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争主动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争主动权>
战争的胜负,除了取决于军事、政治、经济、自然等客观条件之外,还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握战争的主动权。
光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而无主动在手,也是不能取得胜利的。
因此,历来兵家都十分重视争取战争主动权。
《尉缭子·战威》说:“善用兵者,能夺人而不夺于人。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说: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毛主席总结古今战争理论,结合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更为深刻地指出:“一切战争的敌我双方,都力争在战场、战地、战区以至整个战争中的主动权,这种主动权即是军队的自由权,军队失掉了主动权,被逼处于被动地位,这个军队就不自由,就有被消灭或被打败的危险。
”以上这些论述十分深刻,然而,它们的源头却在《孙子兵法》之中。
这部兵书的《虚实篇》中说:“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就是说,善于打仗的人,能调动和左右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和左右。
这里“致人”(调动和左右敌人)可以理解为,在战前能争得支配战局的有利态势;在战中能有决定自己军队行动的自由权,并有调动支配敌军使之不自由的主动权。
孙子提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左右战局,改变敌我强弱态势,驾驶战争,赢得主动。
那么,孙子是如何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从而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呢?
一、先处战地,以逸待劳
孙子说:“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凡先达到战场迎战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
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
任何战争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而一定的空间,就是战区,它的地理特点影响军队作战的形式和战术的运用,因此,必须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地理环境,这关系到主动地位的取得。
在战场上,先敌行动,首先到达战地,先敌准备,先敌展开,必然形成以逸待劳之势。
一个国家防备外敌入侵,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必然会处于主动态势。
相反,若敌人先处战地,而我方后至,士马劳倦,势必被动。
因此,先处战地就为战争赢得了主动,就为胜利打下了基础。
古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形象描述了占据有利地形的重要性。
首先,如果先到达战场,有助于进行修筑工事,进行充分的准备。
其次,如果是遭遇战的话,先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就能够占据主动,把遭遇战变为攻防战。
尤其是古代冷兵器时代,占据有利地形显得尤为重要。
孙子曾经提到“高陵勿向,背丘勿逆”,敌军占领山地你就不要迎攻,敌军背靠高地你就不要正面迎击。
最后,能够以逸待劳,敌人喘息未定,便予以迎头痛击,总是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派大将胡阳进攻赵国的要地阏与(今山西和顺),秦军考虑非常周密,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
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
赵奢侦知秦军这一部署,从邯郸出发才30里就下令安营扎寨,命令军中加固营垒,在营区周围修筑了许多屏障,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的姿态。
并且命令部队说:“有以军事谏者死。
”军中有一人建议火速去救武安,赵
奢立即把他杀掉了。
这样,一直过了28天,而且再次增筑营垒。
秦军派遣间谍进入赵军驻地侦察,赵奢以好饭食招待后把他放走。
间谍把赵军的情况报告给秦军将领,秦将非常高兴,认为赵军要放弃阏与,只保邯郸,放松了警惕。
在送走秦军间谍以后,赵奢突然作出决定,集合部队,卷甲而趋,向西急进。
仅两日一夜即抵达距离阏与50里的地方。
被抛在武安的秦军听说赵奢巳至阏与,如梦方醒,慌忙调集兵力奔向阏与。
由于赵军远离后方,孤军独进,形势依然十分危险。
这时,赵军中有一位名叫许历的军士,进见赵奢,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
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拥挤于山下,陷入十分被动的地位。
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
阏与守军也出城配合。
