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通信基础

传真通信基础
传真通信基础

传真通信基础

1.1 传真通信的基本概念

“传真”是facsimile的译名,本意是“按原稿进行摹写、复制”。传真是指把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图表等图像通过扫描传输出去,再在接收端的记录纸上重现与发送端相同或相似图像的通信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处理任意的图形和具有可记录性。也就是说:传真通信实际上是一种传送静止图像的“记录通信”。

传真通信具有真迹传送的性质,它的特点是保留发送信息的具体形式。特别适用于需要传送签名或盖章的文书、合同、发布文件等,具有法律效力。

传真通信的基本过程是:对图像进行扫描、处理,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解调和合成的过程。对发送端而言是将图像按一定的密度、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分解,分解的微小基本单元称之为像素。利用光电转换技术把分解后的像素按一定的次序转换成电信号,将图像电信号经过AD转换、二值化、编码、调制等处理过程,再送入通信网或其他通信线路传输出去,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将这些经译码恢复的信号送到记录部件,记录出发端一致的文件、图表等信息。

传真通信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有:光电互换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密码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信号传输技术、网络技术、步进电机技术、电源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

1.2 传真通信发展

传真通信的发展至今经历了一类机、二类机、三类机、四类机四个发展阶段。传真通信已应用于各行各业,如今成为已不可或缺的办公设备。从业务范围来看,可传送新闻图片、报纸样张、气象预报、公文等资料。应用最多的是真迹传真,也称之为文件传真,包括亲笔文件、统计图表等。

一类机、二类机、三类机和四类机的划分,主要从传输一页A4文件所需的时间,及采用的频带节省措施来划分的。一类机通常称之为六分钟机或低速机,二类机称为三分钟机或中速机,三类机称为一分钟机或高速机。至于说四类机传输条件不同,主要用于公用数据网(PDN),速度更快。而按照传真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来分,可分为模拟传真通信和数字传真通信。

传真机分类原理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利用日趋成熟的互联网技术进行传真成为研究的方向。目前在ISDN 和Internet上均开放了传真通信业务。自从ITU-T SG8在1998年3月的会议上确定了与此有关的三个建议,即网络传真业务指南F.185、传真通信协议T.37和T.38以来,网络传真通信业务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将继续想深度和广度延伸。

传真通信的发展趋势如下:

1)采用网络化传输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通信网络的融合,网络IP化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因此网络传真通信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2)采用多媒体传输技术

ITU-T在建议T.39中规定了ASVF、DSVF和MSVF三种技术方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MSVF技术将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应用。

3)采用移动传真通信技术

移动传真技术不依赖有线方式,极大的扩展了应用的环境,尤其在军方或特殊领域,具有较广阔的前景。

4)采用新的压缩技术

JBIG压缩编码是比较新的传真数据压缩技术。该编码算法是ITU-T SG8二值图像专家组制定的二值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由建议T.82、T.85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它比建议T.4、T.6中给出的编码压缩比高,尤其对抖动图像更是如此。

JBIG2编码是JBIG向国际电联提交的建议草案T.88,是第一个对二值图像进行有损压缩编码的实用性国际标准。

JPEG2000彩色静止图像编码。JPEG-2000所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具有潜能的新压缩算法,还包括多种灵活的压缩结构和格式,可应用于文件成像、传真、遥感图像、视频画面等领域。

1.3 线路传输知识

传真通信线路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如公用电话交换网,企业内部专用的传真通信线路以及短距离的传真通信专线;载波电话电路、IP信道等

无线信道有:移动信道(GSM、CDMA等),短波通信链路;微波通信链路;卫星通信链路。

不管是有线链路还是无线链路,在窄带通路上传输数字化的传真信号是不可能的,若在模拟窄带通路上直接传输数字信号,会产生失真、甚至畸变、接收差错。当前,利用电话网开放传真通信业务可采用如下形式:

1)将传真机直接作为通信网的终端设备,将其通过用户线接于公用电话交换网络,采用线路交换方式,这样就可在接入电话网额任意两台传真机之间进行传真通信。

2)向用户提供电话网中固定接续的专线作为传输通路(称之为租用电路),用户可利用租用电路进行图文信息传输。

1.4 编码与译码

在传真通信中,对传真图像信号进行数据压缩,是传真通信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该编码属于无失真的信源编码,用得最多的是变长码。其特点是:信源的消息与码字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因而可准确无误地再现,在编、译码过程中并未损失任何信息,故称之为信息保持型的压缩方法。

MH码

最早采用的是一维改进的霍夫曼编码。其优点是编码效率高,容易扩展等。

一维改进的霍夫曼码是CCITT向各国推荐的一维偏码方案。就传真三类机而言,对应于A4幅面的原稿。在216mm扫描线长度内有1728个像素。由传真信号的游程长度概率统计可知,一行与一行出现的概率不同,一页文件与一页文件出现的概率也不同,对于每一套文件都要建立一个对照表。另外.在扫描过程中,黑白像素都是随机的,因而很难及时产生霍夫曼码。完全采用霍夫曼编码就需建立大量的对照表和转换码表,这是很不经济的,实际上也是无法实现的。于是出现了一维改进的霍夫曼码方案,这个方案是根据CCITT规定的以8个样张为概率统计依据而进行编码的。实践证明,一维改进的霍夫曼码具有编码效率高(据统计,平均编码效率86.9%)、差错灵敏度小和易于扩展等优点。

一维改进的霍夫曼码,有结尾码和组合基于码两种码宇.按CCITT建议T.4规定在215±1%mm长的扫描线上有1728像素,各个不同的游程长度只用一个结尾码或用一个组合基干码,后面跟一个结尾码来表示,由于黑、白游程统计结果差别很大,因而建立了两套对照表,即黑、白游程采用不同的码字.在0-63个像素范围内,每个游程长度各用一个结尾码表示:在64-1728个像素范围内,每个游程长度各用一个组合基干码,后面紧跟一个结尾码字来代替。当组合基干码表示的长度等于或小于需要表示的游程长度时应在组合基于码后面用一个表示游程长度为零的结尾码,或紧跟一个等于需要表示的游程长度与用组合基干码表示的游程长度之差的结尾码字表示,这一编码原则,说明了每一个游程长度码字是以结尾码表示的。例如游程长度等于64、128、192时,其编码除用表示游程长度为54、128、192的组合基于码字表示外,还应在各自的组合基于码后面紧跟一个表示游程长度为零的结尾码才说该游程编码终了。如白游程长度为65时,其游程长度为64+1,它的代码为11011000111。

数据行(编码行)由一系列可变长度的码字组成,都是以黑、白游程长度交替出现的过程。为保证收、发片机保持颜色同步,T.4建议规定在数据行的起点,都从白游程长度开始。若在实际编码中从黑游程长度开始时,则先送一个白游程长度为零的码宇.以此达到色调同步。

