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刚】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

【先刚】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
【先刚】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

【先刚】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

哲学虽然一向面临着各种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它本身却很少成为一个问题,至少在近代风起云涌的哲学革命(以笛卡儿和康德为代表)之前是如此。长期以来,人们所理解的“哲学”首要是指亚里士多德制定的“第一哲学”,即以“To on he on”(“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自身”)为考察对象的形而上学。但实际上,亚里士多德本人是在宽泛得多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术语的,他所说的“哲学”来自古希腊传统的“Sophia”(智慧)观念,而“Sophia”不仅指对各种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关系的认识,而且特别指那种把这些认识运用在理论和实践中的能力。亚里士多德使用了一个及物动词“philosophein”来标示这种获得和运用“Sophia”的活动,它指向的不只是存在自身,而且可以是任何有意义的事物。因此,哲学既是形而上学,也是认识论;既是包括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在内的“理论科学”,同时也是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实践科学”。这与亚里士多德心目中的“Sophia”完全吻合。

因此,当近代各门具体的科学纷纷独立出来,并以实验方法取代传统的思辨方法时,主要遭受冲击的是亚里士多德无所不包的“Sophia”观念。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哲学也仅仅是丧失了一些领地而已,其合法性和意义并未遭到质疑,毋宁说,哲学对于认识和真理的推崇,对于认识的本质的反思,对于认识方法的探索等,都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为那个求知若渴的时代深深打上了所谓“认识论中心主义”的烙印。与此同时,遭到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冲击的形而上学也在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的捍卫之下毫发无损。“哲学”一般说来仍然是一个高贵而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人们乐于把它和各种形形色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对此,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有一句名言:“哲学是关于一切可能事物的科学。”

[1]其后果是,“农耕哲学”、“裁缝哲学”之类说法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的“Sophia”观念似乎陷入了一种漫画化的处境。[2]

这个局面被康德改变了。康德为当下的哲学所规定的任务是“Kritik”。这个通常译为“批判”的词虽然具有、但并不总是而且主要也不是批评和抨击的意

思,而是意味着由理性来实施的“探究”、“审查”、“检讨”、“反思”等。因此,康德仍然是立足于笛卡儿以降的理性主义传统之中。[3]康德庞大的理性批判计划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它带有很浓重的“奠基”色彩,确切地说,康德不仅把哲学看作是对于理论方面的认识,而且看作是对人的实践生活来说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东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康德区分了“科学”(Wissenschaft)和“智慧”(Weisheit)。这两个概念本来都是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Sophia”观念,但在这里却被明确区分成两个东西,前者指向理论,后者指向实践。因此,康德说道:“一切哲学既是自我认识也是自律,既是科学也是智慧。”[4]同样,他在另一处说道:“哲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目标不仅是科学,而且也是智慧。”

[5]晚年的康德越来越偏重于实践方面,他所强调的更多是实践意义上的“智慧”而不是理论意义上的“科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道:“‘哲学’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对智慧的爱。”[6]——从字面意思来看,康德对于“哲学”的理解经历了从亚里士多德式的“智慧”到柏拉图式的“对智慧的爱”的转变。

把“哲学”理解为“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这个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在康德那个时代并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观点。实际上,正如黑格尔所强调的,常识未必就是真知,“哲学”与“爱智慧”之间实际上并不能轻易地画上等号。这是因为,“智慧”(希腊文的“Sophia”,德语的“Wissenschaft”及“Weisheit”)这个概念本身具有复杂的含义,而不同的哲学家在这个概念里所关注和强调的往往是不同的东西。不仅如此,甚至“philosophia”一词的前缀“philo-”在各个哲学家和古典语文学那里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人就认为它不应被解读为“爱”(philein),而是应该被解读为“朋友”(philos),因此“philosophia”原初的意义乃是“智慧的亲密朋友或伙伴”。[7]对康德来说,他真的是很朴素地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解读“爱智慧”这个词,其目的只是为了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和首要意义,但是当这个解读与康德哲学的另外某些核心思想结合起来之后,却产生了康德自己意想不到的后果。确切地说,这就是康德关于“理想”(Ideal)的思想。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辩证论里,理想意味着纯粹理性以先天必然的方式所思想的一个最高对象,但这个对象“不能在经验中被给予”,即是说,既不能在现实中存在,也不能被认识。就像康德反复所说的那样,理想仅仅是一个理想。而在实践哲学里,理想则意味着这样一个道德典范,

是人们应该永远不停追求的目标。人们在行动中应该无限地向着它趋近,哪怕它过去从来没有,将来也永远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简言之,康德一方面把理想推到了绝对不可触及的彼岸,另一方面又规定我们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要不断向它靠拢。而现在,如果说“科学”和“智慧”分别意味着理想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完成,那么“哲学”作为对它们的“爱”,就只能是一种向着科学和智慧不断趋近,但永远无法触及目标的追求。

康德这种“无限趋近理想”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席勒和费希特。在1794年《关于学者使命的若干演讲》中,费希特指出,人的最终目的就在于用理性来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但费希特同时也认为:“在人的概念里包含着这样一个意思:人的最终目标必定是不能达到的,达到最终目标的道路必定是无限的。因此,人的使命并不是要达到这个目标。但是,人能够而且应该日益接近这个目标;因此,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就是他作为人的真正使命。”[8]同样,席勒在《秀美与尊严》(1794)中说道:“人的使命诚然是,在他的两种本性之间建立起内在的和谐一致,总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且按照他的整个协调一致的人性去行动。但是,这种性格的美,人性最成熟的果实,只是一个理念。人以持续的专注去符合这个理念,但他在所有的努力中都不可能完全达到它。”[9]在后来的《审美教育书简》(1795)里,席勒继续宣称,审美自由的理念是这样一个无限者:“人在时间的长河里能够逐渐接近,但却永远不能达到它。”[10]感性力量和理性力量至多只能趋向尽可能的和谐,但这种和谐或平衡“在现实中是一个永远都不能达到的理念”[11]。

康德的批判思想和实践倾向,他和席勒以及费希特对于“无限趋近理想”的强调等,都给当时聚集在耶拿大学的德国浪漫派的青年才俊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从第一步开始就决定了他们哲学思考的基调。我们在这里尝试以德国浪漫派在哲学方面的两位主要代表——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1829)和诺瓦利斯(1772-1801)——为例子来分析他们的相关思想。

对于从一开始就倾慕并钻研古希腊诗学的施莱格尔来说,古典的“Sophia”理想(即所有知识和技艺的综合)很自然地在他身上继续发挥着影响。所以他也喊出了一些在今天看来过于崇高的口号:“所有的艺术都应该成为科学,所有的科学都应该成为艺术;诗和哲学应该统一起来。”(SF,87,106)[12]不仅如此,政治、伦理、宗教、史学等都应该与哲学结合。(SF,88,112)施莱格尔和他的浪漫派朋友们期盼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那时,所谓的“协作哲学”(Symphilosophie)和“协作诗”(Sympoesie)将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具有各种特性的人们相互补充,一起塑造出共同的作品。不仅如此,哲学本身的出发点就是追求知识的整全性(Allheit),谁要是不以此为目标,那么他不仅不是哲学家,而且可以说与哲学根本就不沾边。用施莱格尔的另外一句话来说就是:“从事哲学活动就意味着共同一起去寻找全知(Allwissenheit)。”(SF,101)施莱格尔与他的朋友们一起从事的各种具体的创作和研究活动,可以看作是对于那个时代日益明显的思想分裂和学科分化的回应,但问题在于,他们对于“统一”的召唤基本上是口号式的,他们提出了很多“应当”,却没能给出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

就此而言,施莱格尔主要还是处于批判的准备工作阶段。这就很自然地把他与康德、与“批判”联系在一起。哲学首先意味着“批判”,决定着施莱格尔这个信念的,不仅有康德在哲学领域,而且有更早之前马丁·路德在神学领域和哥特霍尔德·埃弗莱姆·莱辛在文艺批评领域里树立的榜样。而今,施莱格尔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因为他把这个批判首先应用到了哲学自身。在《雅典娜神庙》(1798)里,他开篇第一句话就说道:“人们的哲学思考指向各种对象,却绝少对哲学本身进行哲学思考。”(SF,87)在这句话后面不远处,以及在《求学哲学的岁月》(1796-1806)里,施莱格尔又明确说道:

