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总括

合集下载

德国电影 German expressionism(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电影 German expressionism(德国表现主义)

Sonja, Christian Schad (1928)
Portrait of Egon Erwin Kisch, Christian Schad (1928)
Nollendorfplatz de nuit and Railway Station Nollendorfplatz at Night, (1925)
• The Expressionist predilection for extreme states takes on a morbid bent: individual insanity and social disorder are its favored themes. This can also be tied to the growing role played by Freudian psychoanalysis in the artistic and intellectual life of Europe.
德国电影germanexpressionism德国表现主义
German 1171 Session 1
Expressionism
• A movement and sensibility in the fields of painting, literature, music and architecture that emerges in Central Europe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 Expressionism coalesces into a specific “German Expressionism” around 1910 when the term is used during a painting exhibition in Berlin. Around the same time, literary artists, particularly poets, begin to identify themselves as German Expressionist; the movement’s most prominent publication is the journal title Der Sturm (The Storm), which ran weekly from 1910-1914 and monthly to 1924.

03 第三章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03 第三章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五、德国室内剧
卡尔· 梅育、茂瑙等人,在二十年代初摆脱表现主义 的产物。
梅育将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思· 莱因哈特创造的概念 (遵守古典悲剧三一律,只在小剧场演出的舞台剧) 借用到电影上,带有现实主义倾向,多描写社会小 人物的日常生活,现实处境以及冷酷疯狂的命运。 恪守三一律,故事简单,叙述冗长,寓言式的人物, 背景单调,道具有象征意味,表演严肃。现实风格, 并延续了表现主义电影关于人物内心活动的传统做 法。
五、表现主义电影的艺术成就
•电影表达手段上的突破国“室内剧”电影的启发作用
•对世界电影的贡献
美国恐怖电影(斜射的灯光照明、棱角分明的画面构图、咄咄逼 人的物象,表现人物恐惧、紧张和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对20世纪40~50年代的“黑色电影”的影响
黑色电影(Film noir) 1946年第一次被法国评论家Nino Frank使用,指称 好莱坞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批侦探片。
一、表现主义
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 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 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 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 泄内心的苦闷,以主观为唯 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 观性。 主张原始艺术非实在的、 装饰性的美,致力于绘画语 言的革新,重视研究光线、 色彩、空间结构等造型问题。
二、表现主义电影 1920年,德国拍摄了第一部 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影片《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社会背景:一战战败以后, 德国破败的现实,工业社会 的冷漠,资本膨胀对人的异 化。
茂瑙 《最卑贱的人》 (1924)
标志其室内剧艺术最高峰 影片改编自果戈里的小说 《外套》,以喜剧的手法 和结尾表现了一个小人物 的悲剧命运。 对小市民阶层将官服作为 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并 以此为荣的膜拜心态进行 讽刺和批判。

对德国表现主义的认识

对德国表现主义的认识

对德国表现主义的认识
德国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德国的一种重要艺术运动,涵盖了绘画、雕塑、戏剧、文学、电影等多个艺术领域。

它强调对内在情感和主观体验的直观表达,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传统艺术形式的颠覆。

这个运动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

以下是对德国表现主义的一些主要特点和认识:
1. 情感和内在体验的表达:德国表现主义强调个体的内在情感、痛苦、愤怒等感性体验。

艺术家试图直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突破现实表象的束缚。

2. 对现实的批判和反叛:表现主义者对现代社会的工业化、都市化、社会动荡等现实进行强烈批判。

他们认为现实世界的冷漠、疏离和不公正是导致人类精神困惑和痛苦的根源。

3. 形式上的变革和夸张: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形式常常采用夸张、变形、简化等手法,以突显情感、扭曲现实,追求对观者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4. 对社会和道德的关注:表现主义作品通常表现社会的不公正、道德沦丧、人性的扭曲等问题。

艺术家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5. 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表现主义涵盖了多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雕塑、戏剧、文学、音乐和电影。

每个领域都有其独特的表现主义特色,但都强调情感和对现实的审视。

6. 社团和刊物的重要性:表现主义艺术家通常聚集成社团或小团体,共同追求他们的
艺术目标。

他们还创办了刊物,通过这些平台传播他们的思想、作品和观点。

总的来说,德国表现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体情感、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传统形式的颠覆的艺术运动,其影响和贡献在20世纪初对现代艺术的发展中不可忽视。

[表现主义,德国,特征]论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德国,特征]论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

论德国表现主义的艺术特征德国表现主义是在一股反传统的思潮中孕育而生,在创作方法上它摒弃了在欧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模仿论和反映论,推崇极具个人色彩的表现论的美学。

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中不再只是客观的描摹世界,而是根据自己内心的需求,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意象与幻想进行创作。