MR码

MR码是日本KDD公司创立的一种二维编码方式,即相对地址编码。它不仅要考虑正在进行编码的这一扫描行上的像素分布,还考虑其相邻扫描线上的像素分布。具体是,一次编码时至少考虑两条扫描线:一条是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一条是其上面一线,该行实际上已编订码字并传输,但该行的数据序列游程分布情况仍存储下来供本行编码时参考,也称之为参考扫描线。

应该指出,由于每一页的第一扫描线无参考扫描线,因此MR编码规定每页第一扫描行采用MH编码。而为了限制误码扩散,把扫描线分为每K线为一组,每组的第一线采用MH 编码,第二线及后续扫描线用二维编码。

MMR码

MMR码是T.6规定的用于四类传真机的传真编码方案。该方案采用二维逐线编码方法,即在当前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每一迁移像元的位置,是根据位于正在编码的扫描线上,或位于参考扫描线(即与正在编码的扫描线紧靠着的上一条扫描线)上的相应参考像素的位置来编码的。正在编码的扫描线在编完码后,它就成为下一编码扫描线的参考扫描线。

该编码方案与T.4中规定的MR码中的二维编码方案相同。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缩比,

该编码做了一些改进。

1.5 传真通信规程

文件传真在公用电话交换网上的传输控制规程,ITU在T.30中已有明确建议。现将这些规定的内容简要叙述如下。

1. 传真通信的传输过程可分为五个独立而又衔接的阶段。如下图所示。

图传真通信的传输过程

1)呼叫建立阶段(阶段A)

传真通信过程的呼叫建立采用电话的呼叫建立方式,在建立之后,将电话线路从电话机切换到传真机。呼叫建立方法有人工呼叫和自动呼叫建立两种。

2)报文前过程(阶段B)

报文前过程即传输报文前的信息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真设备(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进行传输报文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传真机功能的鉴别和选择、传送模式的选定、相位的核对、发送线路的测试,以及获得可以接收报文的证实信号等。经过这一阶段,传真机完成“对话”,可以转入阶段C,进行报文传送操作。

3)报文中过程及报文传输(阶段C)

传真通信过程的第三阶段进行报文的传输。在此阶段,为了保证报文传输的正常进行,在传送报文的同时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某些控制。因此,阶段C又可分为:报文中过程,该过程被安排在与报文传输的同一段时间内并控制该过程的全部信号。例如,报文中的同步信号、差错检测和纠正、线路的检测信号等;报文传输发送或接收传真报文。

4)报文后过程(阶段D)

报文后过程是报文传输后的信息交换过程。该阶段主要是用于确认文件接收的情况,其内容包括报文结束信号、接收证实信号、多页信号、传真过程结束信号灯。传真机在报文传输之后,由发送机发送报文结束信号和过程结束信号,而接收机则发送报文证实信号。若进行多页文件发送则可以用重复该过程的方法来传送。

5) 呼叫释放(阶段E)

呼叫释放是传真通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呼叫释放可用人工操作或自动操作来实现。在此过程中,传真终端设备将断开线路。呼叫释放通常在传输过程的最后阶段进行,但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传真终端设备也将自动释放线路。

a. 超过时限:当传真终端设备在规定的时限范围内,没有收到传真过程中规定的信号,设备将自动释放线路。

b. 过程命令终端:操作人员可用发送一个过程中断命令的方法来中断传真过程。

1.6 网络传真通信

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IP技术与传统电信技术的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并形成了一系列新技术,其典型的有IP电话技术,IP传真技术等。IP传真是将原电话网上传送的传真引入到IP网上进行传输,既可实现传统的传真功能又便于开发新的功能,又因为IP传真业务成本相对很低且传真机现有用户数量巨大所以说IP传真业务是一项具有相当市场竞争力的业务。

从传输方式上看IP传真可分为存储转发方式和实时方式,两种方式都需要传真网关作为PSTN和IP网之间的网络转换接口。ITU-T T.37建议规定了存储转发方式的工作模式,存储转发传真网关又称为转发服务器,其通信时首先由发送传真机呼叫发送服务器,并将全部传真报文传送给发送端服务器;发送端服务器通过IP网,以IP报文格式向接收端服务器发送报文:最后由接收端服务器暂存,经过或长或短一段时间后,呼叫接收传真机并将数据传送至接收传真机。存储转发方式能实现广播发送方式,基本上不存在网络时延和信息丢包问题但不能完成实时通信与传统的传真业务有明显区别。实时传真方式即利用IP网络进行实时的传真通信,也就是说在发送和接收传真时,双方传真机实时进行对话、交换各种传真信令和传真报文,是真正的端到端的通信方式。实时传真网关转发信令和报文,但它对传真终端几乎是透明的,这些都与传统的实时传真相符合,所以说,实时IP传真比存储转发IP传真更具有实用价值,当然,其技术要求也更高。1998年6月,ITU-T T.38建议(Internet上的G3传真实时通信规程)规定了IP网上实时传输传真文件的技术标准,从而使实时IP传真的

实现有了统一模式,有利于其应用和推广。

实时IP传真

由于IP网络与PSTN有诸多特性上的差异,使得传统的G3传真业务不能直接加载到IP 网络上,所以,ITU-T T.38建议提出了通过IP网络实现实时的G3传真的应用模型,并详细规定了通过IP网络连接的传真网关和/或网络传真设备OAF)间的信令与数据交换。实时1P 传真应用模型如下图所示。

这个模型表明实时IP传真的三种接入方式:

(1)普通G3传真终端通过PSTN接入网关。一个连接在发送网关上的传统的G3传真终端,通过IP网络将传真信令发送至目标地点的接收网关,接收网关立即建立PSTN呼叫,呼叫到目标G3传真终端上。一旦PSTN呼叫在两端建立起来,两台G3传真终端实际上被虚拟连接起来。所有的标准T. 30会话建立和性能协商直接在两台传真终端间进行。TCF(Training check)可在本地的传真网关里间接生成并发送给对端的G3传真终端,也可经传真网关间所建立的虚拟连接通道在G3传真终端间直接传输。

(2)网络传真设备(IAF)直接接入IP网。该设备自身具备传真协议T.30与实时IP传真协议T.38建议之间的协议与信令转换功能。传真信息的收发可在IAF和与IP传真网关相连的G3传真终端之间进行,也可以两个IAF之间进行。