哲学既然批判了出现在它面前的一切,那么对哲学进行批判就不过是一个公正的“以其之道还治其人”。……既然哲学批判了这么多东西,甚至可以说批判了从天上到地下的一切,那么它不妨让人们也来批判一下哲学。(SF,90,157)

施莱格尔在这里的工作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元哲学”,他把对哲学本身进行的批判称作“哲学之哲学”和“哲学的语文学”。后面这个说法并不意味着施莱格尔要做的仅仅是通常文本考据意义上的工作,毋宁说,就像恩斯特·贝勒尔

(Ernst Behler)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学”这个词在施莱格尔这里和康德的“批判”是同样的意思,而且正是施莱格尔对于“语文学”的推崇和重新诠释,在近代为提升这门学科的地位以及推动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SF,Ⅵ-Ⅶ)表面上看来,施莱格尔提出的要求是平淡无奇的:“对哲学的批判必须包含着两个因素:首先是精选古典哲学,其次是清理现代哲学。”(SF,160)但真正要达到“批判”的要求,这些活动必须成为一种艺术,其着重点在于“性格刻画”(Charakteristik)——这是施莱格尔频繁使用的一个术语,其基本含义是提炼出对象的关键和核心,对其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相比之下,论战或抨击仅仅是非常次要的事情。正如他指出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有他自己的一些引发点,这些引发点经常限制着他,并导致他的思想发生转变。谁要是把一个哲学体系孤立出来,而不是以历史的方式并且在整体中研究哲学,那么他就会发现其中始终有一些不得其解的地方。”(SF,103)可见,施莱格尔在这里已经朦胧意识到了哲学史对于哲学自身的意义,尽管他并没有像后来的谢林和黑格尔那样,将哲学史整合为一个严格的一以贯之的体系。

与谢林和黑格尔不同的是,施莱格尔考察哲学史的目的在于要认识到真正的“哲学”是什么,他不是要走向一种特定的学说主张,而是想要得到所有学说的正确综合。他援引莱辛在《智者那坦》里的思想,认为诸如“你的哲学”、“我的哲学”、“谁谁谁的哲学”之类的说法是很可笑的,因为哲学和上帝一样,不可能是谁的私人财产。同样,施莱格尔认为,任何带有“主义”后缀的学说都不是完整的哲学,不管是神秘主义、经验主义、怀疑主义还是批判主义等,都还不是真正的体系,而只是某一类型的精神或这个精神的某种表现。和人们通常的印象相反,施莱格尔绝不是体系的反对者,毋宁说恰恰相反,只不过他希望在一个特定的体系和无体系之间求得一个平衡,就像他说的:“对于精神来说,具有一个体系和不具有任何体系都是同样致命的。精神必须作出决断,将这两种情况统一起来。”(SF,90)关键在于,他不承认任何一个现成的、完成了的哲学体系——比如谢林的“先验唯心主义体系”——是真正的体系。对他来说,体系绝不会完整地、而只能以各种零碎断片的方式表现出来。用诺瓦利斯的话来说:“真正的哲学体系必须是自由和无限,或者用更醒目的话来说,必须是系统化了的无系统性。只有这样一个体系才能避免体系的错误,既免于不公正,也免于无政府主

义的指责。”[13]正因如此,施莱格尔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一个断片式的体系家,一个浪漫的哲学家,一个体系式的批判家。”(SF,159)正如我们看到的,施莱格尔和他的浪漫派同仁一起,有意识地以断片的方式来表达系统的思想,可谓身体力行。

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施莱格尔于1804-1806年间写作了《对各种哲学体系的批判》。在这部著作里,他把“哲学或号称为哲学的东西”分为五大类:经验主义、唯物主义、怀疑主义、泛神论、唯心主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五种哲学并没有被看作是同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毋宁说,“通过对前面四种学说的性格刻画,我们将会表明,最后一种学说[唯心主义]是唯一行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即真正称得上是哲学的东西”(SF,194)。在具体的论述中,施莱格尔又把唯心主义区分为三种学说:唯心主义(彻底否认一切物质)、理智的二元论(承认有一种从属于精神的物质)、行动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是实在主义)。所以,他实际上是讨论了七种学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施莱格尔在其论述中明确地把这些学说当作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这与他从前的“断片式”思想不无矛盾之处。在我们看来,他很有可能是受到了谢林1804年的《哲学引论》的影响,在那部著作中,谢林——在黑格尔之前——第一次以内在发展的模式将哲学史上的各种学说贯穿起来。[14]相比于谢林清晰而深入的阐述,施莱格尔所作的“性格刻画”(特别是他在唯心主义之下又作出的三种区分)混乱不堪,颇给人颠三倒四之感。

[15]他从头至尾反对那“前面四种学说”享有哲学的名号,认为它们是“完全非哲学的,根本不符合哲学的理念”(SF,229),其理由无非是说,那些学说的原则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应该遭到谴责。这个坚决的拒斥态度让人联想到黑格尔多次嘲讽的那个没有弄懂普遍与特殊关系的学究,只要“水果”而拒绝樱桃、杏子和葡萄。[16]但是“哲学的理念”或正确的原则究竟应该是什么,施莱格尔也没有清楚地说明。我们知道的只是他早期对于任何特定的体系和学说的拒斥。确实,明确地建立一套自己的学说并以之为标准来臧否其他学说,这并不是施莱格尔所擅长的,而且他本来应该完全排斥这种做法,但他如今打着一种混乱的“唯心主义”旗号来批驳其他哲学的做法只能是自相矛盾。至于他在晚年企图建立一种“生命哲学”,更是违背了自己早期的信念,而且,这种“生命哲学”——作为一种特定的学说——具有浓厚的折中色彩,没有产生任何重要影响。

有趣的是,在施莱格尔写作于1803-1804年间的《柏拉图性格刻画》里,我们却更清楚地看出了他心目中的“哲学的理念”。众所周知,施莱格尔曾经计划与弗利德里希·施莱尔马赫一起合作翻译《柏拉图全集》,但最终因耽于各种事务而将这份工作完全交付给了施莱尔马赫。至于他后来认为后者对于柏拉图的理解是“剽窃”了他的思想,从而导致朋友之间反目,这是另外的问题了。施莱格尔的这篇文章本来打算用作《柏拉图全集》的前言,为柏拉图的哲学提供一个导论,但实际上我们发现,里面对于柏拉图哲学的“性格刻画”毋宁表达的是施莱格尔自己对于哲学的看法,与历史中真实的柏拉图并没有什么关系。首先,他把自己过去的“协作哲学”思想投射到柏拉图身上,认为柏拉图的写作之所以没有采取系统的论文形式而是使用了对话的形式,是因为对话录能表达出“共同的独立思考”(SF,186)。对于对话录这种哲学书写形式的重视和强调经过施莱尔马赫更深入的阐发之后,在近代以来的柏拉图研究中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17]但在这里更值得重视的是施莱格尔的那句名言:“柏拉图没有任何体系,而只有一种哲学。”(SF,185,187)哲学和体系一开始就被对立起来,后者被理解为一种完结了的、静态的、特殊的甚至片面的结论[18],而与之相反,哲学是一个人的精神的成长史,是他的思想逐渐塑造和发展的过程。关键在于,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这让人想起施莱格尔从前的一句话:“一个人只能成长为哲学家,而不能是哲学家。只要谁相信自己是哲学家,那么他就再也不能成长为哲学家。”(SF,90)在施莱格尔看来,柏拉图既不是从一个特定的根本原理出发,也没有达到一个终极的结论,而是始终处于探索的过程中,“他的思想始终没有完成,他在对话录里费尽周折,力图表达出他的精神的这种不断地追求着对最高者的完满知识和认识的过程,表达出他的思想的永恒转变、塑造和发展”(SF,187)。施莱格尔认为,这种探索过程“完全符合哲学的精神”(SF,185),因为“哲学总的说来是对于科学[智慧]的一种寻找和追求,而不是科学[智慧]自身”(SF,187)。智慧仅仅是哲学的理想,哲学在追求这个理想的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真理”都是相对的,并都不是绝对的真理,甚至严格说来,它在这个过程中陷入的各种“谬误”也不是真正的谬误。与之相应的是施莱格尔在其《先验哲学讲授录》(1800-1801)中的断言:“哲学的理念只能通过各个体系的无限推进才能达到,而即使是最完满的体系都仅仅是一种‘最大化’——不是哲学理想本身的最大化,

