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古诗词之意象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考点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考点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考点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 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 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 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 蟋蟀怀念征人。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分析

古诗词中常用意象分析

古诗词常用意象解析意象是古诗中的情感载体. 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落花一、描写自然景物,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二、因落花易逝,用以表达同情或思念之情。

三、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描写自然景物,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就产生了同情或思念之情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花落”是感叹命运无常,表达诗人李白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花落春常在”清朝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杜鹃一、表达凄凉、哀伤,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二、比喻忠贞杜鹃又名杜宇、子规、蜀鸟。

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因其声凄惨,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

如:“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柳一、是惜别之情。

二、是离愁。

A、柳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九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和表达技巧

九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和表达技巧

九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和表达技

一、诗歌中的常见意象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二、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①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②描写技巧:动静、虚实、点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烘托、渲染、细节描写、白描等。

可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③抒情技巧: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可使用各种修辞手法。

④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双关、设问、反问、通感、对比、衬托等。

⑤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首尾照应。

古诗词中的意象(最新热点20题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古诗词中的意象(最新热点20题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全国通用)(原卷版)

进阶练05 古诗词中的意象(最新热点20题)(原卷版)一、诗歌鉴赏(2023上·北京顺义·九年级北京市顺义区仁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行路难》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了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结尾两句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情怀和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

2.“酒”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试分析“金樽清酒斗十千”和“暂凭杯酒长精神”这两句诗中,“酒”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023·四川成都·统考一模)护生吟宋陆游飞来山鸟语惺忪①,却是幽人半睡中。

野竹成阴无弹射,不妨同享北窗风。

示小厮宋陆游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

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注:①惺忪:形容声音轻快悦耳。

3.“鸟”在两首诗中均是主要意象,请分析“鸟”意蕴的不同。

4.请判断两首诗最能体现以下哪种思想?并简述理由。

A.道家:逍遥B.佛家;慈悲C.儒家:舍生5.(2023上·山西太原·九年级山西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青春的生命里不能没有诗歌!让我们走进艾青诗歌,一起读读这跳动着时代脉搏的诗篇,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

太阳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波的那边震撼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存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1937年春(1)鲜明的意象承载浓烈的情感,请你结合诗歌中“太阳”这个主体意象解读本诗的主题情感。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古诗词意象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古诗词意象

历年中考语文失分点解析古诗词意象第一部份:命题趋势诗词默写从09—12年,诗词默写题都是以双选、名句默写、语境默写三种题型出现,13年一样如此。

1.双选题:占4分一般考查诗句的易错字,同时需特别注意诗句的正确语序,如【10】“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等。

2.名句默写:08—12年出题范围如下表所示。

由此咱们可总结,名句默写大多集中在八年级和九年级上册,课内诗词是重点识记部份,但课外诗词也不容轻忽。

分值呈增加趋势。

近几年广东各地该题分值为8-10分,有的乃至达到15分。

在2021年广东试题中为15分。

如:3.古诗文默写(10分)(1)按照讲义,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A.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落日长烟孤城闭。

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D.亲小人,远贤臣,尔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E.莫道不消魂,西风帘卷,人比黄花瘦。

F.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按照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份。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①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 。

(吴均《与朱元思书》)②________________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

(晏殊《浣溪沙》)④________________ ,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⑤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 。

(陆游《卜算子·咏梅》)⑥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按照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名句。

(4分)一名六十多岁的著名学者在博客中宣称,计划在五至八年内完成36卷的《中华》系列丛书,他这种“①,”(曹操《龟虽寿》)的雄心壮志令人感动。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分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分析

(宋)杨万里
用其他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
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①菊花。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
“________”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
【点拨】 直接在诗中找出关键词。
【答案】 物性 金靥
2.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________;乙诗 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
斜阳、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怀古幽情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 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 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 情思。
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 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
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烂的高洁品行的赞美
二、(2016天台初中升学模拟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3—4题。
3.两首诗描写的“桃花”有什么不同?(2分)
再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_第___一__首__中___的__桃___花__:__凋___谢__了___,__荡__然___无__存_ , _第___二__首__中___的__桃___花__:__盛___开__、___红__艳________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