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时IP传真网关是实时IP传真通信的关键设备,它实际上是一种转换装置,具有传真与IP两种通信功能,可将各种传真信息转换为IP数据包或做逆转换。发送网关接收来自于主叫发送端的G3传真终端的T.30消息流,根据实时IP传真协议T.38建议的规定进行处理,并使用相应的封包传送这些T.30消息;接收网关通过IP网络收到来自于发送网关的封包,并将其还原为T.30消息流,直接传送给被叫接收端的G3传真终端。所以,全部T.30建议的操作是直接在主叫发送端的G3传真终端和被叫接收端的G3传真终端

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网关和G3传真终端之间进行的.例如,ECM (Error Correction Mode纠错模式)中的纠错是在发送G3传真终端和接收G3传真终端之间完成的。

IP实时传真网关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两种.T. 38协议对这两种协议的使用都有规定。在制定具体实现方案中,选择的标准是所选协议是否符合低丢包率和低时延。

TCP协议采用反馈重发机制,以此保证通信以最大速率进行,并保证通信带宽与网络负荷的平衡.T. 30实时传真通信所要求的最大带宽相对较低且固定,其环路时延一般小于3s,这些都与TCP协议的技术着眼点不同。

与TCP协议不同,UDP无反馈重发机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这符合实时IP传真的要求但UDP协议不保证数据的正确传送,必须附加纠错机制在T. 38协议中,规定了基于UDP协议的IP传真协议包(IFP)的封装形式,即UDPTL协议。UDPTL包由UDPTL头和UDPTL有效载荷两部分组成,其中UDPTL头的内容是UDP报文顺序号和其它与冗余数据相关的信息。报文顺序号唯一,若报文不按顺序到达,接收网关可依据此号重新编排包序,每个UDPTL的有效载荷部分包括一个或多个IFP包,IFP包的具体封装形式在T. 38建议中有详细说明。载荷部分的第一个IFP包称为“主要”IFP包,承载实时传真数据。其后为用于纠错和丢包恢复的“次要”IFP包.承载纠错数据。

1.7 传真机的扫描与记录

在图像的传输过程中,图像的分解与合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图像的分解与合成是一对相反的过程,是图像传输的开始和最后处理。图像的分解与合成是用扫描完成的。传真采用逐行扫描的方法,即将图像在垂直方向上分解成逐行排列的扫描线,图像信号拾取时,以一行为单位从左到右逐个拾取对应扫描线上的像素信号,每扫描拾取一线后,由传动机构带动原稿换一行,再继续进行拾取。图像记录时,也以上述方式合成和换行。

图像信号的扫描,是指用光电变换器件将光学图像像素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的过程。

现行的三类传真机普遍采用电荷耦合光敏器件(CCD)和密触图像传感器(CIS)进行图像扫描分解。

在传真的接收端将图像电信号转换合成为光学图像的过程称为图像信号的记录。记录是传真的关键技术之一,记录的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感热记录、静电成像记录以及激光打印技术。

感热记录方式是利用感热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发热电阻体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感热记录头通常由几十个记录单元组成,每个记录单元里一般包含几十个发热器材,每个发热器材对应一条扫描线中的一个像素,因此每毫米有8个发热器件。

感热记录纸是在普通纸的基层上涂有一层几微米厚的白色感热生色层,其中黑点为无色染料,白圈为特殊生色剂,为了使它能有效地附着在纸上,在它们周围的空隙里填充有粘合剂。感热生色一经加热,生色剂立即溶化,使它溶进无色染料中,引起化学反应生成颜色。

由于感热记录纸是受热后材料熔融引起化学反应而呈现颜色,如果温度过高,新的合成物质被分解,颜色又会消失。另外,这种物质在光的长时间作用下,也会自行分解。所以,感热记录信息不能长久保存。

激光打印控制是极精密复杂的系统。主要由打印控制器,激光扫描单元,记录主电机及齿轮传动链,高压控制单元,定影单元,感光鼓及记录纸位置传感器等构成。

图2.1激光打印的基本过程

激光打印可以划分为主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分离、定影及清洗七个过程。首先由主充电装置在感光鼓表面充上静电,感光鼓在记录主电机的带动下旋转,当充有静电的感光鼓表面旋转到激光扫描位置时,需要的打印的线数据对激光进行调制,控制激光二极管的关

闭与导通,调制后的激光束经过高速旋转的多棱镜的反射,经过柱形棱镜聚焦,经过透镜校正后,扫描到感光鼓表面,由于感光鼓是一个光敏器件,有受光导通的特性。当激光束以点阵形式扫射到感光鼓上时,被扫描的点因曝光而导通,电荷由导电基对地迅速释放。没有曝光的点仍然维持原有电荷,这样在感光鼓表面就形成了一幅电位差潜像(静电潜像);感光鼓继续旋转,当到达显影机构下面时,显影辊上被充有相反的静电,在摩擦的作用下,使碳粉也带有相反的静电,感光鼓表面没有被激光照射的地方仍然带高静电,由于有较高的电势差,碳粉就被吸到感光鼓表面;而被激光照射的地方电位降低,与碳粉之间电势差小,碳粉就不会吸到感光鼓表面,这样就在感光鼓上把图像显现出来;感光鼓继续旋转,同时,在齿轮链的传动下,记录纸也在传送,当到达转印辊下面时,转印辊被充上高的极性相反的静电,使记录纸也带上极性相反的静电,感光鼓表面的碳粉在静电的吸引下,被转移到记录纸上;在纸张张力及分离针的作用下,使记录纸与感光鼓分离;记录纸继续运动,到达定影单元下面,在高热和高压的作用下使碳粉固化到记录纸上;而感光鼓继续旋转,到达清洗机构下面,清洗掉感光鼓表面的剩余碳粉及剩余静电。然后,开始下一循环过程。

激光打印原理示意图1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试举出若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内电话、调频广播、移动电话、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市内电话:双绞线 调频广播:无线信道 移动电话:无线信道 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 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 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答:1)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传送的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 4)误信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 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

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序号相连。这些数据包各自独立地经过可能不同的路径到达它们的目的地,然后按照序号重新排列,恢复信息。它的优点是线路利用率高。 8、已知二进制数字信号每个码元占用的时间为1ms,1、0等概率出现,求(1)码元速率,(2)每秒钟的信息量,(3)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每秒钟信息量=Rmlog2m=1000*1=1000(bit) 3)r=Rmlog2m=1000*1=1000(bit/s) 9、同上题,如果码元速率不变,改用8进制传输,且各码元等概率出现,求码元速率,信息速率。 答:1)码元速率=1/0.001=1000(B) 2)r=Rmlog2m=1000*3=3000(bit/s)