与此同时,这一倾向与尼采的悲剧美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交汇,产生了一种奇诡新颖的审美形态与艺术特征。

一、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人物代表先驱:蒙克、康定斯基等。

表现主义的先驱:斯特林堡(1849-1912) 瑞典。

代表作《鬼魂奏鸣曲》。

他把梦魇鬼魂搬上银幕,将人、亡魂幻影同时登场,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

在20 世纪初的欧洲文艺运动与思潮中,表现主义以其鲜明的外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典型代表人物:凯尔希纳(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凯尔希纳早期从事绘画与木刻,在慕尼黑艺术学校进行深造学习。

他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饱受战争、疾病与穷苦的煎熬。

他深受高更和梵高创作画风的影响,强烈崇拜反自然主义色彩的表现方式。

1901 年他前往德累斯顿学习建筑,受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于1905 年与海克尔、洛特鲁夫等成员成立桥派。

他们期望如巴黎野兽派一样能在当地产生巨大的影响。

凯尔希纳1911 年定居柏林,开办现代绘画研习所。

在1933 年受到法西斯迫害,作品被从美术馆移出、没收捣毁。

纳粹上台后迁居瑞士,然而这次的迁徙并没有使凯尔希纳看到希望,德军进入奥地利,边境距离凯尔希纳的家25 公里。

这一次他彻底感到绝望,在长期的被迫害和病痛中开枪自杀身亡。

他的主要作品有:《街道》《街头五个女人》《桥社画家肖像》《马戏团的骑士》等。

凯尔希纳作为桥社的重要一员,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绘画风格上,凯尔希纳以叛逆、抽象躁动、狂放不羁惊世,他崇拜梵高与塞尚,但在作品的表达气质上并不具备欢快的灵动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德意志民族的坚韧奋发的风格。

世界电影史之德国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电影

世界电影史之德国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电影

世界电影史之德国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电影世界电影史展示: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电影文案历史事件的发展总是离不开时代印记与社会背景,特定的时代背景不仅影响社会事件与国家命运,更影响着每一个个体,每一个独立的、会思考的灵魂。

因此在探究文艺作品以及当中的艺术性与思想性时,我们绝对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当时人们整个的思考与探索的精神状态。

而说起欧洲先锋派电影,说起“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我们不得不探讨起的是一场波及全世界的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这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性质的掠夺战争中,除了极小部分的民族解放与国家自卫目的之外,其余的参战方都怀有野心勃勃的政治经济利益。

战争历时四年多,战场浩大,战线苦长。

生死是一瞬间的事,但是伤痛却是一辈子的。

战争之后,战胜国职权者忙着瓜分利益,战败国职权者忙着复仇与重兴。

但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每一方的人民,不仅他们的生活受到影响,他们的心理与精神状况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戕害。

这些充满苦闷、怀疑、恐惧的人们,他们没有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但是他们想要表达,想要转化这样一种情绪。

于是,这个战争时代下的文艺与思想产物附有浓重的时代印记。

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个时代的作品风格各异,诞生了许多流派与大家。

一战后,世界形成一股现代主义思潮,在美国,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文学流派产生,作为战胜国人民,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却目睹了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

他们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

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太阳照常升起》,以及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在文学、建筑等领域上,达达派、未来派、表现派、构成派等先锋派文艺思潮相继泛滥起来,而盛行一时的自然主义出现了衰退趋向。

日本的“新感觉派”文学开始兴起,中国深受世界现代主义思潮以及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像。

(整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整理)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专题:德国表现主义电影Expressionism学艺术如果不知道德国表现主义,是不能原谅的,这个学派时间虽然不长,却广泛地影响到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诸多艺术领域,很多精力充沛、感情丰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都曾喜爱并尝试过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电影学派,它再一次把人们对真实的探索引入人的内部,进而通过个人去发现社会的现实。

时间:从1919年一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

人物:罗伯特·维内、弗里茨·朗、弗莱德立希·茂瑙、保罗·莱尼、乔治·威廉·派伯斯特、保罗·威格纳意义:1.表现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扩展表现真实的角度和手段上功不可没。

他们认为艺术应该反对对现实的描摹,艺术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

艺术家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

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

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

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

2.表现主义大大拓展了电影的表现手段,造型的风格化以及对于环境、气氛的渲染手段后来被很多主流电影使用,如今,在恐怖片、犯罪片等电影类型中,表现主义手法几乎是无法避免的。

起因:1.源于绘画:在1901年巴黎举办的一场画展中,法国画家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组油画作品的总题名就是《表现主义》。

摄影术的出现使绘画走向抽象主义的道路。

而电影作为新兴技术形式(当时普遍不认可电影是真正的艺术)也迫切得需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