而是每个人自己的理想的最大化。”[19]在作这些强调的时候,施莱格尔在智慧和对智慧的追求(哲学)之间划开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把二者的差别绝对化了。[20]康德、席勒和费希特的“无限趋近理想”的思想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成为柏拉图哲学的“性格刻画”,更是成为了哲学本身的“性格刻画”。这些思想尤其在当代许多哲学家那里产生了共鸣,决定着他们的哲学动机。比如,卡尔·雅思佩尔斯在其著名的《哲学导论》中就说道:“哲学的本质在于寻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哲学’意味着‘在路上’(auf dem Wege sein)。它的提问比它的答案更根本,而每一个答案都成为新的提问。”[21]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学生卡尔—海因茨·福尔克曼—施鲁克,他操着其老师标志性的腔调(将许多单词弄成一个串串)说道:“哲学的本质不在于持续拥有知识,毋宁说它是一种‘永不止息的动身上路’( Sich-auf-den-Weg-Machen),是一种‘保持在路上’(Auf-dem-Weg-Bleiben)。”[22]类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到许多。

作为施莱格尔最亲密的朋友,诺瓦利斯的很多思想与其保持一致。德国浪漫派个个都是博学多才,如果说除了哲学之外,施莱格尔也精通古典语文学,那么诺瓦利斯则是熟知他那个时代的自然科学(地质学、矿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生理学等)的所有重大发现。[23]因此,诺瓦利斯同样推崇“全体性的哲学思考”(Gesamtphilosophieren)。他甚至认为,如果人们不懂得进行“协同哲学思考”(symphilosophieren)的艺术,不能共同地进行哲学思考,甚至形成一个共同的意志,那么哲学就是不可能的(PF,43)。[24]为此,诺瓦利斯制定了一个“百科全书”的计划,他在1798-1799年间记录下了自己对各门科学的思考,这些思考尽管依然带有断片的色彩,但与施莱格尔那些真正是兴之所至而写下的断片不同,它们的撰写和编排都遵循着一个系统的分类原则,几乎形成了一部著作的原型。在这部题名为《全面题材装订草稿》[25]的断片集里,诺瓦利斯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科学精神的体系”或“科学大全”。[26]正是在这种百科全书的意义上,诺瓦利斯为“浪漫派”或“浪漫主义”给出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个

体环节、个体情景等等的绝对化—普遍化—分门别类乃是浪漫活动(Romantisieren)的真正本质。”[27]

要实现上述目标,哲学成为最基本的要素和关键。和施莱格尔一样,诺瓦利斯也提出了“哲学之哲学”的概念,要求对哲学自身进行一番批判考察。因此,诺瓦利斯说道:“哲学不应该解释自然,它应该解释它自己。”(PF,36)借用康德的一个术语来说就是,哲学自身需要一个“演绎”[28]。在这里,诺瓦利斯提出了一个真正浪漫式的“哲学”概念:“真正说来,哲学是一种乡愁(Heimweh),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PF,24)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以及置身于世界里的人都已经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但人在内心深处仍然能够感觉到自己与一个没有出现在现象中的更高存在——不管它是叫做“上帝”还是“理想自我”——联系在一起,这个最高存在与人的自我进行着对话,或更确切地说,人在进行着一种自我对话,而其表现正是哲学思考。但正如人们看到的,诺瓦利斯从一开始就给这种哲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一再主张哲学是一个没法表现出来的“事实”(PF,27,31),是一个神秘的理念。

另一方面,他又尽量想把哲学描述为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东西,宣称哲学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的,其中不包含任何与日常事物相矛盾的东西,甚至绝不能超出感官认识的界限等;他主张哲学应该给人们带来快乐,能够用于任何地方,甚至能够让工匠和农民都可以轻松使用。(PF,35)也许是感到这些过于一厢情愿的言论并不能让人信服,诺瓦利斯转而提出另外一些诱人的目标:“哲学不能烘烤出面包——但是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上帝、自由和不朽。——那么,哲学和经济学,哪个更实用一些呢?”[29]实际上,这些话反映出诺瓦利斯对哲学的一个基本观念,即它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之生存在世的基本内容。“谁知道什么是哲学思考,也就知道什么是生活,反之亦然。”(PF,40)诺瓦利斯曾经比施莱格尔更早地把自己的哲学称作“生命哲学”,就是这个意思。然而,就像我们看到的,他们所描述的这种意义上的“哲学”仍然是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正如他们所谓的“生活”与人们通常理解的“生活”也并不是一回事。

严格说来,诺瓦利斯的上述哲学观只能说是一种充满浪漫情愫的基调。但当他更多地思考康德特别是费希特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他所理解的“哲学”也就具

体化了。在他看来,费希特哲学的最高原则“我=我”或自我意识并没有消除我们的“乡愁”,因为自我意识并不是最根本的存在,甚至不是通往根本存在的有效途径。意识本身就是一种已经“异化”了的东西。关于“意识”,诺瓦利斯有一个非常晦涩的定义:“意识就是存在之内的存在之外的一种存在(Das ist ein Seyn dem Seyn im Seyn)。”[30]这句话中,前面那个“存在之内”的意思是,意识是一种存在;后面那个“存在之外的一种存在”的意思则是,意识已经与原初的存在分离,它“不是真正的存在”。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具有意识,那么我们与原初的存在就是分裂开的。这个原初的存在又被称作“纯粹存在”(Nur Seyn)或“混沌”(Chaos),要和它建立联系,不能依靠自我意识,而是得依靠“自我感触”(Selbstgefühl),一种黑暗的、不可捉摸、不可透视、谜一般的、若有若无、转瞬即逝的感触。诺瓦利斯认为,生命漂移(Schweben)在这种感触之中,而哲学就是其反映和表现。

实际上,把自我意识理解为一种原初的分裂与异化,理解为原初统一性的丧失,这同样也是荷尔德林在其理论断片《判断与存在》(1794)中所持有的思想。对荷尔德林来说,要回到“故乡”,重新实现原初的统一性,不能指望哲学,而是应该依靠美学、艺术、诗。在书信体小说《虚泊翁》(Hyperion)里,荷尔德林明确表达了这样的思想:

……哲学,这门科学的冷峻的崇高跟诗有什么关系呢?我有把握地说,诗是这门科学的开端和终结。正如米涅瓦出自朱庇特的头脑,它也是出自一个无限的神性的存在的诗。到最后,在诗的里面,不可调和的东西重新汇聚在诗的充满秘密的源泉里。[31]

从此之后,荷尔德林放弃了对于哲学的勤奋学习,完全投身到了诗的创作中。

但诺瓦利斯始终忠于哲学,尽管他从来不怀疑诗的意义,而且也曾说过:“任何科学,当它成为哲学之后,也会成为诗。”(PF,348)诺瓦利斯的信念是:“如果没有哲学,那么诗人只能是不完满的诗人。”(PF,26)他可能对某些哲学感到失望,但却从来没有对哲学本身失去信心。如果说哲学永远都不会达成完满,这主要是因为所有的科学还没有联合形成一个整体,那些哲学家的哲学只能算一些

“个体哲学”(Individualphilosophien),而不是真正普遍的、对每个个体都行之有效的科学活动的体系。与重视哲学史的施莱格尔不同的是,诺瓦利斯多少带着一些蔑视的口吻谈到:“哲学家的历史属于语文学意义上的哲学。”(PF,62)在某处地方,他甚至坚决地说道:“哲学在根子里都是反历史的。”(PF,52)因为历史学家都是用过去来解释未来,这难免从中得出令人悲观失望的东西(比如,康德在形而上学史里看到的就是一个永无休止的争吵的战场),而诺瓦利斯要求的是从未来走向现实,用未来解释过去;未来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毋宁说它作为目的,才是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的真正根基,而哲学恰好给出了未来的范式(Schema)。(PF,113)