中考古诗词赏析复习专题教案第一章:古诗词赏析基本概念与术语1.1 诗词的定义与分类1.2 诗人与词人1.3 诗词的节奏与韵律1.4 诗词的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1.5 诗词的内容与主题第二章:古诗词的吟咏与背诵2.1 吟咏的意义与方法2.2 背诵的重要性与方法2.3 诗词的节奏与音韵美2.4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感受第三章: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3.1 意象的定义与作用3.2 常见意象的分类与特点3.3 意境的营造与欣赏3.4 诗词中的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第四章:古诗词的情感与思想4.1 诗词的情感类型与表达方式4.2 诗词的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4.3 诗词的情感分析与解读4.4 诗词的思想启示与教育意义第五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5.1 诗词的阅读与理解5.2 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步骤5.3 诗词的赏析技巧与要点5.4 诗词的鉴赏实践与练习第六章:唐诗的赏析6.1 唐诗的特点与风格6.2 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赏析6.3 唐诗的主题与思想6.4 练习与分析:解读唐诗的意义与价值第七章:宋词的赏析7.1 宋词的特点与风格7.2 宋代著名词人的作品赏析7.3 宋词的情感与意境7.4 练习与分析:欣赏宋词的美感与情感第八章:元曲的赏析8.1 元曲的定义与分类8.2 元曲的特点与风格8.3 元曲的赏析方法与技巧8.4 练习与分析:解读元曲的主题与情感第九章:明清诗词的赏析9.1 明清诗词的特点与风格9.2 明清著名诗人的作品赏析9.3 明清诗词的主题与思想9.4 练习与分析:欣赏明清诗词的艺术特色与价值第十章:古诗词赏析的综合训练10.1 诗词的阅读与理解10.2 诗词的赏析与解读10.3 诗词的情感分析与思想解读10.4 练习与分析:综合运用赏析方法,深入解读古诗词的意境与内涵第十一章:古诗词中的自然描写赏析11.1 自然景物的意象与意境11.2 诗词中的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11.3 著名诗词自然描写的赏析案例11.4 练习与分析:解读自然描写中的美学价值第十二章:古诗词中的人物描写赏析12.1 人物形象的意象与性格描绘12.2 诗词中的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12.3 著名诗词人物描写的赏析案例12.4 练习与分析:欣赏人物描写中的细腻与深度第十三章:古诗词中的历史事件描写赏析13.1 历史背景与诗词创作的关系13.2 诗词中的历史事件描写与情感表达13.3 著名诗词历史事件描写的赏析案例13.4 练习与分析:理解历史事件描写中的时代意义第十四章:古诗词中的神话传说描写赏析14.1 神话传说在诗词中的运用14.2 诗词中的神话传说描写与情感表达14.3 著名诗词神话传说描写的赏析案例14.4 练习与分析:探索神话传说描写中的文化内涵第十五章:古诗词赏析的复习与测试15.1 复习古诗词赏析的重点与难点15.2 诗词赏析的测试方法与题目设计15.3 模拟测试与答题技巧15.4 练习与分析:通过测试检验古诗词赏析的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1. 古诗词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了解诗词的定义、分类、诗人与词人、节奏与韵律、表现手法与修辞技巧等基本知识。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分析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分析意象分析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意象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本文将从意象的内涵、意象的分类、意象分析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意象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意象的内涵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是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方式,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使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在古诗词中,意象是指通过特定的景物、事物、人物形象等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思想感悟。

二、意象的分类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常见的意象分类包括:景物意象、人物意象、事物意象等。

景物意象是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人物意象是指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事物意象是指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诗句。

三、意象分析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1.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通过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通过分析意象,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意象分析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意象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分析不同的意象组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对古诗词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通过对古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哲理等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如何进行意象分析1.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通过想象和联想来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1.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9.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如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10.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如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2.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技巧知识点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技巧知识点