2.超现实倾向: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德国新表现主义

德国新表现主义

简介:历史上,德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以其哲学和艺术具有对世界根本性的影响力。

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绘画大师,他们发展了来自法国的后印象主义的风格,加入德国精神,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这种文化上的荣誉地位却很快归属了纽约。

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于1945年熄灭之后,世界被一分为二。

两大对立的阵营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对弈格局。

德国作为战争的肇事者在战败后,成了分割和对立的标本,东、西德国被人为地拉向两个方向。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却在战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华盛顿作为政治强势极点的同时,纽约成为战后世界艺术的中心。

美国人在战后的40年里,始终把文化艺术作为有力的冷战武器,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身的文化强势,在意识形态领域施加影响。

评价: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它采用了色面绘画的色面层次组织,也采用了最少派艺术的直接表现法和波普艺术的形象。

他们的作品没有限定的题材内容,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强调感情的率直﹑天真。

他们的作品起到了恢复德国艺术影响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德国的文化精神。

德国人认为,德国文化的独特使命就是发掘原始的、精神性的图像的意义,新表现主义的探索正是这一意义的体现。

新表现主义绘画体现了德国绘画和文化的伟大历史传统,是真正具有德国性的艺术形式。

背景: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以一个有活力的现代主义流派的荣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政府以经济为手段的强力推动下,它的影响力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艺术的主流。

然而这种美国艺术风格的源头却来自德国。

战后,德国影响力和荣誉地位的丧失,使德国人产生的失落心理是容易理解的。

另一方面,德国文化传统使德国艺术家对美国文化的浅显和波普化倾向的抵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博伊于斯的“社会雕塑”观念正是以一种充满历史和社会关怀的德国方式对美国文化进行了有效地对抗。

在绘画领域,一批艺术家创造的“德国新表现主义”潮流所获得的世界影响力成功地恢复和加强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文化地位。

03 第三章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03 第三章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 在艺术表现方面不求形似,重视写意,强调艺术 假定性,有意把不相似作为艺术手段,甚至有意 歪曲客观事物的形象。 • 浓重的悲观主义色彩,甚至有宿命论的观点。他 们着重表现人生的不幸,残酷和悲惨,有强烈的 讽刺性。
• 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 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
• 题材和类型方面,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 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 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似乎与现实隔绝的、 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 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 • 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 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 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 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 和社会价值。
五、表现主义电影的艺术成就
•电影表达手段上的突破 •对电影成为独立艺术的推动作用
•对德国“室内剧”电影的启发作用
•对பைடு நூலகம்界电影的贡献
美国恐怖电影(斜射的灯光照明、棱角分明的画面构图、咄咄逼 人的物象,表现人物恐惧、紧张和不正常的精神状态) 对20世纪40~50年代的“黑色电影”的影响
黑色电影(Film noir) 1946年第一次被法国评论家Nino Frank使用,指称 好莱坞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批侦探片。
电影题材大多来自社会黑暗面;电影的整体观点较 为灰暗,主角对人生悲观,善恶划分不明确的道德 观。 黑色电影在形式方面的特点是摄影与灯光都有鲜明 的光暗对比,往往利用阴影切割画面或演员的部份 脸孔,利用光暗反差扭曲视觉效果,明显受到德国 表现主义的影响。
这些拍摄形式上的特点,再配合反映社会和道德黑 暗面的主题,即所谓“黑色电影”。此外,黑色电 影的臵景和场地都经常是室内景和夜景,更为加强 阴暗的效果。

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

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

浅析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概述:发生于1970年代末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区别于原来的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以美国主导的波普艺术、抽象艺术以及观念艺术世界中,以德国国家力量推出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成为西方艺术内部一股强有力的抗衡力量,深深影响了世界艺术发展的轨迹。

关键字:德国;新表现主义;格林伯格;一.德国新表现主义形成的世界背景及环境(1)德国新表现主义形成的世界背景①.时代背景:德国新表现主义是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的以绘画为主的思潮。

其世界背景是二战结束后,世界一分为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作为战争中最大的胜利方在经济上迅速发展,成为了西方世界的霸主,在文化上一度成为标杆,并对欧洲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压制状态。

欧洲战后的文艺界有强烈的不愤,认为美国属于暴发户,他们认为文化精神的根在欧洲,决定在艺术内部要有一些作为,这是德国新表现主义形成的内在动力。

德国在战后尤其是60年代后,社会秩序与国家经济恢复的异常迅速,德国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国家内部开始强调尊严、文化、精神等问题,并开始重新思考在西方内部的位置。

②.文化背景:欧洲的法兰克福学派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在欧洲兴起并方兴未艾的时候,正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产生发展的时期,新的思想被生产出来并为德国新表现主义注入了思想动力。

