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及其预防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输血传播传染性疾病及其预防现状
摘要:由于输血及血液制品广泛应用于临床,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直接危及受
血者身体健康。规范血液的采集,制备;血液的检测,血浆灭活,合理用血等程
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血液安全,有效的防止输血后传染病的发生。
关键词:输血;传染性疾病;预防;安全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输血并非绝对安全,严重的输血并发症
甚至危及到生命。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输血是传播各种传染病
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如何预防输血传染病是安全输血的一个重要项目。
1常见输血传染病
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可以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给病人,而且对病人的危害非常严重【1】。
1.1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凡是由于输血及血液制品引起受血者肝炎或无肝炎症状及体征但有血清学标
志者,称为输血后肝炎(PTH)。我国是乙肝高发区。HBsAg阳性血浆其传染性
在极其微量(0.00004ml)HBsAg阳性血浆就可引起带病毒抗原状态【2】。乙肝
很难治愈。
1.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肝病毒其结构复杂,最重要的特征是高度的基因变异性,HCV病毒主要经
输血传播,其感染易慢性化,85%的患者演变为慢性感染,15%的患者经过约20
年会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1.3艾滋病
艾滋病,一旦感染无法治愈,HIV病毒感染初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发展下
去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易感染各类疾病甚至导致机体器官衰竭而死亡。
1.4梅毒
梅毒螺旋体一旦进入人体后,很快会经淋巴系统及血液循环播散到全身,可
侵犯身体任何器官和组织,危害性极大。
近年来,输血传染病引起的诉讼或社会问题也时有发生。因此保证血液安全,预防经输血传播传染病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2预防
2.1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规范是保证血液安全的依据
国家相继出台了《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
管理规范》《血站技术操作规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其中《血站技术操
作规程》2019版【3】正文包括献血者健康检查、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
液检测、血液储存、发放与运输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
出相应规定。
2.2 严格执行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从低危人群中采血是输血安全重要的战略。按
照GB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检查与评估,保障
献血者健康和安全的同时可以消除部分输血安全的隐患。
2.3 血液检测是预防输血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规定可经输血传播疾病检测项目有:人类免疫
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梅毒螺旋体(TP)感染标志物五个项目。在血液检测的前、中、后过程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是血液安全的
保证。
2.3.1应用敏感方法检测病原体感染标志物
目前国内血站按新规范要求:对HIV、HBV 、H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检测,另外为了提高传染病标志物的检出率,缩短窗口期新建了核酸检测实
验室,开展核酸检测项目。对试剂的选择、仪器设备的使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血液检测标本的留取、实验结果的判定;对初次试验有反应性标本的重复试验有
具体规定。大大降低了经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2.3.2加快血液集中检测的步伐
集中检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成本,最主要是消除实验室间的试验差异,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保障输血安全。
2.4建立有效的病毒灭活措施
血浆的病原体载量最多。由于一些病原微生物还未列入常规检测项目,因此
严格进行血浆病毒灭活非常重要。
2.5科学用血
输血安全性、科学性及合理性不仅影响着临床输血的疗效,同时也关系患者
的安危以及血液资源的保护【4】,全面提升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输血知识与技术
水平,增强现代输血意识包括:如精准输血: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输血,
选择恰当的血液制品以及输血方式;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引进保障机制,分担
输血风险。这对于避免输血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6大力发展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可以避免输血传播疾病,可以避免同种免疫和免疫抑制等问题,是较
为安全的输血方式。目前我国一些医院已大力开展自身输血项目【5】。
2.7 保密性弃血
让献血者献血后主动告知有易感血液传染疾病的危险行为,血站对所采血液进
行保密性报废处理,这是保证输血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2.8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在采供血机构与临床医疗单位全面构建质量管理体系【6】,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总之,为实现安全输血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建立固定无偿献血队伍
工作开始到血液采集、制备、血液检测、发放到临床用血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
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程序以保障血液安全,预防经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程金凤, 蔡细英. 28165例输血前及手术前患者四项感染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
国感染控制杂志,2014(4):222—225.
[2] 杨四梅, 范力星, 孙晓丽等. 输血传播病原体去除方法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
验,2015(6):575-577.
[3] 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国卫医函[2019]98号.
[4] 龚柳燕. 发生不合理输血的原因探讨及促进合理用血的对策. 今日健康,2015,14 (11):1-1.
[5] 临床输血规范协作组.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J].中国输血杂
志,2013,26(3):587.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