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第二章第二节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技术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
课 题
人机关系
主备人
审稿人
通用教研组教师
组长
签字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运用人机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多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
2.体验设计的应用,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人生价值理念。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思考:举例说明人机关系还要实现哪些目标?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组织学生分析教材32页“马上行动”,讨论设计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特殊人群都能指哪些人?”媒体展示残疾人地下通道的图片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33页思考“动态尺寸是什么意思?”分析33页“马上行动”,讨论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设计案例考虑动态尺寸了?”
然后由学生代表举例说明.
明确:人机关系的概念:“人与物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信息的交互
启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类似带显示灯的接线线板的产品?
媒体展示汽车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汽车喇叭声换成闪光灯,会出现哪些危险?”
(4)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教师讲解“这里的心理需求指的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教师媒体展示咖啡厅的设计图片,启发学生领悟“咖啡厅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媒体展示办公室的设计图片,启发学生理解“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不同的色彩能表达人的不同感情,通过媒体展示不同的色彩图片,组织学生体会并说明出感情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汽车的颜色,理解不同颜色的汽车安全性不一样。
(2)健康
教师引读,组织学生分析教材31页“马上行动”,讨论设计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都考虑健康设计的例子?”
(3)舒适
教师引读教材31页“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都考虑舒适设计的例子?”
(4)安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32页教材,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我们学校为了大家的安全都有那些特殊的设施?”
当堂训练—小结拓展
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技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化,人机关系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对人机关系的深入研究。。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来源于人的具体需求,它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等诸多方面。要达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系、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等
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机关系的含义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
教学反思
(3)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上行动:
A、课本第28页
B、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就身边的笔、桌凳、衣服、书、水壶、教室等物品回答)
(4)“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机关系具体化。
重点难点
人机关系的含义;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难点:从本节教材的内容来看,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学习方法
1.应用图片设计教学情境以及案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应该实现的目标。
2.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体会人机关系在设计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门的颜色等构成的人机关系,分析人与产品构成的多方面多层面的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首先有个组展开大讨论.
其次,找出几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
精讲环节要明确:
(1)高效
教师引读教材30页案例,启发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多重的铁锹效率最高?效率提了多少倍?”
课堂练习:教师媒体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此人选用哪个水桶最快装满水,为什么?”
3.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
教学方法
目标诱导--学生自学—展示交流—精讲点拔—当堂训练—小结拓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目标诱导--学生自学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3.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
展示交流—精讲点拔
1.什么是人机关系?
首先有学生讨论五分钟.
课 题
人机关系
主备人
审稿人
通用教研组教师
组长
签字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运用人机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多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
2.体验设计的应用,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人为本”的人生价值理念。培养对技术的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思考:举例说明人机关系还要实现哪些目标?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组织学生分析教材32页“马上行动”,讨论设计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特殊人群都能指哪些人?”媒体展示残疾人地下通道的图片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33页思考“动态尺寸是什么意思?”分析33页“马上行动”,讨论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设计案例考虑动态尺寸了?”
然后由学生代表举例说明.
明确:人机关系的概念:“人与物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1)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
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信息的交互
启发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类似带显示灯的接线线板的产品?
媒体展示汽车图片,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把汽车喇叭声换成闪光灯,会出现哪些危险?”
(4)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教师讲解“这里的心理需求指的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觉”,教师媒体展示咖啡厅的设计图片,启发学生领悟“咖啡厅的设计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媒体展示办公室的设计图片,启发学生理解“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通过案例使学生理解不同的色彩能表达人的不同感情,通过媒体展示不同的色彩图片,组织学生体会并说明出感情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5页汽车的颜色,理解不同颜色的汽车安全性不一样。
(2)健康
教师引读,组织学生分析教材31页“马上行动”,讨论设计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都考虑健康设计的例子?”
(3)舒适
教师引读教材31页“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都考虑舒适设计的例子?”
(4)安全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32页教材,启发学生回答问题:“我们学校为了大家的安全都有那些特殊的设施?”
当堂训练—小结拓展
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技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化,人机关系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对人机关系的深入研究。。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来源于人的具体需求,它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等诸多方面。要达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系、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等
板书设计
设计中的人际关系
一、人机关系的含义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
教学反思
(3)我们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马上行动:
A、课本第28页
B、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就身边的笔、桌凳、衣服、书、水壶、教室等物品回答)
(4)“人”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机”也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层面,人机关系具体化。
重点难点
人机关系的含义;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难点:从本节教材的内容来看,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学习方法
1.应用图片设计教学情境以及案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应该实现的目标。
2.通过对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体会人机关系在设计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以进教室为例,讲述人与门板、门把手、门框及门的颜色等构成的人机关系,分析人与产品构成的多方面多层面的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首先有个组展开大讨论.
其次,找出几位同学进行成果展示
精讲环节要明确:
(1)高效
教师引读教材30页案例,启发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多重的铁锹效率最高?效率提了多少倍?”
课堂练习:教师媒体展示图片,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此人选用哪个水桶最快装满水,为什么?”
3.通过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
教学方法
目标诱导--学生自学—展示交流—精讲点拔—当堂训练—小结拓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目标诱导--学生自学
1.什么是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理解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3.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
展示交流—精讲点拔
1.什么是人机关系?
首先有学生讨论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