(一)读懂古代诗歌一、抓标题二、看作者三、析注释四、抓意象五、抓典故“意”,就是诗(词)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在诗歌中,意象是融入诗(词)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附:以下列举几种常见意象及其用法:(一)风(三)山五)云((七)其他常见意象(二)考点突破考点1 思想情感考点2 赏析诗句(1)写作手法及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什么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2)语言特点:指出语言特色,点明其妙处与作用。

附:常见的语言特色:清新明丽、色彩绚丽、平淡质朴、自然流畅、言简意丰、雄浑豪放、含蓄隽永、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活泼……(3)结构作用:结合该句在诗(词)中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附:常见特殊句:①点睛句(中心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②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③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考点3 炼字(1)准确解释该字在诗(词)句中的意思;(2)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3)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词)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考点4 分析景物考向1 画面描述第一步,找出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句的内容,品味诗(词)中的意境。

第二步,联系上下句,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看,是否需要分析诗(词)句营造氛围的特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向2 景物特征第一步,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从景物本身入手进行分析。

第二步,从景物的常见含义入手进行分析。

了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表达思乡之愁,松柏象征孤直、清高、不畏强权的品格,等等。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意象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意象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意象题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2)本诗是描写西湖的名篇,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糁①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②无人见,沙上凫雏③傍母眠。

【注释】①糁:米粒。

②雉子:小野鸡。

③凫雏:小野鸭。

(1)诗人在第一、二句中选取“径”“”“”“”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初夏郊野图。

(2)品析“沙上凫雏傍母眠”中“傍”字的妙处。

3.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刺③鸣。

【注释】①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纸罩能避风。

②联拳: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

拳,屈曲。

③拨刺:拟声词,指鱼在水里跳动发出的声音。

(1)这首诗通过“”“风灯”“宿鹭”“”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恬淡平和的江上月夜图。

(2)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结合第四句简要分析。

4. 【甲】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①。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乙】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元】周德清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①催动一天霜。

过雁声嘹亮;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注释】①捣衣声:用木棒捶打丝织品或衣物发出的声音。

②砧声:这里指捣衣声。

(1)【甲】【乙】在意象选择上有相同之处,都用了、、捣衣声等。

(2)【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送牛农师二首(其一)元·许有壬春山碧。

诗成马上应相忆。

应相忆。

卢沟桥畔,晚云如织。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汇总

初中生必备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归纳我们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古诗词,而是诗句里面的意,你都理解了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建议大家收藏保存,对分析理解古诗词很有用哦!树木类1、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2、梧桐: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4、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5、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6、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8、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9、柳营:指军营。

1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花草类1、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2、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3、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4、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5、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6、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7、桃花:象征美人。

8、兰:高洁。

9、牡丹:富贵、美好。

10、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

11、芳草:以芳草喻离恨,喻所思之人,喻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12、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3、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14、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5、丁香:指愁思或情结16、牡丹:寓富贵。

17、杨花:有飘零之意。

18、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9、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20、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

