053个家庭,对抽中的这1 053个家庭中所有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共计调查1 227人。 调查方法与内容该研究采用的问卷参照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中成熟的社区诊断调查问卷,入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②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医院医生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判断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包括被调查者所患的所有慢性病;③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等情况。

专利分析的应用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最新资料推荐------------------------------------------------------ 专利分析的应用范围及其影响因素专利分析的应用范围及其影响因素专利信息分析可以用于比较、评估不同国家或企业之间的技术创新情况、技术发展现状,以及跟踪和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并以此为科技发展政策,尤其是为专利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专利信息分析的应用范围从专利信息的内在特征上看,专利信息分析的核心是对专利技术的现状、发展等问题的研究。 从其利用特征上看,专利信息分析在不断地向经济、社会各方面延伸和扩展。 因此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从利用专利情报构造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专利分析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其具体的应用。 1.技术分析技术分析包括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技术分布分析和核心技术的挖掘。 它主要关注相关产业和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和竞争对手的专利研发活动和研发能力、行业技术创新热点及专利保护特征,探索在相关产业和技术领域中企业或国家的技术活动及战略布局。 通过分析,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的决策者把握特定技术的开发、投资方向,以及制定企业的专利战略等方面提供论证。 (1) 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1 / 9

申请专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获得相关领域的竞争保护。 因此,专利申请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或一个企业在科技活动中所处的竞争地位的情报。 同时,专利申请的数量按照地理分布或时间分布的聚集可以反映出国家或企业研发活动的规模,并有助于分析国家或企业的专利活动历史,追踪科技趋势。 (2) 技术分布分析。 专利常常按一种特定的技术类目(如国际专利分类)进行分类,所以经常被用来研究国家专利活动强势领域或企业的技术分布领域。 技术分布揭示出国家或企业对特定技术领域的投入和关注程度,对辨别它们的研发与创新方向和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有显著的作用。 此外,仅从企业层面上而言,技术分布还显现了企业的技术轮廓和市场竞争策略,可以用来研究企业的创新战略、技术多样性,以及企业在不同领域的技术活动组合,分析相关产业和技术领域的领先者及竞争对手的专利研发活动和研能力以及行业技术创新热点及专利保护特征。 还可以从中辨识出有关合作伙伴、收购方、协作方,以及战略联盟等方面的相关情报。 (3) 核心专利分析。 专利说明书中包含的发明创造背景知识,一般会参考具有相同发明目的的在先专利的发明创造内容。 同样,当专利审查员审查专利文件时,常常会将审查的专利与主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有哪些_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分析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有哪些_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分析 目标市场就是企业期望并有能力占领和开拓,能为企业带来最佳营销机会与最大经济效益的具有大体相近需求、企业决定以相应商品和服务去满足其需求并为其服务的消费者群体。那么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企业的资源特点 资源雄厚的企业,如拥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广泛的分销渠道、程度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很高产品标准化、好的内在质量和品牌信誉等,可以考虑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如果企业拥有雄厚的设计能力和优秀的管理素质,则可以考虑施行差异市场营销策略;而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适于集中力量进行集中营销策略。企业初次进入市场时,往往采用集中市场营销策略,在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采用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或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产品特点 产品的同质性表明了产品在性能、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大小,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之一。一般对于同质性高的产品如食盐等,宜施行无差异市场营销;对于同质性低或异质性产品,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是恰当选择。 此外,产品因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

的不同特点亦不容忽视。产品处于导入期和成长初期,消费者刚刚接触新产品,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较初浅的层次,竞争尚不激烈,企业这时的营销重点是挖掘市场对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等产品进入成长后期和成熟期时,消费者已经熟悉产品的特性,需求向深层次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不同的个性来,竞争空前的激烈,企业应适时地转变策略为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市场特点 供与求是市场中两大基本力量,它们的变化趋势往往是决定市场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供不应求时,企业重在扩大供给,无暇考虑需求差异,所以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供过于求时,企业为刺激需求、扩大市场份额殚精竭虑,多采用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如果消费者对某产品的需求偏好、购买行为相似,则称之为同质市场,可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反之,为异质市场,差异市场营销和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更合适。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周期阶段 对于在处在介绍期和成长期的新产品,营销重点是启发和巩固消费者的偏好,最好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或针对某一特定子市场实行集中性市场营销;当产品进入成熟期时,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可改用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以开拓新市场,满足新需求,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竞争者的策略 企业可与竞争对手选择不同的目标市场覆盖策略。例如,竞争者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时,你选用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或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更容易发挥优势。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 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

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

影响焦炭热强度波动因素分析.