也正因如此,诺瓦利斯在不少地方流露出与整个浪漫派(包括他自己)的悲观主义基调截然相反的情绪。不同于施莱格尔,他很少强调科学或智慧与哲学之间的鸿沟,也很少强调理想和真理对于哲学来说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东西。与那些推崇科学而贬低哲学的人相反,诺瓦利斯认为:“科学里面最优秀的东西是它们的哲学成分。……如果从科学中去除掉哲学,那还剩下什么呢?——土,气,还有水。”(PF,349)类似的说法还有:“也许任何科学都仅仅是哲学的一个变奏。哲学就好像是科学的实体,它到处都被寻找,到处都在场,但却从不出现在寻找者面前。”(PF,350)[32]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本来对古希腊哲学并无多大兴趣的诺瓦利斯会突然用苏格拉底作为例子来说事:

苏格拉底现象的意义是,哲学既在任何地方也不在任何地方,人们在任何地方只要稍作努力就能追随原初的、最好的事物,找到他们寻求的东西。苏格拉底现象是这样一种艺术,即从任何给定的场合出发都能找到真理之所在,并准确地规定给定事物与真理的关系。(PF,121)施莱格尔很可能会赞成这个观点,因为这同样是一个不限定在任何个别场合的永恒的探索过程,而且诺瓦利斯在追求崇高理想和绝对完满的时候,实际上给自己也留下了一条后路,也就是说,即使达不到目标也没有关系,因为生活的本质就在于这种漂移。不仅如此,“如果对于完满和完整性的绝对追求导致对于不完满和不完整的东西的反感,甚至导致自身毁灭,那么这是一种病”[33]。

【注释】

[1]Vgl. Historisches Wrterbuch der Philosophie. Unter Mitwirkung von mehr als tausend Fachgelehrten herausgegeben von Joachim Ritter und Karlfried Gründer. Basel, 1984. Bd. 7, S. 713.

[2]不过亚里士多德本人在《政治学》第二卷第10节(1272a22)中就曾提到,斯巴达的立法者费了很多心思,在如何规定公民的饮食和性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哲学思考”。

[3]比如,斯宾诺莎在其《伦理学》第一部分的附录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理性批判”(examen rationis)的思想(Baruch de Spinoza, Ethik in geometrischer Ordnung dargestellt. Lateinisch Deutsch. Hamburg, 1999. S. 78)。

[4][5][6]Kant, Opus Posthum, in Gesammelten Schriften(Akademie Ausgabe), Berlin, 1900 ff. Band 21, S. 106, S. 7, S. 119.

[7]Vgl. Wolfgang Schadewaldt, Die Anfnge der Philosophie bei den Griechen. Die Vorskratiker und ihre Voraussetzungen. Tübinger Vorlesungen Band 1. Frankfurt am Main, 1978. S. 12—14. Karl Albert, ber Platons Begriff der Philosophie. St. Augustin, 1989. SS. 18—20.

[8]梁志学主编:《费希特著作选集》,第2卷,第1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9][10][11]Friedrich Schiller, Gesammelte Werke, hrsg. von Reinhold Netolitzky. Berlin, 1955. Band 5, S. 157, S. 366, S. 391 u. 374. [12]本文引用施莱格尔原文时给出的“SF”是德文版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著作与手稿断片集》(Friedrich Schlegel,Schriften und Fragmente. Ein Gesamtbild seines Geistes. Aus den Werken und dem handschriftlichem zusammengestellt und eingeleitet von Ernst Behler. Stuttgart,1956)一书的缩写,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该书页码。以下同。

[13]Novalis, Schriften. Stuttgart, 1960 ff. Band 2, S. 288 f.

[14]这些学说的依次演进顺序为:唯物主义(伊壁鸠鲁)——心物二元论(笛卡儿)——实在论(斯宾诺莎)——精神原子论(莱布尼茨)——独断论(神正论)——不

完满的有限无限二元论(康德)——完满的有限无限二元论(费希特)。

[15]这些地方似乎尤其印证了文德尔班的那句评语:施莱格尔玩弄这些哲学概念只是很费劲地掩饰其“哲学上的无能”(Wilhelm Windelband, 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Tübingen und Leipzig, 1903. S. 507)。[16][德]黑格尔:《小逻辑》,第5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第2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7]先刚:《书写与口传的张力——柏拉图哲学的独特表述方式》,载《学术月刊》,2010(7)。

[18]必须指出,这种意义上的“体系”与谢林—黑格尔强调的那种作为有机整体的“体系”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实上经常是这样的情形,即“体系”的拥护者和批评者对他们所讨论的对象的基本界定都没有达到共识,因而经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局面。

[19]Kritische Friedrich Schelgel-Ausgabe, 1958ff. Band Ⅻ, S. 10.

[20]针对这种绝对割裂智慧与哲学,并将智慧推到遥不可及的彼岸的做法,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作出了明确的回应。他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努力促使哲学达到智慧(Wissenschaft)的形式,即是说达到这样一个目标,使哲学摆脱‘对智慧的爱’这个名字,成为真实的智慧。”(G. W. F. Hegel, Werke in zwanzig Bnden. Theorie-Werkausgabe. Redaktion Eva Moldenhauer und Karl Markus Michel. Frankfurt am Main, 1970. Band 3, S. 14)必须指出,黑格尔的这番话并不是一种狂妄自大的反映,毋宁说根植于一种深刻的辩证法洞见。如果说施莱格尔把哲学理解为一条通往智慧的道路的话,那么在黑格尔看来,“这条走向智慧的道路本身就已经是智慧”(Ebd.,S. 80)。另一方面,谢林虽然也在哲学和智慧之间作出了区分,但他并不认为二者之间有一条绝对的鸿沟,而是认为这是一个在哲学史里必然完成的过渡。在这个意义上,谢林同样自信地宣称:“我的哲学是σοφια,是真实的智慧(Weisheit),而其他人的哲学仅仅是φιλoσoφια,也即有关σοφια的准备工作。但智慧就是将开端、中间站点包揽在自身内的洞见和科学(Wissenschaft),而哲学则是对于这个目标的追求。”(F. W. J. Schelling, System der Weltalter. Münchener Vorlesungen 1827—1828. Herausgegeben und eingeleitet von Siegbert Peetz, Frankfurt a. M. , 1990. SS. 87—88)

[21]Karl Jaspers, Einführung in die Philosophie. München, 1953. S. 14.

[22]Karl Heinz Volkmann-Schluck, Metaphysik und Geschichte. Berlin, 1963. S. 12.

[23][俄]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第160—166页,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4]本文引用诺瓦利斯的原文时给出的“PF”是诺瓦利斯《哲学断片集》(Philosophische Fragmente,收录于Novalis'Werke,Dritter Teil, Fragmente I. Hrsg. von Hermann Friedemann. Berlin-Leipzig-Wien-Stuttgat,1925)

的缩写,其后的阿拉伯数字代表该断片的编号。以下同。其他引用的诺瓦利斯版本则随机给出。

[25]Novalis, Das Allgemeine Brouillon. Materialien zur Enzyklopdistik 1798/99. Mit einer Einleitung von Hans Joachim Mhl. Hamburg,1993.这部断片集最早是收录在1983年修订版的《诺瓦利斯全集》(Novalis,Schriften. Die Werke Friedrich von Hardenbergs. Stuttgart,1960 ff.)第三卷里,后由Felix Meiner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26][27]Novalis, Das Allgemeine Brouillon. Hamburg, 1993. S. 9, S. 16.

[28]Manfred Frank, "Unendliche Annherung": die Anfnge der philosophischen Frühromantik. Frankfurt am Main, 1997. S. 802 u. 818.

[29]Novalis, Das Allgemeine Brouillon. Hamburg, 1993. S. 75.

[30]Novalis, Schriften. Stuttgart, 1960 ff. Band 2, S. 106.

[31]《荷尔德林文集》,第77页,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2]Vgl. auch Novalis, Das Allgemeine Brouillon. Hamburg, 1993. S. 62.

