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大还是小》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PPT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优秀PPT课件

小松鼠找花生
(原文略,见教材第65 ~ 66 页)
小朋友们,读了短文,你知道《小松鼠找花生》 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你从中了解了哪些知识?
花生在地下结果的特性,为常人所知。但在许多小朋友 的眼里,却是个谜。于是,便有了这个故事:大树旁边的地 里长着许多花生。小松鼠原本打算等花生结了果,摘下来留 着冬天吃。可是,等啊等,等到花都落了,却找不到一个花 生,它很奇怪: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1.展示一下你认识了哪些汉字。
这些卡片上 的名字我也
都认识。
我认识了好多 同学的名字。
2.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
我看动画片时看 下边的字幕,认 识了好多的字。 如:光头强、熊
大、熊二……
我从作业本上认 识了很多同学的 名字,同学们也 可以从作业本上
认识字。
3.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认识一些字?
我和我同桌每天 都互相教一个课 外认读的生字, 现在我俩认识30 多个课外生字了。
我拓展,我积累。 我知道下面的词语和四季有关:
春天:风筝、细雨、和风、树苗、绿色的麦田、迎春花、梨花、桃花等。 夏天:西瓜、冰淇淋、游泳、短袖、短裤、背心、裙子、凉鞋等。 秋天:稻谷、高粱、棉花、秋雨、大雁南飞、苹果、菊花、落叶等。 冬天:雪地靴、圣诞树、耳罩、棉袄、棉手套、梅花、青松、寒风等。
语文园地四
我会读
nán

nán hái 男孩


nǚ hái 女孩
kāi

kāi chē 开车
ɡuān

kāi ɡuān 开关
zhènɡ

zhènɡ hǎo 正好
fǎn

fǎn miàn 反面
写法指导:第一笔撇点不要写成两笔, 横为主笔,稍长。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学反思(一)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与此同时,他们也离不开父母的呵护。

《大还是小》这篇课文通过3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把文章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世界,儿童的内心是矛盾的,又是充满趣味的。

第二自然段的“大”,第四自然段的“小”,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

教学重点为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两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字音。

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用图片的方式来学习会意字“穿”。

出示老鼠挖掘洞穴的图片,告诉学生,上面是一个穴表示的是野兽居住的洞穴,下面是“牙”表示野兽用自己的牙齿来挖掘洞穴,是凿通、凿穿的意思。

因为学生认知事物的方式不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字。

组内交流汇报识字方法,效率高。

在写字教学中,采取对比学习方式“自”和“白”;“己”“衣”引导观察笔画互相衔接的位置。

2.朗读指导。

采取男女生对读、同桌之间对读的形式,引导孩子读出内心成长的感受,体会“大”和“小”的情感变化,当自己觉得很大时,读出自豪之感;当自己觉得自己很小时,读出一种儿童依赖大人的感觉。

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读好几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读出文章的结构的特点。

第一个“有时候”要读出内心的自豪感;第二个“有时候”朗读时语调要有变化,相较于第一个“有时候”在语调上稍微短一点,读出“我觉得自己很小”中的“很小”。

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我”内心世界的自相矛盾。

3.理解运用。

从题目入手,学生说说对大和小的理解,能否用到一个人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大还是小》是我国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绘本故事。

这篇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鱼和一只大鱼之间的故事,从而帮助孩子们认识大和小的概念,并引导孩子们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身高体重,而在于内在品质和能力。

本篇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如下:故事以一只小鱼问一只大鱼身体大小来展开。

大鱼很骄傲地回答说:“我很大!比你这个小鱼大多了!”小鱼很惊讶,因为它没见过更大的鱼,而大鱼则无从得知自己是否真的很大。

于是小鱼又问了小虾,小虾告诉小鱼,大鱼确实比小鱼大得多。

小鱼听了很失落,觉得自己很渺小。

但是小蝌蚪告诉小鱼,虽然大鱼的身体很大,但小鱼的优势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小鱼很灵活,能够快速游动,而大鱼则运动速度较慢。

