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美术史复习要点
选择填空题(各是12题目)
把握中外每个时期出现的艺术风格,著名画家和作品,主要工艺品及
特点,特别是有代表性或者具有承上启下的知识点。

例: _______________被人们尊奉为“现代绘画之父”。

(塞尚)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分为泥模法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蜡膜法)
元代画家(B)以画梅著称。

A、王渊
B、王冕
C、钱选
D、李衎
《荷拉斯兄弟的宣誓》、《苏格拉底之死》等绘画作品的作者是法国
19 世纪(C )画家大卫。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新古典主义
D、印象主义
名词解释:(要点:时间,种类,作者,特点)
司母戊鼎
商代鼎形制的晚期代表作品,现存重量和体量最大的鼎,方形,有两直立耳和四个圆柱足。

鼎腹四周饰兽面纹和夔(音同葵)纹,耳饰虎噬人纹,内壁刻有“司母戊”三字,表明制作的目的。

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动物装饰纹样,正面兽头,图形以鼻梁为轴向两边展开,环眼,有角和眉,张大的口中露出牙齿。

一般有头无身,故名。

给人压抑、神秘的感受,体现了一种狞厉之美。

它所装饰的礼器给人望而生畏的震慑之感。

彩陶
出现于仰韶文化,主要代表类型有西安的半坡和河南的庙底沟。

半坡彩陶以鱼纹最常见,红底黑线,生动悦目。

庙底沟纹饰源于植物花朵,多为曲线。

彩陶的花纹几乎全部集中在器高的1/2以上部位。

马踏匈奴
汉武帝时大将霍去病墓前主题雕塑。

战马用身躯把匈奴士兵压倒在地,巍然挺立,匈奴仰首朝天,企图垂死挣扎。

是一件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也是汉代艺术质朴、深沉、雄大艺术风格的典范。

唐三彩
低温铅釉陶,采用二次烧成法。

产于唐代两京(长安、洛阳)地区。

色彩自然协调,釉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花纹流畅,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

青花瓷
盛行于元代,在明清取得独特成就。

青花瓷白底蓝花,色调单纯明快。

景泰蓝
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因早期只有蓝色,故名,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铜瓷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春蚕吐丝
起初用来形容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笔法。

又称高古游丝描,线条描法形似游丝,表现比较均匀缓慢的节奏。

曹衣出水
起初用来形容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笔法。

所画佛像人物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冒出之感。

吴带当风
起初用来形容唐代吴道子的画风。

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气势很大。

秀骨清像
起初用来形容南朝宋画家陆探微的画风,清秀瘦削,表现人物内在的清刚、峭拔、智慧超脱的品质。

芝麻皴
北宋画家范宽所创山水画技法,以质朴有力而转折顿挫的笔墨勾画山峦轮廓,用短条子般的皴笔表现山石的岩层肌理。

所表现的雄浑壮观的北方大山,极有气势。

维伦道夫的维纳斯
旧石器时代晚期奥瑞纳文化期的雕塑, 女性特征极为夸张,体现了史前人类的生殖崇拜, 为迄今发现的最早雕像之一。

米洛斯的维纳斯
希腊化时期维纳斯雕像最著名的一尊,发现于米洛斯岛,亚历山德罗斯创作,创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50年左右,虽双臂残缺,但仍给人以完美之感。

雕像各部分都蕴含黄金比例,代表了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诗意和魅力。

正面律
出现在古埃及浮雕和壁画中,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使人的形象特征更突出完整。

掷铁饼者
古典时期艺术开创者米隆的代表作品,描述的是一强健男子在掷铁饼即将抛出的一霎那,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造型准确。

人文主义
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

巴洛克
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也包括17世纪整个欧洲艺术,打破旧艺术常规,具有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

洛可可
该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多指18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风格,具有华丽、纤巧、繁缛的装饰性等特点,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并受一定的东方艺术的影响。

现实主义
(17世纪)出现于17世纪的意大利,以卡拉瓦乔为中心,特点是拒绝遵循古典艺术的规范,忠实地描绘自然.
(19世纪)开始于19世纪30~40年代的巴比松画派。

以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深刻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或表现现实生活的幸福美好。