2014年5月第45卷第3期 Fuel&ChemicalProcesses 燃料与化工 27 影响焦炭热强度波动因素分析 肖凤香白子平贠开军王惠 (1.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双鸭山155126;2.辽阳中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辽阳111000) 摘 要:通过焦炭热态性能试验探讨影响焦炭质量不稳定的因素,并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焦炭质量达到 2 以满足高炉炼铁的生产需求。一级冶金焦标准, 关键词:焦炭热强度;原料煤;堆密度;煤粒度;样品代表性中图分类号: TQ52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3709(2014)03-0027-02 Analysisonfactorsaffectinghotstrengthofcoke XiaoFengxiang1 BaiZiping1 YunKaijun1 WangHui2 (1.HeilongjiangJianlongIronandSteelCo.,Ltd.,Shuangyashan155126,China;2.LiaoyangZhongchenMunicipalEngineeringCo.,Ltd., Liaoyang111000,China) Abstract:Basedoncokeproductionpractices,thefactorsaffectingthecokequalityarediscussedandcorrespondingimprovementareadopted toreachthefirstgrademetallurgicalcokestandardandmeettheproductionrequirementofblastf urnace. Keywords:HotStrengthofCoke;Rawcoal;Bulkdensity;Coalsize;Samplerepresentativeness 黑龙江建龙钢铁公司焦化厂现有3座4.3m焦炉,年产焦炭180万t。目前炼铁厂焦比不断升高,焦炭CSR波动大。要求焦化厂提高并稳定焦炭质 利用焦炭的热态性能试验,使CSR达到一级冶量,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最新整理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有哪些_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分析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有哪些_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分 析 目标市场就是企业期望并有能力占领和开拓,能为企业带来最佳营销机会与最大经济效益的具有大体相近需求、企业决定以相应商品和服务去满足其需求并为其服务的消费者群体。那么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企业的资源特点 资源雄厚的企业,如拥有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广泛的分销渠道、程度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目标市场 目标市场很高产品标准化、好的内在质量和品牌信誉等,可以考虑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如果企业拥有雄厚的设计能力和优秀的管理素质,则可以考虑施行差异市场营销策略;而对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适于集中力量进行集中营销策略。企业初次进入市场时,往往采用集中市场营销策略,在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采用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或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产品特点

产品的同质性表明了产品在性能、特点等方面的差异性的大小,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不可不考虑的因素之一。一般对于同质性高的产品如食盐等,宜施行无差异市场营销;对于同质性低或异质性产品,差异市场营 销或集中市场营销是恰当选择。 此外,产品因所处的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而表现出的不同特点亦不容忽视。产品处于导入期和成长初期,消费者刚刚接触新产品,对它的了解还停留在较初浅的层次,竞争尚不激烈,企业这时的营销重点是挖掘市场对产品的基本需求,往往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等产品进入成长后期和成熟期时,消费者已经熟悉产品的特性,需求向深层次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不同的个性来,竞争空前的激烈,企业应适时地转变策略为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 影响目标市场的因素:市场特点 供与求是市场中两大基本力量,它们的变化趋势往往是决定市场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供不应求时,企业重在扩大供给,无暇考虑需求差异,所以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供过于求时,企业为刺激需求、扩大市场 份额殚精竭虑,多采用差异市场营销或集中市场营销策