最后,小鱼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并提醒大鱼不要只看到自己的身体大小,而忽略了其他一些重要的因素。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此外,该故事还向孩子们讲述了在交际中,不能只根据外表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而应该看到他的内在品质和能力,这是健康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科学认知、词汇积累、句式解析等方面。

在这篇绘本故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鱼类知识,比如:不同种类的鱼的体型大小不同,不同种类的鱼的生活习性不同,如大鱼生活在深海,而小鱼生活在浅水区等。

此外,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还需要增加词汇量,学会一些基础的句式解析技巧,如分辨句子的主谓宾等等。

故事中的简明生动的语言和图画可以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这些知识点,从而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故事的内容。

总之,《大还是小》是一篇很好的小学语文学习故事。

在其中,孩子们能够了解到许多有关鱼类的知识,学会看待人和事情的全貌,提高了语言基础能力,也为孩子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故事奠定了基础。

教育者在设计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时,通常会从孩子的教育需求出发,设立详实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

而在一年级上册中,《大还是小》这个故事的教学实际上涉及到了更为综合的语言目标,这些目标不仅包括了语言学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了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生活知识素养等等,这样的综合能力培养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PPT教案

2024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PPT教案

目录•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内容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互动环节设计•课后作业布置及指导建议•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教学目标与要求0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0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03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0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0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并能正确使用。

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准确运用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材内容分析《比大小》知识点概述01数的顺序了解数的顺序,知道大小关系,如5>3,2<4等。

02比较符号掌握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的含义和用法。

03实物比较通过实物比较,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多少、长短、高矮等。

教材例题解析例题101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符号的含义,如3个苹果和2个梨子的比较。

例题202通过图形或数字的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题30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综合性比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主要考查学生对比较符号的理解和基本比较能力,如直接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通过设计稍微复杂的比较情境,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比较方法和思维。

结合生活实际或其他学科知识,设计综合性比较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030201练习题类型及难度分布教学方法与手段01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自主探索比大小的方法。

认识大小ppt课件

认识大小ppt课件
考虑实际使用场景
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便在不同设备和屏幕分辨率上都能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适应性和灵活性
在追求设计美感的同时,也要注重平衡与和谐,避免过于突兀或不协调的设计。
平衡与和谐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参照物比较法是通过一个已知大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来比较其他物体的相对大小。
总结词
这种方法需要一个标准大小的物体作为参照,例如一个标准的尺子或一个已知大小的盒子。通过与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判断其他物体的相对大小。
详细描述
总结词
测量法是通过使用测量工具来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从而比较大小。
透视效果
投影效果可以使元素看起来更加立体和有层次感,通过调整投影的距离和角度,可以表现元素的大小和远近关系。
投影效果
大小与比例关系
01
02
比例可以用分数、小数或百分比来表示,例如1:2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1/2。
比例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通常表示为两个数的比值。
在几何学中,比例用于描述形状、尺寸和方向的关系。
大小的实际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大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建筑和交通领域,需要考虑到物体的大小和空间的关系,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在商业领域,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群体的大小,对于制定营销策略和决策也至关重要。
大小的心理意义
除了实际意义外,大小还具有一定的心理意义。人们通常会对不同大小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和认知评价。例如,大事物可能会让人感到壮观、强大或庄重,而小事物则可能会让人感到亲切、可爱或微不足道。
大小影响空间感
03
保持整体协调性
在调整元素大小时,应保持整体协调性,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元素突兀地出现在页面中。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优质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优质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5.反复手法的 运 用 是 本 诗在 表 现 形 式 上的 一 大 特 色 。本 诗 的 前 三 节, 都 用 大 致 相同 的 语 言 形 式表 明 作 者 相 信未 来 不 变 的 信念 , 每 一 节 最后 都 由 “ 相 信未 来 ” 四 个 字结 尾 。 而 且 用冒 号 把 它 们 凸现 出 来 , 如 音乐 中 的 主 题 句反 复 出 现 , 强化 了 作 品 的 主旋 律 , 增 强 了诗 文 的 感 染 力, 突 出 了 诗 歌的 主 旨 。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10 找朋友 声母:
yw
单韵母:
iu
ü
整体认读音节:yi wu yu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11 连一连