③.人文背景:左翼色彩浓厚的博伊斯带出来的一批学生,如基弗、伊门多夫都有艺术上的对抗性,并延展在政治方面的抗争。

(2)德国内部艺术的状态首先,德国经济的快速复苏,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使得德国本身也具备了实力与资本与美国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本土的艺术家想要扮演更多国际舞台的角色呼声越来越高。

其次,从艺术界内部来看,威廉帝国时期非常重视历史画工程,因其从国家的历史与民族的传奇为出发点,能够很好的为本国的合法性做图像的证明,以此来团结凝聚人心,并达到稳定统治的目的,所以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统治时期,德国艺术界一直有重视具象绘画的传统在。

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

表現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前言假如說印象主義是法國的:那麼表現主義則是德國的。

印象主義僅只一種情調,或是一種美學的努力:它附帶的沒有特殊的戲劇形式或技巧。

表現主義則反:他對於戲劇的題材既抱有一定的態度,對於這個題材的處理也有一套新鮮的方法。

表現主義的作風,自從一九一O年至一九二O年之間發展在柏林,由於其內容廣泛,使一般批評家對他的意見頗不一至。

究其因有二:一.方法與目標沒有分清楚。

二.表現主義再基本目標上雖是反寫實主義的,但它擁有一大批理想不盡一致的信徒,這一點也是大家沒認清的。

譬如斯特令堡和韋特金所用的某些方法,可說是表現主義「方法」的前身,然若這兩位前輩作家的目標是「表現主義的」,那就錯了。

因此,要尋出表現主義的真義,首先必須在我們的心目中,把它所用的技術與方法,和他追求的理想目標分別開來,然後,在從它的複雜矛盾的各個作品中,去尋求他們共同的精神。

表現主義的目標一般來說,表現主義的戲劇技巧,乃是取自霍卜特、曼韋特金和斯特令堡等人的實驗,而加以演化者:他以短的「場」(scenes)代替較長的「幕」(acts);對話多語出突兀,音樂上頓音的效果;以寓言式的象徵代替「真實的」人物;自由的使用燈光,以代替寫實主義的佈景;講求集體的效果,不用單個的人物。

這些技巧上的新穎作風,在三十年代裡,吸引了很多人的興趣,其中並包括了若干以心理分析為目標的「主觀劇」作家。

我們所必須認清的是:真正的表現主義的作家,是絕對反對印象主義的內向性的。

他們所追求的,不是個人靈魂的隱密,乃是群體之中人的暴露:縱有時寫出關於心理的分析,也是屬於觀眾心理。

的若說印象派劇作家是浪漫詩人的後亦,則是表現主義者即屬於一種現代的古典主義。

表現主義的基本原則,是逃避心理分析,逃避整個新浪漫主義間接的、兜圈子的方法,而代之以突出的、經濟的、直線式的表現法。

表現主義的方法,與一九O八年誕生於巴黎的立體派(Cubism)繪畫頗為接近:即深入現實的曲線之下,表現它的基本的平凡的平面。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的一般论述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的一般论述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的一般论述作者:刘强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02期摘要:20世纪初,德国正在经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人们迫切需要能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艺术作品,以此来表达内心思想。

德国表现主义的出现,对当时德国艺术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种表现主义的绘画要求艺术超脱客观存在,注重个性的表现,具有很强烈的情感因素成分,注重对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的力量,通过激情荡漾的笔法、视觉冲击,强烈色彩以及夸张、变形的主体形象,并以抽象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艺术家对于社会、文化的态度,德国表现主义在世界美术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同时还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美术发展。

关键词: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情感;色彩;艺术创作1 德国表现主义的概念及特征1.1 德国表现主义的概念所谓表现主义,是指艺术中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一种思潮,用以发泄内心的思想感情,这种艺术形式认为主观是唯一真实的,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的目的性,它流行于20世纪初期欧洲的绘画领域,是当时社会精神错乱和文化危机的反映。

1.2 德国表现主义的特征德国的表现主义绘画艺术是在梵高等著名画家的影响之下诞生的一种现代绘画艺术的主导趋势,相对于同时期的野兽派绘画,表现主义对于内心情感因素的描写更加侧重,主张通过夸张的主体形象、强大的视觉色彩冲击结合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色彩,用鲜明的绘画语言以表达其摆脱传统束缚的渴望及对个性的追求,将对世俗的反抗精神及对个人的自由追求上升到要求人性解放的层面,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德国绘画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

2 德国表现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19世纪末期,随着启蒙运动的不断升华,欧洲的艺术思潮不断推崇出新,各艺术家们不断打破传统的束缚,对艺术的表达形式及表达的内容进行创新。