古典主义
从17世纪至19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

作品题材和形式上以古典时期的艺术为准则,强调理性、形式和类型的表现,忽视艺术家的灵性、感性与情趣的表达。

印象主义
19世纪60年代出现于法国,主要成就是倡导走向户外,以光的效果作画即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的准确的瞬间记录。

浪漫主义
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欧洲,反对古典主义者那种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做法,喜欢表现激烈的情感冲突和个性化的描绘。

在技法更关注色彩和明暗关系的处理。

巡回展览画派
19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于俄罗斯,思想领袖为克拉姆斯科伊和斯塔索夫。

以批判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主张真实地描绘俄罗斯人民的历史、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揭露沙俄的专制和农奴制,以绘画反映当代现实生活。

简答题:
彩陶及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答:彩陶选取细腻的黄土,经过淘洗、揉制拉坯成型,而后在器表施以矿物质颜料的彩绘,最后入窑烧制而成。

彩绘原料多用天然的赭石、红土或锰土。

先画后烧,使彩陶的纹饰长时间不会剥落。

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分为泥模法和蜡模法两种。

泥模法:先用陶泥做一个模,烧成陶制,然后做一个外范和内范,将模去除,在内外范之间的空隙里注铜液,冷凝后去范即可。

蜡模法:先制一蜡模,在蜡模表面用细泥烧淋形成泥壳,再涂耐火材料烘烤使蜡熔化形成腔型,向腔内浇注金属溶液,冷凝即可。

写出谢赫六法并简要解释
谢赫,大约活动在齐梁时代,人物画家,著有《画品》。

《画品》一书最大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评定绘画的标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1、气韵生动是指画人物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2、骨法用笔主要是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等。

3、“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是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构图。

4、传移模写是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也是复制的方法。

五代宋初山水的特点
五代宋初为中国山水画的第一个高峰,从笔墨技法、题材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分为南、北派。

北方山水画的特点:主轴高山峻岭,长松巨壑,气象宏伟,重线条也重墨色的渲染,代表画家为荆浩、关仝。

宋初山水代表人物为李成、范宽。

他们继承发扬了大山大水的全景式构图,表现了雄浑壮阔的景象。

南方山水画派的特点:平远山水,植被丰富,恬静平淡。

代表画家为董源,巨然。

将笔、墨、皴、染结合为一,传达江南草木华滋,湖光山色的特点,表现了江南地域丘陵江湖的动人景象。

另外为了适应自己的表现目的而产生的皴法“披麻皴”,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简述佛教艺术在中国传播的三个历程及特点
佛教中国化分为三个时期:悲惨世界(南北朝)、虚幻颂歌(前唐)、走向世俗(后唐至宋)。

1、悲惨世界早期北魏洞窟,带有明显的异域特征。

而成熟期的南北朝佛教雕塑形象具体化,佛的身躯愈高大,秀骨清像,褒衣博带,飘逸自得,去尽人间烟火,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理想美的高峰。

2、虚幻颂歌这一时期的佛像秀骨清像,婉雅俊逸的特征明显消退。

形象朴实拙重,更具体化,世俗化;而其精神化的减弱,也使其能作可信赖的引导,更具人性,体现了新时期的精神。

此时雕塑艺术从强烈对比的矛盾特性转变为相互互补的和谐特性,绘制的不是现实世界,而是上层贵族的理想蓝图。

3、走向世俗盛唐身躯高大的神变小,供养人的形象变大,色彩俗艳,装饰意味浓厚。

神的形象人间化,比上一时期更写实逼真。

已经失去宗教的意义,跳出宗教的艺术范围。

扬州画派特点
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

有如下特点
①在精神上密切与人民群众相联系,对统治者憎恶和蔑视,深得人民群众的共鸣。

②在题材上除“四君子”外,还特喜欢画破墙、乞丐、纤夫、葱蒜、鱼虾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

③在艺术观上追求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多方面的绘画修养,追求诗、书、画、印的全面创新,且讲究对绘画传统尤其是徐渭、石涛、八大山人等大师的辩证学习。