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分析

市场营销组合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8T11:25:44.7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1期作者:魏鹏 [导读] 摘要:市场营销是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所进行的商品或是劳务的整体营销活动。所谓的市场营销战略指的是企业依据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所制定的市场营销总体规划,以在某一时期内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2206 摘要:市场营销是企业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所进行的商品或是劳务的整体营销活动。所谓的市场营销战略指的是企业依据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所制定的市场营销总体规划,以在某一时期内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因此,对市场营销组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是确保企业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对市场营销的概念以及本质进行了简述,然后探讨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因素以及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最后对影响营销组合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确保企业实现市场营销战略目标。 关键词:市场营销;营销组合;影响因素;探讨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获得发展的机遇,是企业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的成败,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围绕市场营销组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讲至关重要。 二、市场营销概述 1、市场营销概念 市场营销定义范畴的确定:由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界定,其具体内容为:市场营销是通过经营顾客关系以使经营组织获得利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其利益的实现是通过创造、沟通与传递价值给消费者来完成的。1960年,市场营销大师麦卡锡给与市场营销以下定义:市场营销是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职责,通过市场营销架起产品或者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从而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实现自身的利益目标。当前,中国相关研究领域对市场营销的定义为:市场营销首先是作为一种组织职能存在的,同时它也是组织相关利益者通过传播价值与消费者,实现对其管理的过程。 2、市场营销本质 市场营销的本质为:市场营销主体以引导、刺激等方式向消费群体落实利益,并通过接受此利益来获得自身的报酬,其本质的反应与企业本质的表现是相同的。企业本质是通过正当的营销实现消费者、国家一级企业自身利益的统一。 三、市场营销组合的因素及其策略 1、市场营销组合的因素 为了保证市场营销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管理者将目光都集中在了营销因素的组合上,从而形成市场营销的合力,设计出最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市场营销组合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将企业可控的基本营销措施组成一个整体性活动。市场营销学科将市场营销组合称之为“4P”或“4Ps”组合,即是将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四个因素组合,并使用到市场营销过程之中。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环境的复杂,又有学者将政治力量和公共关系两个因素也加入到了市场营销组合中,由此产生了“6P”或“6Ps”组合,但是无论是四个因素的组合还是六个因素的组合,都可以说明市场营销的复杂过程,也可以给市场营销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2、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 市场营销诸因素的组合效果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果能够产生合理的组合,就可以优化市场营销过程,因此,组合策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谓的市场营销的组合其实就是以产品作为出发点,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价格后,以最优化的销售渠道,把企业的产品推向市场,并通过多种营销手段促进销售,从而保证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盈利,以售出更多的产品为主要宗旨。因此,必须要在此过程中合理地规划好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四个因素,将这四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效的营销圈,并保证其良性循环,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广泛吸取优秀的市场营销组合的经验,在其中学到精华的部分,借鉴与自身情况相符合的营销案例;其次,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要主要突出本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营销策略,产生企业营销的亮点,有助于企业知名度的提升;第三,为了保证营销因素组合的质量,企业应该适当予以干预和调控,保证组合的合理性;第四,企业针对不同的产品、销售渠道、市场环境等因素,要灵活改变营销的组合因素,要保证市场营销要始终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同时具有比较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四、市场营销组合对于企业的实践意义 1、市场营销组合是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 市场营销其实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因此,分析市场营销组合也需要在企业的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市场营销组合是制定企业营销策略的基础,要首先将营销组合的几个因素合理配置、综合运用,从而提高产品特性、确定合理价格、选择销售路径、促进销售额度,将一个负责的工作过程具体化、细致化,从而完成营销。 2、市场营销组合是应付竞争的有力手段 在这个制定策略的过程中,势必要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便于在市场营销组合中扬长避短,而这个过程就可以审视自身,并根据梳理出来的数据、情况、事例等,合理调营销战略,从而应付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的最优化和最大化发展。 3、市场营销组合为企业提供系统管理思路 市场营销组合不仅是应付竞争的有力手段,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系统的管理思路。在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时,是对企业发展情况的梳理,通过专业的统计和汇报,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情况,这个过程无疑就是一次系统的经营管理思路的梳理。 五、营销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市场机会分析及选择目标市场 在竞争激烈的商品市场,有利可图的营销机会并不多。企业必须对市场结构、消费者、竞争者行为进行调查研究,识别、评价和选择市场机会。 对市场机会进行评估后,对企业要进入的哪个市场或者某个市场的哪个部分,要研究和选择企业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是企业营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及典型事故隐患分析 (一)、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包括人员影响因素和设备影响因素两大类。1.人员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人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人的因素在运输安全中起关键作用。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人员包括运输系统内人员和运输系统外人员。 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安监、客运、货运等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保证运输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技术水平及心理素质。 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以及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他们对运输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旅客携带“三品”上车而酿成事故;货主托运危险品而不如实申报导致事故;在铁路一公路平交道口,车辆行人强行过道导致事故;铁路沿线人员拆卸铁路设备以及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威胁铁路运输安全。 2.设备因素分析 铁路运输设备是影响运输安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影响运输安全的铁路运输设备包括运输基础设备和运输安全技术设备两类。 运输基础设备有线路(路基、桥隧建筑物、轨道)、、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信设备等;运输安全技术设备包括安全监控设备、检

