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 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本病一年四 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多见。 “骛溏”、“飧泄”、“濡泄”、“洞泄”、 “注下”、“后泄”、“下利”、“溏糜”皆为 本病的别名。
4 .
一、概 述
(二)源流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
飧泄”。“湿盛则濡泄”。 《素问 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
16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4.辨证候特征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
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 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 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 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 虚衰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 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7 .
一、概 述
(三)范围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 乱、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道激 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的泄 泻,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8 .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大便清稀为主要表现 (二)表现各异,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便次
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大便稀薄,完 谷不化。 (三)伴随症状,可见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 不 利等
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 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14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3.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
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 灼热者,多属热证。
15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属于寒
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泻多鹜塘;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 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 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以及其他病症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12 .
五、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 薄的病证。痢疾的特点以腹痛、里急后 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 证,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 情多凶险。
13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一般而言,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
9 .
三、病因病机
外感湿邪
(寒、暑、热) 湿
饮食不当
滞
(不节不洁)
情志失调
(忧思郁怒)
脾 虚
体弱久病
运清 化浊 失不 常分
.
邪湿 阻邪 脾困 胃脾
寒湿 湿热 伤食
脾火 失衰 健木 运郁
脾虚 肾虚 肝郁
暴 泄 ( 实 )
久 泄 ( 虚 )
10
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依据:大便粪质清稀或如水样。大便次 数 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 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临床应用: 湿偏重者:加薏苡仁、厚朴;夹食滞者:
加神曲、山楂、麦芽; 风热表证者:加金银 花、连翘、薄荷;暑湿入侵者:用新加香薷 饮和六一散。
22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3.暑湿泄泻
主症: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 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
兼次症: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 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二)伴随症:腹痛腹胀等 (三)起病方式:
1.起病暴泻,起病突然,病程较短,可伴恶 寒发热等症。
2.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 作,时轻时重。
11 .
四、诊断要点
(四)饮食不节:受寒热或情绪影响可诱发。 (五)实验室: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
肠X线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六)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
夹有不消化之物。 兼次症: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象: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象:滑大。
舌象:舌质红,苔黄厚而腻。 脉象:濡数。
23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3.暑湿泄泻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
黄连——苦寒清热,兼能燥湿为君 香薷、厚朴——祛化湿,行气除满 可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苍术、泽泻 健脾燥湿,分利二便。
24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4.食滞肠胃
症状: 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 风论》:“食寒则泄”
5 .
一、概 述
《伤寒论》:泄泻可分见于六经辨证诊治中 太阳病: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阳明病:大承气汤证 少阳病:半夏泻心汤证 太阴病:桂枝人参汤证,四逆汤证 少阴病:四逆汤证 厥阴病:乌梅丸证
6 .
(二)源流
《医宗必读 泄泻》总结前人治泄经验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 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 发展,其应用价值亦当临床所证实。
方药:藿香正气散
19 .
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
毒散;湿邪偏重:胃苓汤;寒重于湿:理 中丸加味。
20 .
六、分证论治
分证论治 2. 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 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 甘草—甘缓和中。
21 .
六、辨证论治
痞满治疗成功案例
刘某某,女,50岁,上腹部胀满半年。半年前行“胆 囊切除术”后出现上腹部胀满,进食少量即痞塞不通, 矢气则舒,无法进食肉食,全身疲倦无力,舌淡苔白 腻,脉细无力。
诊断:痞满(脾阳不振,寒湿内阻)
治法:通阳健脾,化湿行气
方药;桂枝尖20 苍术15 炒白术20
石菖蒲15 砂仁10 南山楂15
Biblioteka Baidu
炒麦芽30 陈皮15 法半夏15
干姜15 茯苓15 炙甘草15
三剂后矢气频作,胀满大减,七剂后改用香砂六君汤 而愈。
1 .
泄泻
2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泄泻的定义;相关的西医疾病调摄 护理。
2.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泄泻的治疗原则以及各证型的辨证
论治。
3 .
一、概 述
17 .
六、辨证论治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 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18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寒湿泄泻 症状:
主症: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 兼次症:腹痛肠鸣,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
体酸痛。 舌象:苔薄自或白腻。 脉象: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开表逐邪,调和表里 )。
4 .
一、概 述
(二)源流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
飧泄”。“湿盛则濡泄”。 《素问 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
16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4.辨证候特征 食滞肠胃之泄泻,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
泻后痛减为特点;肝气乘脾之泄泻,以胸胁胀闷, 嗳气食少,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为特点;脾胃虚弱 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 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为特点;肾阳 虚衰之泄泻,多发于黎明之前,以腹痛肠鸣,泻后 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为特点。
7 .
一、概 述
(三)范围 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 乱、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肠道激 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症等引起的泄 泻,均可参照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8 .