到了20世纪初,欧洲正面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各种社会思潮及社会体制相继涌现,并发生激烈碰撞,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交织,引致社会的动荡不安。

德国表现主义冲动的艺术

德国表现主义冲动的艺术

德国表现主义:冲动的艺术作者:于涛来源:《世界文化》2012年第05期德国表现主义兴起于20世纪早期,从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Ernst Ludwig Kirchner)到麦克斯.贝克曼(Max Beckmann),艺术家们创作热情极其高涨,在艺术史上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他们在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自成一派。

随着表现主义社团“桥社”和“青骑士社”的出现,德国艺术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年代里迎来了被视为转折点的、最为辉煌的黄金岁月,其间经历了“一战”,一直持续到20世纪20年代。

1905年在德莱顿成立的“桥社”被认为是表现主义的起点,成员包括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等。

他们以简洁、扭曲的线条和浓重而不自然的色彩冲击人们的视觉并激发情感回应。

而另一社团“青骑士社”于1911年在慕尼黑由俄国人瓦西里.康定斯基(Vasily Kandinsky)和弗朗兹.马尔克(Franz Marc)发起。

社团名字来源于康定斯基的一幅关于马和骑士的作品。

他们注重抽象的形式和明亮的色彩,以凸显当时的腐败与物质主义。

该社团由于“一战”的爆发而解散。

他们的作品集中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和美学变革,涉及自然、宗教、城市生活、战争等主题。

表现主义派的个人和团体虽然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强调表现自我感受。

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以大胆简化和扭曲的形象及夸张而不谐调的色彩表现对根深蒂固的资产阶级社会价值观的摒弃及对陈腐的政府资助的艺术学会的批判。

直接、坦率、注重视觉效果是表现主义的共同特点。

表现主义艺术家们排斥当时主流视觉文化陈旧的绘画传统及主题,并从先锋派前辈那里获得灵感,如19世纪90年代欧洲后印象派画家法国的保罗.高更、荷兰的文森特.凡.高及挪威的爱德华.蒙克。

除了用色大胆,早期表现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抽象的平面海报似的构图,后期逐渐形成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风格。

1.德国表现主义

1.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1919—1926)一.起因:1. 社会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签署《凡尔赛合约》面临叛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威玛共和国在风雨飘摇中无所适从。

通货膨胀形势严峻,人民事业,食物短缺,经济恶化,社会的现实状况强化了人民对生活的失落感和危机感,于是,人们开始呼唤心灵,整个时代变成了一种求救的呼声。

艺术反映时代,与时代脉搏息息相连,此时艺术也向着光明呼唤。

为达到表现内在意识的要求,德国电影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电影世界,它用心灵王国代替物质世界;整个宇宙被极度夸张变形,风格化地表现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

表现主义电影折射了当时的德国,同时也超越了当时的德国。

参加表现主义运动的人,在政治信仰和哲学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有无政府主义者、虚无主义者,也有社会主义者。

因此,表现主义运动从来不是一个完全统一协调的运动,也很少有始终如一的“纯粹”的表现主义者。

但他们也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即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

2. 源于绘画:表现主义初始于1910年左右,是绘画上的一个前卫运动,后来很快即影响了戏剧,文学及建筑的表现手法。

3. 超现实倾向: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4. 哲学渊源:来自于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和斯特纳的神秘主义。

二.发展时期1. 兴起:1920年,制作低廉的《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先在柏林,后在美国、法国及其他国家造成轰动。

由于此片的成功,许多德国影片纷纷跟进,这种现象持续了好几年,兴起了表现主义电影运动。

2. 发展:稍后,当表现主义成为风潮,导演已不将它作为精神不正常的任务的观点。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参考的书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参考的书

关于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参考的书德国表现主义油画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情感表达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这种艺术风格的书籍参考,对于了解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历史和艺术作品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列举了一些值得参考的书籍:1.《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史》《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史》是一本系统介绍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发展和代表作品的著作。

该书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油画艺术家和作品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于理解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历史和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2.《德国表现主义油画作品全集》这本书是一部收录了大量德国表现主义油画作品的作品集,涵盖了诸如艾米尔·诺尔德等众多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代表作品。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3.《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理论与批评》该书对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理论和批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到作品的受众反应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这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

4.《德国表现主义油画与社会变革》这本书从德国表现主义油画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变革的艺术运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德国表现主义油画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内在通联。

总结来说,以上列举的书籍是关于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重要参考书目,通过阅读这些著作,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历史、艺术风格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是学习和研究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重要资料。

续写:5.《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和传承》上述提到的书籍重点介绍了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历史、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的作品,而《德国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和传承》这本书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对后世艺术的影响和艺术传承。

这本书不仅涵盖了德国表现主义油画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还探讨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艺术传播和影响。