测设备、自然灾害预报与防治设备、事故救援设备等。 铁路运输事故按性质及所造成的损失,可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等5个级别。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机车车辆冲突脱轨事故、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电气化铁路触电伤害事故,以及营业线施工事故等。 (二)、几类典型事故主要隐患分析 1.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冲突事故的隐患主要是车务机务两方面:车务方面主要是作业人员向占用线接人列车,向占用区间发出列车,停留车辆未采取防溜措施导致车辆溜逸,违章调车作业等;机务方面主要是机车乘务员运行中擅自关闭“三项设备”盲目行车,作业中不认真确认信号盲目行车,区间非正常停车后再开时不按规定行车,停留机车不采取防溜措施。2.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冶金钢铁冶金学A(铁冶金)复习思考题汇总2

冶金10钢铁冶金学A(铁冶金)复习思考题汇总2 绪论 1 高炉炼铁法在各种炼铁方法中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高炉炼铁工艺 1 高炉炼铁的工艺流程由哪几部分组成? 2 简述高炉内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及主要反应。 3 利用系数、冶炼强度和焦比之间有何关系?此种关系给我们何种启示? 4 概念题:高炉有效高度、有效容积、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焦比、置换比、综合焦比、冶炼强度、综合冶炼强度、一代寿命。 第二章高炉炼铁原料 1 说明焦炭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 2 高炉冶炼对铁矿石质量有何要求?(评价铁矿石质量的标准主要有哪些?) 3 铁矿粉烧结生产有何意义? 4 简述抽风烧结过程中从上到下依次出现的层次及各层中的主要反应。 5 分析水汽冷凝对烧结过程的影响及消除过湿层的措施。 6 影响CaCO3分解及CaO矿化的因素有哪些? 7 高炉内碳酸盐分解对冶炼过程有何不利影响?(高炉采用熔剂性烧结矿冶炼,杜绝石灰石入炉的意义何在?) 8 烧结过程发生固相反应的条件是什么,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有何特点,固相反应对烧结过程有何影响? 9 烧结过程中的液相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碱度烧结矿的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液相有何特点? 10 简述正硅酸钙(C2S)造成烧结矿粉化的原因及主要对策。 11 干燥过程中生球破裂的原因是什么?提高生球破裂温度的途径有哪些? 12烧结和球团工艺在固结机理和对原料粒度要求方面有何不同? 13 通过铁矿粉烧结原理与工艺的学习,谈谈你对降低烧结过程能耗的建议。 第三章高炉炼铁基础理论 1 何谓“直接”还原,何谓“间接”还原,(5分)各在平衡态、还原剂消耗量及反应的热效应方面有何特点? 2从复杂化合物中还原铁与从铁氧化物中还原铁有什么区别? 3 比较Fe2O3 、MnO2、SiO2在高炉内还原过程之异同。 4 试从最低总碳素消耗的角度讨论高炉最适宜的铁的直接还原度。 5简述高炉造渣过程及炉渣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10分) 6 什么是炉渣的熔化性,如何表示,为什么说t m无工艺价值,为什么t性更具有实际意义? 7 根据硫在高炉内的分布规律方程式,分析降低生铁含[S]的途径,指明主要途径。 8 写出炉渣脱硫反应的方程式(按分子理论、离子理论均可),说明提高炉渣脱硫能力的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经分析,公司目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粉尘、锰及其化合物、噪声、高温、工频电场、有毒溶剂(甲苯、戊烷、苯乙烯等)、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化学性烧灼伤(眼、皮肤等)。对此具体分析如下: 1、生产性粉尘 粉尘致病机理: 尘粒在进入呼吸道后,根据其物理性状,在呼吸道各部位通过截留、撞击、沉降、弥散等方式沉积、贮留及最后清除。 由于尘粒在呼吸道沿途沉积阻留机会和沉积后引起机体反应不同,可把粉尘分为非吸入性和可吸入性尘,后者主要指小于5μ的尘粒,小于5μ的尘粒,可以进入肺泡,因此它又可称为呼吸性尘。 人体对粉尘的清除: 沉积在呼吸道的可吸入性尘主要经两种方式清除: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人体通过各种清除功能,可使进入呼吸道的97-98%的尘粒排出体外。人体虽有良好的防御功能和清除功能,但若长期吸入任何浓度粉尘,均可有一定量沉积在肺内,产生不良作用,只是粉尘理化性质不同,作用的严重度不同。 粉尘对人体致病作用: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可引起不同的病变。 职业性呼吸疾患: 尘肺: 尘肺病是因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纤维化性全身性疾病。 我国通过近三十年的大量临床观察、X线检查、病理解剖和试验室研究,认为尘肺按其病因可分为五种:①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量较高的粉尘可引起矽肺;②吸入含有胶合二氧化硅(硅酸盐)可引起硅酸盐肺;③吸入煤、石