秦军不支,死伤逃散过半,大败而归,阏与之围遂解。
此次战役,使威行诸侯的强秦遭受了一次最大的挫折,多年后仍不敢轻举妄动,恐怕重蹈阏与之覆辙。
二、出其必趋,攻其必救
出兵要攻打敌人必然援救的地方。
孙子说,“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如果我军要打,敌人即使高垒深沟,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与我作战,那是因为我进攻的是敌人必救的地方。
我军不想打,稍加防守,敌人也无法来同我作战,那是因为我诱使敌人改变了他预定的进攻方向。
这一思想典型反映在围魏救赵的战例当中。
公元前354年,魏国派20万大军,由庞涓为将攻赵,目的是想一举灭赵。
齐将田忌想领兵直趋赵都,解邯郸之围。
可是军师孙膑却说:“要排解互殴狠斗,万不可卷入打成一团。
而是避开双方拳脚来往的地方,只需伺机用拳猛袭其中一方的腹部,待挨揍的人双手捂着肚子跪下,这场架自然就解开了。
现在魏国出兵邯郸,首都大梁必定空虚,何不乘此攻机大梁,魏军必会赶回相救。
这样做,岂不是既解了赵国的危害,同时还叫魏国受到窘困的弊害吗?”于是,齐国派军直捣大梁,当时由于魏国主力都在外作战,大梁防守空虚,由于大梁在魏国的地位十分重要,魏王一天下多道诏书召庞涓回救。
庞涓在马上要攻下邯郸的情况下,不得不回师大梁。
齐军在从邯郸到大梁的必经之地桂陵(今天河南新乡长垣)以逸待劳,大破魏军,魏国从此元气大伤。
围魏救赵可以说是千古一战,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战例,后来被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
围魏救赵这一避实就虚的战法为历代军事家所欣赏,被无数次的运用,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毛主席也曾借鉴这一战例指挥作战。
1929年1月,蒋介石命何键纠集湘、赣2省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5路并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企图一举消灭井冈山红军。
在此生死存亡关头,毛主席提出:“我们既要保住红军,又要保住根据地,那只能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
它是击破敌人‘会剿’惟一切实可行的策略,也是确保井冈山红旗始终不倒的最积极的方针。
”他还解释说,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
齐国并不派兵去邯郸,却反过来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结果魏军不得不回国救援,赵国都城也就此解围。
大家赞同毛主席的“围魏救赵”之计,决定毛主席、朱德、陈毅率领红4军主力迂回敌后,向赣南闽西进军;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主力会同井冈山地方武装坚守井冈山。
红4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打乱了何键的部署,何键急忙追击
堵截,红4军在大柏地一战打败敌军。
陈毅曾说,大柏地一战“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三、知战之地,知战之日
孙子说,“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
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能预知交战的地点、时间,就能占据战争主动权,可以跋涉千里去同敌人作战;不能预知交战的地点、时间,就左翼不能救右翼,右翼不能救左翼,前锋不能救后卫,后卫不能救前锋。
知战之地与知战之日就是预知交战的地点时间,这是关乎战争胜利的时空问题。
应该看到,如果在战争指导上不能预知战日,预知战地,它所丧失的主动地位就会影响全局。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战争初期未能预知战日,一度丧失主动,损失惨重。
1938年9月,英、法、德、意4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德国。
英、法用出卖捷克斯洛伐克换来了有希特勒共同签字的4国所谓“再也不想彼此交战”的宣言书。
所以,当1938年9月30日张伯伦回到伦敦时,竟得意忘形地挥舞着那张有希特勒签字的纸片,对那些欢迎他的政府要员和社会名流们说道:“我的好朋友,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其实,这是希特勒使用的“声东击西”的手法。
英法可以说是不知战地,不知战日;而就是在慕尼黑会议时,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说:“终有一天我们将并肩对英国和法国作战。
”德意可以说早就做好战争的筹划,既知战之地,也知战之日。
1939年3月,德国就侵占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9月1日,德国就以突然袭击波兰掀起了对英、法的全面帝国主义战争。
英、法由于没有作好战争准备,在战争初期损失十分惨重。
总之,孙子“致人而不致于人”的论断形象地说明了掌握战场主动权的重要性。
这一思想穿越古今,至今仍具有生命力,即使到了信息化战争的今天,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也依然是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绝不可忽视的。