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一、绪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对内部控制认识的不足以及内部控制环境的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显得迫在眉睫。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深化企业的改革,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利于及时发现那些不适用和阻碍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有利于形成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约束和监督机制,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结构和体系,进而有利于企业参与到国际竞争环境中,与国际接轨。①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断地产生新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面对市场和自身发展的实际,不断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管理的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本文拟提出的一些观点和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二、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企业管理中的内部牵制。进入19世纪,意大利复式记账的出现标志着内部牵制的日趋完善,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逐渐实施钱、账、物的岗位分离管理的思想。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叶,英国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从自由竞争阶段②向

①宫业兴、陈秉谱.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J].科技视界.2012.16

②代艳辉.刍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J].对外经贸.2012.08

垄断阶段过渡,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领先及获取高额利润,迫切需要一种比内部牵制更加完善,更为有效的控制措施。20世纪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企业的内部牵制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内部牵制的范围和内容超越了单一的会计和财务领域,发展到企业业务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实践管理中产生和发展,并在审计理论中总结、提出并得到逐步升华。①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与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与政策,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控制机制。②

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通过了《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第一次对内部控制做出权威性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其财产、保证其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的管理政策得以实施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此定义的提出,强调了内部控制包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以培训有关人员使其能够履行职责,以及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种程序的准确性,并保证其得到贯彻执行等内容。

(三)内部控制的要素划分

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控制风险、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其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基础,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控制

①代艳辉.刍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J].对外经贸.2012.08

②徐金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

活动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包括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职责分离和实物控制;风险评估是控制的前提;信息沟通是条件;监控是保证,包括日常性监控和特设内部审计机构监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实现的目标包括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与效果,以及实现发展战略。①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内部控制在经济迅速发展、企业管理更加复杂的今天日益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显得更加重要。然而,我国目前的内部控制制度却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存在种种缺陷。②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

很多人认为只要规范了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它就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企业内部控制不单单只是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员工自身职业道德、价值观以及能够胜任工作的能力,只有对内部控制更加深入的了解,将规章制度用到实践管理中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二)企业缺乏完善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它主要由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成:内部环境包括机构设置、治理结构、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和企业文化等,是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外部环境包括社会经济形势、道德环境、法律环境以及政府等,规范和约束内部控制的实施。然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则存在很多问题: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大股东一揽独权,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失去其监督作用;内部审计机构监督职能弱化,内部审计设置的模式以总经理为主,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审计的内容多以财务审计为主,遗漏了管理中的缺陷;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不合

①何云、卢华映.企业内部控制优化与改进的理论分析[J].会计之友.2012.08

②辛莉.对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讨[J].商业经济.2012.08

三、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理,对集权与分权度考虑的不清,组织层次设置过多,阻碍沟通,各职责部门权责不清;缺乏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企业在用人时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高,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大多数企业对于风险管理意识淡薄,风险往往是瞬间出现或间断性发生的,导致管理者经常会忽略风险的预防而一旦发生时才进行突击管理,从而错过了解决风险的最佳时机。同时,企业缺乏对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很少进行定期的复核和再评估,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管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

(三)信息流通不畅

作为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条件,企业只有及时、准确的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实施的及时性与有效性。然而,大多数企业由于信息的滞后性导致领导阶层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不能及时做出处理措施,自然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同时,企业外部信息流通不畅同样阻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发展规划,不能及时应对突发状况,很可能造成损失。

四、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

2009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用以促进效率,减少资产损失风险,帮助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对法律法规的遵从。它指出如果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够合理保证经济实体的经营目标得到实现、财务报告可靠、遵守法律的规章制度,则内部控制系统是有效的。然而,现实中存在着种种因素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

首先,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其所包括的发展战略、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等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从组织架构来看,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