墨、碳黑、活性炭等粉尘可引起炭尘肺;④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物质的混合性粉尘可引起混合性尘肺,如电焊工尘肺;⑤吸入某些金属粉尘可引起金属尘肺,如铝肺。 粉尘沉着症: 有些金属(铁、钡、锡等)粉尘吸入后,可在肺组织中呈异物反应,并继发轻微纤维性变,但对人体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 呼吸系统肿瘤: 有些粉尘已确诊可致癌,如放射性矿物尘、金属尘(镍、铬、砷)、石棉等。 局部作用: 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机能亢进,毛细血管扩张,分泌大量粘液,以阻留更多的粉尘。这是保护性反应,久之形成肥大性改变,最后由于粘膜细胞营养供应不足而致萎缩,形成萎缩性改变。此外,经常接触粉尘,可引起皮肤、耳、眼的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基本表现为慢性上呼吸道及肺部的炎症症状、慢性肺功能损害症状。因此,接尘工人的受损害程度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定期进行X光摄片等特殊的临床检查。 粉尘的卫生标准: 煤尘TWA6mg/m3,锅炉尘TWA2mg/m3。 粉尘的防护原则: ①加强工艺改革,消除尘源或强化工艺的自动化、机械化和密闭化水平,减少操作工人数量并使操作工人隔离或远离尘源。 ②尽量采用湿式作业,减少扬尘; ③加强岗位局部的密闭、通风、除尘净化措施,尽量使设备处于负压状态运行,防止粉尘外逸; ④强化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接尘岗位要佩带防尘口罩,防护工作服,注意及时更换口罩和防护服,避免生产场所积尘的二次污染以及污染工作服对生活区域的污染;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健身俱乐部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健身俱乐部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影响杭州市健身俱乐部市场发展因素有宏观管理方面、微观经营方面和消费者自身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采用多种促销方式,推行差异化营销模式等措施来保障健身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健身俱乐部影响因素对策杭州 一、影响杭州市健身俱乐部市场发展因素 1.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 迄今为止,杭州市没有专门管理健身俱乐部的独立实体。商业健身俱乐部主要由工商所直接管理,到体育局备案,对新成立的健身俱乐部的具体经营在行政上的管理比较少。 (2)体育健身组织管理机构有待完善 通过对杭州市健身俱乐部的调查发现,体育部门还没有相应的管理、扶持政策;有关工商部门对体育健身俱乐部经营还只是例行登记、发照,缺乏指导性管理和项目规划;有关税务部门对该行业的政策还不尽一致,在税收政策中将一些经营体育运动项目的企业划入了娱乐行业,执行和文化娱乐行业一样的税收标准;还有的部门对体育健身娱乐场所报有偏见。 (3)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力度不够直接影响到体育健身组织工作的整体发展。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体育健身组织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微观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1)商业健身俱乐部经营成本及收费较高 目前杭州市的低档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年卡价格一般在700一1300元/年之间,而高档健身俱乐部由于面积面积过大,服务设施好,收费昂贵,普通的消费者难以问津,杭州市中高档健身俱乐部的年卡价格一般高于2500元/年。过高的收费让一般工薪阶层只能望而却步。 (2)健身指导员业务水平不高 杭州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离不开教练员队伍的规范和整体素质的提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演示教学