二、证候特征
(一)以大便清稀为主要表现 (二)表现各异,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便次
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大便稀薄,完 谷不化。 (三)伴随症状,可见脘腹不适,食少纳呆,小便 不 利等
短,泄泻次数频多;久泻者起病较缓,病 程较长,泄泻呈间歇性发作。
14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3.辨寒热 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
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 灼热者,多属热证。
15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4.辨证候特征 外感泄泻,多挟表证,当进一步辨其属于寒
湿、湿热与暑湿。寒湿泄泻,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泻多鹜塘;湿热泄泻,舌苔黄腻而脉象濡数,泻多 如酱黄色;暑湿泄泻,多发于夏暑炎热之时,除泄 泻外,尚有胸脘痞闷,舌苔厚腻。
以及其他病症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12 .
五、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均有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 薄的病证。痢疾的特点以腹痛、里急后 重、下痢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同时并作的病 证,其特点是来势急骤,变化迅速,病 情多凶险。
13 .
六、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一般而言,暴泻者起病较急,病程较
9 .
三、病因病机
外感湿邪
(寒、暑、热) 湿
饮食不当
滞
(不节不洁)
情志失调
(忧思郁怒)
脾 虚
体弱久病
运清 化浊 失不 常分
.
邪湿 阻邪 脾困 胃脾
寒湿 湿热 伤食
脾火 失衰 健木 运郁
脾虚 肾虚 肝郁
暴 泄 ( 实 )
久 泄 ( 虚 )
10
四、诊断要点
(一)主要依据:大便粪质清稀或如水样。大便次 数 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 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临床应用: 湿偏重者:加薏苡仁、厚朴;夹食滞者:
加神曲、山楂、麦芽; 风热表证者:加金银 花、连翘、薄荷;暑湿入侵者:用新加香薷 饮和六一散。
22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3.暑湿泄泻
主症:夏季盛暑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 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
兼次症: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 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二)伴随症:腹痛腹胀等 (三)起病方式:
1.起病暴泻,起病突然,病程较短,可伴恶 寒发热等症。
2.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 作,时轻时重。
11 .
四、诊断要点
(四)饮食不节:受寒热或情绪影响可诱发。 (五)实验室: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
肠X线或电子结肠镜检查。 (六)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
夹有不消化之物。 兼次症: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象:舌苔垢浊或厚腻。 脉象:滑大。
舌象:舌质红,苔黄厚而腻。 脉象:濡数。
23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3.暑湿泄泻
治法:清暑化湿。 方药:黄连香薷饮。
黄连——苦寒清热,兼能燥湿为君 香薷、厚朴——祛化湿,行气除满 可加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苍术、泽泻 健脾燥湿,分利二便。
24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4.食滞肠胃
症状: 主症: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 风论》:“食寒则泄”
5 .
一、概 述
《伤寒论》:泄泻可分见于六经辨证诊治中 太阳病:葛根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阳明病:大承气汤证 少阳病:半夏泻心汤证 太阴病:桂枝人参汤证,四逆汤证 少阴病:四逆汤证 厥阴病:乌梅丸证
6 .
(二)源流
《医宗必读 泄泻》总结前人治泄经验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 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 发展,其应用价值亦当临床所证实。
方药:藿香正气散
19 .
六、辨证论治
临床应用: 表邪偏重: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
毒散;湿邪偏重:胃苓汤;寒重于湿:理 中丸加味。
20 .
六、分证论治
分证论治 2. 湿热泄泻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芩连汤
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 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 甘草—甘缓和中。
21 .
六、辨证论治
痞满治疗成功案例
刘某某,女,50岁,上腹部胀满半年。半年前行“胆 囊切除术”后出现上腹部胀满,进食少量即痞塞不通, 矢气则舒,无法进食肉食,全身疲倦无力,舌淡苔白 腻,脉细无力。
诊断:痞满(脾阳不振,寒湿内阻)
治法:通阳健脾,化湿行气
方药;桂枝尖20 苍术15 炒白术20
石菖蒲15 砂仁10 南山楂15
Biblioteka Baidu
炒麦芽30 陈皮15 法半夏15
干姜15 茯苓15 炙甘草15
三剂后矢气频作,胀满大减,七剂后改用香砂六君汤 而愈。
1 .
泄泻
2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泄泻的定义;相关的西医疾病调摄 护理。
2.熟悉泄泻的病因病机,辨证及诊断要点。 3.掌握泄泻的治疗原则以及各证型的辨证
论治。
3 .
一、概 述
17 .
六、辨证论治
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 故其治疗原则为运脾化湿。
18 .
六、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寒湿泄泻 症状:
主症:泻下清稀,甚至如水样,有时如鹜溏。 兼次症:腹痛肠鸣,闷食少,或兼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
体酸痛。 舌象:苔薄自或白腻。 脉象: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开表逐邪,调和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