也说“芹献”。

动物类1、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

2、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

中考复习—古诗词之意象分析29页共31页文档

中考复习—古诗词之意象分析29页共31页文档

1
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中考复习—古诗词之意象分析29页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 阳暮。 宋 秦观《踏莎行》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李白《蜀道难》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 血归。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 不回。 宋 王令《送春》
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 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6.寒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
刘禹锡《乌衣巷》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半半韵韵。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乔吉《天净沙· 即事
表现爱情的美好, 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例: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 相似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0.芳草——离别与离恨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喻离恨
王昌龄《长信秋词》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泪梦三更后。
元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 夜雨》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写的是被剥夺了 青春、自由和幸福的 少女,在凄凉寂寞的 深宫里,形孤影单、 卧听宫漏的情景。诗 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 黄的梧桐破题,烘托 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 围。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景与情的高度统一
• 景—
• 情—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思乡之情绵绵柔长 夕阳 、断肠人
什么是意象?
• 所谓意象,通常是指意与象,主观与客观两方 面,也就是说,是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 的结合。即指诗歌中浸润了诗人情感的物象。 • 诗歌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又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 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 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 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梨花雪,不胜凄断,杜绝啼血。
宋 贺铸《忆秦娥》
三更月照在庭院里的雪白的梨花上,杜鹃 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 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 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 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 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 离别感伤之情,三、四 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 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 怀念与深切同情。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凄 苦。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 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5.杜鹃鸟
欣赏
——凄怨哀伤的象征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问: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注释】①碛(qì )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 ):酒 家。
马致远 小令《天净沙· 秋思》
13.水——绵绵的愁思
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 恨水长东。
李煜
离悉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郴江都是泪, 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踏莎行》
用东流之水来 比喻绵绵不断的 愁思。
以流水比喻离 愁,也是古典诗歌 中常用的一种表现 方式。
总结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楚辞· 招Βιβλιοθήκη 士》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相和歌辞· 饮马长城窟行》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
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萋萋,形容春草茂盛。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 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 思妇登楼伫望。 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 离别的愁绪。
知识回顾
你能联系所学诗歌,说出作者所运 用的一些意象吗?
古诗中常见意象
月亮、菊花、梅花、梧桐、杜鹃鸟、寒蝉、 鸿雁、柳、燕子、芳草、羌笛、乌鸦、水
欣赏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1.月亮
——思乡的代名词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情思=浸染了 诗人感情的意象
李白《忆秦娥》
为什么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自灞陵桥折柳的故事产生 以后,柳和离别已似乎有了 某种必然的联系。
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诗最 盛。
9.燕子
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 意 冥冥花正开,扬扬燕新乳。
——惜春伤秋、渲染离愁、 寄托相思、感伤时事 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 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 的感慨和悲愤。 例: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唐中主 李璟 鸿雁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 典故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
残星几点雁横塞, 长笛一声人倚楼。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 书的信使。
8. 柳
欣赏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离情的象征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 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 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 王冕《墨梅》
王安石《梅花》 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 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洁洁白,收到了 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 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4.梧桐 ——凄凉悲伤的象征
欣赏
金井梧桐秋叶黄, 珠帘下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 卧听南宫清漏长。
当堂练习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 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 何在。
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 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 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 从弟的劝勉之意。
唐 骆宾王《咏蝉》
——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 狱中的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宋 柳永《雨霖铃》
无人信高洁
骆宾王《咏蝉》
“本以高难饱”, “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 甚独抱清高, 顿成凄楚。 王沂孙《齐天乐》
它们都是用蝉喻指一种高 洁的人品。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 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 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 氛。
7.鸿雁
欣赏
——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 伤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画前。
隋 薛道衡《人日思归》
也问归雁生相似, 病入新年感物华!
欧阳修《戏答元慎》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
早在花开之前,就 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 唐 赵嘏《长安秋望 》 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 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 星辰冷落碧潭水, 时,出使南朝陈,写下 鸿雁悲鸣红蓼风。 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 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又婉转。 》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11.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发出的 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曲》)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 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析] 诗歌描写了暮天、清枫、霜叶、孤城、独 鸟、渡口、月初上等意象。这些景象的作用有 两点:交代时令景象烘托渲染了郁郁的离情; 暗示了作者的凄清悲愁的内心世界。
屈原《离骚》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 洁。
3.梅花
欣赏 赏析
——高洁的象征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咏梅》 陈高《梅花》 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 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 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 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露总是白的,但今 夜更白,因为感受在 今夜;月无处不明, 但故乡更明,因为异 地思家。诗人以幻作 真,为的是突出对故 乡的思念。
2.菊花
欣赏
——人格的写照 (坚强的品格 清高的气质)
秋从绕舍似陶家, 遍绕离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缜《菊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1.月亮——思乡的代名词 2.菊花——人格的写照(坚强的品格 的气质) 3.梅花——高洁的象征 4.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5.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6.寒蝉——高洁、悲凉的同义词
清高
总结
7.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 8.柳——离情的象征 9.燕子——惜春、感伤世事 10. 芳草——离别与离恨 11.羌笛、胡笳——凄切之音 12.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13.水——绵绵的愁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