8 整体认读音节 yu
大“y”看见小“ü”跳,没了泡泡鱼尾巴翘。
y
yu
大y真古怪,只跟小ü在一块。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12 朗读儿歌
wū yā空中飞, yú儿水中游。 青wā 蹦蹦跳, wǒ要上学校。
一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拼音 y w (共16张ppt)人教部编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1. 了解“大”和“小”的意思;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小;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4.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教具:图片、卡片、小提琴3.教学环境:教室4.学生:一年级学生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大”和“小”的概念。

2.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物体是“大”还是“小”,并让他们描述物体的大小。

第二步:学习1.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注重读音、读句式。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帮助他们理解字词的含义。

第三步:练习1.分发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找出“大”和“小”字,区分大小。

2.让学生做游戏,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拓展1.利用音乐教具小提琴,演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区别,引导学生感知大小不同的乐器。

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经验感知周围事物的大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步:总结1.总结“大”和“小”这个话题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大小的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好地理解了“大”和“小”的含义,提高了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利用生活情景和实物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大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家长帮助孩子练习课上学习过的生字,并复习“大”和“小”的区分。

2.让学生从家中物体中找出大小不同的事物,记录下来并给家人讲述。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小班科学《大的和小的》ppt课件 幼儿园优秀优质课公开课名师比赛

小班科学《大的和小的》ppt课件 幼儿园优秀优质课公开课名师比赛
小(2)班的小朋友真聪明,把东西都送对了,你们看大熊和小熊都笑了,来咱们表扬一下自己。 教师演示将大东西放到大熊那里,小东西放到小熊那里。请单个幼儿上来进行操作。要求:送的时分要说,如:大帽子个大熊小帽子给小熊。 活动反思: 大熊和小熊图片各一张,草地两块。 师:今日大熊和小熊还带来了许多好东西,咱们来看看吧。(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调查) 经过上课、反思,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向下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不该过多的去牵着幼儿走,让他们独立完结,这样才能看出幼儿对 本次活动的把握差异,以对单个没把握的幼儿进行稳固教导。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比方幼儿在言语表达方面耽误了一些时刻,使得整个活动的时刻有所延长,这是我预备工作不行充沛的原因。 在本次活动中,我的言语安排还不行生动有趣,导致一小部分幼儿注意力涣散,与此同时 要对幼儿的惯例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这些都是今后教育中不能疏忽当地。 活动进程: 3.能愉快主动地参加活动,感触活动带来的趣味。 教师让幼儿逐个知道图片中的大和小并演示将图片分类 活动目标: 咱们一同来看一看宝宝们送的对不对?集体检查 三.游戏:找朋友 3.点评 1.调查比较物体的巨细,知道大与小的差异。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送玩具) 大的动物和大熊玩,小的动物和小熊玩。 二.分辩图片中的大和小。 四.完毕 活动预备: 图片:帽子、衣服、包包、皮球、苹果等巨细各一张 教师带领幼儿到野外找找还有没有大熊和小熊的玩具(带幼儿进场) 师:今日大熊和小熊收到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想到草地上去玩,他们还约请一些小动物和他们一同玩,(提示幼儿拿出椅子底下的图片)请每个小朋友说说你拿到的是什么?有几 个?有什么不一样? 师:但是大熊和小熊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同了,不知道哪些是大熊的,哪些是小熊的,你们来帮它们找找好吗?找的时分一定要记住,大熊用的是大东西,小熊用的是小东西,要不然它们 会不高兴的。 2.送小动物 幼儿操作卡片人手两张 1.找找比比 一.说话导入。 师:今日咱们小(2)班来了两位好朋友(出示大熊和小熊) 师:你们猜猜谁是大熊谁是小熊?你怎样知道的呢?(大熊大,小熊小) 2.能用言语清楚地表达“大的给大熊,小的给小熊”。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还是⼩》是⼀年级上册的⼀篇课⽂,这篇课⽂从孩⼦的视⾓,描写了“我”什么时候觉得⾃⼰“⼤”,什么时候觉得⾃⼰“⼩”,表达了“我”⽭盾的⼼理。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还是⼩》课⽂原⽂ 有时候,我觉得⾃⼰很⼤。