传真机常见中英文对照

传真机常见中英文对照 activity report 传真通信管理报告ans/fax mode /传真接收模式ans-greeting 应答/传真对答留言called stations 被呼叫方站点calling 正在呼叫对方canceled 取消操作 check paper 检查记录纸clock set 设置时钟 coded dia l编码拨号connection tel 联络电话号码 communication error 通信错误cut per reception/page 每次接收都每页切纸 data-time 时间和日期data entry ok 数据输入正确delayed polling 定时预约delayed tx 延时发送 dialing 正在拨号document jam 原稿堵塞 document ready 稿件已经准备好document set 稿件已经设置好 enter your tel 输入电话号码enter your name 输入名称 erasing end 删除完毕error code print out 打印错误代码expanded dial 扩展拨号ext. tam mode 外置答录机模式extension copy 加长复印fax parameters 传真机参数 fax pager 传真fax in memory 中有收到的传真文件fax parameter list 传真机参数表greeting time 留言时间长度设置group dial 群组拨号ang up phone 挂上电话 input your tel 输入电话号码input your name 输入名称 journal print 打印通信管理报告junk mail prohibitor. 禁止编程 memory copy 打印存储器传真文件manual/auto rec 人工/自动接收方式 memery input 存储器输入modem test 测试 memory full 存储器接收传真满message alert 设置留言报警no response 没有响应no document 没有稿件 overseas mode 国外传真模式one-digit speed dialing 一位缩位拨号 paper cut 切纸over temperature 传真机温度高polling id 预约id号码paper save function 纸张节约功能 print out 打印输出polling start time 预约传真开始时间 program list 可编程表polling password set 设置预约传真密码 program name 可编程名称printer overheated 打印机过热program key 可编程按键recording paper jam 记录纸堵塞 report time 打印报告时间received in mailb ox 保密信箱中有邮件

通信基础概念

通信子系统 :共计14 个子系统。1、传输系统2、电话交换及接入系统3、数据通信系统4、专用移动通信系统5、调度通信系统6、会议电视通信系统7、应急通信系统8、时钟及时间同步系统9、通信防雷及接地系统10、综合视频监控系统11、通信电源(即动力)及环境监控系统12、综合网管系统13、综合布线系统14、通信线路。整个电信网按网络功能分为三个部分:传输网、交换网和接入网。SDH(同步数字体系)光传输设备: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送网络。接入网: 是指骨干网络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设备。其长度一般为几百米到几公里,因而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接入即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常包括用户线传输系统、复用设备、交叉连接设备或用户/网络终端设备。铁路运输调度通信:是指铁路干线局线调度通信、列车调度通信、货运调度通信、电力牵引调度通信及其它根据运输组织的需要而设置的独 立的调度通信系统。(即:4 大调)TDCS 铁路调度指挥系统:TDCS 系统是个全路联网的调度指挥系统,它由铁路调度指挥系统:部中心 TDCS 系统,铁路局 TDCS 系统,车站系统三层机构有机地组成的;TDCS 系统的重点在直接指挥车站的路局 TDCS 系统一层,路局 TDCS 实现对全路局的行车进行实时、集中、透明指挥,用自动化的手段调整运输方案,通过计算机网络下达行车计划和调度命令,实现自动报点和车次号自动跟踪,改变过去车站值班员用电话向调度员人工报点、调度员用电话向车站下达计划和命 令,车站手抄再复诵的落后方式。FAS 系统,是基于 GSM-R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新一代数字通信调度系统,具有适应铁路运输特点,符合铁路通信信号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技术水平高,应用范围广的综合竞争优势,在京津、武广和郑西客运三条高速铁路已得到成功应用。区段通信:是指为铁路沿线各基层部门进行指挥调度、办理行车、维护、

传真机四种传真模式详谈

四种传真模式详谈 接收传真模式有四种:Fax、Tel、FaxTel、Answering Machine。请您根据自己工作的需求来选择不同时期设定不同模式:Fax 模式:即自动接收传真模式。当您希望某段时间内一体机就做为普通传真机来使用,不需要接听任何电话,则可以放心设置成“FAX”模式。(“FAX”指是“传真”的意思) Tel 模式:即手动接收传真模式。有些家庭或小型企业,房间内只有一条电话线,也就是一个电话号码。这时候,可以将一体机设置为“Tel”模式。有电话进来后,一体机不会自动给出传真信号,只会不断响铃,直到有人员接听电话并发现对方是要给自己发传真时,再手动给出对方传真信号。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仅使用一根电话线路就可以做到电话和传真都不耽误,局限性是必须要有人员参与。(“Tel”是“电话”的意思) FaxTel 模式:即传真电话智能识别模式。是手动接受传真和自动接受传真相结合的一种传真方式。设为此模式后,一体机会自动识别对方来电是传真还是语音。比较适用于工作忙碌的办公族桌面案头使用。 Answering Machine 模式:当一体机2 号口上还连接有答录机或录音电话,则请设置成此模式,以避免留言过程被传真音打断。 设置和使用方法Fax 模式(自动接收传真模式)设置第一步:在正常待机状态下,按面板左上角的“应答模式”键,直到液晶屏的第二行显示“Fax”。 设置第二步:在一体机身上依次按“设置”→“3”→“3”,液晶屏显示“rings to answer”(中文含义:应答铃声次数),使用左右键选择到您期望的应答铃声次数,然后按下“OK”键保存。4255/4256一体机默认情况下的应答响铃次数为两声。 使用方法:设置完毕后您只要保持一体机正常的开机状态,并连接好电话线,那么每一次来电一体机都会自动给出传真信号了。至于响铃几声后给出对方信号,有赖于用户上一步的设置。Tel 模式(手动接收传真模式)设置步骤:在正常待机状态下,按面板左上角的“应答模式”键,直到液晶屏的第二行显示“Tel”。 使用方法:来电后一体机开始振铃(如果机身后的2 号接口连接着分机的话,电话也会振铃),这时您只要提起一体机机身上的听筒就可以与对方通话了。如果得知对方要给您发送传真时,您可以依次按面板上的“黑白”→“2”,就可以给对方传真信号以接收传真了。给出对方信号后,您就无法在话筒种听到对方声音了,此时只要把话筒放回原位等待传真的接收和打印即可。注: 手动接收传真时请注意千万不要在一体机的自动进纸器上放任何原稿,否则一体机会认为是要准备发送传真而不是接收,那样接收传真就会失败了。 FaxTel 模式(传真电话智能识别模式)设置第一步:在正常待机状态下,按面板左上角的“应答模式”键,直到液晶屏的第二行显示“FaxTel”。 设置第二步:在一体机身上依次按“设置”→“3”→“3”,液晶屏显示“rings to answer”(中文含义:应答铃声次数),使用左右键选择到您期望的应答铃声次数,然后按下“OK”键保存。默认情况下的应答响铃次数为两声。 使用方法:设定此模式后,一体机会根据对方来电的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对方不使用话筒,而是直接在其传真机的按钮面板上拨号给您,接到来电后开始自动识别对方的信号。甄别过程中,一体机液晶屏一直显示“ringing”,但是不会有铃声。当甄别出对方来电的信号是带有传真信号的,这显然是一份传真而不是电话,一体机则会自动给出传真信号以接收传真,不需要人为参与。至于对方听到响铃几声后才得到的传真信号,有赖于用户上一步的设置。您可以注意到,这种模式下接收对方的自动传真是非常安静的,没有任何不必要的铃声,也不需要浪费不必要的人力资源。 如果对方是提起其传真机的手柄拨号给您的,或者根本就是用普通的话机听筒给您打电话,