④画风以巧藏拙,苍劲中求柔媚,独抒个性,自成家法。

他们的画风有清高避世“率真”的一面,又有“世俗”的一面。

在强调写意形式中,增加了世俗成分,变革了传统文人画的书卷气,其创新变革的精神,给后人很大启发。

中国建筑的特点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即“墙倒屋不塌”,有“斗拱”这一独特结构;
2、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
3、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有“侯门深似海”之说,强调均衡对称;
4、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如屋顶房檐,色彩鲜艳,极富衬托性;
5、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
6、注意跟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协调。

西方原始艺术产生的动机及特点
动机:由于懵懂的思想意识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为了寻找食物和种族延续,原始美术的作品往往与食物和繁殖有关,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就产生巫术和图腾崇拜。

特点:
1.基本生存活动与意识表达结合紧密
2.直观感受的记忆与夸张特征的写实高度统一
3.造型风格稚拙、简朴
古希腊三种柱式及特点(不考)
文艺复兴对西方艺术发展的意义
文艺复兴艺术作为西方近代艺术的源头,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1、在题材方面,文艺复兴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美术已不再是宗教神学的奴仆,画家开始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
2、在造型艺术方面,它以写实传真为首务,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考察的表现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从而使它得以达到古典艺术之后一个新的高峰,西欧近代现实主义艺术从此发端。

3、在建筑艺术方面,它以恢复古典建筑传统为首任,同时着重探讨建筑美感的理性法则,从而奠定了西方近代建筑延续数百年的典范形制。

4、另外,艺术家成为近代知识阶层的一员,行会变为学会或艺术学院,艺术家的个性、个人才能与风格特色得到承认。

简述文艺复兴三杰的不同特点(不考)
简述巴洛克与洛可可的不同特点
巴洛克:豪华大气。

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也包括17世纪整个欧洲艺术,打破旧艺术常规,具有强烈奔放、豪华壮观、光影对比及空间幻觉等特点。

洛可可:精致小巧。

该名称最早出现于19世纪,多指18世纪中期的欧洲艺术风格,具有华丽、纤巧、繁缛的装饰性等特点,追求雅致、珍奇、轻艳、细腻的感官愉悦,并受一定的东方艺术的影响。

简述现实主义的发展及特点
文艺复兴时期被认为是西方近代现实主义的源头,强调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从乔托的画中已经可以看出。

发展:
16世纪末叶,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以大胆直白的手法描述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其笔下的基督和圣贤们都被描绘为社会底层人物,是欧洲现实主义绘画的开端。

十九世纪30到40年代现实主义进一步发展,著名的有巴比松画派,以写实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表现社会生活,具有艺术的真实感,分两方面深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或表现社会生活的幸福美好。

特点:
现实主义都是以现实为基础,坚持表现现实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反映其本质,具有社会批判的作用。

简述19世纪欧洲的四种风格及特点
1、新古典主义。

崇尚庄重典雅、带有复古意趣的艺术风格。

它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反对罗可可艺术的过分雕琢,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重新创建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普遍要求。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新古典主义的对立面,反对古典主义者那种公式化和概念化的做法,喜欢表现激烈的情感冲突和个性化的描绘。

在技法上更关注色彩和明暗关系的处理。

3、现实主义。

写实、客观、真实的表现社会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深刻的揭露和反映其本质,具有社会批判的作用。

坚持表现现实生活的幸福美好,或者揭露现实生活的黑暗本质。

4、印象主义。

抛弃传统绘画写真求实的理念,放弃对线条造型的刻意追求,提倡走向户外,以“光”和“色彩”来表达现实生活。

简述印象主义的特点及意义
特点:1、他们将“光”和“色彩”看作是绘画的主要目的。

在对光与色的表现上丰富了绘画技巧。

2、他们倡导走出画室,面对自然进行写生,并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

影响:抛弃传统绘画写真求实的理念,放弃对线条造型的刻意追求,以“光”和“色彩”来表达现实生活,对现代主义美术甚至摄影都产生深远影响。

论述题:
1、试从表象和本质两方面论述中西方美术的不同。

中西方美术无论是绘画理论,还是艺术创作,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表象上:西方美术重在“眼看”,强调表象的真实、理性与科学。

传统的西洋画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尚形;中国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

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本质上:
2、试论述17世纪欧洲艺术风格是如何在文艺复兴辉煌成就的影响下形成的。