该书以系统性的角度,剖析了德国表现主义油画与当代艺术的通联,以及其对后世艺术的启发和影响。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

浅谈德国新表现主义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争的挑起者与战败者,在战后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都遭受了极大的创伤。

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防止法西斯力量的复兴,两德的艺术分别被美国和苏联控制。

而德国人裹挟在失落感和强烈的文化自尊心之间,产生了对美国文化和艺术波普化的抵触,七十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对欧洲政治影响的减弱,欧洲艺术家也开始抵制美国艺术。

六七十年代新表现主义在德国的复兴,即是对美国文化霸权的一种反击,德国新表现艺术家将具象艺术带到抽象和观念艺术饱和的八十年代,在新潮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

它不仅动摇了纽约当代艺术的中心地位,同时也开创了新的艺术精神,决定了未来视觉艺术的发展方向。

将传统绘画重新带回了艺术舞台。

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德意志自十八世纪以来,理想派和写实派交错流转,到了十九世纪末,就掀起了分离派的运动,这运动扩充起来,到了二十世纪初就出现表现派”。

表现派注重主观的表现,因此他们的表现手法大胆、夸张、激烈。

基希纳写道:“德国艺术的创作活动根本不同于拉丁艺术的创造活动。

拉丁人模仿存在于自然的客观物体的构造艺术形式。

视觉看到的自然形式只对她起到象征的作用……而他追求的的美不在物体的表面而在其深层。

”新表现主义是德国政治危机和恐怖主义混合的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它在理论上接受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哲学观念,在实践中学习了北欧的表现主义以及当代美国流行的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传统,主张还原绘画的本来面目,注重绘画性,探索色彩和形式的语言,讲究绘画过程的情感突发和即兴处理,追求原始粗犷的艺术风格。

他们的作品都表现出反思战败历史和缅怀民族传统的思想情结。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的艺术家包括巴塞利兹、马库斯·吕佩尔兹、约格·伊门道夫、A·R·彭克以及安塞尔姆·基弗等。

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在1957年从东德来到西德时,西德美院所教授的大多是抽象画法,其笔下投射的却都是具象人物。

德国表现主义总括

德国表现主义总括

德国表现主义总括德国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

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

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

”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

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

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凯、克利等。

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

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

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

康定斯基等人1911年脱离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而成立青骑士社。

“青骑士”一词,产生于这年初冬康定斯基与马尔克的一次闲谈。

康定斯基曾在其《自传》中回忆道:“我们都喜欢蓝色。

马尔克喜欢马,骑士则是我的主题。

我们两个很自然地说出‘青骑士’的名称”。

在青骑土社中,康定斯基是最核心的人物。

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曾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也从事过业余的人种志研究。

他精通音乐,还系统钻研过西方现代哲学,尤其信奉通神学和通灵术……。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貌似斯文冷静而性格内向的俄国人,竟象凡高一样,内心总是燃烧着炽热的感情之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主要有两个集团组成:德累斯顿的“桥”社(北德)和慕尼黑的“青骑士”俱乐部(南德)。

桥社成立于1905年,它的创始人是凯尔希纳、黑克尔,尔后参加的有诺尔德、佩希斯泰因等。

凯尔希纳在一份宣言中声称:“每一个人,每一个属于我们的人,直接地、毫不虚伪地表现出驱使他们进行创作的东西。

”他们赞赏凡•高和高更的作品,对蒙克持肯定态度,而且对原始艺术怀有虔诚态度。

不过他们每个人都从不同角度吸收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他们描绘自然和城市中变化多端的世态万相,总带有一股愁闷的、空虚的、木偶般的神态。

桥社在风格上的探索,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形式上起先多采用流畅、松弛、自由、柔和的线条,尔后就逐渐倾向于紧张、曲折、斜向,最后又变得短促、坚硬,这只是总的画风。

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活跃着另外一个表现主义集团,取名“青骑士”,成员有马尔凯、克利等。

法国的德劳内在立体主义基础上的松散的几何形结构,大胆吸收色彩光学原理而创造的色彩技法,都给“青骑士”成员很大的启发,他们视他为“现代美术”的缔造者。

青骑士集团的宗旨与桥社一致,但表现语言多采用抒情的抽象语言。

他们对不可见的内在精神比对任何可见的外部世界更感兴趣,希望给这种内在精神以一种可见的形和色,从而把艺术和深刻的精神内容融为一体。

主要表现在康定斯基的艺术中。

康定斯基等人1911年脱离慕尼黑新艺术家协会,而成立青骑士社。

“青骑士”一词,产生于这年初冬康定斯基与马尔克的一次闲谈。

康定斯基曾在其《自传》中回忆道:“我们都喜欢蓝色。

马尔克喜欢马,骑士则是我的主题。

我们两个很自然地说出‘青骑士’的名称”。

在青骑土社中,康定斯基是最核心的人物。

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艺术家,早年曾在莫斯科大学攻读法学和政治学,曾受聘为俄国一所大学的法律教授,也从事过业余的人种志研究。