我⾃⼰穿⾐服的时候,我⾃⼰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很⼤。

有时候,我觉得⾃⼰很⼩。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很⼩。

有时候,我希望⾃⼰不要长⼤。

更多的时候我盼着⾃⼰快点⼉长⼤。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还是⼩》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字和3个偏旁,认识⼀个多⾳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课⽂内容,说说什么时候觉得⾃⼰很⼤,什么时候觉得⾃⼰很⼩。

⼆、过程与⽅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活经验感受⼩朋友⾃相⽭盾的内⼼世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朋友⾃⼰的事情⾃⼰做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会本课的⽣字词。

【教学难点】 体会“我”⾃相⽭盾的内⼼世界。

【教学⽅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1.出⽰鸡蛋(⼀⼤⼀⼩)图⽚。

同学们,这是什么?(鸡蛋),你发现了什么呢?(这两个鸡蛋⼀⼤⼀⼩) 2.师板书“⼤”和“⼩”。

你认为⾃⼰是⼤还是⼩呢?说说原因? 3.有⼀位⼩朋友,他⾃⼰也很⽭盾,有时候觉得⾃⼰⼤,有时候⼜觉得⾃⼰很⼩,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起学习《⼤还是⼩》⼀课,⼀起去了解感受这位⼩朋友的想法。

(板书课题)10.⼤还是⼩(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字。

2.学⽣借助拼⾳⾃读课⽂,⼀边读⼀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字。

3.学习⽣字词。

出⽰带⾳⽣字:⾃ ⼰ 时 候 觉 得 很 穿 服 快 (1)学⽣⾃由读⽣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大还是小课文讲解及课后生字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十课大还是小课文讲解及课后生字

大还是小第十课1.课文内容概述: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大和小的事物,引导学生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能力。

2. 课文讲解:本课的课文他拉是「大还是小」,故事讲述了小猫和小鱼之间的对话。

小猫问小鱼,是哪个大还是小,小鱼回答说自己是小,而小猫是大。

小猫又问小花是大还是小,小鱼回答说小花更小。

小鱼说自己有一个问题,问小猫在大家眼里是大还是小,小猫回答说在小老鼠眼里他也是大,但在大老虎眼里他是小。

小鱼听了很高兴,因为他是最小的。

3. 课文主题:通过小猫和小鱼的对话,引导孩子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4. 课后生字:大,小,花,自己,问题本课教育理念:通过本课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经过老师的讲解,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大和小的概念,明白大和小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去界定大小。

学生还能够了解到不同的动物对于大小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学生还能够了解到不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去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以及多角度去认识事物的能力。

以上即是《大还是小》一课的讲解和课后生字,希望家长和老师们能够引导学生在课后多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扩写新内容:在上述课文中,通过小猫和小鱼之间的对话,引导学生了解大和小的概念。

但是,大和小不仅仅是在动物之间产生的相对概念,也可以在物体、空间中进行观察和比较。

教师在课后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可以从物体的大小来进行观察。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到操场上,让他们找到不同大小的物体,比如大树和小草、大篮球和小足球等,通过手指、步子等方式进行测量比较,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中感知大和小的能力。

可以引导学生从空间的角度进行观察。

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教具或者图片来展示远和近、高和矮等概念,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这些概念,并进行比较和描述。