现在说一下发传真的具体步骤

现在说一下发传真的具体步骤,就以常用的文字编辑器Word 2000为例: ①启动W ord 2000,打开需要发送的文档,只要是Word 2000能识别出的格式就可以, 文档中也可以包括图片。 注意:若文档中含有图片,最好将之处理为灰色图案,这样做一来利于提高传真的清晰度,二来利于提高 传真速度。 ②执行Word 2000“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注意,请勿直接点 击工具栏上的打印图标,否则就不是发传真,而是真正的打印了),此时会出现一个打印设置对话框,注意 将打印机的名称选择为“传真”,然后点击一侧的“属性”按钮。 ③该对话框用于设置传真属性,可以像利用打印机打印一样,定义纸张大小、设置打 印方向、改变图像质量。还可以设置发送时间,如果某个时段有电话资费有打折,可以考虑使用。 ④按下“确定”按钮,弹出“发送传真向导”,当然是按照提示操作:首先是编辑当前用户信息,也就是输入 你的基本资料,好让对方明白发件人是谁(如果在“添加传真设备”一步中,你已经填入了用户信息,则在 此处可以直接调用);接下来输入收件人的姓名以及传真号码,点击“下一步”继续。 接受传真: 3、接收传真 ①打开接收传真功能:点击“我的电脑”→“控制面板”→“传 真”→“高级选项”,按下“打开传真服务管理控制台”按钮,在 出现的窗口中点击“设备”,并随之双击在右侧出现的Modem设备,选中“启用接收”就 可以了。“应答前响铃次数”表明响铃多少次后即开始自动接收传真内容。 ②在确保电话线路已与小猫相连的情况下,若对方通过普通传真机拨打你的电 话号码,计算机按你设置的响铃数应答后,对方便可在传真机上按下“发送”按键,这时系 统会弹出“传真监视窗口”,计算机自动接收传真。你想中断接收,只需点击“结速传真电话”即 可。 附:传真中的一些名词解释,楼主遇到不明白的词汇的时候查找一下一下的词汇表 多址发送

传真格式及范文公文范例.doc

传真格式及范文_公文范例 传真格式及范文 1.概述 所谓传真通信,是把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图表、相片等静止的图像变换成电信号,经传输线路传递到远外,在接收方获得与发送原稿相似的记录图像的通信方式。因此,传真就是一种传输静态图像的通信方式。由于传真可以将原稿的真迹准确地传输给远距离的接收方,所以有人称之为远距离复印。传真机不仅能传关信息的内容,还能传送信息的形式,不但可以传递文字、数据、图表,还可以传递签名、手迹、印章等。因此,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2.范文: 莫赛耳有限公司 新加坡河谷路555号22按国际金融大楼 电话:65—256—8467 传真:65—5256—8333敬致:黄先生××股份有限公司

发文:富康 日期:××年×月×日页数:1 讯息:

亲爱的jesse, 只是要告诉你,本公司自×月×日起迁至上址。公司总机及传真号码不变,而我的专线则为为:256—82258。 我们对本地区的服务如常。请将你的电话簿资料更新加上(见本传真信头)。 希望很快在你下一次出差来这里时见面。祝安好!

fax cover sg eetto:__________fax no:__________ attn:__________cc:__________ fron:__________pages (inclcding this page):__________ 水晶咖啡即将于×月××日在中和的来雅百货公司开一家新的分店。为庆祝开幕并欢迎您的光临,请填妥下列个人资料,传真回721--st573,我们就会把贵宾邀请卡寄给您。在6月11日前持该邀请卡来店消费,可享饮料七折、糕点八折的优惠。

最新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1)

无线通信技术 1.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 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①有线通信,②无线通信,③光纤通信。 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 2无线信道简介 信道又指“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

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46dB,(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4万倍)。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2dB,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 2.1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 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①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 ②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 ③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 ④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 2.2无线信道的指标 (1)传播损耗:包括以下三类。 ①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②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③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 (2)传播时延: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 (3)时延扩展: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 (4)多普勒扩展: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 (5)干扰: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 2.3无线信道模型 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Ericsson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中) 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中) 什么是移动电话网? 移动电话网就是可以使移动用户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我国自1987年开始开通移动电话业务以来,移动电话迅猛发展,用户增长迅速,到现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五种移动电话网共存的局面,这五种网各有不同的通话范围和不同的业务功能。用户选择配备移动电话手机时,需要对现有的五种网有所了解。 我国的五种移动电话网又被称为A、B、C、D、G网,其中A网和B网是模拟网,C、D、G网是数字网。 1)A网和B网:模拟移动电话网 模拟网是我国早期建设的移动电话网。由于各地分别建设、时间先后不同,又有爱立信和摩托罗拉两大移动电话系统等原因,模拟移动电话网形成了A网和B网系统,A网地区使用A网的手机,B网地区使用B网的手机。A网的地区是北京、天津、上海以及除河北、山东以外的全国各地。可见在大部分地区是共存的,但原来是不能互通的。B网的地区主要是在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四川、黑龙江、山东等地。1996年1月起,我国各省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实现了联网,模拟移动电话已有可能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实现自动漫游。但是,如果要从A网区到B网区,需要用户在自己的手机上进行操作,将手机转换为B网,否则不能使用;如果从B网区回到A网区,也必须先在手机上操作,将手机变回才能使用。变换的方法可见说明书。 2)C网:CDMA制式移动电话网 C网是指CDMA(码分多址)制式的移动电话网,CDMA制式是接通率高、噪声小、发射功率小的新型数字网,能实现移动电话的各种智能业务。我国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等市建设了C 网,沿海的10省也在建设,已经建成的城市间已联网,使用CDMA手机可以在上述地区漫游。 3)G网: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设“全球通”(GSM)数字移动电话网,这就是G网。数字网具有许多新的业务功能,特别是具有漫游范围最为广泛的特点,因而被称为“全球通”。G网工作于900兆赫频段,频带比较窄,随着近年来移动电话用户迅猛增长,许多地区的G网已出现因容量不足而达到饱和的状态。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近来又建设了“D”网。 4)D网:工作在DCS1800系统的移动电话网 它的基本体制和现有的GSM900系统完全一致,但工作于1800兆赫频段,需要用全球通1800的手机。如果使用双频手机,那么在G网中也能漫游、自动切换。现在有许多城市是DCS1800系统和GSM900系统同时覆盖一个地区,就称为全球通双频系统,使全球通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成倍增长。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基础知识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基础知识 一、通信设计的概念 通信设计是对现有通信网络的装备进行优化与整合,是在通信网络规划的基础上,根据通信网络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工程技术和经济方法,依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工程项目进行勘察和技术、经济分析,编制最为工程建设依据的设计文件和配合工程建设的活动。 设计的定义: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包括规划、设计、勘察、可行性研究、编制技术规范暨询价书等; 设计文本是指按照合同、委托书要求完成的文本,包括设计文本、 勘察文本、规划文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规范暨询价书等。 通信设计往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为通信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实施,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融资和招投标咨询、项目管理、施工监理等过程提供技术与咨询服务。 通信设计主要含设计前期工作,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安装试生产,参加竣工验收和回访总结等工作。 通信设计是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贯彻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并要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严格执行通信设计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设计方法,保证工程项目的先进性。通信设计重视工程经济,要做到技术和经济的统一,使得工程项目在建设、营运和发展过程中均有较高的投资效益;要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节约用水、 节约用地,并符合国家颁布的 环保标准