他精通音乐,还系统钻研过西方现代哲学,尤其信奉通神学和通灵术……。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貌似斯文冷静而性格内向的俄国人,竟象凡高一样,内心总是燃烧着炽热的感情之火。

这位极度敏感的艺术家,能在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颜六色之中,看见音乐的节奏与旋律。

这使人油然想到诗人兰波——兰波能在字母A中想象出黑色的苍蝇。

康定斯基的绘画,在1910年转为彻底抽象之前,主要趋于野兽主义的风格。

他1896年从莫斯科来到慕尼黑之后,便全身心投入前卫艺术运动中去。

他曾在巴黎渡过数月,在那里接触到印象主义、象征主义、野兽派及立体派的绘画。

这对于他日后抽象绘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必要的启示。

他认识到色彩在绘画构成要素中占有首要地位。

他发现高更和凡高的画尤其将色彩的表现放在首位;在这两位画家那里,把草地画成红色,要比将房子或人体变形容易得多。

他还领悟到,色彩与线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他也许对修拉在此方面的观点有过专门的研究。

事实上,修拉的有关绘画不同要素(色彩、线条、调子、构图、节奏等)的理论,几乎预示着某种抽象艺术。

因而,康定斯基在他早期的绘画中,特别强调色彩的表现力。

他以浓重而明亮的色彩来表现自然风光,表现俄罗斯的民间故事,抒发其浪漫、诗意的情怀。

基希纳(Ernst Ludwing Kirchner,1880--1938)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桥社的核心人物。

他1880年生于西德的阿沙芬堡,1838年卒于瑞士的达沃斯。

他曾在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并曾在墨尼黑美术学校学习绘画。

1905年,基希纳与几位朋友(赫克尔、施密特一罗特卢夫等人)一起创立了桥社。

在该社的年轻画家中,基希纳称得上是最有才华和最为敏感脆弱的一位。

早在年轻时代,他就开始悉心研究德国的晚期哥特式艺术,那种“尖尖的、间断式造型的、强调坦率的直觉和强烈感的德国哥特式”艺术风格,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绘画上,基希纳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通过对形和色的凝练处理而达到其画面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这与野兽派尤其是马蒂斯的艺术影。

向密切相关。

但是,基希纳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意味,却与马蒂斯艺术的悠闲舒适大异其趣。

基希纳的艺术被灌注了一种沉重而痛苦的精神性,充满蒙克式的悲观主义情绪。

也许是由于他身体多病、性格内向的缘故,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某种病态的焦虑与压抑,并带有一些神经质倾向。

他常常通过某种歪曲形状、色彩和空间的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追求。

他在画上,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冲突,并将由这种冲突而产生的痛苦,绵延不断地传达给观者。

1911年,桥社成员由德累斯顿迁往柏林。

从此,大都市景象便成为他们画中的新主题。

基希纳以简洁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创作了一批表现柏林街景(他称之为“石头海洋”)的作品。

他曾经这样写道,“现代的城市之光,大街上的运动——那里有我的刺激,观察运动能激发我的生命脉搏,我的创作源泉。

一个运动中的身体显示它的各个局部的外貌,这些外貌又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内在形象。

”(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52页。

)在基希纳所画的都市街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这种内在形象:时髦女郎、高级妓女以及花花公子等。

那些带角的几何化造型,显然是从立体派那里汲取过来,不过基希纳真正关注的倒并不是毕加索或布拉克的那种体积塑造法,而是某种精神性的表达。

事实上,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人及其强盛生命力的即刻存在,因而其画中的人物有着某种更深层的含意。

通过这些表现街景的作品,基希纳将其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层示出来。

在那浮华喧嚣的热闹场景中,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孤独、隔阂和焦虑之感。

而这些表现主义作品上所充斥着的极度紧张的线条与笔触的形式张力,在某种意义上正反映了基希纳自身那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

由于体弱多病,基希纳自1917年起定居瑞士的达沃斯。

其间他画了不少风景画,追求宏伟、静穆与不朽的精神。

后来,其艺术被纳粹归为“颓废”,他被取消了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资格。

1937年,其639件作品被移出德国的各博物馆,且被没收。

由于不堪这种迫害与折磨,他于1938年在瑞土自杀。

基希纳画中描绘了一群漫步在街头的男女。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时髦女郎,其顾盼生姿的身形,颇有几分自鸣得意的味道。