[33]Novalis, Das Allgemeine Brouillon. Hamburg, 1993. S. 144.

(原载:《学术月刊》2012年2期。

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19世纪欧美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a)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 b)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其提供思想基础。 c)文学自身的发展。 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a)强调创造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b)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c)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 d)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 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a)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b)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 长篇小说的创造。 c)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d)忧郁感伤情调的喜好。 二、欧美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 1.英国 第一代:“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向往中世纪的宗法制田园生活,他们隐居在英国西北部的湖区而闻名。 1798年出版的《抒情歌谣集》其中的《序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纲领。 第二代:拜伦(1799—1824)雪莱(1792—1822) 浪漫主义小说家司各特,其代表作为历史小说《艾凡赫》。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第一部长诗叫《麦布女王》。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1819写成)。晚期的抒情诗以《西风颂(1819)、《云雀》(1820)等为著名。表达了诗人高昂的革命热情,对未来的深刻预言。 约翰·济慈(1795——1821)《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翁颂》; 2.德国“浪漫主义故乡” (1)施莱格尔兄弟《雅典娜神像》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霍夫曼(1776—1822) 代表作为《金罐》、《谢拉皮翁兄弟》(短篇小说集) (4)海涅(1797—1856)犹太人,革命民主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德

德国浪漫主义

海涅在他那本答德?斯达尔夫人的《论浪漫派》一书中,给德国的浪漫 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德国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德国这朵浪漫主义苦难之花的开放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紧紧相 连。十八世纪末叶,德国仍处于孱弱的小朝廷统治下。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在内向而深沉的德国人中激起什么波澜。却助长了他们形而上学的冥想。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德国拜倒在这位军人的摩下,整个德意志陷入死寂之中,普鲁土崛起后打败了拿破仑,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无非是各邦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德国人民并未从中获益,他们所向往的统一和自由仍然是个泡影。于是,知识分子更是噤若寒蝉,大多假托放浪以自保。思想逐渐从客观的大风雨退缩到主观的甲壳之中,由现实转向空想。 因而,出现了一批观念论的哲学家,如费希特提倡自我哲学,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非我”都由“自我”的能力产生,极端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为浪漫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础。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主张提供艺术与自然一致的学说,认为自然本身就是艺术。莱尔玛哈提倡“美的宗教哲学”,反对以理性处理宗教,主张以直觉及感情对待宗教,把美学和宗教合而为一。 这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正是形成当时德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德国浪漫派具有放纵恣肆、好奇尚美、随心所欲的特点。他们抹煞各门艺术的界限,主张文学越俎代疱,承当一切艺术的功能;要求文学家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攻击一切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上的门外汉和审美上的低能儿,反对追踪希腊、罗马,强调发掘民间文学,鼓吹精神与自然相一致,以及以中世纪的天主教信仰为生活和创作的基础。 这种一味地追求神秘性、无理性、方向幻境的逃遁以及在夜的朦胧的状态中的沉缅,出现了一大群古怪而病态的人物:患肺病的兄弟会教徒,带有亢奋的情欲和亢奋的神秘渴念的诺瓦利斯;玩世不恭的忧郁病患者,带有病态的天主教倾向的蒂克;论天才,他有反抗的冲动,论无能,他又易于向外部权威屈服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被监视的梦想家,沉溺于半疯狂的鸦片幻境中的霍夫曼;愚忘的神秘主义者维尔纳;以及天才的自杀者克莱斯特。结果,使人感觉到,浪漫派的结局真仿佛是一场恶魔的宴会,这里有愚民主义者发 出的雷鸣,神秘主义者的咆哮,政治家高呼要求警察国家,圣职人员和神权政治,神学和接神术扑向了各种科学。 “病态”的德国浪漫主义 2010-06-20 10:41:00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 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震撼整个欧洲,敏感的知识界顿时失去平衡,产生了精神危机,浪漫主义运动便是危机的反照和产物。德国社会经济落后,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资产阶级软弱,因而其浪漫主义别具特色,起步较早,影响深远,以致有

德国文学史

德国文学史 6(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 1767-1785,90) , Folge der Aufkl?rung 启蒙运动的后续 , Die junge Generation wehrte sich Gegen das Zweckm??igkeitsdenken und gegen die Betonung der Vernunft 拒绝实用性和拒绝强调理智 ,Hauptthese: Gefühl ist mehr als Vernunft 情感, Leitbilder: Rousseau卢梭 重于理性 , Sie sch?tzen die Freiheit über alles und ha?ten besonders die Willkürherrschaft der Fürsten. Die von Renaissance entdeckte Individualit?t wurde zum Programm 肯定自由,反对专制统治 , Die erste revolution?re Jugendbewegung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wurde von der um 1750 geborenen Generation getragen , Der Geniekult und die damit eng verbundene Hochsch?tzung Shakespeares pr?gten das Selbstverst?ndnis der ganzen Generation.受到天 才崇拜和高度评价Shakespeare的影响 , Der Begriff wurde von gleichnamigen Schauspiel F. M. Klingers auf die ganze Epoche übertragen 题材:两代人的矛盾冲突Generationsprobleme/ Vater–Sohn-Konflikt ,兄弟间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史之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 1.浪漫主义思潮是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的产物,浪漫主义的主导特征是表现自我、抒发主观情感。 2.浪漫主义与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的政治时局有着一定关系。19世纪前30年,法国政治领域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达尔夫人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自由主义思潮中强调的个人独立、极端自由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 3.德国古典哲学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哲学基础。 4.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方法和艺术风格,从艺术产生之日起就已存在,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荷马史诗》中就开始运用。至于中世纪的骑士传奇则与浪漫主义有直接渊源。近代的浪漫主义概念源于中世纪的“罗曼司”,指中世纪的骑士生活、骑士与贵妇的爱情故事和风流韵事等。文艺复兴时期,塔索、斯宾塞的叙事诗继承了罗曼司的不少特点。到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一词开始在英德法流行开来,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与18世纪启蒙文学,特别是伤感主义文学有紧密联系。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前奏,而英国兴起的伤感主义则被称为前浪漫主义。 二、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共同社会历史背景和哲学理论基础的文艺流派,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 1、首先,强调主观感情,注重抒发自我。这是浪漫主义文学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浪漫主义作家都认为古典主义所宣扬的理性对文艺创作是一种束缚,于是强调创作自由,把情感和想象提到首要的地位,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中声称“诗歌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 2、其次,推崇想象力。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抒发自我情感时,其笔下大胆的想象也着实令人折服。比如雪莱在致友人葛德文的信中对自己的才能评价道:“我一向认为我自己的才能就是在于这一点:在于同情心,在于跟感情和深思相互联系的那种想象力。”所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作家可以在作品中驰骋想象、尽情发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 3、再次,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由于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城市工业化的丑恶,浪漫主义作家响应卢梭“回到自然”和18世纪伤感主义文学“返回自然”的口号,着力描写自然景物,描绘山岭、湖泊、海洋和森林,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感受。在他们笔下,充满了对城市文明的诅咒,往往同城市生活的丑恶、庸俗卑下只是为了衬托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借以寄托对自由的理想。例如湖畔派的诗歌、普希金的《茨冈》、《致大海》等。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创作的歌颂、赞美大自然的作品已成为生态批评笔下的热门话题。 4、第四,重视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浪漫主义”一词本来就是由中世纪的浪漫传奇演变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从搜集中世纪民间文学开始的。由于中世纪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的束缚,想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方式自由、语言通俗,这些特点正符合浪漫主义的理想追求。此外,中世纪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各国民族文化传统,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有助于唤起民族的觉醒。因此,由于浪漫派作家的倡导,民间文学对革新当时文学内容和形式都起了重大作用。 5、第五,夸张的手法、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这是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最鲜明的特点。雨果就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他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样,强烈地对比,离奇的情节,鲜明夸张的人物形象,神话色彩以及奇特的异域情调和平凡的日常景象的交织、对照,就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上的鲜明特征。

