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班主任对所带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劳动、课外活动等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但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分析探讨目前班级管理面临的几个热点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热点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在振兴民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接班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学校,而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是班级,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班级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叫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目标

目标是指个人或群体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按照一定的价值观确定力争实现的最终结果。班级管理目标是用来表达班级管理者期望学生最终所达到的境界及规格要求,它是一切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目标越明确、恰当,班级管理就越有方向和动力;反之,班级管理越模糊、空洞,班级管理就越盲目、混乱。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是当前班级管理的目标。然而,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由于种种的原因,还存不少的问题。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分析一下,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班级管理现在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管理目标不明确

在班级管理中,许多班主任不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单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在应试教育年代,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多班主任采取“严看死守”的管理方式管理班级,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同学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要保证学生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班主任必须严看死守,与学生寸步不离,不允许学生越雷池一步,成了名副其实的“保安”。“严看死守”的管理方式,不但使班主任又苦又累,而且管理的效果也不好。它只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守住学生的“身”,却守不住学生的“心”,“严

看死守”实际上就是一个“牢笼”,学生成了“牢笼”里的“犯人”,班主任成了看管牢笼的“狱卒”,这种管理方式和理念与新课改精神背道而驰。他们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却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可以说,老师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没有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这种管理,使学生思想素质下降,法制观念淡薄,自信心不足,最终导致无心向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2、班级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调节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权益,从而使个体获得发展。在成文的班级制度中有一种倾向,即科任老师或班主任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班干部,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这种方式导致科任老师或班主任只关心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学生只关心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班干部只从事监视的活动,监视同学不违纪、不犯错。班级中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是班级中约定俗成的规范。由于多数的同学认为班级的制度不是由班级同学自己讨论制定的,在班级中大家也不会根据班级情况的变化修订班规,所以导致了规范全班学生行为的班级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这类的班级制度剥夺了学生实际自我管理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3.班主任管理不民主

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班主任都被认为是学生的管理者、监督者和引导者,具有较大的权威,却忽略了班主任同时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合作伙伴,共同服务于班集体的建设,应该使自己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大部分班主任把班级管理的权力掌握于手腕之中,从班规的制定,班委的确立,管理的实施,监督的进行,到学生的评价,都一手包办,从不让学生参与。学生就被动地成为被管制的对象,没有参加班级管理的机会。即使是班干部,他们也只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执行者,按班主任的吩咐去完成任务,鉴于班主任的权威,他们即使有意见,也不敢向班主任提出,只知道一味地遵从。据《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提供的资料,322名被调查的中小学生没有一人参与过制订班务计划或总结工作,67%的学生根本没有听过或见过计划或总结,58%的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必要让学生参与。从以上的数据,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处于极度不民主,剥夺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力,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展都被抑制了,造成多数学生只会服从老师的要求,一切循规蹈矩,全盘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4. 班主任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化

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成果。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赞扬教育法、暗示教育法、宽容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心理疏导法等。但大部分的班主任教育方法都是以批评、惩罚为主。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有的班主任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并不好,甚至越管越差,连老师都觉得不知如何是好。例如部分班主任对纪律差的学生进行“特殊照顾”,在教室的角落里给他们安排座位,将差生聚集到一起,甚至专门为其特定安排座位。这些受到“特殊照顾”的同学尽管表面上依然我行我素,但其内心却十分难堪,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感觉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眼神里满是鄙夷,进而对班主任及其他老师的工作不配合,严重扰乱课堂纪律。这种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法虽然费时少,见效快,但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致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有的恶语批评、讽刺还会酿成严重后果。

5.班级的凝聚力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