右边向橱窗观望的男士,则衣冠楚楚,很具有绅士风度。

背景之上挤满熙熙攘攘的行人,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大都市的那种特别的拥挤和繁华的气息。

画家在勾画出人物瞬间姿态的同时,也给画面抹上了一层空寂、缥缈的感觉。

画中的人物形象,那些妖媚的女人和踌躇的男人,实际上都被高度概括化了,不过是一些戴面具的躯壳罢了。

他们仿佛幽灵一般,身不由已,飘忽不定,似在梦的世界里游荡。

基希纳自己曾说:“也许作品不一定符合大自然中的形象,但更清晰地传递了我所看到的一切。

”在这幅画上,画家以大刀阔斧的简洁线条和略带颤抖的笔触,勾画人物的形体。

他把立体派的构成与野兽派的色彩有效地结合,并且渗入了某种哥特式的变形,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埃里希•黑克尔(Erich Heckel)1883-1970,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

1883年生于萨克斯的多贝尔恩,曾在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建筑,主要依靠自学成为艺术家。

1905年,他与基希纳、施米特一罗特鲁夫等人一起创建了桥社。

受蒙克、凡高等人影响,他在艺术中追求“内在需要”的表现。

不过,与其同伴相比,他似乎保持了一种严谨、冷静而克制的风格。

其作品表现的多是悲剧性主题。

病人、小丑、孤寂者等饱受磨难的形象,使他的画面充满痛苦、悲哀和不安。

他使用方的或带角的形状造型,这种几何形状似乎是受立体派的影响。

不过与立体派不同的是,他不是出于结构的需要,而是为了传达某种强烈的感情,并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心理。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看上去憔悴而郁闷,仿佛因长期生活的重压或痛苦的折磨而陷人了某种绝望的无以自拔的境地。

粗放的线条、沉闷的色彩则强化了其作品的表现力。

1920年后,赫克尔转向了风景画。

其艺术语言的震撼力虽然有所减弱,但风景中的那些结晶色块散发出相当迷人的魅力。

几何状轮廓线勾勒出简约的景物和裸女。

颜色虽然是自然主义的,但却进行过夸张,显示出非同寻常的效果。

与其伙伴一样,1937年,他的艺术亦被纳粹指责为“颓废”,其七百多幅作品被没收充公。

在此困境下,他被迫移居奥地利的卡林西卡。

二战后,他任教于西德卡尔斯鲁厄美术学院。

1963年在墨尼黑、柏林和斯图加特举行了作品回顾展。

在桥社创始者中,施密特一罗特卢夫(Karl Schmidt-Rottluff,1884—1976)是最年轻的一位。

他于1884年生于罗特卢夫,早年曾就读于德累斯顿理工学院。

他在德累斯顿结识了桥社的成员,并与他们一道组成这个小小的艺术家社团,该社团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

在桥社的绘画中,他的作品代表一种粗野奔放的表现主义风格。

他在绘画上曾受到蒙克、凡高等人作品的影响,并且,还从黑人艺术及立体派艺术中得到启发,从而形成自己大胆粗放的风格。

他的那些近似版画风格的油画,构图奇巧,造型简洁,色彩浓重而明快,用笔随意而粗放,他对于色彩的大胆运用,主要是受诺尔德的影响,早在1906年他就和诺尔德一起作过画。

在他的画面上,深红、黄褐、深绿等颜色常常并置在一块,以各自强烈的浓度与明度而相互衬托和碰撞,在不和谐的冲突中产生生气勃勃的画面效果。

在桥社画家中他的色彩在强度上仅次于诺尔德。

他曾在1914年声称:“我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计划,我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抓住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力求以最完美的方式表现它们。

我同样知道,除了艺术,任何思维和语言都无法使我接近这些东西。

”确实,他以色彩和线条在画布上真实地展示了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质,揭示了人际间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甚至给自然也赋予了独特的个性。

虽然施密特一罗特卢夫并非一个抽象画家,但在桥派画家中,他也许是在抽象结构的追求方面走得最远的一位,这在其后来的一些作品上(如《月儿初升》等),反映得尤为明显。

施密特一罗特卢夫1910年所作的《戴单眼镜的自画像》,充分反映了其粗放简洁的绘画风格。

画家在画中身着高翻领绿色毛衫,留着胡子,戴着单眼镜,一副傲慢自得的气派。

由此我们可看出这位表现主义画家的个性特质。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幅画也如实反映了桥派画家的性格特征。

在这个画面上,人物被安排在一个抽象的背景上,紫色的帘子向两边展开,在画的中央留下一个黄色的“洞口”。

画中的色彩浓重而明快。

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在强烈的对比中互相激荡、冲突,产生不和谐之感。

画中粗糙的笔触,不仅反映出表现主义那种激越的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于一切程式化的传统绘画规范的有意否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