在通信工程建设中,科技要素首先是要通过规划设计注入通信工程的,通信设计要考虑通信网络的全程全网性,建设的连续性以及通信网络的高可靠性要求。通信设计单位是通信主管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参谋和技术顾问。通信设计是通信工程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是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提高通信网络全程全网技术含量的关键环节。 二、通信设计的实施 1.成立项目组 由设计部门负责人组织项目组,任命项目负责人。当项目涉及到其它专业,需要其它设计部门配合时,由本设计部门负责人负责,与其他设计部门负责人协商,明确配合方式和核算方式。 2.编制项目计划 项目负责人对设计任务进行分解,必要时可成立单项设计组,指定单项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对每一单项任务填写“项目计划书”(附件4)如指定了单项负责人,则“项目计划书”要下发到每一单项负责人。项目计划书内容(但不限于): (1)项目名称、设计编号、项目负责人、单项负责人、审核人、校对 人、设计人; (2)提供配合项目的衔接日期(内部、外部)、计划完成设计日期; (3)工程内容说明。 设计部门负责组织设计的实施,详见通信工程的设计工作流程(图 二)

通信工程师基础知识试题库

通信工程师 习 题 集

目录 上篇新技术、新业务知识 (4) 第一章基础知识 (4) 第二章现代电信网 (8) 第三章现代电信技术 (18) 第四章电信业务 (25) 第五章电信市场营销 (34) 下篇通信专业知识 (40) 一、无线通信专业 (40) 第一章无线通信概述 (40) 第二章微波通信 (42) 第三章卫星通信 (48) 第四章无线市话通信 (55) 二、移动通信专业 (61)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61) 第二章移动通信网 (66) 第三章移动通信的无线覆盖技术 (70) 第四章干扰和噪声 (73) 第五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76) 第六章基站控制器(BSC) (79) 第七章GPRS系统介绍 (84) 第八章WCDMA系统介绍 (91) 三、有线传输专业 (98) 第一章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98) 第二章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 (106) 第三章SDH传输网维护测试项目及法 (112) 四、交换专业 (118) 第一章程控数字交换机 (118) 第二章网 (124) 第三章数字数据网(DDN) (141) 第四章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 (145)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 第六章因特网(Internet) (157) 六、电信网络专业 ...........................................................................

Inmarsat-C系统的通信业务

一、Inmarsat-C系统的主要通信业务。 二、特殊业务功能简介。 1.数据报告、查询及远距离遥测和控制业务。 1)数据报告业务:其目的是把船站的数据发送到一个特定的控制中心进行分析,但应用此项业 务的船舶和岸站必须具有特定的条件。作为船站来讲,必须首先在一个指定的数据中心进行 登记注册,从而在该数据中心获得自识别码(DNIC)、数据报告格式等方面的内容;然后才能 通过Inmarsat-C系统中开放数据通信的岸站,来完成这项业务。 2)数据查询业务:数据查询业务应用于岸对船站方面,操作中心通过Inmarsat-C向一个指定的 船站发送查询控制指令,来完成一项特定的任务。 3)远距离遥测和控制业务:本项业务是数据报告和查询业务的组合。要完成远距离遥测和控制 业务,必须在Inmarsat-C系统的船舶中加装传感器和控制器,并使其程序化。 2.操作员协助及功能扩展业务。 1)操作员协助业务主要用于船到岸方向。船台把电传信息发送到岸台操作员那里,岸台操作员 再用不同的形式向外转发(例如:电话、传真、书信……等形式)。 2)功能扩展业务,简写VASS,主要用于岸到船方向,提供二级服务业务。主要是陆上用户用除 电传之外的其它形式如电话、传真、书信等传到海岸地球站(LES),再由LES用电传的形式向 外转发。 3.传真业务。 Inmarsat-C系统的传真业务只能进行电传电文的传输.船上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海岸电台传到陆地的传真用户;而岸上的传真用户不能直接把信息发送到船上,必须先用传真机发送到岸台操作员处,再由操作员用电传的形式通过C站发送到船上。由此看来,Inmarsat-C系统提供的传真服务只能是文字,而不能是图像和表格。 4.电子邮箱业务(E-mail)。 在E-mail网上注册的船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同E-mail用户进行电传信息和数据信息的交换。 5.同计算机间进行数据交换。 C型船站可直接同连接在PSDN网(公共数据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例如X.25及X.400设备。 6.同船站的通信。 Inmarsat-C型船站可以直接同包括自己在内其它船站进行电传和传真通信。 三、几项主要特殊业务的应用举例。 1.船岸间的传真业务。 以STC公司的Sailor-C型船站为例,要同青岛某传真用户(传真号码:5810124)进行传真通信:

