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表现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历史上,德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以其哲学和艺术具有对世界根本性的影响力。
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表现主义,拥有众多世界级的绘画大师,他们发展了来自法国的后印象主义的风格,加入德国精神,取得的艺术成就对世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二战的结束,这种文化上的荣誉地位却很快归属了纽约。
概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于1945年熄灭之后,世界被一分为二。
两大对立的阵营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对弈格局。
德国作为战争的肇事者在战败后,成了分割和对立的标本,东、西德国被人为地拉向两个方向。
与此同时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却在战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华盛顿作为政治强势极点的同时,纽约成为战后世界艺术的中心。
美国人在战后的40年里,始终把文化艺术作为有力的冷战武器,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身的文化强势,在意识形态领域施加影响。
评价:
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它采用了色面绘画的色面层次组织,也采用了最少派艺术的直接表现法和波普艺术的形象。
他们的作品没有限定的题材内容,追求自由表现﹑自由联想,强调感情的率直﹑天真。
他们的作品起到了恢复德国艺术影响力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德国的文化精神。
德国人认为,德国文化的独特使命就是发掘原始的、精神性的图像的意义,新表现主义的探索正是这一意义的体现。
新表现主义绘画体现了德国绘画和文化的伟大历史传统,是真正具有德国性的艺术形式。
背景:
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以一个有活力的现代主义流派的荣誉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政府以经济为手段的强力推动下,它的影响力不仅在美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艺术的主流。
然而这种美国艺术风格的源头却来自德国。
战后,德国影响力和荣誉地位的丧失,使德国人产生的失落心理是容易理解的。
另一方面,德国文化传统使德国艺术家对美国文化的浅显和波普化倾向的抵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博伊于斯的“社会雕塑”观念正是以一种充满历史和社会关怀的德国方式对美国文化进行了有效地对抗。
在绘画领域,一批艺术家创造的“德国新表现主义”潮流所获得的世界影响力成功地恢复和加强了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文化地位。
乔治-巴塞利兹,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兹,A-R-彭克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群体中的四位杰出代表。
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
——作为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他发展出一种颇具表现性的人物画风格,重现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巴塞利兹对绘画的纯粹图像因素感兴趣,有意忽视叙事性和象征性。
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巴塞利兹尝试用一种“形象倒置”的方法创作绘画。
在这样的画作中,上下倒置的人物似乎在向上升,重力颠倒,强烈的色彩和宽大而粗犷的笔触渲染出独特的画面形象
代表作《倒置的形象》
巴塞利兹以“倒置的形象”强调了其作品的独特形式与个性,这种发掘原始精神性图像的意义,正是德国“新表现主义”不断探索展示的精神内涵。
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
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大师,1945年生于德国布勒卡德,70年代他曾属于一个崇尚毛泽东思想的党派,这在当时欧洲青年反思社会时是有代表性的倾向。
他曾被冠以“政治卡通大师”、“社会现实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名头,当时的东德还曾称他是“修正主义”,从这些名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极强的政治性的艺术家。
这些冠名随着世界政治的变化都渐渐失去意义,而他的艺术本身依然是世界艺术中有持续影响力的语言之一。
代表作《德国咖啡馆》
马库斯·吕佩尔兹(Markus Lüpertz)
1941年4月25日生于波希米亚的莱布瑞克,1948年举家迁往德国西部。
他曾干过一年煤矿工人,后在杜塞尔多夫学院学习,1962年到柏林。
1970年获得艺术奖学金资助,使他有机会在佛罗伦萨学习生活一年。
次年,赢得德国批评家协会奖。
1974年,参加首届柏林双年展。
1977年,他拒绝参加第六届卡塞尔文献展。
但是在1981年,他改变了主意,参加了该年举办的第七届卡塞尔文献展,同年,完成了歌剧《文森特》的舞台设计。
1984年,他游览了纽约,并发表《纽约日记:1984》。
1994年,参加“德国艺术1964-1994”展。
吕佩尔兹是70年代最活跃的德国艺术家之一,擅长绘画和雕塑,他的作品为欧美多家大博物馆收藏。
他还是一个诗人,出版有好几本诗集。
变化多端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其艺术的特征。
吕佩尔兹的艺术不回避政治,不回避历史,他冷静、大胆地直面当时分裂的日耳曼民族和德意志国家不光彩的纳粹时期,他把纳粹的一些标志和象征移用于自己的作品里,创造了极为独特而令人震惊的画面,充满隐喻和象征。
吕佩尔兹自己也说:“我的画里充塞了对于未来的秘密符号,我自己不懂,观众也不明白。
”
A.R.彭克
德国著名画家,版画家,雕刻家。
1939.10.3.出生于德累斯顿,本名拉尔夫-温克勒(曾用笔名麦克-汉姆、米奇-斯皮雷恩、a.Y..以及Y)在原来表现主义的基础上,他参照了未来主义﹑形而上画派的表现语言,吸收了50年代以来一些流派的手法,使现代艺术具有新的反叛精神。
A.R.彭克继承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对原始艺术的热爱,重新在自己的画中复苏了表意符号、象形符号和书法,让人回想起洞穴文化,古埃及、玛雅和非洲的艺术。
他相信原始人的精神同现代人是类似的,而原始图像对二者而言同样可懂。
此外,彭克认为这一主题物传达了冷战时代的恐怖与隔离的心理经验,特别是德国一分为二之后的情况。
所以,他的作品是其新表现主义同伴们所共有的危机心态的典型代表。
安塞尔姆·基弗1945年出生于德国多瑙埃兴根。
画家,雕塑家。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艺术家。
作品媒介包括稻草,粉煤灰,粘土材料,石头,铅,虫胶以及铅铁等金属元素。
他的艺术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与思考。
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1945年3月8日出生于德国多瑙埃兴根。
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德国当代最重要艺术家。
70年代安塞尔姆·基弗曾师从德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前卫艺术家约瑟夫·波伊
斯(Joseph Beuys)和Peter Dreher。
他的作品常以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并大量使用稻草、灰土、虫胶、石头、模型、照片、版画、沙子以及铅铁等金属元素。
著名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诗歌对安塞尔姆·基弗作品主题的表现影响甚巨,他通常会以策兰的诗歌为作品命名或是作为展览主题。
无论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采取何种形式,如绘画、行为、摄影、综合材料、装置还是雕塑,它们都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和思考。
他的作品充满张力,震撼人心。
充满强烈而忧郁的美感以及深涉德国历史意义却常常被观者误解。
要说在当代画家中谁对二十世纪末的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意义,而安塞尔姆·基弗就是那个无愧于这个称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