部编一上语文 10《大还是小》

部编一上语文 10《大还是小》



自从 自觉
自己 知己


自从 自觉
自己 知己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 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 得自己很大。
穿衣服
系鞋带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 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 我觉得自己很小。
够不到按钮
听到雷声喊妈妈
第二课时
时候 自己
觉得 很小
穿衣服 快点儿
时 候


自 己 很 穿 衣 服 快
10 大还是小
声母手指操开始啦!
sh h
j
d y f
z ch k
韵母手指操开始啦!
òu üé ǐ
ěn
ú ài ān shí zì yī
大 还是 小
师:谁是自学小能手? 生:我是自学小能手,一读二圈三再读。
要求: 一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 子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二圈:圈画生字,认清字形。 三再读:思考你从课文中发现了什么?
⑤ ⑥ ① ② ③ ④
我会说
(1)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2)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有时候,我希望自己不 要长大。 更多的时候,我盼着自 己快点儿长大。
“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师:谁是写字小能手? 生:我是写字小能手,一看二写三对照。
要求:
一看:看每一笔所在的位置,看老师的示范。 二写:认真描红,临写,先描再写。 三对照:仔细与例子进行对照,与同桌相互评议。


自从 自觉

一年级上10大还是小

一年级上10大还是小

一年级上10大还是小《一年级上 10 大还是小》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理解数字的大小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当他们面对“10 大还是小”这个问题时,可能会有各种各样有趣的想法和反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无处不在。

小朋友们可能会在玩具的数量、糖果的个数或者书本的页码上接触到数字。

而 10 这个数字,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了。

当我们把 10 和 1 放在一起比较时,毫无疑问,10 要大得多。

1 个苹果和 10 个苹果,一眼就能看出 10 个苹果的数量更多。

同样,如果是 1 朵花和 10 朵花,10 朵花会形成一个更漂亮、更丰富的花束。

那 10 和 20 相比呢?这时候,10 就显得小了。

20 块糖果比 10 块糖果能让小朋友们更开心,因为数量更多。

再想想看,如果我们用手指来表示数字,一只手最多只能表示到5,两只手合起来才能表示 10。

但是,如果要表示 20,可能就需要更多的人一起伸出手指了。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可能还不太能理解抽象的数字概念,但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比较,就能更容易地感受到 10 的大小。

比如说,10 个气球和 5 个气球飘在空中,他们会发现 10 个气球看起来更壮观。

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用小棒来帮助小朋友们理解。

10 根小棒捆成一捆,和单独的几根小棒放在一起,就能明显看出 10 根小棒组成的一捆更多。

回到家里,家长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场景来强化孩子对 10 大小的认识。

比如一家人吃饭,10 个人坐在一起会比5 个人坐在一起更热闹。

当小朋友们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10 元钱能买到的东西和 5 元钱能买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10 元钱可能能买一个小玩具,而 5 元钱可能只能买一包小零食。

在做数学作业的时候,10 以内的加减法和 20 以内的加减法难度也不同。

10 以内的加减法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能还比较容易掌握,但当数字超过 10,难度就会增加。

总的来说,10 这个数字的大小是相对的。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阅读课上课课件)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阅读课上课课件)