德国民间童话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德国民间童话中的浪漫主义元素分析 摘要:浪漫主义重视民族文学,崇尚非理性的主观世界,用非再现性的艺术手段勾勒他们的理想幻境,作为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完美载体,童话集中体现了这些浪漫主义元素。本文以格林童话为例,从民族特色、处理方式、艺术手段和审美世界四个角度集中探讨了德国民间童话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元素。 关键词:民间童话;浪漫主义;文学理想;格林童话 The romantic elements in German folk fairy tales Abstract: The romantic always take attention to national literature,advocate to the irrational subjective world,outline their ideal fairyland with nonreproducted art means,and as the perpevt carrier of German Romanticism’s literature ,the fairy tale concentratly reflects these romantic elements. This thesis will take The Green Fairy Tales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romantic elements in German folk fairy tales from four aspects: nationality,processing mode, artistic means and the ideal state. Key Words:Folk fairy tales; Romanticism; Literature ideal; The Green Fairy Tales 德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随着第一批浪漫主义诗人的出现,童话这种古老的文学表达形式也首次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蒂克、霍夫曼为代表的艺术童话创作和以格林童话为代表的民间童话都在德国浪漫主义浪潮中取得辉煌成就,成为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浪漫主义的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在童话这里结合得最为紧密,童话成为最能表现浪漫主义诗人所喜爱的幻想与梦境的文学类型【1】。 与德国浪漫主义同时起步的艺术童话,在充分体现了作家个人独创性的前提下,似乎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探究深度,其多元化的性格处理、更多的心理描写、文学化的叙述风格和更加艺术化的文学技巧,为浪漫主义文学理想的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而作为艺术童话的母体、更多地体现集体创作意识的民间童话,在其简明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单纯的主题之中又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的文学理想的呢?其中蕴含了哪些浪漫主义的元素?本文将以格林童话为例,分析民间童话中蕴含的浪漫主义元素。 一、鲜明的民族特色 民间童话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其收集与编纂成为保存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早在格林童话诞生前的十七、十八世纪,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德国政治上分崩离析,经济严重滞后,当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之时,拿破仑的铁蹄又践踏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当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同时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 最后,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工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又实现了哲学由维护阶级统治到科学推动革命性变革的第三次飞跃。 综上所述,在三个飞跃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论中西方的爱情观

论中西方的爱情观 摘要: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人们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看待事物的方式各不相同。人作为一个感性动物对情感的表达方式和经营方式也大不相同。本文将浅谈中西方在爱情方面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中国、西方、柏拉图、爱情观、等级制度、束缚 爱情是人类世界最为美好的感情,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之舍生忘死!古代陆游与唐婉的悲情故事,范蠡与西施的悲惨爱情,苏东坡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至今成为千古绝唱。近代的罗丝与杰克,他们的爱情令人向往。同样的爱情却有着不同的结局,这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国家不同、文化范围不同、对事物的方法不同所导致的,对待爱情也是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一、中国的爱情观 (一)历史上,中国人对待爱情的观念与看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诗经》中关于爱情的经典绝句,充分表明了古代中国人对爱情的向往,对纯真爱情的期盼与执着。但是,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及习俗极大的约束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在古代,中国的嫁娶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少去了这些繁文缛节,男女双方的结合就是私定终身,是会被当时的人所唾弃的。男女双方没有自主选择对方的权利,在结合之前甚至都没有见面的机会,就更别说他们之间存在爱情了。古代的中国是极端的男权社会,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妻子和丈夫的关系没有亲密和互助而言,而是上级对下级的一种从属关系,女子出嫁到夫家也可以说就是一个机器,一个工具,没有自由,更何谈爱情。 当然,中国古代也有令人向往的经典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爱化蝶的凄美爱情至今使人赞不绝口,曾有诗写到:“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爱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在古代,美好的爱情总是被无情的拆散,因为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受低级制度的制约,他们讲究的是“门当户对”。还有不少悲壮的爱情被某种政治因素无情的拆散,范蠡和西施就是被政治的替代品。那时的没有天长地久的爱情,有的只是永恒不变的利益。一个国家,一个帝王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进行政治联姻,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整个欧洲。1815年,俄、普、奥等国组成了“神圣同盟”,联合波旁王朝的残余势力,扑向革命的法国。拿破仑与封建列强之间爆发的战争,既维护资产阶级取得的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同时又演变为掠夺性的战争。由“神圣同盟”扶上复辟宝座的波旁王室,只维持了十五六年,在1830年7月26至28日的三天中,就被人民群众摧枯拉朽地推翻了。随着资本主义的上升发展,英法等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19世纪40年代,各国无产阶级争取生存权利的斗争如火如荼;各民族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日益高涨,终于发展成席卷欧洲的1848年革命运动。自此以后,欧洲其他各国先后向资本主义过渡。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首先,它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的产物。法国大革命不仅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和陈旧的封建意识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猛烈碰撞,这种碰撞在作家头脑中敏感地表现出来,有各种各样的反映。其一,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不胫而走,迅速传遍欧洲,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之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在法国,执政府时期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贡斯当和斯塔尔夫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一思潮主张保证个人自由和独立性,要求国家保证个人的人身、信仰、言论、职业、经营、选举、集会等自由,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关系确立后“自由竞争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国家监督”的现实。对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浪漫派作家往往从个性受压抑,个人才能得不到发展,个人愿望和抱负得不到实现等角度,表现人物与社会的矛盾,表现人物在这种矛盾状态中的感情、行动和悲剧。浪漫主义文学描写的以个人的失望与忧郁为内容的“世纪病”,以个人与社会的徒劳对立为表现形式的“个人反抗”,都是由此而产生的。其二,《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资产者、小资产者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有朝一日达到权力和财富的顶峰;在革命中破产落魄的贵族,也力图利用新的社会法则来改善自己的地位。人们对飞来好运的期望变得更加炽热,耽于好梦和幻想成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其三,对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于是,悲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神秘彼岸的热烈向往,便纷然杂呈;对资产者、小资产者来说,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破灭,不免使他们失望、苦闷和彷徨。这种社会现象和心理为浪漫主义的盛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四,法国大革命对一些作家直接产生了影响。在德国的图宾根,为了祝贺攻克巴士底狱,在大学里竖立了一尊自由神胸像,歌德、谢林和荷尔德林在城郊植下了自由树,《耶拿文学报》刊载了有关大革命的政治著作,《柏林月刊》征集对人权的争论文章。 其次,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康德的形而上学区分了本体和现象,认为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人是自然法则的制订者,人的精神具有天生的几种能力:对时空的直觉,对原因、现实、实体和整体的理解。他认为世界本身不像反映在人的头脑里那样。人在建造世界时也形成了认识,由此证明了世界的理想性质和神秘性质。浪漫主义的非理性在康德那里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在道德方面,康德认为只有自由人的选择才能决定一切,任何外在的或更高的法则都不能主宰人,人的尊严在于获得理性自由。康德的继承者费希特认为现实只是人的一种创造,反对自在之物能限制人的悟性。

德国古典文论:歌德

第三节歌德 一生平及著作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著名的作家和思想家,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城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父亲是法学博士,做过法兰克福市议员,母亲是市议会议长的女儿。 1765-1768年,歌德遵从父愿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他自己却喜爱艺术和自然科学。 1768年因病回家修养,病愈后1770-1771年就学于斯特拉斯堡大学,成为法学博士。 他早年接触了斯宾诺莎哲学,与“狂飙突进”运动作家、思想家相识,尤其受赫尔德影响,与赫尔德一起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 1771年8月,歌德回到故乡,10月14日发表演说《莎士比亚命名日》, 1772年写成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旋即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他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一些抒情诗,并开始构思《浮士德》,其片断于1790年出版。 1775-1786年,歌德应邀担任魏玛宫廷枢密顾问和大臣,期间试图推行改革,但阻力重重。 由于政治上的不顺利,加上对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牵挂,歌德