17世纪欧洲美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相比,有较大发展和变化: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逐渐形成,出现了不同的民族画派。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以意大利和尼德兰为主,而到17世纪出现了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画派,各派的艺术家,特别重视本民族艺术传统和本土的现实生活反映。

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主要强调和谐、宁静、理想的美,而17世纪的美术创作,则强调打破和谐,主张真实自然的美,尤其是卡拉瓦乔主义完全否定古典主义原则,追求表现平民生活,从普通人身上发掘美和智慧。

在荷兰、西班牙画坛流行画百姓平凡生活和流浪汉,这些下层社会的人物形象,在画家的笔下往往呈现出人的自信和尊严。

如果说文艺复兴时代画家把神描绘成人,是一大进步,那么到了17世纪,则是把抽象的人描绘成具体的、个性化的、更有社会特色的人。

画家描绘这类人物形象,往往出于自己的进步思想以及对不公平社会的愤懑。

在这一世纪里,人和人的生活基本上取代了宗教与神话,而成为绘画中的主体艺术形象。

绘画的题材除了人物,还有风景、静物,画家更重视光和色的表现。

17世纪欧洲画家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终身服务于教会的工匠,其中一部分走进宫廷,成为国王、教皇的座上客,如贝尼尼、鲁本斯,一生过着荣华富贵生活;另外一种人则走向贫民、浪迹天涯,如卡拉瓦乔等。

总的说来,17世纪的欧洲美术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优秀传统,形成了巴洛克风格,它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风格主流。

与此同时,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都放射出自己灿烂的光辉。

3、举例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应如何应用在现代设计中。

(一)“意识”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人崇尚和谐,“天人合一一阴阳平衡”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其精神体现在包容性与和谐性上,而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

把“和”的观念应用于产品设计之中,就是要体现形式、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合一。

现代产品设计无不体现着这种和谐哲学意识符号。

产品的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平衡,对比与统一都是在追求一种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

研究色彩在产品中的搭配也是以色彩的和谐为依据。

(二)“形态”的变形与延伸形态代表当代、当地人们的审美意识,造型中有机化或几何化的形态处理,线条的比例,都被加上特定的含义。

象征特定的地域文化特点。

中国传统上对特定的形态或线条有特殊的偏爱,例如方与圆的搭配处理,因为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偏爱方与圆的搭配。

在现代产品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表达出线的宽度、厚度乃至速度和力量,是设计富含中国文化元素的产品成功的关键。

取其“线”,自然不是某种图像图形的简单照抄照搬,而是根据产品功能对传统精神的再创造。

这种再创造是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手法中的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产品富有时代与民族文化特色。

(三)“色彩”的提取与衍生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对现代色彩设计,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其生命力在于它不是沉睡在遗存下来的文献典籍中,而是作为历史文化的结晶承传下来,通过社会生活的各种媒介而转化为现代人本身存在和需求的东西,是体现在现代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存在的东西。

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中国“五色学说”理论和中国传统色彩体系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用色习惯。

青、红、黄、绿、紫、黑、白等色就自然成为了中国人应用的主要色彩图谱,并且对造型艺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四)“质感”的把握与传承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国人对于玉、瓷、稠、竹这些表现出具有光滑、通透、细腻、温润质感的器物的偏爱,不是因为其本身就具有审美意义的形态,而是在这些质感的背后,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因而材料是其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材料不断涌现,在产品中如何营造意境,只有在深入领悟了传统器物的艺术精华之后,才能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必需关注的问题
(一)拒绝片面符号化,中国元素要符合内心感受和文化认同
(二)防止全盘西化和盲目照搬中国元素
4、举例论述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1)应了解这些艺术品不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艺术家不同人生阶段情感与思想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人文环境和科学状态,用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2)应了解艺术品的类别,因为材料的不同会决定作品的形式美感、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分别以不同的面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3)应从作品本身的构成、造型、内容、主题、色彩、肌理、节奏韵律、力的运动等因素欣赏分析,从而可以回溯到艺术家生活时代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发展状态,了解当时人们的风俗、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

以《清明上河图》为例,《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绢本设色,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

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汴京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10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展开图,首先看到的是汴京郊外的景物。

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

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

人物大不足3厘米,小者如豆粒,个个形神毕备,极富情趣。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第一、内容丰富。

第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段落分明。

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

第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