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摘要:

关键词:

关于产业转移,已越来越多引起各界的重视。2008年4月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提出的口号就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中部崛起”。着充分说明了产业转移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

正因为此,学术界十分重视产业转移研究,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现本文予以走在那综述,旨在推动研究的深入。

一、关于产业转移的定义

苏华、杨三冠在其撰文《国内外产业转移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载《价格月刊》2008年滴1期)。认为:所谓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等因素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和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按照涉及的地域范围,产业转移包括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它是伴随着国际直接投资而产生的,突破了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J].(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空间上移动的现象。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的变化,引起产业在一国内部,以企业为主导的转移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流动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解决行为和过程,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途径。

二、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李晓青等归纳为4种: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美国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指出,20世纪60年代,由于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而工业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引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而发达国家所需劳动密集型产品则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据此,区域经济学家们把它深入到国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的研究领域。

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1966年哈弗大学商学院教授雷索德.费农(Raymond Vernon)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产品处于创新阶段时,本国生产具有竞争优势,产品可以采取出

口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并认为产品周期分创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化产品3个阶段。前两阶段,创新国生产和出口该产品,在标准化阶段,进口国开始生产并逐步出口返销创新国。

该理论随后被区域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区域产业布局和转移问题,其基本含义是:当产品处于成熟阶段时,根据技术扩散程度和生产优势转移情况,可考虑以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他国市场;当产品处于标准化生产阶段最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生产转移到具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

3、重合产业论

卢根鑫认为,重合产业是指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技术构成相似的同类产品生产部门。它们使用相似的机器设备或生产线,运用相似的技术工艺,需要相似比例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生产相似的商品。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越是发展,这种重合产业就会不断出现、发育、成长,持续演变。当产业深化不能够抵消国别相对较低的成本优势,发达国家重合产业就只有一个调整方向,即产业转移。产业转移的基本形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通过产业贸易,发达国家可以将重合产业所采用的资本品、中间品、无形资产等销售给发展中国家,让后者扩大重合产业生产,以保证将这些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满足后者对这些重合产业产品的需要。通过产业投资,发达国家可将重合产业所采用的大部分生产要素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生产发达国家所需要的全部或大部分这类产业的产品,即部分或全部返销发达国家。

4、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产业梯度推动了产业转移。经过近20年的研究积淀,一些学者又结合当前情况提出成本上升、市场因素、企业内在需求、企业改革的机遇、来自欠发达地区的拉力也是推动产业转移的因素。可以看出,这些都是推动产业向外转移的充分条件,但一个区域能否真正吸引(即承接)产业转移,则取决于某产业在该区域的效用。

马子红在其撰文《区际产业转移理论评述》,载《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5期。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际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及经营理论的联系日趋紧密,1932年,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的综合原理》中提出了“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主要用于说明当时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作用。他认为:先行国(地区)和后起国(地区)之间存在着一种梯度的产业传递和吸纳的动态过程,由此形成了先行国(地区)和后起国(地区)一定时期内的产业循环和连锁型变化机制,促进了后起国(地区)产业结构向着更高层次转换。

20世纪70年代,小岛清(Kiyoshi Kojima)对赤松要的“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说”

进行了拓展,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他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可称为边际产业——(这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显在活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而且“‘边际产业’包括‘边际性产业’、‘边际性企业’、‘边际性部门’”主张“对发展中国家工业的投资要按比较成本及其变动依次进行,并从技术差距小,容易转移的技术开始,按次序滴进行转移”。小岛清引进了“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的概念,建议在投资国与接受过之间从“技术差距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同时“由技术差距晓得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这种移植的担当者”。可以看出,小岛清所说的“产业移植”实际上就是产业转移,他所提出的“技术差距”依次进行产业移植,真正触及到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实质所在,重点描绘以海外直接投资为表现形式的产业转移的轨迹,以及由此在产业转移和被转移形成的先后继起的产业发展形态。

当然,赤松要和小岛清均是从后发工业国的角度来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并未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分析。这一不足,因费农(Raymond Vernon,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说”而得到弥补。费农以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为前提,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产业国际转移现象: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新产品、成熟产品、和标准化产品三个时期,不同时期产品的特性存在很大差别;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型转换;相应地,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要素在要素丰裕程度不一的国家之间转移。因此,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路径是“生产-出口-进口”。虽然费农并没有使用“产业转移”这一概念,但针对企业生产从发达国家到不发达国家的转移过程来看,这种“产业生命周期”的实质就是产业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梯度转移。

冯启文在其撰文《金融危机下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认为: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可追索到美国哈弗大学教授雷蒙德.费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通过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要素密集度差异来说明其比较优势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动态传递。

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雁形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Akametou)最早提出,后来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来佐五郎(Okita)推广。被广泛用来解释和理解东亚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日本为领头雁,按照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依次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以及随后的中国沿海省份。这一理论可以借用来解释中国国内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因为中国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丝毫不小于国家之间的差异。

二战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三轮大的产业转移:第一轮是上世纪50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地区转移,自己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