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业瓶颈期解决对策及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近年来,在今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下,中国旅游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据预计,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达225亿美元。

2011年,旅游产业运行总体上处于令人满意的“较为景气”区间,企业绩效良好,游客满意度也止跌回升。旅行社、饭店、景区和综合旅游企业的景气均保持在“较为景气”水平,景气指数分别为129.97、134.36、134.90和131.37。游客满意度自第一季度跌至谷底后逐步回升,第三季度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已达到80.46的较好水平。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占可支配收入10%左右

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已从政策刺激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无论从人数还是消费上,城镇居民占我国国内旅游的比重都在稳步上升,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已占国内旅游收入的3/4。同时,城镇居民旅游花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多年来已经稳定在10%左右,这表明旅游已经成为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

“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更多地将表现出一个常态化的增长机制,也就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旅游经济的额外增长主要是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和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中国旅游研究院负责人说。

从产业发展来看,旅游业从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增长阶段。首先,基于大众市场需求的业态创新成为产业成长的关键力量。2011年,《财富》杂志公布了2011年全球“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排行榜,携程、如家分列中国增长最快公司第二、三位。其次,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现代科技对旅游业态创新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第三,旅游企业市场化越来越充分。2011年旅游领域并购重组行为频现,现代商业模式在旅游企业中得到更多的运用。

从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来看,虽然继续呈东部地区主导的非均衡格局,但中西部入境旅游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呈现缩小态势。从增长速度上看,青海、四川、

湖北、陜西等中西部地区省市包揽全国各省份前十位。

大量高端旅游项目亏本经营,大众旅游需求却得不到有效满足

中国旅游研究院认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四大问题,亟待解决:旅游投资亟待科学引导。旅游投资普遍追求大规模、高消费,投资项目类型趋同,影响了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影视城、高尔夫球场等都在亏本经营,一些旅游房地产项目也难以收回投资。与此同时,大众旅游市场需求却得不到有效满足。

散客服务体系仍需加强。我国旅游业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现有旅游产品和经营模式都难以适应市场新的需要。而且从旅游部门的工作来看,习惯于将团队旅游作为工作重点,面向散客的公共服务仍然比较欠缺。

入境旅游市场增长乏力。入境市场持续低迷固然主要是因为不利的国际经济形势,但是缺乏对全球旅游市场的深刻把握以及营销方式的陈旧、僵化亦是重要原因。

旅游安全问题仍然值得关注。市场规模的扩大必然凸显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户外运动出游安全和出境旅游者权益保护等问题尤其需要重视。

中国旅游研究院建议,今后要多管齐下扩大旅游消费,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继续抓好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做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积极发展旅游演艺、旅游娱乐、旅游文化节事,促进旅游和文化多层次的深度融合。要大力发展邮轮母港、自驾车营地、房车宿营地、汽车旅馆、汽车租赁等与旅游休闲新需求相适应的设施和服务。

我个人认为,目前成熟的景区都属观光类产品,停留在“门票经济”层面上;仍没有上档次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纪念品开发刚刚起步,大型娱乐休闲节目缺乏,有些旅游地离市场需求存在差距,造成过路客多,过夜客少,地接能力薄弱等问题。此外,旅游招商引资有待进一步加强。会议讨论认为,开平旅游产业要实现大发展,从长远来说必须引进有人才、有资金、有先进管理经验的品牌企业。必须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引入战略投资者。此外,应保护原始景点,保持原有风貌,保护景区环境。整治旅游中产生的“宰割风”,由于中国旅游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酒店、餐饮等行业过度扩张造成的积弊在淡季更显突出。在丽江、三亚等热门旅游景点,酒店价格一日一变早已不在新鲜,在旺季赚得盆满锅满的商家们,面对旅游淡季带来的过剩压力,却更加无所适从,从一定程度上也在强化

他们在旺季追求暴利的想法。

纵观旅游餐饮市场的业态发展,淡旺季价格差异是旅游市场营运的一种常态,而对于那些以旅游市场为主要客户群体的商家来说,能带来“超额利润”的旅游旺季几乎成为其主要的营收时段,而这也是游客们最为诟病的一点。随着近两年物价上涨的必然趋势,消费者对旺季机票、酒店以及餐饮产品价格的成比例、甚至翻倍增长都已司空见惯,而“漫天要价”的故意宰客却触及了消费者最后的底线。

不难想象,游客身在异乡遇到“宰客”必是万般无奈,抱怨之声众多却难寻解决之道。对于向相关部门投诉的方式,大多数人抱怀疑态度,旅游投诉量“归零”与网友怨声载道的同时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国内旅游市场迅猛发展矛盾的是,旅游市场的行业自律体系和服务管理质量并未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投诉数量也并不能真实的反应旅游市场的运行情况,相反,网友们曝出的各种旅游乱象,反而证明了旅游管理系统中的反馈机制出现了问题。游客想投诉,却没有渠道投诉,或者有渠道投诉,但渠道不畅,因而游客尽管牢骚满腹,但只能作罢。

面对近期更为猖獗的“宰客风”,各地政府也推行了严格的市场管控制度。宰客行为的风险已经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执法力度的投入也是如此。

“政府的做法能起一定作用,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如此评价。因此,旅游市场的管理单靠政府监管是远远不够的,行业自律和自觉管理才是禁绝“宰客风”的有效手段。

所以,要整治“宰割风”需要市场淘汰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