一年级 二年级 小个子 大个子 一年级 大个子 二年级 小个子
《一年级大个子 二年级小个子》
小川正也
他才上一年级,个子又高又大,却爱哭鼻子。
藤冈真理子
她是秋代的好朋友,虽 然做事总是慢吞吞的, 但非常细心。
水村秋代
她是一个二年级的女孩 ,个子矮小,但很坚强 、勇敢。
1.一年级的学生也高过头了 2.大个子被小个子拉着手 3.我肚子饿啦 4.“坚强起来”,是什么意 思? 5.秋代又打架了 6.对孩子来说,差不多所有 的路都是第一次的路
7.第一次看见秋代哭了 8.正也离家出走 9.小朋友,你挺坚强 10.是好心的叔叔,还是诱拐犯 11.正也终于到一棵杉树的树林 12.慢腾腾的真理子大显身手 13.紫斑风铃花的原野,出现了
彩虹
紫斑风铃花
“摘到了。”秋代叫起来,同时, 哗哗的声音响起来了,啪啦啪啦,是 土掉到河里的声音。正也脸都吓白了, 闭上了眼睛。但是,他没有撒手。
自主读书(20分钟)
9.小朋友,你挺坚强 10.是好心的叔叔,还是诱拐犯 11.正也终于到一棵杉树的树林
——这种地方我还害怕过? 正也觉得好奇怪。虽说过去觉得是一条 暗得不得了的路,但和一棵杉树的树林比起 来,还是一条明亮的路啊。 过去觉得土崖好高,觉得上面浓密的树 林也好高,可现在怎么仰头看,也没有一棵 杉树那么高。他还看见,林子里开着什么花 呢。 乌鸦是在叫,但那声音听上去呆头呆脑 的。正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我过去真是个大傻瓜,这样的地方 还会害怕。
书中有这样的一幅图,这幅图中有许多条路,对于正也来 说,有两条路非常重要。你能给这两条路各取一个名字吗?
分享1:从正也家去往学校的路
小组讨论,给这条路命名—— 上学之路、土崖之路、害怕之路、伤心之路 黑暗之路、友情之路……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教案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和比较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大小的相对性,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大小的相对性,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大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大小的相对性,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比较大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实物等。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小猫,一张是大象,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2. 讲解比较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两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学会用观察和操作的方法比较大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组选取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卡片,学生需要迅速判断并说出哪个大哪个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比较大小的方法步骤:1. 观察物体2. 比较大小3. 用语言表达七、作业设计1. 比较大小:请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玩具或图片,比较大小的练习。

答案:请学生将比较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小组合作:请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选取两个物体进行比较,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答案:请学生将比较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大小排序、大小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围绕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大小》展开的,主要包括认识和比较大小。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大小的相对性,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条,分别是: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大小的相对性,学会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课件a、初试身手.ppt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课件a、初试身手.ppt
A. 李萌主动帮助同学补习功课。 B. 李萌每次吃完饭后都帮妈妈收拾碗筷。 C. 考试时,李萌将三角尺借给我。 D. 李萌帮老奶奶提重物,并把她送回家。
初试身手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捕捉一个 瞬间,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点拨
1.典型事例 2.多种方法 3.周围人的反应。
示例:
来到爬杆的场地,王晓宁一只手摇了摇爬杆,一只手搭在 额前,抬头仰望一下杆顶:“就这么一点高度,还难得倒我爬 杆王?大家瞧我的!”说完,王晓宁朝手上吐了口口水,搓了 搓,两脚微微张开,身体慢慢往下蹲。忽然,他猛地往上一窜 ,两只手一上一下紧紧地握着爬杆,两腿交叉,用脚背死死地 “咬”住爬杆,“嗖”的一声,居然一下子就让我们要抬着头 仰望他。紧接着,王晓宁轮流交换着双手,每换一次,都靠着 手臂的力量把他的身子往上挪动,嘴里还发出“嗨嗨”的声音 。他的双腿也不闲着,一松一紧地配合……在我们的欢呼声中 ,王晓宁已经触摸到了杆顶的横梁,朝我们频频挥手:“我上 来啦——我赢啦——”大家见他兴奋的样子,纷纷为他鼓掌喝 彩。
• 我会认生字


觉(jué)味 觉Biblioteka 得我说得对。很
这里有很 多蘑菇。
穿
穿衣服


词语练习
• 我会多音字 • 觉(jué) 觉得 感觉 • (jiào) 睡觉 午觉
• 我会写词语 • 自己 上衣
• 近义词 • 时候 - 时间 照顾 - 照看 希望 - 盼望
• 反义词 • 大 - 小 快 - 慢 多 - 少 希望 - 失望
• 2. 词组或句子反复,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 一词组成句子。如,春天来了,小草探出 了头;春天来了,花儿绽开了笑脸;春天 来了,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