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要点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实际的数据需求:层次差异性
•涉密政务型: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及土地所有者权益 • • 适用于:规划局、国土局、房产局、建设局 特点:“全、准”,但难以“快、廉”
•一般政务型: 大多数电子政务和行业应用,仅需电子政务共享图层 • 适用于:城管、水利、林业、应急、地名、交通

特点:不需要过于“全、准”,但需要“快、廉”
•基础测绘数据
•互联网络数据
•在线网络模式 •如谷歌、高德
•基础+ •在线网络+ •采集物联数据
• 融合共享模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优点: •结合上述两种 •模式
• 限制: •技术难度高

层次 应用 地 图 搜 索 交 通 导 航
空间基础数据动态更新
定 位 监 控 数 据 银 行 数 据 采 集 应 用 定 制 外 包

2、大市政管理模式

以数字管线、城管、综合应急等某个骨干平台为共享核心,增加延 伸应用,本质上是综合电子政务建设。

3、大共享建设模式
• 以空间、法人、人口、宏观经济四大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为核心, 结合通信网络、视频监控、信息安全等,开发各层次协同应用。
以城市空间基础数据库,以及相关数据库和共享平台为核心: 围绕“数字
9
大市政模式的短板
• 软件从简单定制,发展出GIS基础软件平台,基本解决 80%信息与空间位置相关的功能问题。 • 三个问题:80%建成系统处于闲置状态,因为数据不 “快”;80%机构没有足够资金享受服务,因为数据不 “廉”;80%应用“快、廉”需求远高于“全、准”。
10
制约瓶颈1:传统测绘数据
传统测绘数据产品,须申请审批,又难满足需求: – 关联程度:社会化属性不高,空间地理要素测绘,缺乏
环境、资源、社会、经济、人文等属性信息。
– 服务对象:从测绘产品转为空间信息综合服务的考验 – 获取方法:从静态转为动态变化监测和实时获取的考验 – 更新机制:从“被动”转为“被动”和“主动”更新相 结合的考验 – 传输手段:从“局域”到“广域”的考验
12
制约瓶颈3:全新的商业模式


• • • • • •
谷歌(GOOGLE)模式对传统测绘体制的影响:
统一坐标系对局部坐标系的冲击
无缝对现有图幅的冲击 无级对现有比例尺的冲击 影像图对线划图的冲击 公开对现有保密制度的冲击 公民测绘(至少是调绘)对专业测绘的冲击 三维、动态及移动对现有表现形式的冲击
化、大市政、大共享”三个不同层次建设数字城市,在大型GIS工程系统架
构方法论、数据动态更新全面解决方案基础上,实施新媒体、新广告、新通 讯、新融资等全新运营方式,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目标
“数字管线”建设模式
• 小市政管理建设模式:(现有主流模式)

• • •
(1)厦门模式:“先探测,后开发”


(3)多用户并发更新:采用版本管理和增量更新技术
(4)多种格式更新:支持Access、Excel和DXF等
常见问题分析(1)
• 四个误区:
• 1、要什么架构
• 2、要多少人员 • 3、逻辑和物理 • 4、所有和使用
1、地下管线权属多样性,如没有统一信息平台,管理难以
规范化、系统化和正规化
2、资料不全、标准不一、信息不共享,获取和整合资源困 难,管线资料图纸和数据分离,紧急情况下应变差 3、城市基础建设迅猛发展,信息化需符合动态管理的要求 4、数据的动态更新
8
大市政 “数字管线”模式
• 1、传统“数字管线”成本结构:购买平台(含ARCGIS平台、 数据库、其他软硬件)、数据获取和处理、软件开发
• 2、大市政“数字管线”模式
• (1)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提供平台使用许可;提供空间数据 源许可;其他应用(如数字城管、数字地名等)依托平台
• (2)扩展共享架构:降低“购买平台”和“数据获取”成本,
使工程内涵转换为服务型工程 • (3)丰富应用的平台:门槛降低,使更多应用纳入空间信息 服务;而多部门加入,使共享基础数据和应用更加丰富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要点
主讲人: 杨 槐
中规协城市地下管线专委会 厦门精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一一年六月
副主任委员 总 经 理
1
构筑数字产业 服务现代生活 共促和谐发展
4
数字城市不同层次
• 1、大数据集模式
• 侧重城市航空摄影图像和卫星遥感影像获取、三维模型数据建设, 国家测绘局数字城市试点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11
制约瓶颈2:技术环境挑战
1、完全的网络环境:
传统测绘数据产品及服务须考虑网络资源;并且,借助网
络,可实现被动更新和主动机制结合 2、差异的数据产品:
从以“全、准”为特征的特殊专业市场,转向行业及公众
市场,数据产品须从“全、准”转变为“快、廉” 3、全新的通信技术: 通讯技术,尤其是新一代通信技术,改变传统空间地理信 息技术的内涵和外延
(2)沈阳模式:“探测和开发并行” (3)太原模式:“先开发,后探测” 问题:形成数字孤岛;资源复用不足;获取成本高昂; 交叉数据不足;衍生应用不丰富。
• 大市政管理建设模式:(新兴建设模式)
• 以“数字管线”平台为共享核心,增加延伸应用,本质 上是综合电子政务建设
6
大市政模式下的数字管线
“数字管线”建设难点
安 全 保 护
• 公众服务
•(互联网、车载终端、手持终端、线下服务)
政府/企业服务
IT
•应用开发
融合 共享

基础软件
•空间及相关 信息融合共 享平台体系

数据交换

通信技术 •关联数据
多源
数据
•电子地图
•遥感图像
•实时采集
属性和业务数据动态更新
• • • • • 1、指导原则:“管理办法、工作流、标准体系、技术手段”四 个层面结合 2、实施方法:“以普查更新为框架、调绘数据为辅助、竣工测 量更新为主线、数据提取为手段”的更新参考模式 3、技术手段: (1)多种更新方式:在线更新、文件上传更新、更新导入等 (2)监理查错:数字化、属性、空间、接边、拓扑、逻辑检查
公众服务型: 公众及大多数行业,仅需道路、水系、绿地、兴趣点 适用对像:公众 特点:精度要求低,需快速、廉价数据支持
空间基础数据的更新模式
• 传统主流模式 • 优点: •权威性 •全面、准确 • 优点: •商业模式 •快速、廉价 • 限制: •现势性差 •差异性差 • • 限制: •不适合专业 •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