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全)同济大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高度 h 为有效高度 h0 加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基础底板的配筋
As
MI 0.9 f y h0
4、柱下独立基础 4.1 设计原则 底面尺寸——地基承载能力 基础高度——抗冲切验算 纵、横向配筋——纵、横向抗弯验算 4.2 构造要求 长宽比 1~1.5; 锥形基础边缘高度 200mm~500mm,坡角一般 25º最大不超过 35º,顶部每边宜沿柱边 放出 50mm; 受力钢筋双向配置(0.9) 4.3 设计计算步骤 1)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与截面高度确定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ck ——基底下一倍短边宽深度内土的黏聚力标准值 b ——基础底面宽度,大于 6m 时按 6m 取,对于砂土小于 3m 时按 3m 取 d ——基础埋深,一般自室外地面高程算起
9.2 荷载试验(p-s 曲线比例界限对应荷载值;极限荷载小于对应比例界限荷载值的 2 倍时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0.5m 时进行修正
( pk c )bl (b 2 z tan )(l 2 z tan )
cz ——自重应力标准组合值
f az ——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1.2 变形验算(分层总和法,荷载取准永久组合值) 11.2.1 变形特征 沉降量是指独立基础或刚性特别大的基础中心沉降量 沉降差是指相邻两个单独基础的沉降量之差 倾斜是指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局部倾斜是指纵向 6-10m 内基础两点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 11.2.2 控制特征 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控制; 对于框架结构和单排框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础的沉降差控制; 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控制,必要时控制平均沉降量。 11.3 稳定性验算(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或建在斜坡上的建筑物) 基础倾覆稳定性 基础滑动稳定性 地基稳定性 土坡坡顶上建筑物地基稳定性 12、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减少建筑物的总沉降量和增强上部结构对沉降和不均 匀沉降的适应能力) 12.1、采用桩基础或其他深基础,以减少总沉降量 12.2、对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原地基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12.3、在建筑、结构和施工中采取措施 12.3.1 建筑措施 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设置沉降缝、相邻建筑物基础 间应有合适的净距、调整某些设计高程 12.3.2 结构措施 设置圈梁增强建筑物的刚度、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减轻建筑物和基础的自重、 减小或调正基底附加应力、加强基础刚度 12.3.3 施工措施 遵照先建重(高)建筑后建轻(低)建筑的程序、建筑物施工前使地基预先沉 降、注意沉桩降水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基坑开挖坑底土的保护 三、浅基础结构设计 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作用和地基反力; 确定截面尺寸和截面配筋满足结构内力要求并 且满足构造要求。基础高度由混凝土抗剪切抗冲切条件确定,配筋由基础验算截面抗弯 能力确定。 设计方法:1)不考虑共同作用分析法(刚性设计,适用于基础相对刚度比较大) 2)部分共同作用分析法(基础-地基) (弹性地基梁板法,适用于基础相对 刚度比较小) 3)全部共同作用分析法(上部结构-基础-地基)
Fl p j Al 0.7 hp f t am h0
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4、容许承载力法和安全系数法采用荷载标准值、标准组合,分项系数法采用荷载设计 值、基本组合;容许承载力法采用容许承载力(安全度由其取值控制) ,安全系数法和 分项系数法采用极限承载力(安全度由系数取值控制) ; 5、地基承载力验算(容许承载力法) ;地基稳定性验算(安全系数法) ;基础结构设计 (分项系数法) 6、浅基础设计步骤:基础类型>埋深选择>地基承载力计算>确定基底尺寸>地基验算 7、浅基础类型: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又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 ; 扩 展基础(柔性基础,又分为柱下钢砼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砼条形基础) ;柱下钢砼条形基 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 8、基础的埋深:指基础底面到天然地面的垂直距离。原则是凡能浅埋的应尽可能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最小埋深不宜小于 0.5m,且基础顶面宜低于室外设计地面以下 0.1m) 影响因素: 建筑物的用途及基础类型; 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直 接支撑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影响;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补偿基础(基地附加应力为 0,一般有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 9、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9.1 理论公式(根据地基临界荷载 p1/4 )
p j max mi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6M 2 b b
2)基础验算截面选取及其剪力计算 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时,验算截面在墙角处; 当墙体材料为砖墙且墙脚伸出不大于 1/4 砖长时,验算截面在墙面处; 3)基础高度的确定
VI 0.7 h f t h0
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h (
800 1 ) 4 (800mm<h0<2000mm) h0
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max pmin
Fk Gk M k ,( p f , pmax 1.2 f , pmin 0) A W
11.1.2 软下卧层验算(软下卧层顶面处)
z cz f az