电子传真的优点

电子传真的优点 周珊莎 4-27 ●统一传真管理, 历史资料随时查询 传真统一管理,用户所发的传真文件在传真服务器上有备份, 发件人可以随时查询,查找历史记录及文档,可以大大方便工作,提高效率. 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每个用户一个传真号码,方便用户使用. ●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 电子文档直接传真,不需浪费时间等候。可节省大量的资源、人力、时间,省下大笔费用。接收传真时传真直达收件人,减少多余的环节,缩短信息传递时间,使传真尽快得到处理。 ●集中传真资源,节省设备的购置费用和维护费用 如果选用传统的传真机,同时购置多台,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而传真服务器只用一台服务器就取代了几十台昂贵的传真机,在最初购置成本上有很大的节约。 由于企业对传真有很大的依赖性,每台传真机的维护成本也居高不下,而采用传真服务器就可以节省维护费用。 ●有效节省办公通信成本 高效传真系统节省传真传输时间,因而节省通信费用。同时利用通信费用优惠的时间段发送传真或利用IP网关,通过Internet发送传真,大幅度降低传真费用。 ●信息沟通更加及时通畅 用一个自己的传真号码与客户保持安全的传真通信,甚至在身处异地的时候也能通过Email收发传真。 传真资源共享,多个传真通道系统智能分配,提高系统的利用率,保证信息传递更加畅通。域内用户传真文件的相互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合办公应用系统,充分保护原有投资 传真服务器能够与企业的其他业务系统有机集成,在现有的ERP,CRM,OA系统内实现自动传真,从而不但有效利用了现有资源,而且使用户的原有投资得到充分保护。

产品优势 没有传真机也可以收发传真 ·跨地区使用,无地域限制。 ·详细的结果反馈,消费一目了然。 ·无纸办公,环保节约。 ·丰富的个性化功能。 ·产品宣传新方式。 ·更专业无论何时何地,上网即可收发商务传真。 ·更高效简单的鼠标点击即可完成传统的传真发送(文件打印-排队发送)。 ·更节省为您节省70%的费用成本。 ·更私密您的专属传真号码,不再和他人公用一台传真机。 ·更环保满足您的无纸化办公需求。

通信技术基础 课程标准

《通信技术基础》课程标准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 2014.08.5

》课程标准《通信技术基础 、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 1 课程定位.1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通信技术专业、 通信网络与设备、移动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通信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使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基本的分. 析、设计方法,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系统讲述通信领域的“通信系统传输与交换原理”、“通信介质”、“光通信系统”、“通信交换系统”、“移动通信”等各类专业知识,以及“通信接入网”的专业内容,涉及的范围广,内容新;旨在培养学生全面认识通信技术与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对通信网络的初步分析与系统建设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通信系统基本概念、一般模型 能描述模拟信源数字化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的关键技术)(2掌握PCM3)信号的再生中继传输,了解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掌握二进制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知道四相调相系统和其他调制方式(4)了解同步及数字复接原理 5)()、技能目标2 (1)能熟练使用通信原理实验箱; 2具备对简单通信系统进行建立模型、定性分析、并用相关软件仿真的能力;)(能对给定的通信电路进行调试;(3))、素质目标3 (1)学会一定的沟通、交际、组织、

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3()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3、课程内容 表1 “通信技术基础”项目简表

传真基础小结

IP 传真简介 定义 传真信“息以IP ”分组数据的形式经过互联网传输,而不是以模拟信号的形式经过电话线传输。 传输模式存储转发模式: 传真信息作为电子邮件附件在传真服务器(也称为网关)之间传送。 这种方法使用了较底层的互联网协议(如SMTP)。它的缺点是传真机并非实时交换信息,所以感觉并不像是传统的传真。传真机并不会交流彼此的功能(如果发送方是彩色传真机而接收方是黑白传真机,那么结果将令人大失所望),而且发送方无法立即确认每一页都已经收到。 实时传真模式: 通过使用高级互联网协议(如TCP 或UDP),传真信息以IP 分组数 据的形式在传真服务器之间传送。这些协议允许实时连接,使传真机能够在传送过程中随时交换信息。实时IP 传真感觉与传统电话线传真无异。 传真呼叫阶段划分 T.30建议书指定了G3的会话控制过程,整个过程分为五个阶段,见图1:图1 T30传真的阶段划分 摘机,拨号,响铃,接听, 和CED 音 传真终端识别,能力交互与设置,训练 页面传输,行监督,错误检测与校正 结束消息发送,页确认 呼叫断开,并返回到挂机状态

阶段A是呼叫建立阶段。在该阶段,主叫传真机摘机,并拨打被叫传真机,播放主叫单音 (即CNG,见图2)。接着被叫传真机响铃,并以被叫终端标识(即CED,见图3)应答主 叫传真机的呼叫。在主叫端收到应答音之后,传真协商开始,此次呼叫进入阶段B。 阶段B是报文前过程。此阶段进行的工作包括:传真机功能的辨别和选择,传输模式的确立,发送线路质量测试等。当接收方确认可以接收了,向发送方发送可接受的证实信号,直到发送方收到该信号为止。至此,传真机完成磋商达成传输协议,进入到阶段C,进行报文传输。 “” 阶段C分为两个子阶段,C1和C2,进行实际传真页信息的处理。C1是报文中过程,C2是实际 消息传输,C1与C2同时发生。C1主要是控制同步信令、错误检测与更正信令的发送。C2则进 行实际消息传输。 阶段D是报文后过程,包括报文结束命令(EOM)、报文证实(MCF)、多页信号(MPS)及 过程结束(EOP)的信令发送。在每页数据被发送之后,主叫传真机会通知被叫传真机页数据发送完毕,并等待被叫传真机的一个确认。当所有数据均被发送后,传真机进入阶段E。 阶段E是呼叫释放阶段。此阶段是传真结束阶段。主叫端在发送EOP后,发送DCN信号,使两 端挂机,并释放传真通信线路,使两端回到空闲状态。 图2 CNG音 1100Hz --------------- | | | | 0.5s 3s 0.5s 频率:1100Hz,通0.5s,断3s。 容差:定时±15%,频率1100Hz±38Hz。 图3 CED音 2100Hz --------------- | | 3s 频率:2100Hz,周期参考值3.3s。 容差:其周期不小于2.6 s并不大于4.0 s,频率2100 Hz±15 Hz。

传真机技术培训教材

传真机技术培训教材基础知识部分(客服专员版)

第一部份传真机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传真”是英文的译名,意思是“按照原稿进行摹写、复制”。 传真通信就是把记录在纸上的文字、图表等图像信息通过扫描和光电变换技术,由发送端经过通信传输网络传送到接收端,再在接收端记录纸上重现与发送端相同的图文信息。 传真机的种类如果按照传送一页幅面原稿的时间来分类,可以分为类机、类机和类机。具体分法如下: 表 现在使用的传真机基本上都是三类或三类以上的传真机。 按照传真机的记录方式又可分四类分别为感热式(热敏纸)、热转印(色带)、喷墨式(墨盒)和激光传真机(碳粉和硒鼓)。 例如: 都是感热式的传真机; 是热转印式的传真机; 是激光打印的传真机; 是喷墨式的传真机。