精品文档 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常住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社区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成都市某社区随机选取的 1 227名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1 227名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率为30.8%;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4位的依次为高血压(13.1%)、糖尿病(5.4%)、慢性阻塞性肺病(2.4%)、冠心病(1.7%);影响该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因素为年龄、体重指数、缺乏锻炼、口味偏咸。结论成都市某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人群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群疾病谱和死亡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已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影响人群生活质量[1]。了解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于2011-02/03对成都市高新区某社区居民18岁及以上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该社区制定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该社区18岁及以上(成年人)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指最近1年内在该社区居住时间累计达到半年及以上的居民。 1.2 抽样方法该研究在成都市某社区随机抽取了12个居民院落,分别对抽中的居民院落中的所有楼栋进行统一编号,以每个院落单数楼栋,单数门牌号作为调查家庭。5万人口以上的社区抽取1 000户家庭[2],该社区人口数在5万以上,因此该调查总共抽取了1 053个家庭,对抽中的这1 053个家庭中所有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共计调查1 227人。 1.3 调查方法与内容该研究采用的问卷参照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中成熟的社区诊断调查问卷,入户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②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医院医生的明确诊断为依据判断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慢性病种类包括被调查者所患的所有慢性病;③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吸烟、饮酒、饮食习惯、体育锻炼、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等情况。 1.4资料分析处理方法采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运用统计软件SPSS18.0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学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共调查社区居民1 227人,男性470例(38.3%),女性636例(61.7%)。年龄18~95岁,平均(50.01±18.25)岁,其中18~59岁者758例(占61.8%),≥60岁者367例(占38.2%)。 2.2 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1227名常住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30.8%,男性31.9%,女性30.1%,性别间患病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x2=0.439,P>0.05)。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96.216,P<0.01),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明显升高。慢性病按病种顺位,位列前四位的依次为:高血压(1 3.1%)、糖尿病(5.4%)、COPD (2.4%)、冠心病(1.7%)。 2.3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水平调查该社区居民的吸烟率为20.7%,其中男性吸烟率为48.1%,高于女性吸烟率 3.7%(x2=253.263,P<0.05)。居民饮酒率为23.7%,其中男性饮酒率为46.4%,高于女性饮酒率9.6%( x2=216.341,P<0.05);体育锻炼方面:有66.7%的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其中每天锻炼者占47.1%。在体育锻炼项目中,80.3%的居民选择走、慢跑;体重指数方面:按照中国成年人的标准,在1 034名被调查者中,有2 4.9%的居民体重指数≥24,即超重;有4.6%的居民体重指数≥28,即肥胖;自我保健意识方面:34.6%的居民不主动获取保健知识。 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