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1.《草原》节选自游记散文《内蒙风光》,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人,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2.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和人情美。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夕阳下,大家站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

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有“手扒肉”、“烤全羊”。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主要内容。

5. 《丁香结》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工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6. 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从丁香的样子、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叹。文章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人生才有滋味。勉励人们乐观地面对人生。

7. 丁香在形状、颜色、气味方面的特征是:

①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②花开有紫、白等色;③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8. 作者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原因有:

①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②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9.“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从“香气直透毫端”可以看出这里的“积雪”指的是“丁香”

“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雨中的丁香线条模糊、格外妩媚。在作者眼里,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丁香的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的与白色自然交融,能创

造出一种具有独特韵味的朦胧美。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答:“探”,伸出头或身子;“窥”,暗中察看。使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地刻画出丁香花的调皮与可爱的神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1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诗中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思念,旅途的孤独、寂寞之情;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全诗抒发的是对西湖美景的无比热爱之情。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上,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云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令人读来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卷地风来忽吹散”“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急来急去的动态。

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是词牌名。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但他也有清新自然的的词作。这首词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诗人祈盼丰收,对丰收之年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

13.《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它们表达的情感一样吗?

答:《宿建德江》表现了诗人一人在外地游历时内心的孤寂、愁闷。《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出了山村乡野特有的情趣,表达了陶醉、喜悦的感情。

1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每一行诗句都是一幅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答:黑云汇聚图、西湖骤雨图、狂风散云图、雨后西湖图。

15.《花之歌》选自纪伯伦的散文诗集《泪与笑》,纪伯伦,黎巴嫩诗人、作家、画家,被称为“艺术天才”,主要代表作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等。

全诗用第一人称来描写身边的事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全文以花的口吻,来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

16.“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并未完全领悟。”这是作者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他坚持追求光明和理想,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7.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还要能从课文内容想到更多。

18.分号是介于逗号与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用于表达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

19.路牌的拼音都是大写字母,我们用拼音写名字时应该注意: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舒庆春,拼音拼写则为“Shu Qingchun ”

20.《过故人庄》作者唐代诗人孟浩然。题目中“过”的意思是拜访,探望。“故人”的意思是老朋友。这是一首田园诗,叙述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的真挚友谊及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中表现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绘诗人与主人开怀畅饮,热情交谈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1.《七律长征》作者是毛泽东,他是伟大的_革命家_、__思想家_、_军事家。长征时,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了福建、江西、广东等 11 个省,于 1935 年 10 月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历时 12个月,行程共二万五千里。

2.《七律长征》全诗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为总起,其中“不怕”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万水千山”概括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辛,“只等闲”显示了战士们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向我们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壮丽画卷:腾越五岭山、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诗中“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更喜、尽开颜”等词语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诗句中把五岭山脉比作细浪,把乌蒙山比作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概括了长征途中两个重大的战役,分别是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暖”反映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寒显示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翻过雪山后喜悦的心情。4.“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意思:五岭山脉绵延千里,高大绵亘,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波浪。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意思: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愉悦心情;“寒”字突出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与悲壮。

5.长征途中发生了很多故事,如《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一袋干粮》《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6.描写战争的词语:烽火连天、人仰马翻、枪林弹雨、千军万马

7.《狼牙山五壮士》记叙的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共分为五个部分: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全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的转移,诱敌上山,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位壮士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8.《狼牙山五壮士》第2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样的写法,点面结合,有点有面,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9.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斩钉截铁”“走”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他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10.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