于1790年摆脱了宫廷生活,去意大利游历,潜心研究古希腊罗马雕塑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等,其思想由早期浪漫派倾向向古典主义转变。 从1794年7月开始,他同席勒亲密合作,自觉地走上了古典现实主义道路,共同为创立德国民族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直至1805年5月9日席勒去世。 经过10年的努力,两位德国的伟人将德国文学推向了古典现实主义的高峰。 他曾与席勒合写《警句》,在席勒的敦促和相互切磋下,于1796年完成了《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 1806年《浮士德》第一部脱稿,于1808年出版。 1809年歌德完成长篇小说《亲和力》, 1811年开始撰写自传体小说《诗与真》,1830年脱稿, 1823年起,爱克曼到魏玛拜访歌德,并担任歌德秘书,直至1832年歌德在魏玛逝世,写下了《歌德谈话录》。 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脱稿。 集中体现歌德文论思想的著作主要有:《论德国的建筑艺术》(1772)、《说不尽的莎士比亚》(1813)、《评述温克尔曼》(草稿,1805)《歌德格言和感想集》、《诗与真》(1831)、《歌德谈话录》(1823-1832)。他的这些文论著作与学究式的纯粹理论思辨不同,是一种直觉感受的抒发。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哲学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晦涩难懂,说的道理又是玄而又玄的那种,所以历史中有很多阶段,人们觉得哲学是玄学,对实际生活作用不大。其实会这么认为的人,很多都没有好好研读过哲学著作,我认为哲学是元知识、元理学!哲学追求的是“穷理”,穷尽尽头去追寻道理的真正含义。 哲学一词的希腊文是Φιλοσοφ?α/ Philosophia (英文是philosophy)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其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即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哥拉斯。 哲学研究的是思考方式,是爱智慧,智慧不是所有学科的根本吗?而且哲学还研究人,对道德进行剖析,并讨论了超过25个世纪,如果哲学真的没用,哪会让世界上那么多智者对其孜孜不倦地探索呢? 我写公众号以来,唯一觉得写作稍微困难的就是哲学范畴,哲学这个系统传承地非常好,因为每一个杰出的哲学家,都做了很多推翻前人的研

究,经常就是一个学派的去批评另一个学派的,再出现新的学派继续去颠覆和批评前者,如此反复地进行了两千六百多年。因此,要写一位哲学家的观点时,就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各种学派之间的区别,几乎每一位哲学家之间的观点都至少存在着一部分细微的差距,就连对一个“形而上学”,大家都争论不休。 对于国内很多大学生,在读大学时都学过马哲(这也使很多人对哲学较反感,当时估计被逼怕了),马克思就批评过形而上学,他是受黑格尔的影响,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世界上的道理何其之多,但你不会觉得每一个都很有道理,只有部分的道理能说服你,那何不把哲学看成一个自助餐厅,你要先走进这个“餐厅”,看到了各种“食物(即理论)”,你自然会选择你喜欢吃的,那现在的你应该做什么?就是先走进去。 目前,我已经写了三篇关于哲学的文章,介于篇幅关系,每一篇我都是浅尝即止,任何哲学理论,研究的人都可以针对一点写出几十万字,公众号的文章显然是做不到的,我只能为大家打开一扇“自助餐厅”的大门,为大家提供一点菜单,想要品尝的自会深入其中。这三篇文章,我在公众号中把其归类在欧洲历史中,毕竟哲学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希腊人真的为如今的文明做了巨大贡献。

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十八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部分思想,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纠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正好反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正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发展 一、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哲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他同人们的世界观、知识观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观等的理论表现形态。而哲学是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的,因此,每个时期哲学的思想和内容又不尽相同,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德国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哲学。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康德为创始人、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产生的。当时西欧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德国也面临着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德国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不统一,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极为软弱,它虽然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却缺乏勇气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改良。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它的理论往往是抽象的、思辨的。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和发展精神,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它既是哲学的历史精神,又是哲学的时代精神,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之中,同时也对后来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跨国婚姻看中西婚姻爱情观差异_图文.

从跨国婚姻看中西婚姻 爱情观差异 ——以女星沈丹萍与德国丈夫乌韦跨国婚姻为例 目录 1. 背景 (1) 2. 案例:女星沈丹萍与德国丈夫乌韦 (1) 3. 婚姻爱情观差异 (3) 3.1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3.2 求稳与求变 3.3 奔放与内敛 3.4 婚姻第一与爱情第一 4. 身边的跨国恋 (5) 5. 跨国恋离婚现象 (6) 6. 总结与建议 (7) 1. 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逐渐加入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中。在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交流频繁。世界各国的文化趋于融合,由此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从保守,传统逐渐走向开放,过去难以接受的事情也能够试着容忍。同时,西方文化在世界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许多西

方书籍、电视和影片在中国出版、放映。在这种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跨国婚姻出现在人们视野中。 不过,从许多跨国婚姻可以看出,跨国婚姻中夫妻两人更容易产生争吵和矛盾。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中西方婚姻爱情观的差异。下面我们以一个跨国婚姻案例加以说明。 2. 案例:女星沈丹萍与德国丈夫乌韦 沈丹萍是中国80年代当红女星,曾主演 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乌韦是德国人, 当时任外文出版社编辑。 号称“跨国恋”第一人的沈丹萍,1983年 嫁给了德国人乌韦,两人已经携手走过25 年,并有了两个女儿。

乌韦跟沈丹萍在一起后不久,签证面临 着到期的问题,于是他向沈丹萍提出了求婚,表示如果不结婚的话自己就必须返回德国,也就意味着不会有机会再见面了。可是当年的沈丹萍只有23岁,刚开始与乌韦恋爱,于是她对乌韦说让她考虑两年时间,并表示中国都是这样子的,没有一谈恋爱就结婚的事,她要考验乌韦的感情,还表示结婚将无法继续自己的演艺事业。听到这样的回答,乌韦吓坏了,十分不理解,说:“我不会让你考验我两年,也不会等你。为什么你谈这件事时像做买卖一样:我可以跟你结婚,但是我要考验你多长时间,但是我要拍几部戏。你应该说,我愿意跟你结婚,我可以 拍几部戏吗?”说完连声再见都没有,转身就走了。第二天一大早,沈丹萍一开 门突然看到乌韦在自己的宿舍门外候着,一脸的憔悴,对她说:“不管你跟不跟我结婚,但是我不能没有你。”也正是这句朴实的话,深深打动了沈丹萍。 后来,沈丹萍答应了乌韦的求婚。但是在80年代,与外籍人士结婚需要得到父母的签名同意。沈丹萍的父母对德国人的印象不好,认为德国人特残忍,是“法西斯”,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并且警告沈丹萍说:“要么不要跟乌韦在一起,要么就不要再回家!”在这种情况下,沈丹萍写了一封将近10页纸的信给父母,坦诚讲述了自己与乌韦的感情。最后获得父母的同意,签上了名字。然而,每当父亲走在街上,都觉得抬不起头,因为80年代时人们认为所有嫁给外国人的都是作风有问题的女人。而且在她们家的胡同里,大家对这桩婚姻都是不认同的。 婚后,夫妻两人在北京居住了一段时间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时期,是西方近代文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在纵向上,浪漫主义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在横向上,浪漫主义文学和随后出现的现实主义共同构成西方近代文学的两大体系,造就19世纪西方文学盛极一时的繁荣局面,对后来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定义 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和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简析 以现实为基础——现实为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 热情奔放的语言——浪漫主义抒发感情的文字特点。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因为此特点,浪漫主义文学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 绚丽多彩的想象——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直白夸张的表现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 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目的。“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与其他文学创作方法相比,并无优劣之分,只是表现手法不同而已。 分类 传统政治分类

浪漫主义文学在传统分类中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积极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消极浪漫主义——不具有革命精神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上分发明显不科学,但从作品的感情抒发的方式不同,积极和消极的概念仍可保留,不过需要重做定义: 积极浪漫主义——以直白宏大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雪莱、屈原、普希金消极浪漫主义——以含蓄内敛的语言表达感情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英国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以作品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以作品表现形式分类可以分为两类:有神浪漫主义与无神浪漫主义。 有神浪漫主义——以传说或自创的“神”的形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泰戈尔、屈原、但丁 无神浪漫主义——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载体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如应该湖畔派、中国新月派 文学作品各类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并不比消极浪漫主义文学更优越,无神浪漫主义文学也不比有神浪漫主义文学更先进。之所以对文学作品分类,只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与品读,除此之外并无实际意义。 介绍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一样,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如果说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的话,那么,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最初的文学活动中,就已经存在这种形态的文学了。例如各个民族都有的远古神话、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都有这样的特点。表现理想和幻想本是促成文学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文学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浪漫精神是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文学从一开始就和浪漫主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不过,明确地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来倡导、来鼓吹,以至于形成了一个波澜壮阔文

