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浪漫主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涅在他那本答德•斯达尔夫人的《论浪漫派》一书中,给德国的浪漫

主义下这样一个定义。他说:“德国的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艺术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里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德国这朵浪漫主义苦难之花的开放与当时德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紧紧相

连。十八世纪末叶,德国仍处于孱弱的小朝廷统治下。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并没有在内向而深沉的德国人中激起什么波澜。却助长了他们形而上学的冥想。拿破仑横扫整个欧洲,德国拜倒在这位军人的摩下,整个德意志陷入死寂之中,普鲁土崛起后打败了拿破仑,建立了德意志帝国。然而这个帝国无非是各邦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镇压进步力量的工具。德国人民并未从中获益,他们所向往的统一和自由仍然是个泡影。于是,知识分子更是噤若寒蝉,大多假托放浪以自保。思想逐渐从客观的大风雨退缩到主观的甲壳之中,由现实转向空想。

因而,出现了一批观念论的哲学家,如费希特提倡自我哲学,认为自我是一切的创造者,一切“非我”都由“自我”的能力产生,极端强调个人主观的作用,为浪漫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特点提供了哲学基础。自然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主张提供艺术与自然一致的学说,认为自然本身就是艺术。莱尔玛哈提倡“美的宗教哲学”,反对以理性处理宗教,主张以直觉及感情对待宗教,把美学和宗教合而为一。

这些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正是形成当时德国文学上的浪漫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背景上应运而生的德国浪漫派具有放纵恣肆、好奇尚美、随心所欲的特点。他们抹煞各门艺术的界限,主张文学越俎代疱,承当一切艺术的功能;要求文学家采取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攻击一切他们所认为的文化上的门外汉和审美上的低能儿,反对追踪希腊、罗马,强调发掘民间文学,鼓吹精神与自然相一致,以及以中世纪的天主教信仰为生活和创作的基础。

这种一味地追求神秘性、无理性、方向幻境的逃遁以及在夜的朦胧的状态中的沉缅,出现了一大群古怪而病态的人物:患肺病的兄弟会教徒,带有亢奋的情欲和亢奋的神秘渴念的诺瓦利斯;玩世不恭的忧郁病患者,带有病态的天主教倾向的蒂克;论天才,他有反抗的冲动,论无能,他又易于向外部权威屈服的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被监视的梦想家,沉溺于半疯狂的鸦片幻境中的霍夫曼;愚忘的神秘主义者维尔纳;以及天才的自杀者克莱斯特。结果,使人感觉到,浪漫派的结局真仿佛是一场恶魔的宴会,这里有愚民主义者发

出的雷鸣,神秘主义者的咆哮,政治家高呼要求警察国家,圣职人员和神权政治,神学和接神术扑向了各种科学。

“病态”的德国浪漫主义

2010-06-20 10:41:00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

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震撼整个欧洲,敏感的知识界顿时失去平衡,产生了精神危机,浪漫主义运动便是危机的反照和产物。德国社会经济落后,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资产阶级软弱,因而其浪漫主义别具特色,起步较早,影响深远,以致有

人把德国文化等同于浪漫主义文化。

袁志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打开门窗,让一阵浪漫清风进来也许不无裨益。Romantik(浪漫)是从Romanze(罗曼司)和Roman(小说)那里派生出来的。其实“浪漫”一词中国本来就有,苏轼曾有“年来转觉此生浮,又作三吴浪漫游”之句,“浪漫”在此是放荡不羁之意。舶来的“Romantik”其音其意都与本土的“浪漫”甚为契合。如今说起浪漫,中外融为一体。

浪漫是一种精神内涵,浪漫主义则是文学分期,它盛行于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这一时期,欧洲处于大分化、大动荡、大变革、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阵痛之中。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震撼整个欧洲,敏感的知识界顿时失去平衡,产生了精神危机,浪漫主义运动便是危机的反照和产物。德国社会经济落后,处于四分五裂状态,资产阶级软弱,因而其浪漫主义别具特色,起步较早,体系庞杂,影响深远,以致有人把德国文化等同于浪漫主义文化。

法国大革命前,德国文学运动从启蒙到狂飙突进都是相对统一的。大革命爆发时,德国绝大部分作家都欢呼了一阵子。随着革命的深入,雅各宾专政的加强,罗伯斯庇尔必要或不必要的恐怖日甚一日,国王被送上断头台,热烈的欢呼很快转变为强烈的憎恨。野心勃勃的资产阶级新登上历史舞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一切神圣的感情“淹没于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文学上形成三大派别。一是以歌德和席勒为首的古典派,他们拒斥法国革命,把革命说成是“群众成了群众的暴君”,反对“在德国人为地制造出类似的场面”;改造社会势在必行,但不愿走法国人的路,要通过文学改善社会成员的道德面貌,或者说首先要来抓“精神文明的建设”。席勒视戏剧舞台为道德法庭,把幸福与困厄、智慧与愚蠢、德行与罪恶昭示于众,以涤荡人的灵魂。要通过审美教育造就完善的人,感性和理智相和谐的人,亦即所谓的“古典英雄”。古典文学闭眼不看眼前而往前看,为未来描摹人道主义图景。第二派别是雅各宾派,主张文学干预政治,为革命鼓呼。他们书写传单,发表演说,号召起义,甚至建议莱茵区与法兰西共和国合并。席勒对其行动表示“殊不可解”,认为这将使他们“蒙受耻辱”。第三个文学派别与这两派并存交叉,也就是所说的浪漫派。

浪漫派也反对法国革命,更反对在德国演出那同样的“血腥场面”;提出文艺要独立,要作者读者脱离眼前的困扰而回归自身、回归主观;要在文艺中追求美,追求自由,追求无限,使生活诗意化。弗•施莱格尔说:“浪漫主义的诗艺是一种进步的、包罗一切的诗艺,它的使命是将诗艺中相互分裂的体裁重新结合起来,使诗艺和雄辩术与哲学相联系,还应把诗与散文、天才与批评、艺术诗与自然诗混合或融合起来,使诗充满活力,无拘无束,并使生活与社会充满诗情画意。只有浪漫主义的诗才是无限的,才是自由的。诗人任凭兴之所至,而不能忍受任何规律的约束,此乃它的第一要义。”

浪漫派从狂飙突进运动那里接受了对天才的崇拜,将艺术的主观性和非理性强化到至神至圣的地步,放大了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其实这正是浪漫派艺术家在政治上软弱无力的表现,艺术成了政治失意的代偿物。正因为如此,在浪漫派的作品中艺术家自身的问题往往处于中心地位。他们痛苦的经历、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自我意识,以及与鄙俗的环境所发生的冲突,常常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浪漫派的背后是唯心主义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施莱尔马赫、黑格尔、叔本华),在这种哲学的鼓舞之下,施莱格尔、诺瓦利斯、蒂克等人将精神、想象力、诗的创造力抬到吓人的程度。施莱格尔所说的“诗人任凭兴之所至”,正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