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
陈伟宏(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教授)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许多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式、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跨国公司经营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国经营,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努力协调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西方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尊重之心面对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逐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重视当地的公共利益,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e
Chen Wei Hong(Associate Professor, 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Abstract: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based on stakeholder theory can be helpful to the company to cultivate and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effectivel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bee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strategy of the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succeed in business lies in that the transnational companies look on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as the core of management and integrate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into the corporate strategy and business model.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Chinese companies has gone abroad to do business. They should try to Coordinate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reat the stakeholders with respect, value the interest of the local people, enhance their ow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ense and contribute to the local economy and culture.
跨国公司是经济组织,不是慈善机构,从作为“经济人”的角度来说,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势必加大自身的负担,并可能影响企业效益。但是,从跨国公司长远发展的利益出发,又必须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并在其经营活动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而对走出国门的中国跨国公司来说,这更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建立在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源于美国。作为对“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公司目标”的传统公司法理论的挑战,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刚一提出,即在西方学术界引起激烈争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是利润唯一论阶段,二是利益相关论阶段。
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经济组织,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责任。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在市场经济机制下,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和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之内,利用其资源和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① 这是传统经营环境下基于投资—生产—销售—赚取利润的单向循环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的经济责任的认识,是“股东中心主义”经济理论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观。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股东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促进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事情是政治机构的责任,如果让企业来承担社会责任将会损害自由市场社会的基础。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是在法律和基本的道德规则下追求最大利润。
随着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张,由企业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引发的环境危机、社会不平等、劳工保障等问题濒繁出现,这种无视社会公共利益的“利润唯一论”的观点逐渐受到了质疑。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虽然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原始动力,但企业并不是一个绝对独立的个体,它们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应该是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关系。企业以追求利润为其唯一的社会责任势必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造成破坏,因而,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由此,一种建立在利益相关体理论基础上的新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应运而生,并得到企业界和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同。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是对古典经济学的利润最大化的社会责任的一种修正,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由一元变为多元。与传统的股东中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企业不是生存于真空中的绝对独立的个体,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的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交易伙伴,也包括政府部门、本地居民、当地社区、媒体、环境保护主义者等压力集团,甚至还包括自然环境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客体。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为此,企业的经营决策必须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给予相应的报酬和补偿。② 因此,企业必须认真考虑其经营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承担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基于社会伦理的考量对企业社会公民身份的重新认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没有否定或忽视企业最基本的盈利这一经济责任,而是要求企业把自身看作整个社会的一分子,并履行与其身份相对应的社会义务。
从短期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多元化势必增加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但是,有关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这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能够有效地建立与维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
企业对员工充分的尊重,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非歧视性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的健康、教育、培训、医疗的状况,就能够获得员工的忠诚并吸引优秀的人才;企业致力于与供应商、渠道商建立互信协作的关系,则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就能够获得稳定而低成本的原材料和渠道的竞争优势;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适合需求的产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和商业信誉;企业与竞争者之间本着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互惠互利,重合同守信用,有利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实现共赢的局面;企
①米尔顿·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8页。
②陈宏辉、贾生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伦理管理的新发展》,《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