中西方传统爱情观比较

摘要:中西方的传统爱情现有着极大的不同.这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反映。西方人重视恋爱.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其背后有深刻的原因,如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社会开放程度等的迥然不同。中国的传统爱情观已经逐渐落伍僵化。时代要求结合中西爱情观的可取成分。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积极有为的爱情观。 关键:中西方传统爱情观不同之处原因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这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社会仍然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无法割断的联系。爱情观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中西方的传统爱情观有着极大的不同,可比性极强。本文试以传统的中西文学为关照点。从中西方传统爱情观的主要不同点、不同的表现、其中原因与给我们的启示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爱情观 中西方爱情观相差甚远。朱光潜对此有精辟论述:“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至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 爱情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结构中的地位很低.被认为是次要的。由于深受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爱情的功能被单一化.仅仅起繁衍后代的作用。爱情和婚姻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目的性和功利性都很强。“中国式爱情”的关键在于婚姻。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如果最后能结婚,都可以被舆论道德接受为合法夫妇。如果没成婚,或者一方有配偶,则情感再真挚,不能被舆论道德所接受。《牡丹亭》里杜丽娘与柳梦梅经历了人鬼恋,被视为异端,但终因杜丽娘还魂为人,柳梦梅高中状元。二人受皇帝赐婚结为合法夫妇,他们之前的异端恋才被接受为“才子佳人”美满婚姻的预演和铺垫。 西方人认为爱情本身是一种价值.持“爱情至上”的观点。他们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生命,不懂爱就不懂生活。罗密欧与朱丽叶不顾家仇,为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宁愿双双殉情。这在西方的爱情悲剧中并不少见。 二、不同的表现 中西方爱情观的不同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追求爱情的自由度 在中国封建社会,婚恋的顾虑和干涉颇多,特别注意门当户对.女子是否有德有貌,男子是否有才有功名。这样一来男女双方的爱情就绝非单纯的爱情了,其中掺和了许多门第功名等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相关的因素。婚姻通常是父母做主,如果父母不同意来往的话,子女要么妥协放弃自己的真爱。听从父母的婚姻安排,要么为爱抗争,但这样的抗争往往是软弱无力且难以成功的。 西方人表现在爱情观上就是“探究”心态。特征是爱独立自由,喜欢探究新奇,乐于冒险进取。男女在择偶上不管年龄大小、相貌美丑,不管是否已婚.只要能达到探究上的满足,一切都无所顾忌。而且西方人觉得恋爱是自己的事,不应受过多约束。 2.爱情的表达方式 中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都是含蓄、拘谨、谨慎的。文学作品中的男女经常用日用物品如绢帕、团扇、玉簪等求爱,或者用谐音寓意的东西,如莲子(怜子)、青丝(思)、红豆等表达心意,社会甚至还赋予某些物品(如绣球)具有公开的择偶功能。在伦理道德监管下中国人无法明确地用言语当面求爱。而只得求助于有爱情隐含意义的物品或者其他暗示行为。 西方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就显得直露、开放。有时甚至是异常狂热、不顾一切的。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对此也予以容忍和支持。人们在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倾心的对象往往公开表露爱意。而没有太多道德上的顾忌。经常是第一次见面,眼光就离不开对方,或者当夜就携琴在姑娘窗外弹奏,倾吐衷肠。 3.对性的看法

德国文学

17~19世纪德国文学简介 英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贾莉 2017110268 I巴洛克时期Barock 文学体裁:诗歌;戏剧;小说 文学题材:三十年战争(1618-1648),之前,德国文学以战争为主题。三十之后,除此以外,巴洛克时期的文学是一种宫廷文学,它的主要内容是对公 侯的颂扬。 原因分析:1.由于三十年战争,德意志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片萧条。并引起民众对死亡的恐惧、对宗教神秘的狂热追求和偏激的信仰。此时期文 学的中心主题是:尘世生活的虚无、把握当下和及时行乐。 2.宫廷同时也是文化的中心。作家大多出生于市民家庭,他们不是继 承和发展16世纪市民文学的传统,而是依附宫廷,为王公服务,根 据公侯们的要求写出不同的作品。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安德里亚斯·格吕菲乌斯(1616-1664) 诗歌:《祖国之泪》戏剧:《卡德利奥和采琳德》 2. 格里美豪森(1621-1676) 小说:《冒险的西木卜里切斯木斯》 II启蒙运动Die Aufkl?rung 文学体裁:教谕诗、寓言、市民悲剧 文学题材:市民文学;资产阶级的生活和资产阶级启蒙;启蒙的理念覆盖了所有的文学类型,即理性、人性和功利性。 原因分析: 1.自从17世纪下半叶以来,德国逐渐从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中复苏过来,市民阶级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随着这一形势的变化,市民文 学也在艰难地发展,创作的中心不再是诸侯的称赞或是宫廷社会的消 遣,而是对资产阶级生活和资产阶级启蒙的描写,到了18世纪中叶 终于取代了封建宫廷文学的统治地位。 2.启蒙运动的参加者是一部分市民阶层的知识分子和一些贵族。它是

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提倡以自由取代专制主义,以平等取代等 级制度,以宽容取代教条主义,以经验和科学知识取代无知、迷信和 偏见,以乐观主义取代悲观主义。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莱辛(1729-1781) 文艺批评《有关当代文学的通信》 美学作品《拉奥孔或论绘画与诗的界限》 戏剧理论《汉堡剧评》 戏剧作品《萨拉?萨姆逊小姐》;《明娜·封·巴尔赫姆》; 《爱米丽娅·迦洛蒂》;《智者纳旦》 III狂飙突进运动Sturm und Drang 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 文学题材:反对社会等级偏见;反对封建社会“不自然”的生活方式;反抗社会、道德和美学的束缚 原因分析:1.狂飙突进运动是对过分强调理性的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转而强调情感和激情的作用。这一时期的作家多数都出身于市民家庭,是新兴 的市民阶层的代表。这些市民阶层的年轻知识分子用奔放的热情来表 达自己的不满; 2.打破常规,推崇天才,他们认为艺术是学不会的,艺术家要靠天才 来创作。摆脱法国古典主义的束缚,推崇莎士比亚。 3.狂飙突进运动对启蒙运动在思想上有着继承性,在反封建上有着一 致性,两者的不同只在于启蒙运动作家更偏重于冷静的理智,而狂飙 突进作家偏重于情感的呐喊,强调自然,要求人的各种力量能得到自 由发挥,要求艺术能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多彩,变化万端。 4.狂飙突进时期的作家都有着鲜明的政治色彩,他们反抗当局,反抗 贵族和神权的权力滥用,要求人权和社会自由平等。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1.青年歌德(1749-1832): 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 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最新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英文版)

Comparison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n Love Definition and place of love Western countries: ?Love is the first, and men in love can sacrifice(牺牲)everything, and the woman in love also will give up everything. ?In western literature(文学)love is a kind of irresistible(不可抵制的)power. ?The admired(羡慕,赞美)is a perfect angel. China: Chines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marriage and despise(轻视)love。 love is more than the relationship of two persons. even if the special felling disappeared between them ,there is still a great chance that they choose to live together their relationship is not just about themselves, but the whole family including the child, parent, relatives, etc The choice of marriage partner Western countries: ?The choice of the sexes and marriage partner is based on love, regardless of background(背景), family, age, social status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 ?With emotion(情感,情绪)get close together. Without it ,they are divided (分裂的). China : Many factors are considered Eg: ?The Romance of Western Bower(西厢记) ?Impressive Plot(情节): Zhang Junrui had to meet secretly with Yingying, who was waiting for the moon over the Western Bower, by climbing over the wall into the garden. yingying is the daughter of a rich businessman , however,zhang is a poor intellectual. ?Their love was enthusiastic(热烈的)and sincere(真诚的,诚实的), but unaccepta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