z ——附加应力标准值(应力扩散法) z
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1、共同作用 不考虑共同作用,忽略了三者之间受荷前后的变形连续性,导致底层和边跨梁柱的实际 内力大于计算值而基础实际内力比计算值小很多。 ★概念: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三者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三者通过各自的刚度在体 系的共同工作中发挥作用。三者之间既满足静力平衡条件,还满足变形协调条件。 上部结构与基础共同作用: 上部结构为绝对刚性:基础均匀沉降,不发生整体弯曲,发生局部弯曲 上部结构为完全柔性:发生整体弯曲和局部弯曲 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 完全柔性基础:基础和地基的力的分布以及变形完全一致 绝对刚性基础:刚性基础对荷载的传递和地基的变形有调整和约束作用(抛物线形马鞍形-倒抛物线形-钟形) ;刚性基础能把中心集中荷载调整到基础边缘(架越作用) 其 基底反力的分布只与基础荷载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有关; 2、刚性基础(主要承受压应力,并保证基础内产生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限值) 2.1 设计原则:刚性角验算(台阶宽高比验算) bi / H i tan (不够安全 or 不够经济) 2.2 构造要求 1)砖基础 标准砖 240mm×115mm×53mm,标准砖加灰缝 240mm×120mm×60mm 一般做成台阶式,俗称“大放脚” ,顶层和底层为两皮砖;二、一间隔收(节省材料) 、 三皮两收、两皮一收 垫层混凝土高度 200mm 以上时可作为基础结构一部分进行计算 2)砼基础 一般做台阶形或阶梯形,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 500mm,不超过三层台阶(350mm 和 900mm) 2.3 设计计算步骤 1) 初步选定基础高度 H(砖基础高度一般为 60 的倍数 mm;砼基础高度不宜小于 200mm;石灰三合土基础和灰土基础高度应为 150 的倍数 mm) 2)按地基承载力条件确定 bmin (做深度修正) 3)按刚性角确定 bmax b0 2 H tan 4)选择合适 b 值 5)若下部材料强度小于上部材料,应对接触部分做抗压验算 6)对砼基础,基底平均压力超过 300kPa 时,应对台阶变化处断面进行抗剪验算 3、墙下条形基础(平面应变问题) 3.1 设计原则(截面设计时采用不计基础与上覆土重力作用时的地基净反力) 基础底面宽度 b——地基承载力要求确定 基础高度 h——砼抗剪切条件确定 基础底板配筋——验算截面抗弯能力确定 3.2 构造要求 墙下条形基础一般采用梯形截面,边缘高度一般不宜小于 200mm,坡度 i≤1:3;
10、基底尺寸确定
A(b)
Fk ( f a 按未修正值计算,受偏心荷载作用时,考虑增大 10%-30%) fa Gd
11、地基验算: ★地基验算一般由变形控制,一般情况下只要变形要求能满足,地基强度要求也可以满 足。所以地基承载力验算是指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承载力,而不是地基稳定性中的极 限承载力。 11.1 承载力验算 11.1.1 持力层验算(力矩应作用在基础底面,考虑水平荷载引起弯矩)
1 , f ij 0) kii ab
假定地基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 p 只与该点的地基变形 s 成正比,而 p 不影响该点以外 的变形。p=ks, (k 为地基基床系数,表示产生单位变形所需的压力强度 kN/m3) 该模型计算简便,只要 k 值选择得当,即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但是理论不够严格, 忽略了地基中剪应力,变形与实际情况不符合。 基础位于无粘性土上(特别是基础比较柔软又有局部荷载) ;位于软弱粘性土上的建筑 物且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不是很大 1.2、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 将地基视作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弹性半空间体 具有扩散应力和变形的优点,比文克勒地基模型合理,但是其扩散能力往往超过了地基 的实际情况,造成计算结果较实测结果的大,而且不能反映地基土的分层特性 1.3、分层地基模型 我国地基基础规范中用以计算地基最终沉降量的分层总和法(完全侧限) 能较好得反映地基土扩散应力和变形的能力,能较容易考虑土层非均质性沿深度的变 化,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仍为弹性模型,未能考虑土的非线性和过大的地 基反力引起的地基土的塑性变形 2、非线性弹性地基模型 弹性模量与泊松比是随应力变化的。 3、弹塑性地基模型 4、柔度矩阵及柔度系数(m/kN) 柔度矩阵表示地基变形与反力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地基模型在外力作用下界面的位移特 征。 柔度系数 f ij 是指在网格 j 处作用单位集中力而在网格 i 处引起的变形 5、选择地基模型原则:1)被选模型应尽可能准确反映土体受外力作用时的主要力学性 状。2)便于利用已有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手段进行分析 3)模型参数容易确定 二、浅基础地基计算 1、浅基础与深基础(桩基础、沉井、地下连续墙) :设计计算时是否考虑基础侧壁摩阻 力影响 2、荷载代表值:标准值(承载力验算) 、准永久值(沉降计算) 、组合值(1.35 倍标准 值,基础截面设计) 3、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要求:1)地基强度要求 2)地基变形要求 3)基础结构强度、 刚 度及耐久性要求。 (按变形控制设计的原则是地基基础设计的总原则)
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总复习
建筑物通常是由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部分组成。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称为地基, 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一、地基模型——亦称土的本构定律,就是描述地基土在受力状态下应力和应变之间关 系的数学表达式 1、线性弹性地基模型(地基土在荷载作用下其应力应变为直线关系) 1.1、文克勒地基模型 ( f ii
同济大学 基础工程设计原理 期末复习资料
1150899 陈力畅
基础高度小于 250mm 时可做成等厚度板; 基底下宜设 C10 素混凝土垫层,厚度 100mm; 底板受力钢筋大于ϕ10~@100mm~200mm,分布钢筋ϕ8@~300mm,保护层厚度有垫层 时 40mm,无垫层时 70mm; 3.3 设计计算步骤 1)计算地基净反力(仅由基础顶面的荷载设计值所产生的地基反力)
f a M b b M d m d M c ck
f a f ak b (b 3) d m (d 0.5)
各符号意义同上,其中 b 当基础宽度小于 3m 时取 3m,大于 6m 时按 6m 计 9.3 规范承载力表
[ ] [ 0 ] k1 1 (b 2) k 2 2 (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