三类传真机是高速的数字通讯设备,它采用数字技术,用控制,可以说是一台专用的计算机通讯设备。现在的一些高档机除传真机的功能外,还可以与电脑联接作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使用,可以通过电脑对传送的文件进行管理等,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为办公自动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二、传真通讯的基本原理 .传真通信的基本过程 ()()()()()()()() 下面对各过程进行说明: ()待发文稿在传动机构(搓纸部分)的拖动下,由扫描器进行扫描,经图象读取传感器(器件或器件)将原稿的二维图象信号分解成一维的, 读取原稿的模拟电信号。 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宽扫描能力的传真机,并不都具备相应宽度的记录能力。例如夏普、松下、佳能等传真机,它们都可以传送幅面的文件,但接收文件时,是缩小打印在尺寸的记录纸上。 ()对图象读取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补偿放大、背景控制、黑斑校正、变换等,最后输出数字信号。 ()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减少信号中的冗余度,缩短传输时间。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通信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试举出若干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例子。 答:模拟信号:语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计算机处理数据等。 2、请说明有线电视、市内电话、调频广播、移动电话、校园网等通信系统各使用哪些信道。 答: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市内电话:双绞线 调频广播:无线信道 移动电话:无线信道 校园网: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3、试述通信系统的组成。 答:通信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信源;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信宿;5)信道。 4、一个有10个终端的通信网络,如果采用网型网需要用到多少条通信链路?如果采用星型网需要有多少条通信链路? 答:网状网:45条;星状网:10条 5、试述传码率,传信率,误码率,误信率的定义,单位。并说明二进制和多进制时码元速率和信息速率的相互关系。 )传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传送的1答: 码元数目,单位为“波特”或“B”。 2)传信率也称为比特率(bit 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通信系统所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

“bit/s”或“bps”。 3)误码率就是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Pe=传输中的误码/所传输的总码数。4)误信率是指发生差错的信息量在信息传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Peb=系统传输中出错的比特数/系统传输的总比特数。 r=Rmlog2m(bit/s) 式中,r为传信率,Rm为m进制的传码率。 6、描述点对点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对于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送的

方向与时间,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7、线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区别在哪里?各有哪些优点? 答:线路交换:网上的交换设备根据用户的拨号建立一条确定的路径,并且在通信期间保持这条路径,从被呼用户摘机建立通话开始到一方挂机为止,这条线路一直为该用户所占用。线路交换的很大一个优点是实时性好。. 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与转发的交换方式,很适合于数据通信。它将信息分成一系列有限长的数据包,并且每个数据包都有地址,而且

现代通信技术总结

现代通信技术总结 篇一: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11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学习心得 我很高兴在大一刚来到这个校园就选择了《现代通信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我选择它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是国民经劲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通信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变化。 2.我是一名非通信专业的学生,想要的了解和掌握通信及其络新技术。因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讲日益丰富与多样化。而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现代通信使我们所学选的第一对象,而且,通信络的发展趋势是在数字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向智能化,移动化,宽带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我们都应该掌握它。 3.想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增加我的知识面,而以前对通信技术了解的不多,但我认为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以后的学习。 4.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这门课程村在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根据老师在课上的耐心讲解和自

己在课下认真阅读教,思想汇报专题这本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 1.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 2.现代通信系统的功能模型:(1)接入功能模块 (2)传输功能模块 (3)控制功能模块 (4)应用功能模块 3.现代通信的特点:(1)使用方便,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等通信终端使用非常便捷,擦作者通过按键或者点击鼠标的简单操作。 (2)安全可靠,现代通信的服务功能充分考虑了用户传递信息的安全和可靠因素,采用了大量的有效措施。 (3)灵活多样,现代通信提供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通信双方可以交换和共享数据信息、进行话音交流、文字交流和多媒体信息交流。 (4)覆盖范围广,现代通信的信息交流服务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及地理空间的距离。 4.现代通信技术的特征:通信技术数字化、通信业务综合化、络互通融合化、通信络宽带化、络管理智能化、通信服务个人化。 5.基带传输,数字信号从原传到目的地。需要有数字传

803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一、考试目的

803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主要考核考生对"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通信原理"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考生应熟练掌握大纲所列知识的基本思想、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 二、试题结构 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绘图题。 考试内容比例:信号与系统约50分数字信号处理约20分通信原理约80分 三、考试内容 "信号与系统"部分: 1.绪论 信号与系统的概念,信号的描述、分类和典型信号;信号运算,奇异信号,信号的分解;系统模型及其分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分析方法。 2.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微分方程式的建立、求解,起始值的确定;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系统冲激响应求法,利用卷积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卷积的计算,卷积的性质。 3.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频谱结构和频带宽度;傅里叶变换---频谱密度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时域抽样定理;帕塞瓦尔定理。 4.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拉氏变换的定义,拉氏变换的性质,复频域分析法;系统函数的概念,根据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时域、频率特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5.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常用典型离散时间信号,系统框图与差分方程;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求解的一般概念;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样值响应,离散卷积(卷积和)。 6.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z变换的定义、性质,典型序列的z变换;利用z变换解差分方程;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信号流图。 "数字信号处理"部分: 1.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实现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基2时间抽选法FFT,基2频率抽选法FFT,IDFT的快速算法,线性卷积的快速计算 2.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 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设计,IIR滤波器的频率变换设

中国电信基于SIP的传真业务实现规范

基于SIP的传真业务实现流程 年月发布年月实施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发布

基于SIP的传真业务实现流程 1范围 本文档用于描述UNI接口间采用SIP协议时,传真业务的实现流程。 2传真能力SDP描述和媒体协商 2.1 T.38的SDP描述 T.38的SDP描述参照《ITU-T Recommendation T.38 Procedures for real-time Group 3 facsimile communication over IP networks》的附录D之规定。 以下内容是在遵循ITU-T T.38附录D的基础上提出的: SDP头参数取值备注 media Image transport Udptl 或TCP Media行 fmt list T38 M行的格式为 / T38FaxVersio n T38Maximum Bit Rate 1*(DIGIT) T38FaxFillBit Removal 布尔值 T38FaxTransc odingMMR 布尔值 T38FaxTransc odingJBIG 布尔值 a行 T38FaxRate Management LocalTCF或 TransferredTCF üLocalTCF适用于TCP,当底层传输 采用UDP时,该方式为可选; ü当底层采用UDP时,必须选择 TransferedTCF模式 以下为INVITE消息中带有T.38媒体协商的示例: INVITE sip:+1-212-555-1234@https://www.360docs.net/doc/ca11405229.html, SIP/2.0 Via: SIP/2.0/UDP https://www.360docs.net/doc/ca11405229.html, From: A. Bell To: T. Wats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